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親自去盤問了敬玉博,他作為飄雲峰頂閑鬆亭中唯一活口,也是林林總總說了許多,學生都是親自做了記錄,其中有些涉及深重,不敢自專,特來呈報,請承公明示!”
這縣尉說完了話,卻拿眼睛來看營丘栿二人,不禁讓營丘栿氣惱,你還不如直說我二人礙眼,催我們趕緊滾蛋!
哪知承公一句話倒是大出他二人意料,
“營丘賢昆仲也並非外人,慕遠隻管說來!”
承公透著親熱勁兒,著實少見,營丘栿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太丘縣分明是承公的主位,他們才是賓客,這反客為主竟是如此潛移默化,不禁讓他心裏更加惴惴不安。
由縣尉聞言不待一絲猶豫,甚至都不考慮營丘栿二人是否主動避嫌,立刻開口說話,真是讓營丘栿恨得牙根癢癢,倒不是對這縣尉或者承公,而是頗有些惱怒公良參軍,他此時如何不明白是這廝非要把他們營丘家緊緊綁在一條船上,應該說綁上同一條船還不解恨,還打算來個驅虎吞狼,讓他們營丘家甘心情願俯首作爪牙。
“敬玉博,字恭祖,其父洎,字公達,禮部主客司郎中,奉敕充為東丹使團接伴使。其是受邀參與營丘大郎君的登寅宴,宴飲所在乃是縹雲峰頂,所謂頂天鬆巔的一處風景,那裏有閑鬆亭,原是太宗修養吐納之地,後來也隨著縹雲閣賜予地方處置。”
由縣尉瞟了營丘栿一眼,繼續說道,
“營丘大郎君與他交談縱酒不久,算著其弟下山迎接賓客也該返還了,於是告罪離席,領了大半隨從往縹雲閣而下,因此閑鬆亭出仆役女樂之外,隻留下敬玉博與家人伴當,還有幾個行商,其中便有那售賣虎皮的土貨商人及其伴當。”
由縣尉從袖中掏出文牒呈與公良參軍,將其記錄娓娓道來,
“大約一刻之後,他便聽得亭外叫罵嘶喊與女子哭泣之聲,於是他便與家中掌櫃、伴當四五人出去看,隻看到土貨商人與兩個伴當守著下山小徑的路口,一路往上見人就殺,據他後來被劫持才知道,這些兇器都是藏在裝納虎皮的那口名貴木箱之中,因未見實物,姑且也都信他所言。當時他雖然已經有些酒醉,卻也嚇得酒氣頓去,眼見得那三人壓根兒沒有留取活口的意思,即便有人抵抗,要麽因為酒醉,要麽沒有趁手兵刃,更因為此三人十分驍勇,幾無一人能逃一死。他那幾個伴當都朝著案幾或者銀銅酒具拚死擋著三人過來,而他與那掌櫃還有兩三個女樂便退到懸崖邊上,實在無路可退。那幾個伴當也沒能推延三人多久,三人便殺到跟前,幾個女樂都下跪求饒,竟被三人活生生從懸崖上扔了下去,如此也把他二人唬得再無抵抗之心,隻等引頸受戮。”
這一席話與他遞上來的記錄如出一轍,公良參軍微微點頭,此人還真是刑案緝捕上的幹才。
“豈料這三人並未殺他二人,反而威脅那家中掌櫃好好迴他所問,那掌櫃慚愧自己引狼入室,若非這土貨商人之前巴結於他,又向他顯擺虎豹熊羆等罕見皮貨,否則也不會在營丘郎君麵前提起購買虎皮興辦文會的主意,也不會將這三個賊人親自招了過來。言罷,竟掙脫賊人之手,自己投崖了!”
由縣尉再一次瞟向營丘栿,這來來迴迴讓營丘栿從開始的惱怒到煩躁,此時已經有些憂悸了。
“此後,這三人便又開始向他發問,而他其實所知甚少,這三人也沒了斷他,而是押著他下來見他們的首領,等他下到縹雲閣時候,就看到營丘郎君身邊清客竟帶了幾個仆役持刃逼向營丘大郎君幾人,而營丘二郎君也如他一般被人所擒,隻是還不如他這般,已經是昏死過去。”
由縣尉說到這裏停下了,
“後麵的事,學生沒有再問,畢竟到了這裏他已經不是孤證,若是再要捋下來,學生一個人是斷不能夠的,其中涉及哪些人,其中哪些該問、該拿、該捕、該搜都還需要先定下章程,學生不敢擅自做主!”
