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直接念”梁帝看著李德全想要呈上來的折子,直接說道
“父皇,兒臣於漠東殲滅突厥5000人,特獻父皇印信四枚,賊首5000級。另草原羔羊鮮美、最益養生,兒臣獻父皇草原羔羊1000頭,祝父皇身體健康。九兒競於漠東馬背”
“沒了?”梁帝問
“後麵還有幾句”馮德寶諂媚的笑道,“另,兒臣還發現,突厥各部有向突厥王庭集中的跡象,兒臣判斷,突厥正在積蓄力量,準備南下,主攻方向大概率為晉北方向,望父皇早做防範。兒臣會謹守遼藩。”
“陛下,臣也偵知,突厥開始集中兵力,目前僅騎兵已集中8萬餘,臣估計突厥集結的總兵力會超過20萬”何知遠出班奏道。錦衣衛除了監察百官,還有刺探敵國軍情之職。
“陛下,臣請領兵北上,抵禦突厥”兵部尚書李奇出班奏道
“太子,你怎麽看?”梁帝沒理會兵部尚書,反而問向太子
“臣請父皇巡幸江陵,以避突厥兵峰。然後擇一大將,據守長城”太子拱手迴答。迴答完,自以為得計,我這完全是為父皇著想啊。
群臣聽見,都搖了搖頭,這太子,這時候,你不應該主動請纓、代父出征嗎?堂堂儲君,怎麽能在大敵當前的時候,勸皇帝巡幸江南呢?
“哦”梁帝淡淡的迴應一句。
“陛下,遼王的折子還念不念?”這時候,馮德寶弱弱的問一句
“還有?能不能一次念完?”梁帝不耐煩的說道
“折子結尾,遼王還寫了一首詩”馮德寶顫顫巍巍的說
“念”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靜,死一般的安靜,馮德寶念完楊競的詩,整個奉天殿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想,在風雪漫天的草原,一個16歲的少年,衝向突厥騎兵的風姿。
“這首詩是你家大王寫的?”梁帝問的餘成
“迴陛下,是的。當時大王決定親身誘敵,說自己的大梁的皇族、陛下的皇子,理當衝在最前。命打出遼王大旗,當場作出這首詩,就帶頭衝鋒,衝向突厥騎兵。突厥騎兵主將就是遼王殿下親自斬殺的”
“他衝在最前?”
“是的陛下,當時遼王大喊,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就衝上去了”餘成恭敬的答道
“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元,出班跪倒,直接唱拜
“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群臣紛紛跪地
太子直接傻眼了,這什麽情況?群臣怎麽都像打了雞血一樣,不就一首詩嗎?怎麽都激動成這樣。
太子沒明白,大梁開國才僅僅20餘年啊,上升的銳氣並沒有消散,哪怕是主和的文臣,都主張和突厥死戰,楊競的這詩直接引爆了全場的氛圍啊。其實也好理解,這畢竟是盛唐王昌齡的代表作,盛唐是一個驕傲的民族最驕傲的三個古典時代之一。
“好,李德全傳旨,遼王平定突厥有功,賞穿五爪龍袍。其餘遼藩有功之臣,由遼王一並獎賞,令遼王節製遼藩所有文武,守住本朝東大門。”
“奴婢就這去”
“餘成報捷辛苦,朕賞你正七品千戶”梁帝笑著對餘成說
“臣謝陛下”餘成臉上大喜,跪地叩頭,心裏卻冷笑,我家大王直接授我正六品員外郎,皇帝還是沒有我家大王格局大啊
“下去吧”
“李德全,今晚賜宴武英殿,就吃遼王獻的羊。現在三品以上的官員隨朕去上書房議事”
“臣等謝陛下”
梁帝的聖旨、餘成的密報都快速的向襄平郡發去。這次朝會,給了楊競將近一年的喘息之機。
就在長安討論如何應對突厥南下的時候,楊競也開始宴請襄平郡本地的官吏。遼王府、承運殿,楊競遼王府的屬官、襄平郡本地的官吏齊聚一堂,接受楊競的宴請。
“大王,下官為您介紹襄平郡的同僚”喬庸站起來,一一向楊競介紹“這位是襄平郡同知錢峰大人、這位是沈陽縣令周明、阜新縣令高林、撫順縣令鄭往、本溪縣令杜宇、台安縣令魏江、盤山縣令李覺、錦州縣令彭曆,龍城縣令賈垣和海州縣令白鐸”
“臣等見過千歲”在襄平郡同知(二把手,相當於行政負責人)帶領下,九位縣令紛紛向楊競行禮。
“諸位免禮,本王為諸位介紹一下遼王府眾卿。這位是遼王府左參政吳晉、右參政曾泰,遼東邊軍副將蘇烈、神策軍副將王世安”楊競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文武官員
