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內閣軍機
大明:我,朱雄英,歸來上位 作者:炸魚薯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迴過神,說道:“我在想事情,大明寶鈔的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雖然有了印鈔機,還有貨幣材料配方,加上光變油墨的配方,還是沒有想出來的,待會兒要問問馬言斌,希望能搞出來就好。
馬言斌喝了水,緩緩地道:“難不成?你想要廢兩改元,重新製定貨幣體係。”
朱雄英點頭,說道:“你說的真不錯,我就是這麽想的,以厘,分,角,元。”
“十厘錢是一分錢,十分錢是一角錢,那麽十分錢是一元錢,麵值最大為一百元,發行一分錢,五分錢,一角錢,五角錢。”
馬言斌搶先話頭說道:“一元錢硬幣,紙幣也可以做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還有一百元的麵值,較大的麵值嘛…”
“還是就算了吧,一文錢暫定為一元,隻是理想的價值,但是一文為零點二元。”
朱雄英拍起手來,說道:“說的不錯,比如一串山楂的冰糖葫蘆,作價為三文錢,轉算為三元錢。”
與時同刻,朱元璋和馬秀英來到這裏,正好聽到了廢兩改元,還是貨幣體係問題,朱元璋說道:“一大早你們在談錢?”
朱雄英說道:“是的,那個印鈔機啊,現在造好了沒有?貨幣印版先別忙製造。”
“我還想到了廢兩改元的方案。”
朱元璋聽著這話,問道:“廢兩改元?到底是什麽方案?還能解決寶鈔問題?”
馬言斌一臉無奈,說道“是改個叫法,一文錢為一元錢,唉……然並卵用。”
朱元璋明白了,原來是改個叫法而已,根本算不上良策,說道:“咱定下來決策,你總是要跟咱對著幹。”
“隻不過改個叫法…”
朱雄英看著馬言斌這樣子,暗自說道:“臥槽!扯我後腿是吧?雖然是改個叫法,但是主要的是,廢銀本位,改金本位。”
“畢竟白銀儲備不多,銀礦也更不多,還有更重要的是,前元劫驚的千萬兩白銀,已經不知所蹤跡。”
“這個世界很大,其他國家以銀本位,組成的金融體係,所以得想辦法解決問題。要不然麵對銀本位霸權,就無法抵抗。”
朱雄英說道:“唉呀,我的意思是說,廢掉銀本位體係,改為金本位體係。這…”
馬言斌恍然大悟,說道:“看來可行,但是忽略了錨定物,紙鈔依賴它實現價值,沒有它來支持,否則是一文不值的廢紙。”
朱雄英看到馬言斌,對自己使了眼色,當場就秒懂了,還是替他來說吧。
“說的不錯,剛開始我是這麽想過的,但卻忽略了這點,大明寶鈔之所以會貶值,完全是溢發超發,隻發不收,不迴收廢鈔,還收折損費,加上寶鈔製作低劣,所以…”
“這就是大明寶鈔貶值的原因。”
朱元璋聽了一席話,臉色就變著鐵青,心裏有點難受無比,大明寶鈔真的不值錢?如果要是值錢的話,雄英就不會提出改革。
“咱知道了,就依照你說的去做吧。”
馬秀英看著他們正在談事,開口說道:“確實如此,我之前出宮上街買菜的時候,五文錢隻能買三文錢的東西。”
“重八!你聽聽這叫什麽事情啊!”
朱元璋長歎一聲,緩緩地道:“妹子,貶值的事咱這就認了,還不如廢掉寶鈔。”
“當時攻打前元餘孽,為了籌備軍費,就不停的印製寶鈔,結果才有了今天…”
朱雄英說道:“要不我們邊吃邊聊吧,早飯都快涼了就不好吃了。”
朱元璋想起這事,還沒有吃飯,說道:“好,那都坐下來吃飯吧。”
其他人紛紛都落座,一起吃起早飯來,但朱標匆匆來及,說道:“你們都吃上了,我已經處理了允炆的問題,現在才過來。”
朱雄英說道:“爹,他今天剛離開了?這倒是不錯的好消息!”
馬言斌一臉玩味,緩緩地道:“真的?說的好像你會搬迴東宮似的?”
朱雄英一臉懵逼,說道:“這…這。”
馬言斌的話讓朱雄英無言以對,這時,朱標見到朱雄英那樣,就坐了下來,說道:“雄英,我知道你不想搬迴去。”
“你一直在怨我,對吧。”
朱雄英擺手說道:“我哪有怨你啊!”
馬言斌補刃道:“姐夫,你該不會是…因為伯父對你的熥弟不好,所以…”
朱雄英一臉漲紅,幽幽地道:“哈哈,被你發現了,你是我肚子裏的蛔蟲嗎?”