“衡甫,你前後看到敬玉博是個什麽模樣?”
承公聽了由縣尉的匯報,卻不向由縣尉問話,轉而來問營丘栿。這讓營丘栿一激靈,差點沒有反應過來。
“惟公,”
承守真字惟仁,此時營丘栿他們都已經算是承受真的幕友,雖然還未正式下聘,但稱唿上已經不能似外人一般,與公良參軍一樣,敬稱惟公才適當。
“那敬玉博被我等解救後,便未讓他一人獨處,因為是從京城來的那兩個女子所救,便全程由她們看護,那之後到此時,我等尚未見過此人!”
看似答非所問,但這就是承公給他唯一一次機會,把事情說明白了。
果然,他說話的時候,公良參軍也在文牒後麵的空白頁上,筆走龍蛇的記錄著。
“至於敬玉博,此人從京城抵達應天府一旬以上,他抵達應天府時便通過蘆海書院的同學與學生相識,隻是十一日之後才往來多了些,昨日所謂登寅宴也是他家商人有絕好虎皮可交易,又加上那巫不同煽風點火這才成行,到了宴席上學生才知曉他如此殷勤便與其父目前的差遣有莫大關係。”
營丘栿冷汗透背,說話也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但總算把事情先說個大概。
“由縣尉,他可說清楚賊人都訊問了什麽問題?”
承公又轉來問由縣尉。
“稟承公,據他所言,賊人來來迴迴其實隻圍繞了三問,其一,其父與東丹使團何時如應天府,其二,東丹使團究竟遭遇何時,非要改變行程,其三,京城再派來的乃是他家親眷,賊人要敬玉博把他那親眷陰私事說出來,並要他寫下家書來!”
“依你之見,賊人有甚麽圖謀!”
“學生不能窺破賊人大圖謀,其中幾處小心思倒有些心得。”
“但說無妨!”
“隻怕賊人意圖能滲透朝廷接伴隊伍中,意圖與東丹使團建立聯係,但是其目的如何,不敢妄言以至混淆諸賢心思。”
承公也沒繼續談論這個話題,
“敬玉博此人可信嗎?”
聞言,幾人都是眼神有些異樣,卻轉瞬而逝。
“承公,學生這些淺薄本事來看,此人的確是苦主,而非賊人同黨。畢竟他若勾結其中,如此手段實在有悖常理。此事真若發生不測,於其父子毫無益處。沒了營丘大判襄助,再亂了應天府時局,實在想不通敬家父子如何安置東丹使團,稍有不慎,不僅其闔家陷入深淵,還要牽連婚姻,豈不是自作死局?再者,看這敬玉博往來行跡都是為其父公幹來做鋪墊的,其父充任接伴使乃是半個月內才定下來,而他因為其父差遣旬日前才來,如何能有足夠時間籌畫如此大案?敬家雖非望族,也是父輩二進士,其兄弟六人也都是好學之人,素無惡名,如何能不顧家聲勾結這等匪類坐下滔天大案?”
由縣尉潛台詞便是敬家還是一個蒸蒸日上的門第,豈能走上如此絕路呢?
