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安排常茂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倏地,朱標坐起身來,感覺天旋地轉的。
“不好,起猛了,有點兒暈。”
趴在桌子上緩了會兒,朱標慢慢直起身來。方才他想找幾個各方代表一起來商議一下,譬如公侯代表信國公湯和,朝臣代表右丞相胡惟庸,大理寺卿劉基,宗室代表秦王朱樉、晉王朱棡。
可是趴在桌上的這會兒,他又想到,如今便宜老爹屍骨未寒,尚未下葬,自己就擅改先帝政令,怕是徒惹非議,於名有礙,得不償失。於是,他把寫有幾條綱要的紙張折了起來。
“還是燒了吧,萬一被人看到,還不定傳出什麽謠言呢!接下來的半年,隻需要按部就班,讓父皇入土為安。”朱標自言自語道,叫王祈年過來點了燭火,將紙燒了。
“陛下,韓國公求見。”王祈年熄滅了燭火。李善長已經開了一會兒了,他看到朱標起身又趴俯了下去,也沒敢打擾。
“哦,快叫進來。順便搬把椅子過來。”朱標站起身來,來迴走走,舒展四肢。
“老臣叩見陛下。”雖年過六十,李善長依舊精神飽滿,拄著拐杖就要跪地叩首。
“李先生免禮。”朱標趕緊上去攙扶,讓他坐在王祈年搬過來的椅子上。李善長推讓不過,隻得欠身就坐。
“有什麽事兒,先生遞個折子,或者讓中書省的官員轉達一下就行了,何必親自跑一趟。”
“老臣受命督造先帝陵寢,不敢懈怠,然實在有愧陛下所托。”李善長緩緩地說。
“怎麽?出了什麽事兒?地宮冒水了?”朱標一驚,古人極看重身後事,更何況帝陵,地宮一旦滲水,那可就麻煩了。
“非也。時進八月,雨水漸多,土地泥濘,導致修造工程時斷時續,恐怕難以按時完成地宮、寶城以及寶頂的修建。老臣有負聖恩,向陛下請罪。”李善長起身施禮。
朱標再次把李善長扶坐,說:“天氣使然,與先生無幹。那先生預計,何時可以完工?”
“老臣以為,按照現在的進度,要推遲一個月。然先帝停靈日久,於禮不合。臣請陛下調動在京諸衛參與工程,以加快進度,確保按時完工。”
“先生所言有理,朕這就下旨。”
“謝陛下。”李善長起身施禮。
“先生不必拘禮。”朱標笑著說,“可還有其他事情?”
“僅此一事,老臣告退。”說著再施一禮。
“先生勿急。”朱標說,“王祈年,讓錦衣衛準備車駕,送韓國公迴府。”
“老臣豈敢!”李善長推辭道。
“先生年事已高,保重身體要緊。”
“謝陛下。”李善長說完,在王祈年的攙扶下走了出去。
“就為這點兒小事兒,親自跑一趟?韓國公的腿腳也太不值錢了吧。”朱標在殿門口看著慢慢遠去的李善長,喃喃自語。
“順子?”朱標喊道。
“陛下!”秦順顛兒顛兒跑了過來。朱標登極後,將便宜老爹朱元璋的老人王祈年留用,同時讓秦順也隨侍左右。
“派人去一趟鄭國公府,告訴常茂,這兩天有空進宮一趟,朕找他有事兒。”朱標隨口說道。
“小的遵旨。”
“另外,那個掌櫃的”話到嘴邊,朱標卻死活也想起不來了,“叫什麽來著?找到了沒有?”
秦順迴答:“孫喜旺,海寧人。最近沒有收到任何有關的消息。”
“怕不是上了啟本吧,這陣子太忙了也沒顧得上。你去春和宮的書房裏找找看。”
“小的這就去。”
一個時辰後,秦順從春和宮迴來,手裏拿著一份啟本。
朱標一邊翻看啟本,一邊說:“人找到了。不過,他傾盡家財求醫問藥,可最終他父親還是病死了,母親、妻兒尚在,日子過得清苦。”
“真是個可憐人啊!”秦順附和道。
“誰說不是呢!”朱標沉聲道,“老百姓生活不易啊!”
