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支雕翎箭無情的射穿咽喉,獻血夾帶著體溫冒著絲絲熱氣從體內噴湧而出。最後一名身穿鴛鴦戰袍的明軍士卒瞪大著雙眼慘死在冰冷的海水中,海灘上的慘叫與唿喊聲也隨著他的倒下戛然而止。
科爾沁部的莽古思子親王有些擔憂的向阿濟格說道:
“十二爺,不留一個活口是不是有些不妥?”
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看了一眼身旁的蒙古親王莽古思子,並沒有答話。他揮舞著馬鞭狠狠的抽打在戰馬的身上,胯下的戰馬一聲嘶鳴,揚蹄向前奔去。
“正白旗的勇士們,割下漢人的首級,拔下他們的衣物,為這次狩獵成功而歡唿吧!”
阿濟格的高唿引得眾滿洲將士一片歡騰。
“萬歲!萬歲!”
望著手下一個個興高采烈的樣子,阿濟格滿不在乎的對身邊的莽古思子說道:
“弱肉強食,這些軟弱的漢人生來就是要被我們強大的滿洲人獵殺的,殺光他們沒什麽不妥的。”
“報!”
阿濟格循聲望去,一名派出去偵查敵情的正白旗遊騎兵已經來到了近前。
“啟稟王爺!西南海域有船隻駛來,共有二十餘艘,看旗幟像是南朝的船隊。”
阿濟格聞言先是一愣,隨後哈哈大笑了起來。他轉了轉眼珠,滿是橫肉的臉上露出瘮人的笑意,他對身邊的莽古思子說道:
“哈哈哈,原本我想著拿下這些南朝人的首級,有些收獲就得了。沒想到這次卻是撈到了一條大魚,看來上天對我阿濟格不薄啊!”
莽古思子想了想接著說:
“十二爺的意思是,明軍的船隊是奔著此處來的?”
阿濟格收起了笑容,自信滿滿的說道:
“不錯!南朝在陸上向洪承疇運糧的途徑已經完全被大汗掐死了。想要接濟洪承疇,讓他不至於餓死在前線,南朝皇帝唯一的選擇就是走海路運糧。今天這支二十餘艘戰艦組成的船隊,不是來運糧的又會是來幹嘛的呢?小淩河城乃是明軍屯糧的要塞所在,他們的目的地一定是那裏。”
“既然如此,那事不宜遲!咱們速速前去小淩河城外埋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吧!”
經過幾番交手,莽古思子已經對明軍的戰鬥力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在他看來,洪承疇手下的明軍已然是漢人中的精銳了,如此精銳之師尚且被清軍打的大敗虧輸,那運糧兵的戰鬥力就更不在話了,聽完阿濟格的話,這位蒙古親王忍不住躍躍欲試,想要再立新功了。
阿濟格點點頭道:
“親王說的對,不過咱們得悄悄的埋伏下來,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才是。南朝漢人的膽子已經被我大清打沒了,若是被他們發現咱們在岸邊,那這些漢人沒準屁滾尿流的直接開船逃迴他們的京師去,連陸都不敢登了。”
兩人的對話引來了身旁士卒的一陣哄笑,這些頭剃金錢鼠尾辮的正白旗清兵,一麵熟練的用腰刀砍下陣亡明軍的首級,一麵用滿語吆唿著讓手下人盡快打掃戰場。
有些陰沉的天空下,海浪席卷著殷紅的海水,將溺死與水中的浮屍無情的衝到海岸之上,天空中無數隻海鷗展翅飛過,它們在高聲的鳴叫著,對於勝利者而言,那是臣服的讚美之音,而對於被屠戮的明軍而言,那是淒美的挽歌...