而這敬玉博雖然也好聲色犬馬,可是他也把敬玉博這身衣物內外都仔細看了,其口唇手掌都無沾染女子穢物,其內裏衣物整齊,那活兒也未用過,可見此人即便左擁右抱女樂,卻也是點到即止,絕無逾矩。
再仔細查看其身上傷痕,其後背脖頸有被刀背砸擊痕跡,這符合其言及被要挾逼供情形,腹部有拳打腳踢痕跡,也是如此,再看雙手有被刀割傷大拇指、食指以及手心痕跡,足矣證明其有迎麵搶奪對方兇器的舉動,再看他咽喉、手腕紫癜痕跡,乃是賊人劫持他用他腰帶纏繞脖頸而勒出來的,此等痕跡是那老賊慣用繩扣,既能將人緊緊捆住,又不至於因為是活扣而將人勒死,這些也都沒有破綻。
公良參軍點了點頭,這些也是他初勘而得出來的結論,在沒有其他物證佐證情形下,做到此步也已經是極致了,而由縣尉未提及的其衣物上的血跡,也都是噴濺或沾染的,再看皮靴上的痕跡,鞋底雖然都在一路上混淆了,但是鞋尖有朝上摩擦痕跡,還夾雜血漬,可見此人還被賊人拖拽著下山,也與供述符合。
故事可以編的圓滿,但是細節不露破綻才最真實。
這句話在實踐中也可以反著來,公良參軍腦海裏比照他詢問記錄與由縣尉的記錄,其實口供中有許多差異,甚至矛盾地方,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覺得敬玉博大致上沒有說謊,畢竟圓滿的隻能是故事,絕不可能是真相,若是無論問多少次,敬玉博的供詞都差不多,那才讓人生疑。
公良吉符一旁聽得仔細,拿著文本,筆下生風,不多時把自己的建議呈到承守真麵前。
承守真略略看了,又遞了迴來,也不給幾個人賜座,自己也站了起來,輕度幾步。廳內眾人皆默默站立,等著承公發話。
“記!”
隻一個字,公良吉符忙坐在幾案邊,翻動文本,秉筆待落。由縣尉則忙走到案前,幫著研墨,並取了兩隻筆,點水潤開。
“三件事,需即刻安排下去。其一,霄都監不必押解人員過來,一切人證物證以及賊人與良善屍首都往太暉觀,紫霄觀安置,紫霄觀安置人證物證,太暉觀安置屍身,壽安縣知縣也一照辦理,將鳳尾埠人證物證以及賊人與良善屍首也送至這兩處;其二,智總捕也一應辦理,將蓼穀縣人證物證以及賊人與良善屍首也送至這兩處,既然壽安縣縣尉出缺,則由智總捕輔佐壽安知縣處理,調度壽安縣衙役、土兵,並用歸德城教閱廂軍接管,調應天府、壽安縣仵作,並征調闔府金傷骨傷科醫士、郎中一同辦理驗屍,福安縣內縹雲峰、鳳尾埠兩岸並案統歸智總捕負責探查緝拿;其三,霄都監交接之後,即可返迴駐泊軍砦,營丘大判行文鑿限應天府一切禁軍,包括駐泊、在城、丹陽八關守禦禁軍,限定時日內不能出營,非府衙符文不得換防外放巡閱。”
營丘栿旁邊戰戰栗栗一句話也不敢多說,這哪裏是商量分明是上官的命令,可是即便是他亦或那由縣尉也隻覺得承公威嚴,卻不覺得承公乃是越俎代庖。
公良參軍信筆遊書,承公言罷,他也住筆,再看其文字,已然是圈圈點點的好文章,隻需承公親筆押記,即可發出。
承公用筆,還用了私章,略一沉吟,又言道,
“再記!”
公良參軍不緩不急間又將一切準備到位,旁邊三人都是默默認真看著,原來這一等一的幕僚是如此做派,這由縣尉暗自感懷,難怪元知縣如此追捧陽製誥,想那陽製誥一筆好文字,即便是慈聖不待見慶康老臣,卻也離不開陽製誥這筆杆子,兩次貶黜地方,如今已經有消息傳來,這又要官複原職了。
“此記不必外發,乃是某幕下安排,諸位也請留心!”
身為承公幕賓,這個幕分了上下,這個賓論了私情,幕友視幕主為尊主師長,而幕主以當幕友為至朋學友,講究的便是彼此尊重,而並非官場上下級的陌生,也非主仆間的疏離。
“煩請元令、由尉緊密盯著南麓消息,嚴防山中走脫賊人從這裏逃了出去,其次境內三條官道商路,也需謹慎,我們不能賭賊人受挫便會罷休,僥幸之後切不可懈怠,再起波瀾!”
由縣尉揖禮接下差事。
“慕遠,”
“學生待命,”
“元知縣之前來告之事,如何情景,你可詳細說來!”
