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汙蔑?你怎麽知道山海關的稅銀是多少?”李覺有些激動的問道


    “坐在你麵前的,是梁王府的左參政吳晉大人,吳大人上一個職務是禦史台禦史,全國各地上報的稅銀折子,吳大人可以隨意調看,知道山海關的商稅總額很奇怪嗎?”曾泰不以為然的說。


    “即使我有問題,也是太守大人處理,藩王無權處置地方官”李覺自知理虧,開始往藩王和國家製度上扯。


    “喬太守意下如何啊?”楊競沒搭理李覺,反而看向喬庸。


    “一切但憑殿下處置”剛才曾泰報出山海關商稅的數量的時候,喬庸就知道李覺完了,他不想把自己也搭進去。


    “來人,將李覺押下去,由刑廳組織人手審訊。”楊競吩咐到


    “太守大人、太守大人救我啊”李覺高喊。喬庸像沒事人一樣,老神在在的坐在那裏。


    剩下的事情就好說了,除了龍城縣令賈垣和海州縣令白鐸申請致仕以外,剩下的都選擇留下和楊競幹。


    “既然都願意和本王幹,本王也不矯情了。長平,宣布任命吧。”楊競和吳晉耳語了幾下,隨即吩咐道。


    “遼王憲令:襄平郡同知錢峰升任襄平郡太守,正四品;本溪縣令杜宇升任刑廳郎中,從五品;台安縣令魏江升戶廳郎中,從五品”由於錢峰是第一個表忠心的,楊競直接給了他襄平郡太守的位置。而杜宇和魏江是最先表示投靠楊競的縣令,楊競直接給他們升了3級。


    三人大喜,紛紛拜謝楊競。


    “沈陽縣令周明升任禮廳員外郎,正六品;阜新縣令高林升任工廳員外郎,正六品;撫順縣令鄭往升任吏廳員外郎,正六品。另成立稅務司,正五品建製,設主事一人,正五品;郎中兩人,從五品;員外郎四人,正六品;稅務司由長平代管,錦州縣令彭曆升任稅務司員外郎。”


    “臣等叩謝大王”楊競給他們每人升了2級。這兩級,如果沒有外力幫助,需要他們用整個後半生來努力。


    “諸位,孤以誠心待卿等,望眾卿實心用事,孤不吝升賞”楊競語重心長的說。“另外,有家眷在關內的,需要接來襄平的,可以找曾老大人幫忙安排”


    大家都是聰明人,知道什麽意思。一來家眷在襄平可以更讓楊競放心。二來楊競如此升賞眾人,眾人會被打上楊競一黨的標簽,他們也怕太子一係報複。


    大部分人的家眷都在襄平郡,隻有錢峰的家眷在洛陽,高林的家眷在杭州,曾泰安排軍情司去接了。


    “另,龍城縣令賈垣和海州縣令白鐸致仕,各賜白銀100兩”


    兩人拜謝,直接離去了。


    喬庸看著楊競大肆封賞眾官,有種很荒謬的感覺。


    “王世安,安排100神策軍送喬太守迴府,好生保護”


    喬庸這才發現,他好像要迴不去關內了。沒等他多想,殿外值守的神策軍就請他出去了,而錢峰等人,看都沒看他一眼。


    “諸位,我們接著議事。”楊競懶得理會喬庸,在楊競心裏,喬庸基本上算是個死人了,“曾大人,你分管兵廳,先說說擴兵的情況”按照楊競的安排,兵廳負責征兵、軍餉發放和武器生產,將領負責領兵作戰。從製度上規避武將做大。當然了,有楊競壓著,他也不擔心武將做大。


    “是殿下。按您的方略,新成立遼東邊防軍,下轄6個旅,每個旅5000人。除駐守錦州的第一旅全部由原來的神策軍老兵組成外,其餘五個旅都是在老兵的基礎上擴建的,由於待遇豐厚,招兵告示發出3天後,基本就招滿了,有些還是原駐軍遺留下的老兵,目前正由王世安將軍統一訓練新兵,待完成基礎訓練後,分配給各旅。神策軍2000輕騎兵已滿編,都是從老兵中補充的,8000步兵中2000是老兵,6000是新兵,新兵也由王世安訓練。羽林衛1000重騎兵已全部滿編。原遼東駐軍留下的武器、馬匹、鎧甲已全部用上”曾泰一一說道


    “邊軍的新兵集訓一個月,集訓結束後,分發各旅;注意培養新兵的紀律性。另在兵廳內設軍法處,如有新兵違紀,依律處理。神策軍新兵集訓三個月,結束後參加一次實戰,方可分配各營。如有新兵違紀,依律加重處理。”楊競安排到,“另,邊軍士兵軍餉年6兩,神策軍士兵軍餉由年6兩提高到12兩。羽林衛士兵軍餉由年6兩提高到18兩,都按月現銀子發放。”