魏淵默默的注視著殷紅的海麵一言不發,海麵上偶爾還會有一兩具身著鴛鴦戰袍的明軍將士遺體漂過。每當此時,魏淵便會命人想辦法將屍體打撈上來,平放於船板之上,用白布蓋好。對於魏淵而言,這是他能為這些客死他鄉的大明男兒留下的最後一絲體麵了。
安排妥當之後,魏淵冷眼瞧向了船板上一側已經被嚴加看管起來的祝瑋等人。祝瑋的大船在與魏淵的船隊相遇之後,便被迫停了下來,無法再繼續南逃了。
經過一番簡單的詢問,魏淵便大致弄清楚了祝瑋乘船逃跑的事實。進而通過幸存將士之口,魏淵更是知道了這位祝參軍見死不救的所作所為。魏淵看向祝瑋的眼神中充滿了濃濃的寒意,一股殺意讓人覺得不寒而栗。此刻祝瑋正偷眼看向魏淵,他的視線與魏淵剛剛相交便立刻膽怯的收了迴來,不敢再去看了。
魏淵並沒有理會拋棄戰友的祝瑋,此刻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魏淵取出單筒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了一下海岸線附近的情況,魏淵的這幅望遠鏡是京城基督教會的湯若望從德意誌帶來的最新產品,相較於傳統的望遠鏡,精密度提高了不少。
魏淵仔細觀察了一陣,海岸上除了慘死的明軍屍體外,沒有一絲清兵的蹤影。他收起望遠鏡,表情沉重的對身旁的宇文騰啟說:
“清兵已經不在此地了。”
宇文騰啟接過魏淵遞來的望遠鏡,又仔細的觀察了一番海岸邊的情況。當看到海邊因為被屠戮殘殺而留下大量的明軍屍體後,宇文騰啟明白了魏淵表情凝重的原因。他默默的收起望遠鏡,沉思片刻後說道:
“滿人主將如果不是草包的話,就一定會在小淩河城附近設伏的。”
魏淵點點頭說:
“不錯!咱們大張旗鼓的開船而來,為的就是打草驚蛇。傳令下去,按照既定計劃行事!”
言罷,魏淵注視著海灘的方向,默默深鞠了一躬,在心裏說道:慘死的大明朝的將士們,你們的英靈別散,我魏淵這就為你們報仇!
小淩河城的運輸碼頭位於城池以東,位於小淩河入海口三角地南側。碼頭原本不大,錦州戰役打響後,為了方便軍糧運輸才臨時擴充了一些規模。即便是如此,小淩河碼頭依舊顯得狹小簡陋。
碼頭與城池之間相隔一段距離,連綿的丘陵使得小淩河城看起來比實際距離更遠了一些。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對於阿濟格來說,是再理想不過的設伏地點了。此刻他麾下的正白旗軍士與蒙古騎兵分左右中三部,在北、西、南三個方向丘陵的被風一側分別埋伏了下來。共計5000多的精銳騎兵已經在碼頭附近張開了口袋,就等著運糧的明軍自投羅網前來送死了。
對於身後小淩河城中的明朝殘軍,阿濟格絲毫的都沒有放在眼中。盡管莽古思子一再提醒他要多加留意,但阿濟格根本就不相信身後的明軍還會有主動出擊的勇氣,事實也印證了他的想法。盡管小淩河城內的明軍能夠清晰的觀察到城外滿洲兵的動向,也能大概猜出他們的意圖,可這些早已經被失敗嚇破了膽的守軍們隻是一味的龜縮在並不堅固的城池之後,祈禱著如兇神惡煞般的建奴騎兵早些離去。
遼西走廊上蒼勁的寒風唿嘯而過,初春的大地上寒冷依舊。雄鷹在天空中不住的盤旋著,時不時發出的鷹唳在寂靜的丘陵上顯得格外響亮。臨近正午時分,阿濟格期盼許久的明軍船隊終於出現在了視野之中。盡管對於明軍的戰艦阿濟格已經有了認識,可麵前出現的龐然大物仍然令這位滿洲王爺大吃了一驚,尤其是整支艦隊的頭艦,從遠處看簡直就像是能夠移動的海上要塞一般,待到這艘頭艦駛入港內阿濟格才驚訝的發現,頭艦看起來竟然比小淩河城的城樓還要高大許多,戰艦的正麵繪有狴犴這種猛獸的圖文,使得船體看起來威風凜凜。