營丘栿眉頭輕皺,這檔子事兒他是毫不知情,越發覺得他們兄弟二人真是如刺在背般的別扭。
“承公,元知縣得報丹水南路提點刑獄司檢法官領一應勾當官將要過來,他已安排人員往郊亭與城門等待,其間如何行止,請您示下。”
“法曹你怎麽看?”承公黢黑的麵目看不出任何神采變化。
“依學生意思,不如安排由縣尉將咱們這裏的涉案人員從縣衙轉至垂雲觀一同監管,畢竟提刑司若是來此巡查本地法政,難免節外生枝。”
“嘉言,垂雲觀與學府是否別無通道?”
公良參軍給了肯定答複。
“且去安排貫穿兩邊圍牆,否則人員皆從街麵往來,大為不便,先做此權宜吧。”
“涉案之人請由縣尉去安排,”承龍圖捋了捋長須,“承甫,你也去,大大方方的去見見巫不同,明明白白的和他說話!”
營丘檁微微一怔,並不多言,與諸位也包括兄長行了禮,便跟著由縣尉出去辦事。
承龍圖目光流動,環視眾人,目光落在營丘栿臉上,
“衡甫,路憲應該是空闕吧?”
“正是,武憲空闕,路憲丁憂,憲台也隻有檢法官任事。”
所謂路憲即是丹水南路提點刑獄公事的雅稱,乃是提點刑獄司的主官,本該常置,執掌路屬刑獄公事,所部疑難不決案件、所係囚犯案牘覆審等皆為本務,更有勸課農桑、舉刺官吏職司,但若是未設提點刑獄公事,所司官員便少了許多職權。
比如這檢法官連出巡所部州縣的職權都沒有,因此這檢法官也好,勾當官也罷,便是過來也隻能問,而地方官卻不一定需要搭理他。
至於武憲,則是丹水南路同提點刑獄公事雅稱,因為都用武臣擔任,故稱武憲,乃是路憲的副手,並非常設官員,因此經常空缺。
這些事情其實由縣尉也很清楚,來問營丘栿其實等同告訴了營丘栿,承公以降如何應對這即將到來的憲台官員了,這便是幕僚上下說話的潛台詞,幕主與幕賓都是不會把話說明白的,如此以來,哪怕驚動走馬承受或者禦史,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比如承公等於直白告訴了營丘栿,不可與憲台合作的態度,而營丘栿也要將這意思隱晦的通知他的父親。
這縣尉說完了話,卻拿眼睛來看營丘栿二人,不禁讓營丘栿氣惱,你還不如直說我二人礙眼,催我們趕緊滾蛋!
哪知承公一句話倒是大出他二人意料,
“營丘賢昆仲也並非外人,慕遠隻管說來!”
承公透著親熱勁兒,著實少見,營丘栿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太丘縣分明是承公的主位,他們才是賓客,這反客為主竟是如此潛移默化,不禁讓他心裏更加惴惴不安。
由縣尉聞言不待一絲猶豫,甚至都不考慮營丘栿二人是否主動避嫌,立刻開口說話,真是讓營丘栿恨得牙根癢癢,倒不是對這縣尉或者承公,而是頗有些惱怒公良參軍,他此時如何不明白是這廝非要把他們營丘家緊緊綁在一條船上,應該說綁上同一條船還不解恨,還打算來個驅虎吞狼,讓他們營丘家甘心情願俯首作爪牙。
“敬玉博,字恭祖,其父洎,字公達,禮部主客司郎中,奉敕充為東丹使團接伴使。其是受邀參與營丘大郎君的登寅宴,宴飲所在乃是縹雲峰頂,所謂頂天鬆巔的一處風景,那裏有閑鬆亭,原是太宗修養吐納之地,後來也隨著縹雲閣賜予地方處置。”
由縣尉瞟了營丘栿一眼,繼續說道,
“營丘大郎君與他交談縱酒不久,算著其弟下山迎接賓客也該返還了,於是告罪離席,領了大半隨從往縹雲閣而下,因此閑鬆亭出仆役女樂之外,隻留下敬玉博與家人伴當,還有幾個行商,其中便有那售賣虎皮的土貨商人及其伴當。”
由縣尉從袖中掏出文牒呈與公良參軍,將其記錄娓娓道來,
