就在高句麗皇帝李成泰、左丞相淵蓋蘇、右丞相樸善恆也陷入的進退兩難的境地的時候,就在連續幾天商討的時候,蘇烈率軍渡江了,


    “陛下,緊急軍情,梁軍渡過霸江了,已經進入平安道境內了”就在李成泰君臣繼續商討的時候,門外傳令的士兵,慌慌張張的進來稟報。


    “兩位丞相,這可如何是好?”李成泰立馬著急了


    “事到如今,隻能把兵力都收縮到京城,然後派人去和梁軍和談了”這個時候,淵蓋蘇以為梁軍後勤不濟的猜想也破滅了,還是先和談穩住梁國人吧,不然梁國人一旦打了過來,就什麽都沒了。


    高句麗君臣甚至都沒問問來的梁國軍隊有多少,就著急的定下了和談的策略。因為高句麗君臣明白,攻占江北九縣的梁國軍隊既然能消滅江北的14萬軍隊,就能消滅高句麗剩餘的14萬軍隊。


    其實以楊競的4個軍10萬人的兵力,如果全力進攻的話,高句麗還真頂不住,隻不過楊競掣肘太多,沒辦法使盡全力而已。


    最後,高句麗君臣決定派禮部侍郎封可言為和談大使,去接觸梁軍。


    當封可言的和談隊伍找到蘇烈的遼東邊軍時候,蘇烈正準備攻打高句麗平安道的雲倉縣。當手下百戶來報,說是高句麗的和談隊伍到了的時候,蘇烈是既慶幸又惋惜,慶幸的是:這出戲沒有演砸,高句麗真的來和談了;惋惜的是,雲倉縣的城牆還沒有一丈高,騎術好一點的騎兵都可以縱馬越過去。


    “去,通知炮兵營,先開一炮,然後本帥再接待高句麗的和談使臣”蘇烈吩咐到。蘇烈來的時候,除了帶了騎兵旅5000人,還帶了炮兵旅的1個營10門炮1000人。


    “是,大帥”那百戶領命而去,沒一會,就聽見“轟隆隆”的巨響,10門炮一起開火了,雲倉縣的木製城樓直接被打塌了。


    正在等待被接見的高句麗禮部侍郎封可言見狀,腦門上冷汗一下就出來了,他何嚐不知道這是梁軍給他的下馬威,但是人家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戰場上得不來的東西,你能指望外交官從談判桌上獲得嗎?那是不可能的。


    “下官封可言參見樞密大人”這封可言也是人精,早就從士卒口中探聽到蘇烈的官職,所以一見麵,就主動行禮。本來封可言是正三品的禮部侍郎,蘇烈是從三品的總兵,雖然蘇烈掛了從二品的樞密院副使銜,但武官的官銜要比文官低一級,按理說蘇烈和封可言地位相當。但一麵是乘大勝之威兵臨城下,一方是委屈求全,豈求和平,地位肯定不會平等。


    “貴使客氣了,此行何來?”


    “為兩國和平而來”


    “好,本帥也不難為你,來人,護送和談隊伍是安東城”蘇烈叫來一個騎兵千戶,交代道。


    “大帥可否先行退兵啊?”封可言立即問


    “等貴使和我家大王談妥了,本帥自然退兵”蘇烈威嚴的說


    一個騎兵營1000騎兵護送著和談隊伍向安東縣走去。而蘇烈則快馬加鞭,將這一情況急傳楊競。


    三天後,在離鳳凰縣50裏的地方,蘇烈派出的信使趕上了楊競的隊伍。


    “稟告大王,遼東邊軍蘇烈派人送來緊急軍報”羽林衛千戶關雲走到楊競的馬車旁,輕聲的說


    馬車又走了幾米,停了下來,車廂簾子挑開,一隻素手伸出接過軍報,關雲趕緊低下頭,雙手呈過軍報,他知道,那是政保司的主事、遼王府掌事宮女秋華。雖然自己也是正六品的千戶,還是大王親軍,但在地位上,還是不及這個遼藩情報頭子、大王的貼身宮女的。


    “殿下,高句麗派人和談了,蘇烈將軍已經派人護送和談隊伍去安東縣了”秋華在楊競的示意下,打開軍報、讀了出來。


    “通知長平,他去安東縣,按既定計劃辦”楊競蜷縮在車廂尾,小聲的說


    “奴婢這就去辦”


    秋華出了車廂,對關雲說,“殿下有旨,讓吳晉大人去安東,按既定計劃辦”


    關雲隻聽悅耳的聲音說完,立即行禮,“末將就去傳旨”,秋華則轉身迴到車廂裏,輕輕將楊競的頭放在了自己豐腴的大腿上。


    沒一會,吳晉率100騎兵,掉頭向安東縣疾馳而去。剛走了沒一會,一個羽林衛百戶追上了上來,吳晉疑惑的迴頭,那百戶翻身下馬,“長史大人,殿下惦記您的安排,特讓末將帶300羽林衛兄弟護衛您左右”


