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安排2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下午,趙小山將自己的安排和劉氏說了,劉氏對這六個女孩本來也沒什麽惡意,既然她們是本分人,她也不可能追著攆著不放,她又不變態,從來沒想過刻意為難女人來滿足自己高人一等的變態心理。
劉氏見過艾香,覺得這女孩確實很不錯,自己以後都要在京城生活了,但如何禦下如何管理宅院兩眼一抹黑,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幫忙,艾香的出現正合適。
於是乎,艾香便留在了劉氏和趙來福的聽濤院,成了劉氏身邊的管事姑娘,相當於嶽新在外院的地位了。
萍兒的身契已經給她了,按理說她已經屬於自由人,可以出府自行生活,隻要白天在鋪子裏上工就行。
但她是瘦馬出身,從她爹娘將她賣掉那天她就當他們都死了,這幾年她在幾個貴人的府裏轉來轉去,也沒存下什麽錢,實在無處可去。
有鑒於此,趙小山還是允許她迴府來住,還是和玲瓏春蘭她們一起住。
不過為了避免她們打擾到趙大壯和魏武兩人,趙小山將府裏最角落的一個小院撥給她們,那小院子屋子不過三間,正好夠她們六個姑娘住。
小院子不遠處有一個角門,可以直通府外,也方便萍兒她們出入。
趙小山知道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但他實在沒精力再去管理她們,便隻能將就著。
在家休息一天,處理了六女,查閱了賬目,又處理了幾個懸而未決的小事,趙小山第二天便陪同魏武去了魏大欽家。
魏大欽現在在國子監任職,魏武要念書,他想看看能不能將他塞進去。
國子監畢竟是大景最高學府,教育水平一定比外麵的私塾要好。
魏武已經取得秀才的功名,正可以去進修一下,爭取參加後年的秋闈。
魏大欽聽到趙小山的來意,十分慷慨的表示沒問題,他會幫忙申請一個名額,說過幾天就可以去報到。
解決了魏武,就剩下鐵牛了,這小子最難整,學了六七年書了,大個子長得老高,站起來比趙小山這個叔叔都高,看起來像個大小夥子似的,竟然連童生都沒過去,衣食無憂的生活養成了他少不更事的性格,整日除了想吃就是想玩,一提學習就犯愁。
趙小山將鐵牛的情況說給了魏大欽,希望他給點意見。
魏大欽看了看胡子都開始毛碴的鐵牛,推薦了一個叫知微的學堂,據說這個學堂管理很嚴,秀才考中率很高,因此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氣。
相應的這裏的束修也很貴,一年就要五十兩銀子,其他的雜費另算。
隻要能將鐵牛解決,別說五十兩,五百兩他都能同意。
從魏大欽這迴去後,趙小山和魏武帶著鐵牛直奔城東的知微學堂。
到了那才發現學堂是住宿的,吃住都在這,一個月放兩天假可以迴家,其餘時間都不可以離開,隻能待在學堂跟著夫子讀書。
鐵牛一聽需要住宿頓時臉色一垮,臉上寫滿了不情願。
魏武和趙小山卻十分高興,兩人都秉持著一個觀念:嚴師出高徒。
於是乎,沒有任何猶豫,趙小山當即拿出五十兩銀子交了一年的束修,另外又拿出五十兩銀子交了雜費。
這雜費僅僅包括兩個月的住宿費夥食費和現階段的書本費。
兩個月就要五十兩,一年就要三百兩,這費用不可謂不貴,一般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這一年的費用趕上他在密水十年的花銷了,在密水私塾一年束修不過三五兩,這就算多的了。
果然京城居大不易,真是哪哪都要錢。
想想自己乃工部從五品的員外郎,在京城也算中等官職了,若僅憑俸祿,根本養不過一大家子。
他都帶著家人來京城了,不可能讓大家過的還不如在密水。
所以必須要有點其他來錢道。
萍兒的脂粉鋪算是一項投資,現在一個月能穩定在四五百兩,也算是目前趙府收入來源的一大頭了。