“大約一刻之後,他便聽得亭外叫罵嘶喊與女子哭泣之聲,於是他便與家中掌櫃、伴當四五人出去看,隻看到土貨商人與兩個伴當守著下山小徑的路口,一路往上見人就殺,據他後來被劫持才知道,這些兇器都是藏在裝納虎皮的那口名貴木箱之中,因未見實物,姑且也都信他所言。當時他雖然已經有些酒醉,卻也嚇得酒氣頓去,眼見得那三人壓根兒沒有留取活口的意思,即便有人抵抗,要麽因為酒醉,要麽沒有趁手兵刃,更因為此三人十分驍勇,幾無一人能逃一死。他那幾個伴當都朝著案幾或者銀銅酒具拚死擋著三人過來,而他與那掌櫃還有兩三個女樂便退到懸崖邊上,實在無路可退。那幾個伴當也沒能推延三人多久,三人便殺到跟前,幾個女樂都下跪求饒,竟被三人活生生從懸崖上扔了下去,如此也把他二人唬得再無抵抗之心,隻等引頸受戮。”
這一席話與他遞上來的記錄如出一轍,公良參軍微微點頭,此人還真是刑案緝捕上的幹才。
“豈料這三人並未殺他二人,反而威脅那家中掌櫃好好迴他所問,那掌櫃慚愧自己引狼入室,若非這土貨商人之前巴結於他,又向他顯擺虎豹熊羆等罕見皮貨,否則也不會在營丘郎君麵前提起購買虎皮興辦文會的主意,也不會將這三個賊人親自招了過來。言罷,竟掙脫賊人之手,自己投崖了!”
由縣尉再一次瞟向營丘栿,這來來迴迴讓營丘栿從開始的惱怒到煩躁,此時已經有些憂悸了。
“此後,這三人便又開始向他發問,而他其實所知甚少,這三人也沒了斷他,而是押著他下來見他們的首領,等他下到縹雲閣時候,就看到營丘郎君身邊清客竟帶了幾個仆役持刃逼向營丘大郎君幾人,而營丘二郎君也如他一般被人所擒,隻是還不如他這般,已經是昏死過去。”
由縣尉說到這裏停下了,
“後麵的事,學生沒有再問,畢竟到了這裏他已經不是孤證,若是再要捋下來,學生一個人是斷不能夠的,其中涉及哪些人,其中哪些該問、該拿、該捕、該搜都還需要先定下章程,學生不敢擅自做主!”
“衡甫,你前後看到敬玉博是個什麽模樣?”
承公聽了由縣尉的匯報,卻不向由縣尉問話,轉而來問營丘栿。這讓營丘栿一激靈,差點沒有反應過來。
“惟公,”
承守真字惟仁,此時營丘栿他們都已經算是承受真的幕友,雖然還未正式下聘,但稱唿上已經不能似外人一般,與公良參軍一樣,敬稱惟公才適當。
“那敬玉博被我等解救後,便未讓他一人獨處,因為是從京城來的那兩個女子所救,便全程由她們看護,那之後到此時,我等尚未見過此人!”
看似答非所問,但這就是承公給他唯一一次機會,把事情說明白了。
果然,他說話的時候,公良參軍也在文牒後麵的空白頁上,筆走龍蛇的記錄著。
“至於敬玉博,此人從京城抵達應天府一旬以上,他抵達應天府時便通過蘆海書院的同學與學生相識,隻是十一日之後才往來多了些,昨日所謂登寅宴也是他家商人有絕好虎皮可交易,又加上那巫不同煽風點火這才成行,到了宴席上學生才知曉他如此殷勤便與其父目前的差遣有莫大關係。”
營丘栿冷汗透背,說話也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但總算把事情先說個大概。
“由縣尉,他可說清楚賊人都訊問了什麽問題?”
承公又轉來問由縣尉。
“稟承公,據他所言,賊人來來迴迴其實隻圍繞了三問,其一,其父與東丹使團何時如應天府,其二,東丹使團究竟遭遇何時,非要改變行程,其三,京城再派來的乃是他家親眷,賊人要敬玉博把他那親眷陰私事說出來,並要他寫下家書來!”
“依你之見,賊人有甚麽圖謀!”
“學生不能窺破賊人大圖謀,其中幾處小心思倒有些心得。”
“但說無妨!”