“幸會幸會”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楊競讓太監們撤迴酒席,開始說正事了。
“諸位,孤有些話想對諸位大人說”楊競正色道
“請大王示下”眾人皆拱手
“孤離京就藩之時,父皇就曉喻本王要勤政愛民,並將遼藩軍政之事一體委孤。孤之國的路上,也曾率軍消滅突厥頑敵。孤有心治理好襄平,還望諸君輔佐”楊競語氣平淡的說
這裏楊競耍了個心眼,楊競封王時,梁帝隻是說了襄平郡的賦稅抵王俸、楊競承擔遼東的軍費,可楊競卻說皇帝將遼藩全部軍政事務都委托自己處理,就顯示出楊競的水準了。正常也是,你想讓領導答應你一件事,你可以先匯報別的事,然後把真正想辦的事混在一起提一嘴,隻要領導沒明確反對,就當領導同意了。這是在職場中比較中端的技巧。
“陛下對大王的培養之情,朝內群臣都是十分的欽慕啊”吳晉笑著接了一句。吳晉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當時我就在朝堂上,我聽見皇帝這麽說了。
襄平郡的官吏也都是人精,這擺明了遼王殿下想插手本地政務,雖然按照梁國規定,藩王不得插手封地政務,但是,我們這些七品縣令還敢去質問皇帝啊。遼王說皇帝說了,皇帝就說了唄。
這些縣令可以這麽想,作為襄平郡的一把手,太守喬庸可不能這麽想,“殿下,本朝製度,藩王靜享富貴即可,有事臣子服其勞,您不必介懷”
喬庸的意思很明白,楊競你就當個吉祥物就行了,不必插手當地政務。
“喬太守這些年勞苦功高,本王就藩之時,太子殿下就說喬大人是難得的好官。長平,向長安具折,本王保舉喬大人為太常寺少卿”楊競也笑著說,郡太守是正四品,太常寺少卿是從三品。
“臣感念大王拔擢,隻是臣舍不得百姓,還想撫牧地方”喬庸趕緊說。開玩笑,實權正四品的州牧我不幹,我去當從三品的禮儀官?哪怕是升1級,太常寺是封建社會中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機。況且喬庸是太子一係的人,太子早有秘信,讓他盯住楊競。
“喬大人不必推遲啊,你就等著高升吧。孤再放你兩個月的假,估計一來一迴,兩個月你的任命就到了。錢大人,這兩個月郡守府的公事由你代勞,等喬大人的任命下來,孤保奏你為襄平郡太守”楊競談笑間,就剝奪了太子嫡係喬庸的職權。
“下官感謝大王,必唯大王馬首是瞻”錢峰大喜,立即行跪拜禮。同知是正五品,一郡太守是正四品,由同知升太守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想到楊競直接就許了。他也知道楊競想插手地方,可關自己啥事?自己可實實在在的連升兩級。
“錢大人不必如此,這些年錢大人的功勞本王也是有所耳聞的。還有諸位,願意在襄平幹的,本王引為心腹,不願意的,有心儀的位置,本王代為保舉”楊競笑著說
大家都知道,楊競這是攤牌了,願意和我幹的,我自然不會虧待你們,不願意和我幹的,我也給你高高舉起,保薦走,總的來說是十分講究的。
“千歲,卑職一家均在襄平,願為大王效力”本溪縣令杜宇、台安縣令魏江異口同聲的說。
本溪縣令杜宇、台安縣令魏江是同年的進士,都是大梁16年的進士,由於沒有什麽背景,直接被分配到邊疆的襄平郡任知縣了。雖然兩人比吳晉中進士晚了3年,名次也沒有吳晉好。但吳晉現在正三品的官職刺激到了兩人,兩人現在才正七品,也想博個前程。
“兩位,你可不要自誤”盤山縣令李覺陰惻惻的對兩位說。這盤山縣令李覺是太守喬庸的親信,盤山縣是襄平郡通往關內的要道,往來商賈都得向襄平郡交稅,這個稅,就是由盤山縣令李覺征收,可見這個位置利潤有多大?
楊競冷笑,正愁沒人立威呢,這不人選自己跳出來了。
“大王,臣有一事不解,想請李縣令解惑”曾泰說道
“準”
“大王,襄平郡的往來貨物,需要在盤山縣交稅,在經由錦州運送至山海關入關。商人在盤山縣需要交1次稅,在山海關需要交1次稅。兩地稅率相同,都是三十稅一。敢問李縣令,是否如此啊?”
“曾大人說的沒錯”錢峰替李覺迴答了
“去歲盤山縣所收稅銀幾何?”
“白銀2500兩”李覺傲然的答道
“可是山海關收的水銀是3萬8千兩,請問李縣令,這差的3萬5500兩白銀去哪了呢?”