但就指著胭脂鋪和莊子那點收益,全家人還是緊緊巴巴的。
不僅要節流,開源才是最重要的。
打定主意,趙小山並沒有第一時間去工部報到,而是派朱豐收去告了假,理由都是現成的:長途跋涉過於疲憊,需要靜養恢複,以便於以後更好的思考。
盧興聽說趙小山迴來了還不來上工本來非常生氣,等聽朱豐收說完理由又沉默了。
算了,趙小山要休息就休息吧,隻要他以後還能想出好點子,休息兩天不算什麽。
在這半年時間裏,水泥已經被工部大小官員帶到了邊境重鎮,在不久的將來,所有邊疆城鎮的城牆都會由水泥澆築,這樣的城牆將變的堅不可摧,滿級防禦力。
龍骨水車也傳到了南方水鄉被廣泛運用,可謂極大改善了土地灌溉難題,真可謂利國利民。
更別說他提議的火柴了,這東西經過工部三個月的反複實驗,已經成功攻破了關鍵的技術難題。
經陛下批準後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火柴馬上會取代打火石,為大景老百姓日常家用。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趙小山。
這小子啥啥不行,就是有點子。他們工部就需要他的點子,隻要他能想出來,他們就能做出來。
盧興想到以後來日方長,大手一揮,給趙小山準了五天假期。
並要求五天後必須到崗,這五天屬於挪用,從以後朝廷放的公假裏扣。
趙小山萬萬沒想到自己都穿越了,竟然還沒能逃過調休的命運,發出一聲哀嚎。
既然隻有五天時間,趙小山隻能抓緊時間安排家裏。
魏武和鐵牛安排好後,剩下的便是他爹和他大哥趙大壯了。
第二天,趙小山帶著趙來福去了淮安王府拜訪,小叔公淮安王果然記得自己的承諾,承諾會和陛下說要給趙來福進爵,隻不過趙來福畢竟是農民出身,朝廷實在沒什麽合適他的官職,這爵位也隻能是虛銜,沒什麽實權。
別說啥實權虛銜的,隻要漲爵位趙來福就很高興了,給這老頭激動的,跪了一次又一次,感謝的話說了好幾遍。
臨走時,淮安王又給了趙小山一箱子種子,說是海船前段時間剛給他送來的。
趙小山連忙打開,一看心髒差點沒跳出來。
他尋尋覓覓苦苦追求了許久的番薯,這不就來了麽……
劉氏見過艾香,覺得這女孩確實很不錯,自己以後都要在京城生活了,但如何禦下如何管理宅院兩眼一抹黑,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人來幫忙,艾香的出現正合適。
於是乎,艾香便留在了劉氏和趙來福的聽濤院,成了劉氏身邊的管事姑娘,相當於嶽新在外院的地位了。
萍兒的身契已經給她了,按理說她已經屬於自由人,可以出府自行生活,隻要白天在鋪子裏上工就行。
但她是瘦馬出身,從她爹娘將她賣掉那天她就當他們都死了,這幾年她在幾個貴人的府裏轉來轉去,也沒存下什麽錢,實在無處可去。
有鑒於此,趙小山還是允許她迴府來住,還是和玲瓏春蘭她們一起住。
不過為了避免她們打擾到趙大壯和魏武兩人,趙小山將府裏最角落的一個小院撥給她們,那小院子屋子不過三間,正好夠她們六個姑娘住。
小院子不遠處有一個角門,可以直通府外,也方便萍兒她們出入。
趙小山知道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但他實在沒精力再去管理她們,便隻能將就著。
在家休息一天,處理了六女,查閱了賬目,又處理了幾個懸而未決的小事,趙小山第二天便陪同魏武去了魏大欽家。
魏大欽現在在國子監任職,魏武要念書,他想看看能不能將他塞進去。
國子監畢竟是大景最高學府,教育水平一定比外麵的私塾要好。
魏武已經取得秀才的功名,正可以去進修一下,爭取參加後年的秋闈。
魏大欽聽到趙小山的來意,十分慷慨的表示沒問題,他會幫忙申請一個名額,說過幾天就可以去報到。
解決了魏武,就剩下鐵牛了,這小子最難整,學了六七年書了,大個子長得老高,站起來比趙小山這個叔叔都高,看起來像個大小夥子似的,竟然連童生都沒過去,衣食無憂的生活養成了他少不更事的性格,整日除了想吃就是想玩,一提學習就犯愁。