鄭國公常茂收到宮裏的消息,心中不明所以,有些惴惴不安,於是第二天早朝之後就進了宮,朱標叫他到乾清宮見麵。
“聽你姐說,你想去北邊軍中曆練曆練?”朱標開口問。
“陛下,臣......”常茂不知道怎麽說才好,他雖是將門之後,平時兵書也沒少看,但是還沒上過戰場。要說他想躺平,倒也不是。和他年歲差不多的公侯子弟,有不少已經在家長的安排下去了前線軍中,他心中些許羨慕。
“叫姐夫,這兒也沒外人。”朱標微笑地看著他,眼神中透露著鼓勵。
“好的,姐夫。”看到朱標的眼神,常茂稍微放鬆了些,“那個,魏國公家的徐允恭、宋國公家的馮誠,都到北邊去了。姐姐說,軍功、爵祿得靠自己去掙,而且我不比他們倆差,他們能殺敵立功,我也行。”
“說得好,你能這麽想就太好了。”朱標拍著常茂的肩膀說道,“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不是男子漢所為。”
“那個,姐姐說......”常茂琢磨著該怎麽開口。
“我知道。你姐說讓你到舅舅的麾下從軍。舅舅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你去了既可以跟著多學學,又能有所照應。”朱標接過話說。
常茂點了點頭。
“這沒問題。現在舅舅在遼東,正好最近有一批軍糧要運過去,你也跟著去,給舅舅當個副手吧。”
“謝陛下。”常茂躬身施禮。
“客氣啥。不過,我得叮囑你幾句,征戰沙場絕非兒戲,要服從軍令,令行禁止。奮勇殺敵,固然不錯,但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因為一時衝動,置自身於險境。萬一出了什麽問題,我沒辦法向你姐姐交代。”
“姐夫放心,我明白。”
“行,這事兒就定了。我估計再有半個月左右才會出發。接著說另一件事兒。”朱標示意常茂坐下說話,“之前咱們商量著要開店。”
聽朱標提到開店的事兒,常茂的屁股還沒有沾到椅子上,就趕緊跪地:“臣管教不嚴,放縱家人,請陛下治罪。”
“起來吧。事兒都過去了,你雖有管教不嚴之責,但畢竟是不知情,下不為例就是。”朱標上前一步將他拉了起來,“我今天要說的是,咱們這個店還得繼續開。另外,先前那個被欺負的孫掌櫃,我已經找到了,打算讓擔任新店的掌櫃,這樣說明咱們沒有欺壓良善。”
“對對,姐夫說得對,我一定照辦。”常茂點頭說道。
“不過,孫掌櫃家裏遭了變故,日子過得清苦。我的意思是,你給他們一家四口在京師安排個住處,好生招待。”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常茂拍著胸脯說道。
“嗯。開店的事兒,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了。你去了北邊,我看這事兒就交給常升打理吧,你把事情和他交代清楚。開店做生意,講究以誠待客,不能仗勢欺壓。”
“放心吧,姐夫。”常茂撓著頭說,“姐姐時不時地就給我們兄弟倆上課,再記不住的話,她就得動家法了。”
“行。你倆有這一怕,我就放心了。迴去好好陪陪嶽母。”
常茂躬身施禮:“臣告退。”
“不好,起猛了,有點兒暈。”
趴在桌子上緩了會兒,朱標慢慢直起身來。方才他想找幾個各方代表一起來商議一下,譬如公侯代表信國公湯和,朝臣代表右丞相胡惟庸,大理寺卿劉基,宗室代表秦王朱樉、晉王朱棡。
可是趴在桌上的這會兒,他又想到,如今便宜老爹屍骨未寒,尚未下葬,自己就擅改先帝政令,怕是徒惹非議,於名有礙,得不償失。於是,他把寫有幾條綱要的紙張折了起來。
“還是燒了吧,萬一被人看到,還不定傳出什麽謠言呢!接下來的半年,隻需要按部就班,讓父皇入土為安。”朱標自言自語道,叫王祈年過來點了燭火,將紙燒了。
“陛下,韓國公求見。”王祈年熄滅了燭火。李善長已經開了一會兒了,他看到朱標起身又趴俯了下去,也沒敢打擾。
“哦,快叫進來。順便搬把椅子過來。”朱標站起身來,來迴走走,舒展四肢。
“老臣叩見陛下。”雖年過六十,李善長依舊精神飽滿,拄著拐杖就要跪地叩首。
“李先生免禮。”朱標趕緊上去攙扶,讓他坐在王祈年搬過來的椅子上。李善長推讓不過,隻得欠身就坐。
“有什麽事兒,先生遞個折子,或者讓中書省的官員轉達一下就行了,何必親自跑一趟。”
“老臣受命督造先帝陵寢,不敢懈怠,然實在有愧陛下所托。”李善長緩緩地說。
“怎麽?出了什麽事兒?地宮冒水了?”朱標一驚,古人極看重身後事,更何況帝陵,地宮一旦滲水,那可就麻煩了。
“非也。時進八月,雨水漸多,土地泥濘,導致修造工程時斷時續,恐怕難以按時完成地宮、寶城以及寶頂的修建。老臣有負聖恩,向陛下請罪。”李善長起身施禮。
朱標再次把李善長扶坐,說:“天氣使然,與先生無幹。那先生預計,何時可以完工?”
“老臣以為,按照現在的進度,要推遲一個月。然先帝停靈日久,於禮不合。臣請陛下調動在京諸衛參與工程,以加快進度,確保按時完工。”
“先生所言有理,朕這就下旨。”
“謝陛下。”李善長起身施禮。
“先生不必拘禮。”朱標笑著說,“可還有其他事情?”
