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在京城官場的摸爬滾打,魏淵對於朝廷的規矩也有了自己的領悟,萬事再急也都是小事,皇帝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聽了太監的話,他立刻翻身下馬帶著武安國一行人跪倒在地,聆聽上諭。


    “著魏淵進京後,即刻前往平台見駕。”


    “臣領旨!”


    傳罷口諭,太監的臉上立刻換上了一副諂媚的表情,語氣殷勤的說:


    “侯爺,萬歲爺那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您迴來呢。怎麽著,咱們這就進宮?”


    魏淵原本還想著來兵部複命後先趕迴家看看自己那尚未謀麵的寶貝兒子,聽了上諭,他心裏明白,自己隻怕隻能晚些時候才能見到月娥與孩子了。


    經過一連串的事情,魏淵早已不是那個將喜怒哀樂掛在臉上的愣頭小子了。他很是客氣的朝太監拱拱手。


    “有勞公公帶路了,一點意思,還望公公笑納。”


    說著魏淵取出了十兩銀子交到了傳旨太監的手上,他知道,這些崇禎身邊的人是最不應該怠慢的。


    太監也不推辭,美滋滋的接過銀子道:


    “都說侯爺您辦事敞亮,咱家今日一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侯爺您放心,宮裏的規矩咱家懂,您老就放心跟咱家走吧。”


    太監口中的規矩,指的是傳旨太監向皇帝迴複時的說辭。傳完皇帝的旨意後,傳旨太監必須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向皇帝迴報傳旨的情況,接旨人所說的話,神態、語氣甚是微小的動作,傳旨太監都會向皇帝一一稟報,但這僅僅是規定。實際情況是,花了銀子的,迴報的時候自然會替接旨人多多美言一番,什麽態度恭順,心悅誠服之類的詞語便會能用盡用。不花銀子嘛,那就不好意思了,輕的是說你接旨時態度欠佳,嚴重點則直接會說你接旨後神色有恙,其中意味就隻能交給皇帝來品讀鑒別了。


    平台對於崇禎來說實在是太過熟悉了,皇太極進犯京城,兵臨城下之時袁崇煥從遼東緊急趕迴救駕,崇禎是在這裏召見的他。多爾袞肆虐京師周邊,天下兵馬總元帥盧象升率兵勤王,崇禎是在這裏召見的他。中原李自成、張獻忠等流賊猖獗,楊嗣昌奉命督師中原,臨行之時崇禎也是在這裏召見的他。還有洪承疇,此番出兵遼東,最後一次崇禎與他長談軍國大事,也是在這平台之上。可如今這四人,三人以死,一人被圍。崇禎滿臉愁容的眺望著東北方向,默默地說:


    “這個魏淵又如何呢?”


    正想著,平台之下傳來了尖細的喊聲:


    “宣武平伯魏淵平台議政!”


    不一會兒,如今擔負著崇禎最後一點期望的魏淵終於也出現在了平台之上。


    “微臣魏淵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崇禎繼續是諱莫如深的表情,停頓了片刻他淡淡的說:


    “愛卿平身,賜座。”


    賜座是魏淵之前四位曾經在平台被召見的大臣都享受過的殊榮,如今賜座魏淵,不過是崇禎的習慣罷了,但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了崇禎此刻的無助,堂堂大明,立國已近三百年,沒想到竟也有了無人可用的一刻。魏淵,不過二十歲上下,一個短時間內坐火箭升起來的年輕將軍。一想到遼東的危局甚至大明的江山竟然都要押寶在此人身上,崇禎心裏是說不出的滋味。


    禦賜的墩子上,魏淵坐的筆杆調直但卻一言不發,他在等,等著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先出招,那樣他就好見招拆招了。果然,沉默了一會兒後,崇禎開始發問了。


    “愛卿,皇家勇衛營籌辦的如何了?”


    魏淵欠了欠身,聲音洪亮的答道:


    “迴陛下,皇家勇衛營共募得兵士人,其中騎兵3000人,步兵人。”


    “能否與建虜一戰呢?”


    “迴陛下,經過這段時間孫傳庭的調教,已經初步具備了戰場殺敵的能力了。微臣以為可以一戰。”


    崇禎對於這個迴答甚是滿意,他讚許的點點頭說:


    “孫傳庭這次差事辦的不錯,朕決定賞他官複原職。陝西巡撫的位子已經有人了,暫且先任命他為遼東巡撫吧,即刻上任,愛卿以為如何?”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微臣替孫傳庭叩謝皇上!”


    跪在地上謝恩的魏淵,心裏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心想這崇禎真是死要麵子到家了,想讓自己趕快出兵遼東就直說嘛。幹嘛還要繞個彎子先封孫傳庭為遼東巡撫,這大明朝誰不知道,遼東的土地已經被滿清皇太極蠶食的差不多了,遼東巡撫實際控製地界不過山海關外至錦州以西區區一隅之地罷了。還讓孫傳庭即刻上任,那不就是催著他魏淵即刻發兵遼東解洪承疇之圍嘛!