阿濟格不會知道,兩百多年前的永樂年間,當這艘戰艦第一次走出船坊,呈現在世人麵前之時。每一個見到它的人都如阿濟格一般露出過難以置信的表情。眼前這艘頭艦曾經的主人是位宦官,他有著一個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三寶太監”——鄭和。
魏淵這支艦隊的頭艦正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曾經乘坐過的“寶船”。為了這艘“寶船”,趙信花了大把的銀子在管理船舶的市舶提舉司內打點疏通,最終才從天津衛早已荒廢的船廠內得到了這艘“寶船”,盡管已經曆經百年的閑置,可這艘“寶船”的性能卻是不減當年,經過短時間的修複之後便立刻投入了使用。
就在滿洲與蒙古軍隊驚歎於“寶船”船體之巨大之際,魏淵的船隊已經緩緩駛入了碼頭之內。由於小淩河城碼頭內空間狹小,魏淵的艦隊隻有半數能夠先期駛入港內,其餘的戰艦則停在了近海的海麵上。
巨大的“寶船”拋錨停穩之後,船上的將士開始有條不紊的將船上裝載的糧草通過繩索一點一點的搬運下來,進港停牢的其他幾艘戰艦上也陸續開始有軍士進行軍糧的搬運了。其他幾艘戰艦雖比“寶船”小上許多,可在一般戰艦中仍舊是屬於重量級的,這些戰艦浮出水麵的船體部分至少都在4米高以上。
眼見明軍已經開始有條不紊的搬運軍糧上岸了,莽古思子派出傳令兵向阿濟格請示是否立刻發起攻擊。阿濟格撇著嘴,滿是橫肉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貪婪的笑意。他在心裏盤算著,光是伏擊殲滅這支明軍也實在是太無趣了。若是能俘獲眼前這些巨無霸般的大型戰艦,進獻到大汗麵前豈不很是風光。
“告訴親王不要著急,等到南朝人將軍糧全部卸下來準備搬運之時再發動攻擊也不遲。”
就這樣,丘陵之後5000多精銳滿蒙精銳騎兵猶如覓食的蟒蛇般靜靜的潛伏著,為了防止戰馬發出嘶鳴,每一匹戰馬的嘴上都用布勒了起來。在熱火朝天搬運軍糧的明軍看來,不遠處的丘陵地帶除了枯樹與雜草,就再沒有其他什麽東西了。
科爾沁部的莽古思子親王有些擔憂的向阿濟格說道:
“十二爺,不留一個活口是不是有些不妥?”
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看了一眼身旁的蒙古親王莽古思子,並沒有答話。他揮舞著馬鞭狠狠的抽打在戰馬的身上,胯下的戰馬一聲嘶鳴,揚蹄向前奔去。
“正白旗的勇士們,割下漢人的首級,拔下他們的衣物,為這次狩獵成功而歡唿吧!”
阿濟格的高唿引得眾滿洲將士一片歡騰。
“萬歲!萬歲!”
望著手下一個個興高采烈的樣子,阿濟格滿不在乎的對身邊的莽古思子說道:
“弱肉強食,這些軟弱的漢人生來就是要被我們強大的滿洲人獵殺的,殺光他們沒什麽不妥的。”
“報!”
阿濟格循聲望去,一名派出去偵查敵情的正白旗遊騎兵已經來到了近前。
“啟稟王爺!西南海域有船隻駛來,共有二十餘艘,看旗幟像是南朝的船隊。”
阿濟格聞言先是一愣,隨後哈哈大笑了起來。他轉了轉眼珠,滿是橫肉的臉上露出瘮人的笑意,他對身邊的莽古思子說道:
“哈哈哈,原本我想著拿下這些南朝人的首級,有些收獲就得了。沒想到這次卻是撈到了一條大魚,看來上天對我阿濟格不薄啊!”
莽古思子想了想接著說:
“十二爺的意思是,明軍的船隊是奔著此處來的?”
阿濟格收起了笑容,自信滿滿的說道:
“不錯!南朝在陸上向洪承疇運糧的途徑已經完全被大汗掐死了。想要接濟洪承疇,讓他不至於餓死在前線,南朝皇帝唯一的選擇就是走海路運糧。今天這支二十餘艘戰艦組成的船隊,不是來運糧的又會是來幹嘛的呢?小淩河城乃是明軍屯糧的要塞所在,他們的目的地一定是那裏。”
“既然如此,那事不宜遲!咱們速速前去小淩河城外埋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吧!”
