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生性多疑,最為忌憚的便是手下將領擁兵自重,對於這點魏淵是十分清楚的。同時他也清楚自己索要兵權將會帶來的影響,但魏淵還是不得不如此行事。


    熟悉明朝曆史的他十分清楚在接下來的鬆錦會戰中洪承疇將會麵臨怎樣的慘敗,同時他也知道一場決定明清兩國國運的決戰為何會草草謝幕。


    洪承疇是個名將不錯,可戰場之上很多事情卻也不是他可以做的了主的。崇禎派去前線的監軍直接幹預著洪承疇每一個軍令的發布。洪承疇名為督師,但卻時時受製於人,正是因為在監軍的幹預下洪承疇做出了一連串錯誤的決策,最終才使得鬆錦會戰以明軍的慘敗而告終。


    倘若沒有對軍隊的控製權,魏淵很明白自己帶去的兩萬多人也會在錯誤的軍令中迷失自我,最終與其他參戰的明軍無疑成為皇太極殺戮的獵物。為了扭轉鬆錦會戰明軍慘敗的命運,魏淵必須爭下這個指揮權,至少是自己本部人馬的指揮權,也唯有這樣,他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圖展開與彪悍女真人的正麵較量。


    沉默許久,麵若冰霜的崇禎終於冷冷的說道:


    “愛卿之意朕也很是理解,可畢竟薊遼總督是洪承疇,天上不可有二個太陽,軍中同時也不能有兩位主帥。這樣吧,愛卿所部還是歸洪承疇節製。但朕可賜你臨危專斷之權,愛卿以為如何啊?”


    魏淵對崇禎的話很是失望,什麽叫臨危專斷之權?這說的也太過寬泛了。可轉念又一想,事到如今有些承諾總是好的,好歹總算是爭取到了一部分權力,既然皇帝敢讓我魏淵臨危專斷,那可就別怪我‘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了’想到這魏淵當即倒地跪拜,口中高唿道: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明代的北京城分為內外兩部分,內城中有皇城,也就是紫禁城,可是說是權力核心地帶。而外城則在京城九門之外,與內城居住的多是達官顯貴不同,外城則是升鬥小民、市井之徒的居所所在。


    外城西側的廣寧門附近有一處大型的寺廟建築群,這裏是明代京師最大的寺院所在,大報恩慈仁寺。由於旱災嚴重,致使路有餓殍。以往香火旺盛的大報恩寺此刻在凜冽的寒冬下也冷清了許多,除了極少數城中顯貴來到廟中祈求菩薩顯靈,保佑自家安危之外。偌大的寺廟群內隻有幾名小和尚在拿著掃帚清掃大殿外的積雪。


    大報恩寺的後院有一處不小的宅院,這裏便是位於京師內的基督教會所在。與大雄寶殿上典型的中式建築風格不同,這座小院內的主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教堂雖說簡陋且隻有兩層樓高,可哥特式建築中筆直的線條與頂部的尖塔卻是一樣也不缺,教堂的正中央處懸掛著一枚木質的十字架,這是德意誌傳教士湯若望千裏迢迢專門從漢堡帶來中國的‘聖物’。


    與報恩寺內的冷清不同,這座外來和尚的據點內卻是熱鬧非凡。此刻小小的教堂外,孫傳庭、李定國、劉文秀、武安國、司川、張大強等一幹武將圍在基督教會負責人湯若望的身邊,聽著這位日耳曼人用很是標準的漢語講解示範著如何騎自行車。


    這輛自行車是由王徵、宋應星、範尼等人按照魏淵提供的後世自行車草圖而研製出來的。車身主體用任性極強的炒鋼製成,兩個車輪則是用圓木打造,為了增強避震的效果,在圓木的外側裹以牛羊之腸,在牛羊之腸外再包裹上一層麻布。連接車身與兩個輪子之間的鏈條軸承,原本是製作自行車作為關鍵的難點所在,幸虧湯若望的手中有著一手的文藝複興資料文獻,最終在王徵、宋應星等人的努力下,這一技術難題也終於得到了破解。


    “雙手扶住這裏,身子要擺正,胳膊要伸直,在保持平衡的情況下先用一隻腳踏上踏板,隨後開始助跑和滑行,緊接著...”


    隨著眾人的一聲驚唿,湯若望很是自在的騎上了自行車,在院子內兜了兩圈,亮銀色的車身在陽光下發出了耀眼的光芒,看的眾武將各個心癢難耐,都爭著要試上一試。


    第一個嚐試的是張大強,這位皮膚黝黑的大漢動作顯得很是笨拙。小院中雖已掃過,可畢竟還是有些積雪的痕跡,積雪加上青石地板尤顯得光滑。張大強不得要領的擺弄了半天,每一次騎行的嚐試都是剛剛起步便丟失平衡隻得以腳觸地,一個沒留神,腳下踩到了一麵積雪,身子一打滑便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他生的虎背熊腰,可騎起車子來動作卻是極不協調,倒地的樣子更是看起來十分滑稽,惹得四周圍觀的將領一個個忍俊不禁的哈哈大笑起來。


    劉文秀也是個好事的主,見張大強摔得鼻青臉腫他便自告奮勇的想要試上一試。相比於張大強,劉文秀明顯的要好上許多,他的身子靈活,身體平衡性也非常出色。沒用多久,劉文秀已經能將自行車騎出去十餘步之遠,引得周圍一片叫好之聲。


    庭院走廊下,宇文騰啟在一旁悠閑的喝著熱茶,時不時也被眾人搞笑的動作逗得笑出聲來。在他的對麵坐著黃軒,此刻黃軒也在注視著練習的眾人,看了一會他問道:


    “宇文公子,大人為何要讓將軍們都來學這稀奇古怪玩意的騎法呢?”