得知正確的答案,朱標心裏很是受傷,就算送走了朱允炆,也迎不迴朱雄英,唉,也許對朱允熥不好的那天,就注定了結果。
誰讓自己對朱允熥冷酷,對於常姐姐,自己算是個好丈夫。但是對兩個嫡子而言,卻不是一個好父親,兩個孩子都辜負了。
保護不了雄英,誰能想到呂氏這個人,居然會是害死常姐姐,還有大兒子的真兇。還有自己因為常姐姐的死…
因此遷怒允熥,對他一直冷漠的態度,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比如對允熥非打即罵,還一直對他施以冷暴力。
馬言斌從中看出來了,這個太子朱標,有點和另一個時空的朱標,完全不一樣的。基少人設差距太大了吧!
這個朱標,說起來不算好,也不算壞。他看起來是真性情,至少他不是那種虛偽,他起碼是仁慈的人,但也有屠夫手段。
就是人設有點小崩,大體還是正常的。他是寵愛常氏的,可是常氏生下了朱允熥,直到過了十日後,就撒手人寰了。
他因為常氏的死,對朱允熥抱有成見,還一度認為是他害死常氏,盡管是這樣的,但是我覺得毫無理由!
朱允熥背了黑鍋,還是替呂氏背的鍋,要不是朱雄英歸來,真相就不會浮出水麵。要不然朱允熥要背一輩子的黑鍋。
這也難怪啊,朱允熥會失去儲君之位,他本身不會受到寵愛,性子變著膽怯懦弱。所以…但這個時空改變了很多。
就是馬皇後還活著,朱允熥完全無事,一歲就被接到坤寧宮裏,跟大哥相伴長大,直到四年之後,朱允熥失去了大哥。
馬皇後因此傷心欲絕,一直到九月份,得了重病一病不起,朱元璋召見禦醫診斷,也廣發懸賞皇榜,尋求天下的名醫。
王浩然這時揭皇榜,把馬皇後給救了,但她是不聽話的病人,她隻是胃潰瘍而已。經過王浩然一番診斷,單獨說了神秘的話。
“八年之後,幼龍重新歸位。”
不知馬皇後懂了嗎?應該是懂了一半,因為她的胃潰瘍又複發,所以她思念成疾,一直在思念朱雄英,茶不思飯不想的。
盡管是有朱允熥在,但是然並卵用的,不過朱允熥跟我說過,爺爺奶奶有個習慣。那就是一直在看自己。
是指他們在看朱允熥的臉,說的也是,能跟朱雄英長著那麽像,就隻有朱允熥了。我的心裏很明白的,自己也是這樣的。
作為吳晟熥的我,跟哥哥吳晟煐很像,盡管不是什麽雙胞胎,他隻是年長我四歲。哥哥說我長的可愛,我說哥哥長著英俊。
好了已經扯太遠了,剛剛一起吃完飯,現在坐著消消食,再來看看他們做了什麽,不過不直視他們,但是除了三個人。
迴到了現在,朱標一直想撫補朱允熥。可是因為國事過於繁重,一直都沒有機會,還不是廢了丞相製度的原因。
廢掉丞相製度是對的,同時也是錯的,國家大事非常很多,多到難以想象的地步。就算朱元璋和朱標一同處理…
他們每天批複上千奏折,天天開夜班,起著比雞早,睡著比狗晚。零零七製工作,休息日隻有三天。
隻見朱標的臉色蒼白,唿吸變著急促,額頭上冒冷汗,被王浩然注意到了,說道:“太子殿下,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朱標搖了頭,說道:“我不是不舒服,隻是最近批複奏疏太多了,
“好多事情完全做不完。”
朱雄英見狀,說道:“我有一個辦法,就是建立內閣製度,這樣您們不會累了。”
“所謂的內閣製度,是由七個人組成,他們擔任內閣輔臣,他們的品級不用太高,就正八品就行了,任期僅僅是三年。”
“他們隻有議事權,所以不用擔心…”
朱元璋和朱標得知內閣製度,很好奇,就在心裏仔細揣摩,覺得可行的操作程度,說不定可以解決繁瑣的政務。
馬言斌一直搖頭,還看著朱雄英一臉,讓朱雄英一臉懵逼,說道:“你是怎麽了?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讓師父給你開個藥吧。”
馬言斌說道:“我倒是有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軍機處製度,比內閣製度更好一點!就且聽我娓娓道來。”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還得是你啊,那麽軍機處製度,是怎麽樣的。”
馬言斌緩緩地道:“所謂內閣製度嘛,自聖上…是爺爺廢掉丞相製度,分割相權,行政歸六部,議事權歸學士。”
雖然有了印鈔機,還有貨幣材料配方,加上光變油墨的配方,還是沒有想出來的,待會兒要問問馬言斌,希望能搞出來就好。
馬言斌喝了水,緩緩地道:“難不成?你想要廢兩改元,重新製定貨幣體係。”
朱雄英點頭,說道:“你說的真不錯,我就是這麽想的,以厘,分,角,元。”
“十厘錢是一分錢,十分錢是一角錢,那麽十分錢是一元錢,麵值最大為一百元,發行一分錢,五分錢,一角錢,五角錢。”
馬言斌搶先話頭說道:“一元錢硬幣,紙幣也可以做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還有一百元的麵值,較大的麵值嘛…”
“還是就算了吧,一文錢暫定為一元,隻是理想的價值,但是一文為零點二元。”
朱雄英拍起手來,說道:“說的不錯,比如一串山楂的冰糖葫蘆,作價為三文錢,轉算為三元錢。”
與時同刻,朱元璋和馬秀英來到這裏,正好聽到了廢兩改元,還是貨幣體係問題,朱元璋說道:“一大早你們在談錢?”