“隻怕賊人意圖能滲透朝廷接伴隊伍中,意圖與東丹使團建立聯係,但是其目的如何,不敢妄言以至混淆諸賢心思。”
承公也沒繼續談論這個話題,
“敬玉博此人可信嗎?”
聞言,幾人都是眼神有些異樣,卻轉瞬而逝。
“承公,學生這些淺薄本事來看,此人的確是苦主,而非賊人同黨。畢竟他若勾結其中,如此手段實在有悖常理。此事真若發生不測,於其父子毫無益處。沒了營丘大判襄助,再亂了應天府時局,實在想不通敬家父子如何安置東丹使團,稍有不慎,不僅其闔家陷入深淵,還要牽連婚姻,豈不是自作死局?再者,看這敬玉博往來行跡都是為其父公幹來做鋪墊的,其父充任接伴使乃是半個月內才定下來,而他因為其父差遣旬日前才來,如何能有足夠時間籌畫如此大案?敬家雖非望族,也是父輩二進士,其兄弟六人也都是好學之人,素無惡名,如何能不顧家聲勾結這等匪類坐下滔天大案?”
由縣尉潛台詞便是敬家還是一個蒸蒸日上的門第,豈能走上如此絕路呢?
而這敬玉博雖然也好聲色犬馬,可是他也把敬玉博這身衣物內外都仔細看了,其口唇手掌都無沾染女子穢物,其內裏衣物整齊,那活兒也未用過,可見此人即便左擁右抱女樂,卻也是點到即止,絕無逾矩。
再仔細查看其身上傷痕,其後背脖頸有被刀背砸擊痕跡,這符合其言及被要挾逼供情形,腹部有拳打腳踢痕跡,也是如此,再看雙手有被刀割傷大拇指、食指以及手心痕跡,足矣證明其有迎麵搶奪對方兇器的舉動,再看他咽喉、手腕紫癜痕跡,乃是賊人劫持他用他腰帶纏繞脖頸而勒出來的,此等痕跡是那老賊慣用繩扣,既能將人緊緊捆住,又不至於因為是活扣而將人勒死,這些也都沒有破綻。
公良參軍點了點頭,這些也是他初勘而得出來的結論,在沒有其他物證佐證情形下,做到此步也已經是極致了,而由縣尉未提及的其衣物上的血跡,也都是噴濺或沾染的,再看皮靴上的痕跡,鞋底雖然都在一路上混淆了,但是鞋尖有朝上摩擦痕跡,還夾雜血漬,可見此人還被賊人拖拽著下山,也與供述符合。
故事可以編的圓滿,但是細節不露破綻才最真實。
這句話在實踐中也可以反著來,公良參軍腦海裏比照他詢問記錄與由縣尉的記錄,其實口供中有許多差異,甚至矛盾地方,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覺得敬玉博大致上沒有說謊,畢竟圓滿的隻能是故事,絕不可能是真相,若是無論問多少次,敬玉博的供詞都差不多,那才讓人生疑。
公良吉符一旁聽得仔細,拿著文本,筆下生風,不多時把自己的建議呈到承守真麵前。
承守真略略看了,又遞了迴來,也不給幾個人賜座,自己也站了起來,輕度幾步。廳內眾人皆默默站立,等著承公發話。
“記!”
隻一個字,公良吉符忙坐在幾案邊,翻動文本,秉筆待落。由縣尉則忙走到案前,幫著研墨,並取了兩隻筆,點水潤開。
“三件事,需即刻安排下去。其一,霄都監不必押解人員過來,一切人證物證以及賊人與良善屍首都往太暉觀,紫霄觀安置,紫霄觀安置人證物證,太暉觀安置屍身,壽安縣知縣也一照辦理,將鳳尾埠人證物證以及賊人與良善屍首也送至這兩處;其二,智總捕也一應辦理,將蓼穀縣人證物證以及賊人與良善屍首也送至這兩處,既然壽安縣縣尉出缺,則由智總捕輔佐壽安知縣處理,調度壽安縣衙役、土兵,並用歸德城教閱廂軍接管,調應天府、壽安縣仵作,並征調闔府金傷骨傷科醫士、郎中一同辦理驗屍,福安縣內縹雲峰、鳳尾埠兩岸並案統歸智總捕負責探查緝拿;其三,霄都監交接之後,即可返迴駐泊軍砦,營丘大判行文鑿限應天府一切禁軍,包括駐泊、在城、丹陽八關守禦禁軍,限定時日內不能出營,非府衙符文不得換防外放巡閱。”
營丘栿旁邊戰戰栗栗一句話也不敢多說,這哪裏是商量分明是上官的命令,可是即便是他亦或那由縣尉也隻覺得承公威嚴,卻不覺得承公乃是越俎代庖。
公良參軍信筆遊書,承公言罷,他也住筆,再看其文字,已然是圈圈點點的好文章,隻需承公親筆押記,即可發出。
承公用筆,還用了私章,略一沉吟,又言道,
“再記!”
