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番薯!


    是創造過清朝康雍乾番薯盛世的大功臣,是可以養活萬千百姓的土裏黃金。


    隻要有了番薯,就連西北都能變成江南水鄉,成為大景朝的產糧區,如此神器,豈能不讓人興奮。


    趙小山壓抑住激動的情緒,帶著趙來福匆匆告別了淮安王朝家走去。


    一上了馬車,趙小山一把抓住趙來福的手,雙腿一軟跪了下來:“爹,兒子求你,幫幫兒子。”


    趙來福還沉浸在即將進爵的喜悅中,被趙小山這一跪嚇了一跳,一臉防備道:“你要幹啥?你爹可沒你有錢。”


    趙小山滿腹豪情被他爹一句話捅漏了氣,“爹,你想啥呢,我啥時候管你要過錢。”


    趙來福反駁道:“你還沒要過?以前我在家拉牛走線掙那點錢都讓你和鐵牛給劃拉沒了。”


    趙小山氣急:“爹,咱先不說這個,我是真有急事求你。”說著他將淮安王給的木桶裏打開,指著裏麵的番薯道:“爹,這個,這就是我一直都想要的高產作物,比玉米還高產,比玉米還重要的番薯。”


    “爹,種子就隻有這兩個,多了沒有,我又不會種地,若這個番薯沒長成,我就是千古罪人,爹,你幫幫兒子,也幫幫咱大景朝的普通老百姓。”


    “玉米是我爺種出來的,你便得了個最低的爵位,若這番薯你能養活,別說縣侯了,就是郡公王爺也使得!”


    “你研製出的高產作物,你就是當代神農,皇帝一個接一個的換,後世普通老百姓不一定能記得住,而你因為造福百姓將名垂千古載入史冊,後世之人隻要不挨餓就會永遠記得你的功勞。”


    趙小山一個大餅接著一個大餅的畫,給趙來福整的一愣一愣,他睜大雙眼一臉不可置信的盯著桶裏的番薯,小心翼翼的拿出來左看右看打量許久,問道:


    “這東西真的很高產?你咋知道的。”


    趙小山肯定的點點頭,“爹,別管我怎麽知道的,你隻要信我就好,你兒子我從沒說錯過。”


    關於自己為什麽能知道這麽多,趙小山已經不想解釋了,反正這麽多年下來,家裏人估計早已習慣了,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不正常,但他們都默契的沒張嘴問過緣由。


    趙來福聽他說完又低頭看了看手裏深紫色的番薯,眼中納悶,神色凝重,最後點了點頭道:


    “行,我兒子怎麽說我就怎麽做,正好來了京城也沒什麽事幹,種地你爹我最拿手了,你放心交給爹,爹爭取早點給你掙出個郡公郡王的爵位來。”


    趙小山就知道趙來福靠譜,激動的一下抱住了老頭的肩膀,給趙來福又整的愣了一下。


    爺倆從淮安王府出來後連家都沒迴,直奔京外的莊子,洪莊頭見他剛走幾天又迴來還以為發生了啥大事,屁顛屁顛的跑過來伺候著。


    趙小山讓他和洪八都過來,連帶著莊子裏種地的老把式也都召集過來,想了想又將二黑子三旺和劉大舅也叫了過來,一屋子人滿滿當當的坐下來後趙小山才將番薯拿出來,並慎重的將其重要性說了。


    “若是在南方番薯三個多月就能長成,但咱們京城氣溫偏低,要想長成怎麽也要四個多月,現在是六月份,到十月份十一月份差不多就能長成了,所以我們必須盡快將番薯種下去。”


    “你們都是莊子裏的老人,有的種了一輩子地,對種植農作物都有經驗。這次的番薯種植由我爹牽頭,你們所有人必須全力配合。


    若咱們種植成功了,我重重有賞,別說金銀,就是給你們放籍都使得。若因為誰的疏忽而導致番薯折損了,到時候可別怪我翻臉無情,直接打死不算,全家都要獲罪,聽懂了麽?”


    趙小山自接手了這個莊子一直都和顏悅色看起來極好說話的樣子,還真是第一次這麽疾聲厲色的說話,包括洪三洪八在內的所有人都心下一緊,急忙彎腰恭聲保證以後一定盡力,絕不玩忽職守雲雲。


    隻洪三作為莊頭問道:“主子,那咱們這個番薯種在哪?”