朱雄英說道:“是的,那個印鈔機啊,現在造好了沒有?貨幣印版先別忙製造。”
“我還想到了廢兩改元的方案。”
朱元璋聽著這話,問道:“廢兩改元?到底是什麽方案?還能解決寶鈔問題?”
馬言斌一臉無奈,說道“是改個叫法,一文錢為一元錢,唉……然並卵用。”
朱元璋明白了,原來是改個叫法而已,根本算不上良策,說道:“咱定下來決策,你總是要跟咱對著幹。”
“隻不過改個叫法…”
朱雄英看著馬言斌這樣子,暗自說道:“臥槽!扯我後腿是吧?雖然是改個叫法,但是主要的是,廢銀本位,改金本位。”
“畢竟白銀儲備不多,銀礦也更不多,還有更重要的是,前元劫驚的千萬兩白銀,已經不知所蹤跡。”
“這個世界很大,其他國家以銀本位,組成的金融體係,所以得想辦法解決問題。要不然麵對銀本位霸權,就無法抵抗。”
朱雄英說道:“唉呀,我的意思是說,廢掉銀本位體係,改為金本位體係。這…”
馬言斌恍然大悟,說道:“看來可行,但是忽略了錨定物,紙鈔依賴它實現價值,沒有它來支持,否則是一文不值的廢紙。”
朱雄英看到馬言斌,對自己使了眼色,當場就秒懂了,還是替他來說吧。
“說的不錯,剛開始我是這麽想過的,但卻忽略了這點,大明寶鈔之所以會貶值,完全是溢發超發,隻發不收,不迴收廢鈔,還收折損費,加上寶鈔製作低劣,所以…”
“這就是大明寶鈔貶值的原因。”
朱元璋聽了一席話,臉色就變著鐵青,心裏有點難受無比,大明寶鈔真的不值錢?如果要是值錢的話,雄英就不會提出改革。
“咱知道了,就依照你說的去做吧。”
馬秀英看著他們正在談事,開口說道:“確實如此,我之前出宮上街買菜的時候,五文錢隻能買三文錢的東西。”
“重八!你聽聽這叫什麽事情啊!”
朱元璋長歎一聲,緩緩地道:“妹子,貶值的事咱這就認了,還不如廢掉寶鈔。”
“當時攻打前元餘孽,為了籌備軍費,就不停的印製寶鈔,結果才有了今天…”
朱雄英說道:“要不我們邊吃邊聊吧,早飯都快涼了就不好吃了。”
朱元璋想起這事,還沒有吃飯,說道:“好,那都坐下來吃飯吧。”
其他人紛紛都落座,一起吃起早飯來,但朱標匆匆來及,說道:“你們都吃上了,我已經處理了允炆的問題,現在才過來。”
朱雄英說道:“爹,他今天剛離開了?這倒是不錯的好消息!”
馬言斌一臉玩味,緩緩地道:“真的?說的好像你會搬迴東宮似的?”
朱雄英一臉懵逼,說道:“這…這。”
馬言斌的話讓朱雄英無言以對,這時,朱標見到朱雄英那樣,就坐了下來,說道:“雄英,我知道你不想搬迴去。”
“你一直在怨我,對吧。”
朱雄英擺手說道:“我哪有怨你啊!”
馬言斌補刃道:“姐夫,你該不會是…因為伯父對你的熥弟不好,所以…”
朱雄英一臉漲紅,幽幽地道:“哈哈,被你發現了,你是我肚子裏的蛔蟲嗎?”