趙小山將鐵牛的情況說給了魏大欽,希望他給點意見。
魏大欽看了看胡子都開始毛碴的鐵牛,推薦了一個叫知微的學堂,據說這個學堂管理很嚴,秀才考中率很高,因此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氣。
相應的這裏的束修也很貴,一年就要五十兩銀子,其他的雜費另算。
隻要能將鐵牛解決,別說五十兩,五百兩他都能同意。
從魏大欽這迴去後,趙小山和魏武帶著鐵牛直奔城東的知微學堂。
到了那才發現學堂是住宿的,吃住都在這,一個月放兩天假可以迴家,其餘時間都不可以離開,隻能待在學堂跟著夫子讀書。
鐵牛一聽需要住宿頓時臉色一垮,臉上寫滿了不情願。
魏武和趙小山卻十分高興,兩人都秉持著一個觀念:嚴師出高徒。
於是乎,沒有任何猶豫,趙小山當即拿出五十兩銀子交了一年的束修,另外又拿出五十兩銀子交了雜費。
這雜費僅僅包括兩個月的住宿費夥食費和現階段的書本費。
兩個月就要五十兩,一年就要三百兩,這費用不可謂不貴,一般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這一年的費用趕上他在密水十年的花銷了,在密水私塾一年束修不過三五兩,這就算多的了。
果然京城居大不易,真是哪哪都要錢。
想想自己乃工部從五品的員外郎,在京城也算中等官職了,若僅憑俸祿,根本養不過一大家子。
他都帶著家人來京城了,不可能讓大家過的還不如在密水。
所以必須要有點其他來錢道。
萍兒的脂粉鋪算是一項投資,現在一個月能穩定在四五百兩,也算是目前趙府收入來源的一大頭了。
但就指著胭脂鋪和莊子那點收益,全家人還是緊緊巴巴的。
不僅要節流,開源才是最重要的。
打定主意,趙小山並沒有第一時間去工部報到,而是派朱豐收去告了假,理由都是現成的:長途跋涉過於疲憊,需要靜養恢複,以便於以後更好的思考。
盧興聽說趙小山迴來了還不來上工本來非常生氣,等聽朱豐收說完理由又沉默了。
算了,趙小山要休息就休息吧,隻要他以後還能想出好點子,休息兩天不算什麽。
在這半年時間裏,水泥已經被工部大小官員帶到了邊境重鎮,在不久的將來,所有邊疆城鎮的城牆都會由水泥澆築,這樣的城牆將變的堅不可摧,滿級防禦力。
龍骨水車也傳到了南方水鄉被廣泛運用,可謂極大改善了土地灌溉難題,真可謂利國利民。
更別說他提議的火柴了,這東西經過工部三個月的反複實驗,已經成功攻破了關鍵的技術難題。
經陛下批準後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火柴馬上會取代打火石,為大景老百姓日常家用。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趙小山。
這小子啥啥不行,就是有點子。他們工部就需要他的點子,隻要他能想出來,他們就能做出來。
盧興想到以後來日方長,大手一揮,給趙小山準了五天假期。
並要求五天後必須到崗,這五天屬於挪用,從以後朝廷放的公假裏扣。
趙小山萬萬沒想到自己都穿越了,竟然還沒能逃過調休的命運,發出一聲哀嚎。
既然隻有五天時間,趙小山隻能抓緊時間安排家裏。
魏武和鐵牛安排好後,剩下的便是他爹和他大哥趙大壯了。
第二天,趙小山帶著趙來福去了淮安王府拜訪,小叔公淮安王果然記得自己的承諾,承諾會和陛下說要給趙來福進爵,隻不過趙來福畢竟是農民出身,朝廷實在沒什麽合適他的官職,這爵位也隻能是虛銜,沒什麽實權。
別說啥實權虛銜的,隻要漲爵位趙來福就很高興了,給這老頭激動的,跪了一次又一次,感謝的話說了好幾遍。
臨走時,淮安王又給了趙小山一箱子種子,說是海船前段時間剛給他送來的。
趙小山連忙打開,一看心髒差點沒跳出來。
他尋尋覓覓苦苦追求了許久的番薯,這不就來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