    現在都六月份了,莊子裏能種的地都種上了,尤其是那些肥沃的好地,早就種滿了水稻。


    雖然番薯隻有兩個,占不了多少地方,但正因為這東西寶貴,才不能隨便找個地方種上。


    趙小山以前沒種過地,但他對番薯有一些基本的理解,知道這東西之所以高產就是因為他不挑地,土壤是黑是紅是鹹是堿都能種。


    但種子一共就兩個,十分珍貴,他絕對不可能冒險。


    “洪三,你現在就將莊子裏土壤最肥沃的地方圈出來告訴我。”


    趙小山一刻也不想等,急忙走出去查看地,最後在洪三和趙來福的推薦下,圈出來三塊地為莊子裏最好的地。


    趙小山指定的其中的兩個,命人將上麵的作物全部砍了,留出來大約直徑兩米的地方作為番薯的種植地,周圍用藤條和磚頭圍了起來,並要求這塊地閑人免進,尤其是莊子裏的小孩,絕對不可以靠近,還要莊子裏的人排班,每天二十四小時輪流看守。


    十月份的京城不會冷,但溫度也會下降,趙小山害怕到時候溫度過低番薯再凍死,又命令洪三明天就去淮安王的琉璃作坊定做幾塊大塊琉璃,以備以後建暖房用。


    一係列命令吩咐下來,洪三等人已經將這個名曰番薯的重要性提高到最高點,他們可以死,番薯必須活。


    就連二黑子和三旺也一臉嚴肅,和趙小山說自己會從旁協助,保證番薯不被傷害。


    趙小山將其他人都攆了出去,屋裏隻留他們二人,問道:


    “你們的米粉作坊籌備的怎麽樣了?”


    二黑子迴道:“這幾天我已經把原材料都買迴來了,又買了幾樣工具,這幾天差不多就能開始了。”


    “那你們決定是兩家一起做還是分開做?”


    二黑子和三旺對視一眼,“當然是一起做。”


    兩家合夥,一起承擔成本也一起承擔風險,所有人加一起有二十多人,這些人組成一個小型米粉作坊就夠了,畢竟做出來還需要銷路,若沒有銷路生產出來也沒有用。


    趙小山了然,“你們現在隻顧著生產,想過生產後去哪裏賣麽?”


    以前在密水時,他們和周徹合作,米粉生產出來不零售,直接交給他的人負責,所以二黑子對於進貨和組織生產在行,對後期的銷售卻不懂。


    “我給你們個建議,這個莊子靠近管道,是入京的必經之路,這附近的地方都是京城大小權貴的莊子,連個歇腳喝茶的地方都沒有,不若我在靠近官道附近蓋個小房,你們生產出來的米粉去那裏銷售?”


    靠近官道,這是非常好的地理條件,為什麽不利用起來?


    不論是建個茶寮還是一個小飯館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裏離京城已經很近了,大家趕路一定十分累,眼看著目的地就要到了,正好在這裏喝口茶歇歇腳,趁機整理一下再進京。


    這樣的商機何不利用起來。


    想必其他靠近官道的莊子也能想到這樣的點子,之所以沒做,不過是沒看上這點微薄的利潤罷了。


    還有就是貴族麽,就要有個貴族的樣子,是高坐雲端的人物,要做生意也必須是大酒樓大綢緞鋪大鹽商,放不下麵子與民爭利。


    但他不同,他不是貴族,沒有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


    管他多小的買賣呢,隻要能掙錢,他就上。


    “我打算在靠近莊子的那麵牆開個小門,在那蓋幾間屋子,這個屋子可以租給你們,你們可以選擇做點有關米粉的小吃,也可以賣些茶水,這樣一來,你們有了自己的生產線,又能自己銷售出去。”