“僅此一事,老臣告退。”說著再施一禮。
“先生勿急。”朱標說,“王祈年,讓錦衣衛準備車駕,送韓國公迴府。”
“老臣豈敢!”李善長推辭道。
“先生年事已高,保重身體要緊。”
“謝陛下。”李善長說完,在王祈年的攙扶下走了出去。
“就為這點兒小事兒,親自跑一趟?韓國公的腿腳也太不值錢了吧。”朱標在殿門口看著慢慢遠去的李善長,喃喃自語。
“順子?”朱標喊道。
“陛下!”秦順顛兒顛兒跑了過來。朱標登極後,將便宜老爹朱元璋的老人王祈年留用,同時讓秦順也隨侍左右。
“派人去一趟鄭國公府,告訴常茂,這兩天有空進宮一趟,朕找他有事兒。”朱標隨口說道。
“小的遵旨。”
“另外,那個掌櫃的”話到嘴邊,朱標卻死活也想起不來了,“叫什麽來著?找到了沒有?”
秦順迴答:“孫喜旺,海寧人。最近沒有收到任何有關的消息。”
“怕不是上了啟本吧,這陣子太忙了也沒顧得上。你去春和宮的書房裏找找看。”
“小的這就去。”
一個時辰後,秦順從春和宮迴來,手裏拿著一份啟本。
朱標一邊翻看啟本,一邊說:“人找到了。不過,他傾盡家財求醫問藥,可最終他父親還是病死了,母親、妻兒尚在,日子過得清苦。”
“真是個可憐人啊!”秦順附和道。
“誰說不是呢!”朱標沉聲道,“老百姓生活不易啊!”
鄭國公常茂收到宮裏的消息,心中不明所以,有些惴惴不安,於是第二天早朝之後就進了宮,朱標叫他到乾清宮見麵。
“聽你姐說,你想去北邊軍中曆練曆練?”朱標開口問。
“陛下,臣......”常茂不知道怎麽說才好,他雖是將門之後,平時兵書也沒少看,但是還沒上過戰場。要說他想躺平,倒也不是。和他年歲差不多的公侯子弟,有不少已經在家長的安排下去了前線軍中,他心中些許羨慕。
“叫姐夫,這兒也沒外人。”朱標微笑地看著他,眼神中透露著鼓勵。
“好的,姐夫。”看到朱標的眼神,常茂稍微放鬆了些,“那個,魏國公家的徐允恭、宋國公家的馮誠,都到北邊去了。姐姐說,軍功、爵祿得靠自己去掙,而且我不比他們倆差,他們能殺敵立功,我也行。”
“說得好,你能這麽想就太好了。”朱標拍著常茂的肩膀說道,“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不是男子漢所為。”
“那個,姐姐說......”常茂琢磨著該怎麽開口。
“我知道。你姐說讓你到舅舅的麾下從軍。舅舅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你去了既可以跟著多學學,又能有所照應。”朱標接過話說。
常茂點了點頭。
“這沒問題。現在舅舅在遼東,正好最近有一批軍糧要運過去,你也跟著去,給舅舅當個副手吧。”
“謝陛下。”常茂躬身施禮。
“客氣啥。不過,我得叮囑你幾句,征戰沙場絕非兒戲,要服從軍令,令行禁止。奮勇殺敵,固然不錯,但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因為一時衝動,置自身於險境。萬一出了什麽問題,我沒辦法向你姐姐交代。”
“姐夫放心,我明白。”
“行,這事兒就定了。我估計再有半個月左右才會出發。接著說另一件事兒。”朱標示意常茂坐下說話,“之前咱們商量著要開店。”
聽朱標提到開店的事兒,常茂的屁股還沒有沾到椅子上,就趕緊跪地:“臣管教不嚴,放縱家人,請陛下治罪。”
“起來吧。事兒都過去了,你雖有管教不嚴之責,但畢竟是不知情,下不為例就是。”朱標上前一步將他拉了起來,“我今天要說的是,咱們這個店還得繼續開。另外,先前那個被欺負的孫掌櫃,我已經找到了,打算讓擔任新店的掌櫃,這樣說明咱們沒有欺壓良善。”
“對對,姐夫說得對,我一定照辦。”常茂點頭說道。
“不過,孫掌櫃家裏遭了變故,日子過得清苦。我的意思是,你給他們一家四口在京師安排個住處,好生招待。”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常茂拍著胸脯說道。
“嗯。開店的事兒,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了。你去了北邊,我看這事兒就交給常升打理吧,你把事情和他交代清楚。開店做生意,講究以誠待客,不能仗勢欺壓。”
“放心吧,姐夫。”常茂撓著頭說,“姐姐時不時地就給我們兄弟倆上課,再記不住的話,她就得動家法了。”
“行。你倆有這一怕,我就放心了。迴去好好陪陪嶽母。”
常茂躬身施禮:“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