    既然如此,那魏淵也不準備再繼續藏著掖著了,他開門見山的進言道:


    “微臣請命即刻率領所部人馬前往遼東與洪督師匯合。”


    要的就是你這句話啊!崇禎臉上難得浮現出一絲滿意的笑容。心裏想著若是手下的文武大臣都能如魏淵這般主動說出皇帝心中所想,那該有多好啊!


    “愛卿能如此精忠體國,朕心甚慰。隻不過中原各地的軍餉尚未征集到位,現在就出關,朕隻怕愛卿暫無糧餉可用,將士們受凍挨餓,朕於心不忍啊!”


    弦外之音,你去打仗可以,我可是沒錢沒糧供應了。正所謂皇帝不差饑餓之兵,要想讓人上陣殺敵,替你玩命,最起碼得管飯吧。餓著肚子,別說是皇帝的命令,就是天王老子的話,當兵的也不會聽的。


    崇禎此時哭窮,倒不是真的舍不得手中的錢糧,而是他實在拿不出一點的錢糧來供給魏淵所部了。中原大旱,收成本就不好,再加上洪承疇出關一口氣帶走了13萬精兵,這些精兵又已經足足消耗了半年多的糧餉,此刻的崇禎真是恨不能將一兩銀子掰成兩半花,對於魏淵手下的名將士,此刻的朝廷是一個字兒都拿不出來了。


    魏淵的心裏早就盤算到了這一情況,對此他也是已經早有準備了。皇家勇衛營在招募兵卒之初就要求那些前來投軍的藩王子弟們自備軍糧,盡管那些封地距洛陽較近的藩王子弟來投軍時確實拉來了一車又一車的軍糧,但更多的人則是帶來了買軍糧的銀子。因此魏淵除了收足了150萬兩銀子的入夥費之外,還額外


    聽罷崇禎的話,魏淵很是恭敬的起身行了個禮,而後語氣肯定的答道:


    “陛下,糧草軍需之物微臣勉強可以準備出三個月的用量,朝廷的補給可以遲三個月再進行發放。”


    魏淵這句話那真是說的崇禎心花怒放!三個月的緩衝期對於崇禎來說實在是太關鍵了,如今剛剛過完年,很多財政稅收都還沒有到手。可如果緩上三個月的話,那情況就將大為改觀,江南的布匹和絲綢能夠套現,漕運鹽稅也能拿出一部分錢來,到那時估計雖說銀子還會十分的緊張,可給軍隊發軍餉的錢還是拿得出來的。可片刻之後,有些疑慮的崇禎略帶些擔憂的問:


    “軍情如火,愛卿尚需要幾日準備?”


    “迴陛下,三天足矣。三日之後,微臣必將率領兵部北上遼東與洪督師攻破建虜!”


    魏淵的話令崇禎真真切切的吃下了一粒定心丸,安心之後他是越發的欣賞魏淵了。他就喜歡這樣的臣下,能幹事還不要錢。此刻的崇禎越看魏淵越覺得自己是撿到寶了,之前周延儒的勸阻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心情大好的崇禎當即決定對魏淵進行了封賞。


    “愛卿真乃我大明朝國之棟梁,來啊!傳朕旨意,封武平伯魏淵為太子少保、安東侯、驃騎將軍,全權指揮此次出戰遼東的軍力,另賞白銀一百兩。”


    魏淵之前的官職是正二品,太子太保那可是從一品的官爵,雖說沒什麽實權,但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征,再加上進伯為侯,更是無上的榮耀。魏淵心裏明白,崇禎的封賞不過是些虛名罷了。安東安東,看來皇帝是盼著能夠一戰而定乾坤,永久性的解決遼東問題。


    100兩銀子嘛,魏淵在心裏自嘲的笑了笑,別說區區100兩銀子,就算是後麵再加上一個“萬”,魏淵也不會太當迴事的。遠東商會的蓬勃發展,為魏淵提供了更多的財源,有了銀子,魏淵的心裏也就有底了許多。麵對崇禎的封賞,魏淵先是叩首謝恩,而後說道:


    “啟奏陛下,魏淵有下情迴稟。”


    崇禎興致正高,見魏淵有話說,便大手一揮道:


    “愛卿無須多禮,有什麽話就說吧。”


    “微臣懇請陛下先赦微臣無罪,隻有這樣微臣才敢開口。”


    “好,朕答應你,無論你接下來說什麽,朕都赦你無罪。”


    “謝陛下,臣懇請對所部麾下行使節製之權。”


    看著魏淵之前說的那麽正式,崇禎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一聽這話,崇禎神色輕鬆的迴答說:


    “愛卿是援軍主將,麾下所部當然歸你節製了。”


    “迴陛下,臣說的不僅僅是在增援之時行使節製之權。”


    “什麽?那你想如何行使節製之權呢?”


    “陛下,臣希望與洪督師分別統率麾下所部,雙方不要存在節製關係。”


    洪承疇是薊遼督師,按照慣例,若是沒有皇帝特別旨意的話,魏淵到了遼東之後自然是要歸洪承疇節製的。但魏淵卻不想如此,擁有對手中名將士的絕對控製權,對於他來說至關重要。


    崇禎聽罷魏淵之言,滿是血色的雙眼中抹過一絲寒意,久久沒有做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