    精銳就要有精銳的樣子,見過血、紀律強是保證,再加上軍餉高,給的多,誰都愛幹。


    “臣遵旨”曾泰答道


    曾泰這一聲“遵旨”,讓新歸附的襄平本地官僚心裏一顫,這是對皇帝才可以的說的。大王不會是要謀反吧?不過眾人也明白,他們富貴榮辱已與楊競綁在一起了,倒也沒人說什麽。


    楊競看著眾人的反應,滿意的點點頭。有什麽想幹什麽大事,就得慢慢的滲透啊。


    “長平,你說說”楊競又對吳晉說道


    “大王,提到擴軍,臣就先從軍餉說起吧。邊軍的軍餉是年俸6兩,兩個月發放一次。三萬邊軍的軍餉一年是18萬兩,每月需白銀1.5萬兩。神策軍士兵軍餉由年6兩提高到12兩,一萬神策軍的軍餉一年是12萬兩,每月需耗銀1萬兩;羽林衛士兵軍餉是年18兩,1000羽林衛的軍餉是1.8萬兩,每月需銀1800兩。三支部隊每月耗餉銀2萬6800兩,距離下次發軍餉還有1個月,目前府庫存銀2萬兩”吳晉說道


    “神策軍與羽林衛每月1.98萬兩白銀的軍餉由孤內帑出,戶廳每月承擔三萬邊軍1.5萬兩的軍餉即可”楊競大筆一揮


    “大王仁慈”眾人皆拱手。按理說,神策軍和羽林衛的軍餉也應該有戶廳出的,但楊競直接自己承擔了,這兩支部隊每年的餉銀就是13.8萬兩,如果算上軍官的軍餉,就是14萬兩了。


    “另外,這三萬邊軍+1萬神策軍,按士兵每人1斤糧食的標準,每天耗糧食4萬斤,折合白銀80兩,月耗銀2400兩。另外按照每營1000人配200民夫的標準,四萬軍隊還得配8000民夫,民夫每天配給糧食1斤,月耗糧8000斤,折銀16兩。加上戰馬草料、兵器磨損的等問題,臣算了一下,養3萬邊軍每月需銀2.5萬兩,年耗銀30萬兩;養1萬神策軍每月需要2.2萬兩,年耗銀26.5萬兩;養1000羽林衛每月需銀3500兩,年耗銀4.2萬兩”


    (一兩銀子在古代能買多少斤米是不固定的,明代萬曆年間,1兩銀子能買380斤米,唐代貞觀年間,1兩銀子能賣2360斤米,清米1兩銀子能買50斤米,這裏取個中數,1兩銀子能買500斤米,這裏的斤是現在市斤的一半,也就是250克)


    聽完吳晉的話,大家都沉默了,這軍隊真是耗錢啊。3萬邊軍一年耗銀就30萬兩,1萬神策軍+1000羽林衛一年耗銀31萬兩,合計61萬兩。


    “錢大人,襄平郡去年稅收多少?”


    “迴千歲,去年襄平郡全年稅收8000兩,糧食3000石(折銀720兩)”錢峰立即答道


    “李德全,出內帑黃金500兩給兵廳,用作這兩月的軍費”楊競吩咐到。500兩黃金約合5萬兩銀子,夠邊軍支出2個月。在草原消滅突厥騎兵的時候,繳獲了收繳金子800兩,銀子5萬3000兩,銀子給了吳晉,金子被楊競收入了內帑。


    “魏郎中,戶廳的2萬兩銀子全部用來購買種子,準備春耕。摸清各縣田畝底數,同時統計出各縣自耕農數量。自耕農種子由政府提供,不要再讓他們向地主借債了。”


    “大王仁心,臣必將宣之四野”原台安知縣、現戶廳郎中的魏江拱手到


    “高員外,立即暫停遼王府建設,征發的民夫每人發200斤糧食放迴家,讓其迴家進行農業生產”楊競對原來的阜新縣令、現在工廳員外郎高林說。


    為了營建遼王府,襄平郡征發了5000民夫,目前僅完成圍牆、四個城門和承運殿,其餘建築都沒有建設,楊競直接叫停了。


    “杜郎中,立即組織人手審訊李覺,主要是拷出贓銀,讓神策軍派200軍士協助你”楊競又對原本溪縣令、現刑廳郎中說


    “彭員外,你們稅務司在錦州設卡,征收商稅,稅率依舊為30稅1,盤山縣稅卡廢除,你要用心去做”彭曆本就是由錦州縣令升的稅務司員外郎,自然拱手稱是。


    “鄭員外,統計出襄平九縣所屬官員、吏員人數,空缺職數及崗位要求,協助長平選用官吏”楊競對原撫順縣令、現吏廳員外郎的鄭往說


    “臣立即辦,並及時向吳大人匯報”鄭往稱是。


    “周員外,孤決心於1個月後,開科舉”楊競語出驚人的說。


    “大王,科舉不是隻有朝廷才可以舉辦...”原沈陽縣令、現禮廳員外郎的周明弱弱的說


    “哈哈,是孤失言了。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你準備一場考試,考錄一些讀書人,授予官職。嗯,就叫省考吧。你仔細思考一下,列出個章程來”楊競笑著解釋


    “臣領命”


    “最後,錢大人,你與長平商議,趕緊選出接替各位知縣的人選,盡快到任”楊競最後對錢峰說


    “臣迴去就落實”


    “好,大家都散了吧”楊競拍拍手


    眾人見楊競將各項工作安排的僅僅有條,不禁對這位年輕的親王更加佩服。遼王真是軍政雙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