    宇文騰啟細細品了口熱茶而後緩緩的迴答說:


    “原因有二,一是隻怕這稀奇古怪的玩意日後將會在我軍中廣泛推廣,因此大人才會先讓諸位將軍先行學習一番。二嘛,大人想讓眾位將軍找個機會熟悉熟悉。”


    宇文騰啟知道魏淵如此安排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提高手下將領的凝聚力。如今魏淵麾下的將領大致分為三類,跟隨魏淵多年的元老派,以張大強、司川等人為代表;原官軍將校,以孫傳庭、武安國等人為代表的軍官派;還有一個就是以李定國、劉文秀為代表的義軍派。


    在這其中,軍官派與義軍派之間積怨已久,矛盾很大。魏淵清楚,麵對即將到來的硬仗,內部團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魏淵這才想出了這個辦法,剛一進京便安排手下所有的將領來基督教會學騎自行車,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得原本鮮有機會站到一起的眾位將領有了更多加深認識的機會。同時利用元老派為潤滑劑,調和軍官派與義軍派之間的矛盾。


    這不,沒過多久劉文秀就開始手把手的教著張大強如何控製腳蹬。而李定國同武安國則是聊得分外起勁,大有相見恨晚的架勢。就連平日裏表情威嚴、不苟言笑的孫傳庭都被司川小心謹慎騎車的樣子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見此情景宇文騰啟不禁由衷的佩服道:


    “還是大人有辦法啊!”


    黃軒默默點點頭,看了一會兒之後他突然想起了什麽問道:


    “對了宇文公子,趙信那小子去哪了?”


    宇文騰啟淡淡的迴答道:


    “大人安排他去天津衛了。”


    黃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雖不知魏淵安排趙信前往天津衛的緣由,可看宇文騰啟的表情黃軒知道此事定然非比尋常,既然宇文公子沒有說的打算,那他也不便再追問下去了。


    正當眾人被張大強一個狼狽的狗啃泥逗得前仰後合時,院門外突然傳來了魏淵洪亮的聲音。


    “怎麽樣?自行車大家夥學的如何啊?”


    眾人肅然,齊聲答道:


    “見過大人!”


    魏淵輕輕擺了擺手,示意眾人無須多禮。張大強齜牙咧嘴的從地上爬起來,叫苦連天的向魏淵抱怨道:


    “我說三爺啊!您老整這麽一個玩意出來,是不是用來處罰士兵的啊!”


    魏淵見張大強身上摔痕明顯,於是故意打趣著說:


    “哎呦!怎麽了大強?跟人打架吃虧啦,怎麽這幅熊樣啊!”


    話音一出立刻惹得院內眾人哄笑,張大強尷尬的咧咧嘴道:


    “三爺您又拿大強尋開心了,俺、俺這不是騎這玩意給摔的嘛。”


    “哈哈哈!”


    待到眾人笑罷,魏淵向在場眾人詢問對自行車的看法如何。劉文秀率先說:


    “騎起來倒還算輕便,可我覺得這東西沒多少實用價值,比戰馬那可是差的多了。”


    魏淵聽罷笑了笑,迴答說:


    “這個自行車嘛,說到底是個提高效率的工具。拿它和戰馬相比是有些不妥的。”


    魏淵的話說得在場眾人一頭霧水,張大強問道:


    “那、那依著三爺的意思,應該怎麽個比法。”


    魏淵頓了頓迴答說:


    “比的話應該是我們人和馬去比才對,自行車提高的是我們自己的效率,這樣比的話,自行車的優缺點便都一目了然了。”


    這個比法讓眾人都覺得新鮮,劉文秀忙說道:


    “那大人您就給講講這自行車和戰馬到底哪個更好。”


    “兩者可以說各有利弊,在這我就簡單說說。如果單比爆發力的話,短程之內自行車自然是無法和戰馬相提並論的。可如果比耐力的話,這戰馬可就不是自行車的對手了。各位都是上過戰場的,戰馬咱們都知道,長途奔襲一段時間後戰馬必須要飲水吃草休息,不然的話接下來的行進速度便會大打折扣。可自行車卻不存在這個問題,步兵行軍常常一走就是一天。騎上自行車的話,在體能消耗上比徒步還要小一些,因此在理論上如果騎行自行車的話,可以實現全天候不休整行軍。因此我說,單就耐力而言,自行車完勝戰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