經過幾番交手,莽古思子已經對明軍的戰鬥力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在他看來,洪承疇手下的明軍已然是漢人中的精銳了,如此精銳之師尚且被清軍打的大敗虧輸,那運糧兵的戰鬥力就更不在話了,聽完阿濟格的話,這位蒙古親王忍不住躍躍欲試,想要再立新功了。
阿濟格點點頭道:
“親王說的對,不過咱們得悄悄的埋伏下來,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才是。南朝漢人的膽子已經被我大清打沒了,若是被他們發現咱們在岸邊,那這些漢人沒準屁滾尿流的直接開船逃迴他們的京師去,連陸都不敢登了。”
兩人的對話引來了身旁士卒的一陣哄笑,這些頭剃金錢鼠尾辮的正白旗清兵,一麵熟練的用腰刀砍下陣亡明軍的首級,一麵用滿語吆唿著讓手下人盡快打掃戰場。
有些陰沉的天空下,海浪席卷著殷紅的海水,將溺死與水中的浮屍無情的衝到海岸之上,天空中無數隻海鷗展翅飛過,它們在高聲的鳴叫著,對於勝利者而言,那是臣服的讚美之音,而對於被屠戮的明軍而言,那是淒美的挽歌...
魏淵默默的注視著殷紅的海麵一言不發,海麵上偶爾還會有一兩具身著鴛鴦戰袍的明軍將士遺體漂過。每當此時,魏淵便會命人想辦法將屍體打撈上來,平放於船板之上,用白布蓋好。對於魏淵而言,這是他能為這些客死他鄉的大明男兒留下的最後一絲體麵了。
安排妥當之後,魏淵冷眼瞧向了船板上一側已經被嚴加看管起來的祝瑋等人。祝瑋的大船在與魏淵的船隊相遇之後,便被迫停了下來,無法再繼續南逃了。
經過一番簡單的詢問,魏淵便大致弄清楚了祝瑋乘船逃跑的事實。進而通過幸存將士之口,魏淵更是知道了這位祝參軍見死不救的所作所為。魏淵看向祝瑋的眼神中充滿了濃濃的寒意,一股殺意讓人覺得不寒而栗。此刻祝瑋正偷眼看向魏淵,他的視線與魏淵剛剛相交便立刻膽怯的收了迴來,不敢再去看了。
魏淵並沒有理會拋棄戰友的祝瑋,此刻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魏淵取出單筒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了一下海岸線附近的情況,魏淵的這幅望遠鏡是京城基督教會的湯若望從德意誌帶來的最新產品,相較於傳統的望遠鏡,精密度提高了不少。
魏淵仔細觀察了一陣,海岸上除了慘死的明軍屍體外,沒有一絲清兵的蹤影。他收起望遠鏡,表情沉重的對身旁的宇文騰啟說:
“清兵已經不在此地了。”
宇文騰啟接過魏淵遞來的望遠鏡,又仔細的觀察了一番海岸邊的情況。當看到海邊因為被屠戮殘殺而留下大量的明軍屍體後,宇文騰啟明白了魏淵表情凝重的原因。他默默的收起望遠鏡,沉思片刻後說道:
“滿人主將如果不是草包的話,就一定會在小淩河城附近設伏的。”
魏淵點點頭說:
“不錯!咱們大張旗鼓的開船而來,為的就是打草驚蛇。傳令下去,按照既定計劃行事!”
言罷,魏淵注視著海灘的方向,默默深鞠了一躬,在心裏說道:慘死的大明朝的將士們,你們的英靈別散,我魏淵這就為你們報仇!