公良參軍不緩不急間又將一切準備到位,旁邊三人都是默默認真看著,原來這一等一的幕僚是如此做派,這由縣尉暗自感懷,難怪元知縣如此追捧陽製誥,想那陽製誥一筆好文字,即便是慈聖不待見慶康老臣,卻也離不開陽製誥這筆杆子,兩次貶黜地方,如今已經有消息傳來,這又要官複原職了。
“此記不必外發,乃是某幕下安排,諸位也請留心!”
身為承公幕賓,這個幕分了上下,這個賓論了私情,幕友視幕主為尊主師長,而幕主以當幕友為至朋學友,講究的便是彼此尊重,而並非官場上下級的陌生,也非主仆間的疏離。
“煩請元令、由尉緊密盯著南麓消息,嚴防山中走脫賊人從這裏逃了出去,其次境內三條官道商路,也需謹慎,我們不能賭賊人受挫便會罷休,僥幸之後切不可懈怠,再起波瀾!”
由縣尉揖禮接下差事。
“慕遠,”
“學生待命,”
“元知縣之前來告之事,如何情景,你可詳細說來!”
營丘栿眉頭輕皺,這檔子事兒他是毫不知情,越發覺得他們兄弟二人真是如刺在背般的別扭。
“承公,元知縣得報丹水南路提點刑獄司檢法官領一應勾當官將要過來,他已安排人員往郊亭與城門等待,其間如何行止,請您示下。”
“法曹你怎麽看?”承公黢黑的麵目看不出任何神采變化。
“依學生意思,不如安排由縣尉將咱們這裏的涉案人員從縣衙轉至垂雲觀一同監管,畢竟提刑司若是來此巡查本地法政,難免節外生枝。”
“嘉言,垂雲觀與學府是否別無通道?”
公良參軍給了肯定答複。
“且去安排貫穿兩邊圍牆,否則人員皆從街麵往來,大為不便,先做此權宜吧。”
“涉案之人請由縣尉去安排,”承龍圖捋了捋長須,“承甫,你也去,大大方方的去見見巫不同,明明白白的和他說話!”
營丘檁微微一怔,並不多言,與諸位也包括兄長行了禮,便跟著由縣尉出去辦事。
承龍圖目光流動,環視眾人,目光落在營丘栿臉上,
“衡甫,路憲應該是空闕吧?”
“正是,武憲空闕,路憲丁憂,憲台也隻有檢法官任事。”
所謂路憲即是丹水南路提點刑獄公事的雅稱,乃是提點刑獄司的主官,本該常置,執掌路屬刑獄公事,所部疑難不決案件、所係囚犯案牘覆審等皆為本務,更有勸課農桑、舉刺官吏職司,但若是未設提點刑獄公事,所司官員便少了許多職權。
比如這檢法官連出巡所部州縣的職權都沒有,因此這檢法官也好,勾當官也罷,便是過來也隻能問,而地方官卻不一定需要搭理他。
至於武憲,則是丹水南路同提點刑獄公事雅稱,因為都用武臣擔任,故稱武憲,乃是路憲的副手,並非常設官員,因此經常空缺。
這些事情其實由縣尉也很清楚,來問營丘栿其實等同告訴了營丘栿,承公以降如何應對這即將到來的憲台官員了,這便是幕僚上下說話的潛台詞,幕主與幕賓都是不會把話說明白的,如此以來,哪怕驚動走馬承受或者禦史,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比如承公等於直白告訴了營丘栿,不可與憲台合作的態度,而營丘栿也要將這意思隱晦的通知他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