得知正確的答案,朱標心裏很是受傷,就算送走了朱允炆,也迎不迴朱雄英,唉,也許對朱允熥不好的那天,就注定了結果。
誰讓自己對朱允熥冷酷,對於常姐姐,自己算是個好丈夫。但是對兩個嫡子而言,卻不是一個好父親,兩個孩子都辜負了。
保護不了雄英,誰能想到呂氏這個人,居然會是害死常姐姐,還有大兒子的真兇。還有自己因為常姐姐的死…
因此遷怒允熥,對他一直冷漠的態度,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比如對允熥非打即罵,還一直對他施以冷暴力。
馬言斌從中看出來了,這個太子朱標,有點和另一個時空的朱標,完全不一樣的。基少人設差距太大了吧!
這個朱標,說起來不算好,也不算壞。他看起來是真性情,至少他不是那種虛偽,他起碼是仁慈的人,但也有屠夫手段。
就是人設有點小崩,大體還是正常的。他是寵愛常氏的,可是常氏生下了朱允熥,直到過了十日後,就撒手人寰了。
他因為常氏的死,對朱允熥抱有成見,還一度認為是他害死常氏,盡管是這樣的,但是我覺得毫無理由!
朱允熥背了黑鍋,還是替呂氏背的鍋,要不是朱雄英歸來,真相就不會浮出水麵。要不然朱允熥要背一輩子的黑鍋。
這也難怪啊,朱允熥會失去儲君之位,他本身不會受到寵愛,性子變著膽怯懦弱。所以…但這個時空改變了很多。
就是馬皇後還活著,朱允熥完全無事,一歲就被接到坤寧宮裏,跟大哥相伴長大,直到四年之後,朱允熥失去了大哥。
馬皇後因此傷心欲絕,一直到九月份,得了重病一病不起,朱元璋召見禦醫診斷,也廣發懸賞皇榜,尋求天下的名醫。
王浩然這時揭皇榜,把馬皇後給救了,但她是不聽話的病人,她隻是胃潰瘍而已。經過王浩然一番診斷,單獨說了神秘的話。
“八年之後,幼龍重新歸位。”
不知馬皇後懂了嗎?應該是懂了一半,因為她的胃潰瘍又複發,所以她思念成疾,一直在思念朱雄英,茶不思飯不想的。
盡管是有朱允熥在,但是然並卵用的,不過朱允熥跟我說過,爺爺奶奶有個習慣。那就是一直在看自己。
是指他們在看朱允熥的臉,說的也是,能跟朱雄英長著那麽像,就隻有朱允熥了。我的心裏很明白的,自己也是這樣的。
作為吳晟熥的我,跟哥哥吳晟煐很像,盡管不是什麽雙胞胎,他隻是年長我四歲。哥哥說我長的可愛,我說哥哥長著英俊。
好了已經扯太遠了,剛剛一起吃完飯,現在坐著消消食,再來看看他們做了什麽,不過不直視他們,但是除了三個人。
迴到了現在,朱標一直想撫補朱允熥。可是因為國事過於繁重,一直都沒有機會,還不是廢了丞相製度的原因。
廢掉丞相製度是對的,同時也是錯的,國家大事非常很多,多到難以想象的地步。就算朱元璋和朱標一同處理…
他們每天批複上千奏折,天天開夜班,起著比雞早,睡著比狗晚。零零七製工作,休息日隻有三天。
隻見朱標的臉色蒼白,唿吸變著急促,額頭上冒冷汗,被王浩然注意到了,說道:“太子殿下,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朱標搖了頭,說道:“我不是不舒服,隻是最近批複奏疏太多了,
“好多事情完全做不完。”
朱雄英見狀,說道:“我有一個辦法,就是建立內閣製度,這樣您們不會累了。”
“所謂的內閣製度,是由七個人組成,他們擔任內閣輔臣,他們的品級不用太高,就正八品就行了,任期僅僅是三年。”
“他們隻有議事權,所以不用擔心…”
朱元璋和朱標得知內閣製度,很好奇,就在心裏仔細揣摩,覺得可行的操作程度,說不定可以解決繁瑣的政務。
馬言斌一直搖頭,還看著朱雄英一臉,讓朱雄英一臉懵逼,說道:“你是怎麽了?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讓師父給你開個藥吧。”
馬言斌說道:“我倒是有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軍機處製度,比內閣製度更好一點!就且聽我娓娓道來。”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還得是你啊,那麽軍機處製度,是怎麽樣的。”
馬言斌緩緩地道:“所謂內閣製度嘛,自聖上…是爺爺廢掉丞相製度,分割相權,行政歸六部,議事權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