“父皇,兒臣於漠東殲滅突厥5000人,特獻父皇印信四枚,賊首5000級。另草原羔羊鮮美、最益養生,兒臣獻父皇草原羔羊1000頭,祝父皇身體健康。九兒競於漠東馬背”
“沒了?”梁帝問
“後麵還有幾句”馮德寶諂媚的笑道,“另,兒臣還發現,突厥各部有向突厥王庭集中的跡象,兒臣判斷,突厥正在積蓄力量,準備南下,主攻方向大概率為晉北方向,望父皇早做防範。兒臣會謹守遼藩。”
“陛下,臣也偵知,突厥開始集中兵力,目前僅騎兵已集中8萬餘,臣估計突厥集結的總兵力會超過20萬”何知遠出班奏道。錦衣衛除了監察百官,還有刺探敵國軍情之職。
“陛下,臣請領兵北上,抵禦突厥”兵部尚書李奇出班奏道
“太子,你怎麽看?”梁帝沒理會兵部尚書,反而問向太子
“臣請父皇巡幸江陵,以避突厥兵峰。然後擇一大將,據守長城”太子拱手迴答。迴答完,自以為得計,我這完全是為父皇著想啊。
群臣聽見,都搖了搖頭,這太子,這時候,你不應該主動請纓、代父出征嗎?堂堂儲君,怎麽能在大敵當前的時候,勸皇帝巡幸江南呢?
“哦”梁帝淡淡的迴應一句。
“陛下,遼王的折子還念不念?”這時候,馮德寶弱弱的問一句
“還有?能不能一次念完?”梁帝不耐煩的說道
“折子結尾,遼王還寫了一首詩”馮德寶顫顫巍巍的說
“念”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靜,死一般的安靜,馮德寶念完楊競的詩,整個奉天殿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想,在風雪漫天的草原,一個16歲的少年,衝向突厥騎兵的風姿。
“這首詩是你家大王寫的?”梁帝問的餘成
“迴陛下,是的。當時大王決定親身誘敵,說自己的大梁的皇族、陛下的皇子,理當衝在最前。命打出遼王大旗,當場作出這首詩,就帶頭衝鋒,衝向突厥騎兵。突厥騎兵主將就是遼王殿下親自斬殺的”
“他衝在最前?”
“是的陛下,當時遼王大喊,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就衝上去了”餘成恭敬的答道
“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元,出班跪倒,直接唱拜
“皇帝萬歲、大梁萬年,不教胡馬度陰山”群臣紛紛跪地
太子直接傻眼了,這什麽情況?群臣怎麽都像打了雞血一樣,不就一首詩嗎?怎麽都激動成這樣。
太子沒明白,大梁開國才僅僅20餘年啊,上升的銳氣並沒有消散,哪怕是主和的文臣,都主張和突厥死戰,楊競的這詩直接引爆了全場的氛圍啊。其實也好理解,這畢竟是盛唐王昌齡的代表作,盛唐是一個驕傲的民族最驕傲的三個古典時代之一。
“好,李德全傳旨,遼王平定突厥有功,賞穿五爪龍袍。其餘遼藩有功之臣,由遼王一並獎賞,令遼王節製遼藩所有文武,守住本朝東大門。”
“奴婢就這去”
“餘成報捷辛苦,朕賞你正七品千戶”梁帝笑著對餘成說
“臣謝陛下”餘成臉上大喜,跪地叩頭,心裏卻冷笑,我家大王直接授我正六品員外郎,皇帝還是沒有我家大王格局大啊
“下去吧”
“李德全,今晚賜宴武英殿,就吃遼王獻的羊。現在三品以上的官員隨朕去上書房議事”
“臣等謝陛下”
梁帝的聖旨、餘成的密報都快速的向襄平郡發去。這次朝會,給了楊競將近一年的喘息之機。
就在長安討論如何應對突厥南下的時候,楊競也開始宴請襄平郡本地的官吏。遼王府、承運殿,楊競遼王府的屬官、襄平郡本地的官吏齊聚一堂,接受楊競的宴請。
“大王,下官為您介紹襄平郡的同僚”喬庸站起來,一一向楊競介紹“這位是襄平郡同知錢峰大人、這位是沈陽縣令周明、阜新縣令高林、撫順縣令鄭往、本溪縣令杜宇、台安縣令魏江、盤山縣令李覺、錦州縣令彭曆,龍城縣令賈垣和海州縣令白鐸”
“臣等見過千歲”在襄平郡同知(二把手,相當於行政負責人)帶領下,九位縣令紛紛向楊競行禮。
“諸位免禮,本王為諸位介紹一下遼王府眾卿。這位是遼王府左參政吳晉、右參政曾泰,遼東邊軍副將蘇烈、神策軍副將王世安”楊競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文武官員