    當然了,光靠這一間店銷售米粉是遠遠不夠的,他打算在京城再開一家食肆,不圖大,隻圖強。


    他覺得飯店無關乎大小,即使是很小的店,隻要有特色,不和別人家一樣,一樣很能掙錢。


    他的番薯已經開始種植了,幾年後這東西能量產了,就可以做成紅薯粉,調點料做成酸辣粉也會很不錯滴。


    接著趙小山又給他們倆提供了幾個小食的做法意見,什麽奶香玉米餅,玉米小饅頭,酸辣米粉,肉末米粉,炒米粉等,如若店裏有空閑的地方,還可以設一個展台,售賣肥皂香皂。


    趙小山一邊說二黑子和三旺一邊點頭,等趙小山全部說完,兩人眼睛發亮一臉興奮。


    “謝謝你山子,你可算給我們找了一條路了,你不知道這段時間我們老迷茫了,都打算迴密水了。”


    他們本打算在莊子上租賃點地種,可在這種地還要租金,密水自家的地還閑著,也沒有租金,既然都是種地,何不迴家種呢。


    但現在趙小山給他們指明了道路——一邊種地一邊生產一邊經商,這樣的農工商相結合的新路,他們相信就憑他們倆一定能闖出來點名堂。


    大富大貴不至於,但絕對比在家種地強。


    之後,趙小山又說了一下他那房子的租金。


    畢竟這房子是他全資出錢蓋的,親兄弟還明算賬呢,他們來經營給租金才是正理。


    最後,趙小山又建議道:“黑子,三旺,你們從密水一直到並州再到京城,這一路經曆了這麽多,感情是有的,現在兩家合夥開作坊開店也有道理但親兄弟明算賬,若你們能肯定你們家裏所有人都像你們這麽明事理就行,若有一個攪事精,你們這生意指定做不下去,還不如趁早分開幹。


    不如趁著沒開始現在就分開,省的以後傷感情。”


    二黑子和三旺聞言都沉默了。


    二黑子媳婦兒羅芳,羅芳的娘,羅芳的弟弟,那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就連二黑子親娘也不遑多讓。


    三旺的媳婦兒倒還好,性格比較溫和,可他娘他大哥二哥,也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都是得理不饒人,沒理辯三分的。


    在一起幹一天行,時間長了矛盾一多,一定鬧別扭,還不如早早分開,也省的以後鬧掰了。


    二黑子和三旺慎重的點了點頭,表示會好好商量的。


    解決完兩件大事,趙小山又將劉大舅找了過來,問了問他的打算,劉大舅表示就想在莊子裏種點地,可夏氏卻想跟著一起去京城。


    用夏氏的話說是:“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能一直都在莊子裏待著。”


    趙小山一拍腦袋,才反應過來一件事,鐵牛都送去上學了,劉大舅家的小孫子石頭怎麽給忘了!


    這孩子可是考過了童生的人,可比鐵牛那混球強太多了。


    瞧瞧他這臭腦袋,簡直讓水注了。


    “舅娘,我大舅既然想在莊子上,那就留在莊子上,你們是願意種地啊還是願意幹點什麽都行,我大勇哥他們一家我帶迴府裏,我打算最近在京城開個食肆,到時候就讓我大勇哥和嫂子幫忙,石頭呢,就跟鐵牛一起去讀書,爭取明年考個秀才迴來,蘭草呢就陪著朵朵她們,養在我娘屋裏。”


    夏氏在村裏時可真是個好好老太太,每日裏對誰都笑嗬嗬的,從不和村裏任何人冷臉。


    隻不過趙小山可沒忘第一次見她時的猙獰和厲害,她之所以變得溫和不是因為她性格的轉變,隻因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罷了。


    自家老娘劉氏是個耳根子軟的,有時候自家親兒子親女兒說什麽話都不好使,但夏氏一說就好使。


    若還在鄉下農村,讓劉氏和夏氏挨著住也就算了。


    現在自己是朝廷工部從五品官員,他娘在京城,不能行差踏錯一步,還是離夏氏遠點最好。


    隻不過,大勇哥一家四口還是好樣的,還是可以提攜提攜的。


    夏氏聽了趙小山的話略有不滿,卻沒敢表露,隻點頭應是。


    劉氏自己進京了,竟然沒想著帶帶她,她都主動開口了,趙小山也沒邀請,她很失望。


    趙小山看出了她臉色的變化,也沒管她,吩咐劉大勇他們收拾東西,又仔細叮囑趙來福和洪三幾句這才帶著幾人迴返京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洪荒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洪荒獸並收藏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