    能叫吳晉長史大人的,都是從長安跟著吳晉來襄平的老兵了。


    “臣謝大王”吳晉向著楊競車隊方向行了一禮,“上馬、出發”


    “諾”


    吳晉帶著300羽林衛、100騎兵快速趕路。


    楊競枕在秋華圓滾滾的大腿上,閉著眼睛默默盤算自己的家底:


    整個遼藩西起錦州縣、東到鬆花江,長約2000裏,南到霸江、北接草原,長約1000裏,分為4個軍36個縣,自己擁有了兩個方圓千裏的土地。


    自己組建了4個軍,每個軍2.5萬人,共計10萬大軍,還有軍情司和政保司兩個強力的情報機構,有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站住腳的本錢。


    “王府現在還有多少錢?”


    “迴殿下,綜合吳晉大人,知春和柳峻的數據”秋華悅耳的聲音在楊競耳邊溫柔的說,“王府目前存金子800兩,原有3800兩,但您獻給皇帝3000兩,就剩800兩了。海棠上金礦月產金500兩,夾皮溝金礦上個月正式投產了,月產金2000兩”


    楊競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海棠山金礦和夾皮溝金礦了,兩個金礦月產金2500兩,折合白銀25萬兩,一年金產量3萬兩,折合白銀300萬兩。


    “王府現有存金800兩,存銀40萬兩。布匹3萬匹。存糧780萬斤.王莊馬場有戰馬6000匹”


    “襄平商號11、12兩個月共盈利白銀60萬兩,主要是販賣梨花白和桃花釀的收入,其次是錢號的放貸收入,柳峻已經59.4萬兩的分紅送入王府,故王府現在總存銀99.4萬兩”


    當初成立襄平商號的時候,約定楊競占股99%,柳峻占股1%。故60萬兩銀子,楊競分得59.4萬兩,柳峻分得6000兩。這襄平商號的來錢程度已經趕上金礦了。


    “千華山酒廠目前存有千華酒1000瓶,梨花白5000瓶,桃花釀瓶,加之新占9縣分給您的7萬畝官田的分成,您總共擁有17萬畝地,殿下,王府所有的家底就是這些了”秋華對在自己衣服裏不斷遊走的手視而不見,繼續溫柔的說。


    家底知道了,楊競又開始盤算著自己的開支:


    神策軍2.5萬人,每人每月軍餉1.5兩白銀,一年的軍餉就是45萬兩,加之糧食、草料、訓練等費用,2.5萬神策軍一年耗銀剛好50萬兩。


    1000羽林衛,每人每月軍餉2兩白銀,一年的軍餉就是2.4萬兩,加之羽林衛是重騎兵,算上糧食、草料、訓練等費用,一年的軍費是3萬兩。


    政保司這半年的預算就是5萬兩,全年就按10萬兩計算吧。加之太監宮女等費用,一年也得2萬兩。這樣算下來,王府的開支一年是65萬兩,楊競感覺還能承受。


    楊競也知道,這是自己沒有後宮的結果,自己就秋華和知春兩個宮女,太監更慘,就李德全1個。雖然後期增加了10名小宮女和10個小太監,那也不算多,長安皇宮裏太監就1萬多人。加之自己沒有妃嬪,所以開支並不大。


    “這樣,孤重新調整了行政區劃和軍隊設置,王府內部的機構也不能就這樣下去。以後王府成立四司、八局,具體人員安排你和李德全先商量個章程,先把架子支起來”


    “敢問殿下,是哪四司和八局?”


    “四司是指:內務司、政保司、鑾儀司和廣儲司;八局指的是:尚宮局、尚寶局、浣衣局、造辦局、慎刑局、營造局、采捕局和太醫局”


    內務司:負責王府的太監、宮女的管理及王府事務總體的管理。


    政保司:情報機構


    鑾儀司:負責王宮的護衛,管理包括羽林衛在內的王府護衛


    廣儲司:負責管理王莊的生產


    尚宮局:管理王府的文書、檔案;


    尚寶局:管理王府的銀信及存銀;


    浣衣局:負責王府一切與服裝相關的事務;


    造辦局:負責打造王府所用的五品;


    慎刑局:王府內部的司法部門;


    營造局:負責王府的建設、修繕;


    采捕局:王府內部的抓人部門;


    太醫局:看病的。


    聽完楊競的解釋,秋華立即明白了相關機構的職責,其實這些設置和長安皇宮的內設部門職能一樣,隻不過精簡了很多。


    “迴頭你和吳晉說,將羽林衛擴充到2000;另成立3000人的驍騎衛,與羽林衛共同護衛王宮”楊競算了一下1000重騎兵一年也就3萬兩銀子,所以楊競直接擴建了2000羽林衛和3000驍騎衛,年支出一不過15萬兩銀子,王府總支出一年77萬兩銀子。


    “奴婢都記下了,殿下,天黑了,可否傳令士兵就地宿營?”


    “可”


    “奴婢就去傳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