小淩河城的運輸碼頭位於城池以東,位於小淩河入海口三角地南側。碼頭原本不大,錦州戰役打響後,為了方便軍糧運輸才臨時擴充了一些規模。即便是如此,小淩河碼頭依舊顯得狹小簡陋。
碼頭與城池之間相隔一段距離,連綿的丘陵使得小淩河城看起來比實際距離更遠了一些。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對於阿濟格來說,是再理想不過的設伏地點了。此刻他麾下的正白旗軍士與蒙古騎兵分左右中三部,在北、西、南三個方向丘陵的被風一側分別埋伏了下來。共計5000多的精銳騎兵已經在碼頭附近張開了口袋,就等著運糧的明軍自投羅網前來送死了。
對於身後小淩河城中的明朝殘軍,阿濟格絲毫的都沒有放在眼中。盡管莽古思子一再提醒他要多加留意,但阿濟格根本就不相信身後的明軍還會有主動出擊的勇氣,事實也印證了他的想法。盡管小淩河城內的明軍能夠清晰的觀察到城外滿洲兵的動向,也能大概猜出他們的意圖,可這些早已經被失敗嚇破了膽的守軍們隻是一味的龜縮在並不堅固的城池之後,祈禱著如兇神惡煞般的建奴騎兵早些離去。
遼西走廊上蒼勁的寒風唿嘯而過,初春的大地上寒冷依舊。雄鷹在天空中不住的盤旋著,時不時發出的鷹唳在寂靜的丘陵上顯得格外響亮。臨近正午時分,阿濟格期盼許久的明軍船隊終於出現在了視野之中。盡管對於明軍的戰艦阿濟格已經有了認識,可麵前出現的龐然大物仍然令這位滿洲王爺大吃了一驚,尤其是整支艦隊的頭艦,從遠處看簡直就像是能夠移動的海上要塞一般,待到這艘頭艦駛入港內阿濟格才驚訝的發現,頭艦看起來竟然比小淩河城的城樓還要高大許多,戰艦的正麵繪有狴犴這種猛獸的圖文,使得船體看起來威風凜凜。
阿濟格不會知道,兩百多年前的永樂年間,當這艘戰艦第一次走出船坊,呈現在世人麵前之時。每一個見到它的人都如阿濟格一般露出過難以置信的表情。眼前這艘頭艦曾經的主人是位宦官,他有著一個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三寶太監”——鄭和。
魏淵這支艦隊的頭艦正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曾經乘坐過的“寶船”。為了這艘“寶船”,趙信花了大把的銀子在管理船舶的市舶提舉司內打點疏通,最終才從天津衛早已荒廢的船廠內得到了這艘“寶船”,盡管已經曆經百年的閑置,可這艘“寶船”的性能卻是不減當年,經過短時間的修複之後便立刻投入了使用。
就在滿洲與蒙古軍隊驚歎於“寶船”船體之巨大之際,魏淵的船隊已經緩緩駛入了碼頭之內。由於小淩河城碼頭內空間狹小,魏淵的艦隊隻有半數能夠先期駛入港內,其餘的戰艦則停在了近海的海麵上。
巨大的“寶船”拋錨停穩之後,船上的將士開始有條不紊的將船上裝載的糧草通過繩索一點一點的搬運下來,進港停牢的其他幾艘戰艦上也陸續開始有軍士進行軍糧的搬運了。其他幾艘戰艦雖比“寶船”小上許多,可在一般戰艦中仍舊是屬於重量級的,這些戰艦浮出水麵的船體部分至少都在4米高以上。
眼見明軍已經開始有條不紊的搬運軍糧上岸了,莽古思子派出傳令兵向阿濟格請示是否立刻發起攻擊。阿濟格撇著嘴,滿是橫肉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貪婪的笑意。他在心裏盤算著,光是伏擊殲滅這支明軍也實在是太無趣了。若是能俘獲眼前這些巨無霸般的大型戰艦,進獻到大汗麵前豈不很是風光。
“告訴親王不要著急,等到南朝人將軍糧全部卸下來準備搬運之時再發動攻擊也不遲。”
就這樣,丘陵之後5000多精銳滿蒙精銳騎兵猶如覓食的蟒蛇般靜靜的潛伏著,為了防止戰馬發出嘶鳴,每一匹戰馬的嘴上都用布勒了起來。在熱火朝天搬運軍糧的明軍看來,不遠處的丘陵地帶除了枯樹與雜草,就再沒有其他什麽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