“幸會幸會”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楊競讓太監們撤迴酒席,開始說正事了。
“諸位,孤有些話想對諸位大人說”楊競正色道
“請大王示下”眾人皆拱手
“孤離京就藩之時,父皇就曉喻本王要勤政愛民,並將遼藩軍政之事一體委孤。孤之國的路上,也曾率軍消滅突厥頑敵。孤有心治理好襄平,還望諸君輔佐”楊競語氣平淡的說
這裏楊競耍了個心眼,楊競封王時,梁帝隻是說了襄平郡的賦稅抵王俸、楊競承擔遼東的軍費,可楊競卻說皇帝將遼藩全部軍政事務都委托自己處理,就顯示出楊競的水準了。正常也是,你想讓領導答應你一件事,你可以先匯報別的事,然後把真正想辦的事混在一起提一嘴,隻要領導沒明確反對,就當領導同意了。這是在職場中比較中端的技巧。
“陛下對大王的培養之情,朝內群臣都是十分的欽慕啊”吳晉笑著接了一句。吳晉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當時我就在朝堂上,我聽見皇帝這麽說了。
襄平郡的官吏也都是人精,這擺明了遼王殿下想插手本地政務,雖然按照梁國規定,藩王不得插手封地政務,但是,我們這些七品縣令還敢去質問皇帝啊。遼王說皇帝說了,皇帝就說了唄。
這些縣令可以這麽想,作為襄平郡的一把手,太守喬庸可不能這麽想,“殿下,本朝製度,藩王靜享富貴即可,有事臣子服其勞,您不必介懷”
喬庸的意思很明白,楊競你就當個吉祥物就行了,不必插手當地政務。
“喬太守這些年勞苦功高,本王就藩之時,太子殿下就說喬大人是難得的好官。長平,向長安具折,本王保舉喬大人為太常寺少卿”楊競也笑著說,郡太守是正四品,太常寺少卿是從三品。
“臣感念大王拔擢,隻是臣舍不得百姓,還想撫牧地方”喬庸趕緊說。開玩笑,實權正四品的州牧我不幹,我去當從三品的禮儀官?哪怕是升1級,太常寺是封建社會中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機。況且喬庸是太子一係的人,太子早有秘信,讓他盯住楊競。
“喬大人不必推遲啊,你就等著高升吧。孤再放你兩個月的假,估計一來一迴,兩個月你的任命就到了。錢大人,這兩個月郡守府的公事由你代勞,等喬大人的任命下來,孤保奏你為襄平郡太守”楊競談笑間,就剝奪了太子嫡係喬庸的職權。
“下官感謝大王,必唯大王馬首是瞻”錢峰大喜,立即行跪拜禮。同知是正五品,一郡太守是正四品,由同知升太守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想到楊競直接就許了。他也知道楊競想插手地方,可關自己啥事?自己可實實在在的連升兩級。
“錢大人不必如此,這些年錢大人的功勞本王也是有所耳聞的。還有諸位,願意在襄平幹的,本王引為心腹,不願意的,有心儀的位置,本王代為保舉”楊競笑著說
大家都知道,楊競這是攤牌了,願意和我幹的,我自然不會虧待你們,不願意和我幹的,我也給你高高舉起,保薦走,總的來說是十分講究的。
“千歲,卑職一家均在襄平,願為大王效力”本溪縣令杜宇、台安縣令魏江異口同聲的說。
本溪縣令杜宇、台安縣令魏江是同年的進士,都是大梁16年的進士,由於沒有什麽背景,直接被分配到邊疆的襄平郡任知縣了。雖然兩人比吳晉中進士晚了3年,名次也沒有吳晉好。但吳晉現在正三品的官職刺激到了兩人,兩人現在才正七品,也想博個前程。
“兩位,你可不要自誤”盤山縣令李覺陰惻惻的對兩位說。這盤山縣令李覺是太守喬庸的親信,盤山縣是襄平郡通往關內的要道,往來商賈都得向襄平郡交稅,這個稅,就是由盤山縣令李覺征收,可見這個位置利潤有多大?
楊競冷笑,正愁沒人立威呢,這不人選自己跳出來了。
“大王,臣有一事不解,想請李縣令解惑”曾泰說道
“準”
“大王,襄平郡的往來貨物,需要在盤山縣交稅,在經由錦州運送至山海關入關。商人在盤山縣需要交1次稅,在山海關需要交1次稅。兩地稅率相同,都是三十稅一。敢問李縣令,是否如此啊?”
“曾大人說的沒錯”錢峰替李覺迴答了
“去歲盤山縣所收稅銀幾何?”
“白銀2500兩”李覺傲然的答道
“可是山海關收的水銀是3萬8千兩,請問李縣令,這差的3萬5500兩白銀去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