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聞言一驚,心想軍器局的一幫人不錯啊,能想到自動點火。那怎麽到現在還在用火門槍?估計是沒搞定。既然你們這麽上道,那就讓本太子指點一下。朱標內心得意,假意咳了兩聲,“咳咳。對策一,要麽增加士卒數量,要麽降低火器使用數量,不可取;對策二,不能自由調整射擊的高度,還要額外攜帶支架,不可取;對策三,想法甚好,不過軍器局應該是沒製成自動點火裝置吧。”沈奇麵有慚色,點頭承認。


    “嗬嗬。對此,孤亦有兩點建議,不知沈大人願不願意聽一聽。”


    沈奇當即點頭如小雞啄米。他之前對太子改革火器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以為太子深處宮闈,對火器就算是有些了解,也無非是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想,或是聽了別人一些誇誇其談的言論。今日與太子奏對一番,聽聞了幾條建議,讓他感到太子心中自有丘壑,並非妄言,不由得對太子的建議上了心。


    朱標看了沈奇這樣子,想象他聽說燧發機這神奇裝置後納頭便拜的小迷弟模樣,忍不住有點兒想笑,繼續說:“自動點火裝置,根據采用的火種不同,分為火繩點火裝置和火石點火裝置。點火裝置安裝在銃管尾部,銃管側麵有一個藥室,藥室內放有少量火藥,藥室旁有一個小孔,類似於火門。


    火繩是一種燃燒緩慢的繩子,需要時點燃,夾在機括上,銃手扣動開關,機括帶動火繩撞向藥室,引燃藥室中的火藥,再通過火門孔引燃銃管內的擊發火藥,從而發射彈丸;而火石點火裝置,則是將一塊火石夾在機括上,扣動開關時機括帶動火石先撞向火鐮,擦出火花,再順勢點燃藥室中的火藥。這兩種裝置,隻要射擊前將機括拉到指定位置,就可實現自動點火。不過,火繩點火裝置需事先點燃火繩,且雨天難以使用,相比之下火石點火裝置適應性更強,孤更為看重。”


    沈奇聽了半天,雖然明白自動點火的原理,但是這機括怎麽製作,他一時也想不明白。當下又不好開口問,他猜想太子也許就知道這麽多,具體的製作方法應該是不知道。自己問了,豈不是讓太子難堪。隨即,起身拱手行禮,“殿下聰明絕頂,非臣等所能及也。”一旁鴨子聽雷似的李賢,也趕緊起身附和。


    朱標不知沈奇的想法,眼見沈奇沒有磕頭如搗蒜,有些失望。難道是這些還不夠震撼?低頭間看到了桌子上自己畫的圖紙,幡然領悟,原來如此啊。沈奇,你以為本太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哼哼,這就讓你見識見識。


    朱標拿起桌上幾頁燧發機的圖紙,示意秦順遞給沈奇和李賢,同時對二人說:“因為火石也叫燧石,所以孤將火石點火裝置命名為燧發機,這幾張是製作圖樣,沈大人拿迴去參詳一下,看看能否試製。再將燧發機與銃管相結合,便可製成燧發火銃。至於火繩點火裝置,孤沒興趣,想試製的話就全憑沈大人和軍器局了。”言罷,端起茶自顧自地喝了起來。


    沈奇接過那幾頁紙仔細查看。他沒想到太子居然還能給出製作圖樣,大為吃驚。一看之下,眼睛便再也離不開了。圖樣上標注了燧發機的整體結構,每個部件都有名稱、編號。根據編號可在附後的幾張紙上找到該部件的詳細圖樣以及製作要求。


    朱標在繪製燧發機圖紙的時候,考慮到了明初的技藝水平,做了一些簡化處理,保留基本功能。約莫看了一盞茶的時間,沈奇已然明白了燧發機的工作原理,製作方法上也無甚疑難之處。當即跪倒在地,大唿:“太子殿下神思敏捷,驚為天人。所繪燧發機圖樣,細致入微,臣欽佩之至。請太子殿下放心,臣迴去後馬上吩咐工匠按圖製作,連夜趕工。若能早日裝備這種燧發火銃,我大明將天下無敵。”反倒是李賢沒看出其中的奧妙,被沈奇的大唿小叫給嚇了一跳,雖不知所以,但他明白自動點火火銃的厲害之處,也跪下稱頌太子英明。


    “二位大人快快請起。為陛下分憂,為朝廷分憂,是孤的本分。燧發機一事,全仰仗沈大人了。”二人行為舉止被朱標看在眼裏,心內暗自得意。來自後世的朱標所知道的東西遠比這些多得多,現在隻不過是拿出了滑膛前裝燧發槍,還有後裝線膛、準星照門瞄準具以及米涅彈等等,這些超前先進的設計說出來估計得驚掉眾人下巴。


    搞定燧發槍,接下來就是火炮問題。明軍的火炮口徑多樣,形式繁雜,但是普遍射速過慢,所以朱標在中小型火炮方麵先主推佛郎機炮,提高射速。至於威力更大的紅夷大炮,朱標想先把設計圖樣畫好,再進一步了解一下軍器局的技術水平,特別是鑄造技藝,然後決斷。


    之前循循善誘的戲碼,朱標有點兒玩兒膩了,覺得沒意思,這次索性直截了當。朱標估計先前的一番真知灼見,已經把這兩位給鎮住了,現在自己說什麽他們都不會反對,更何況自己說的是真理呢!“二位大人,咱們再聊聊火炮問題如何?”


    沈、李二人聞言,垂手而立,俯身稱是,“全憑太子殿下吩咐。”此時二人對太子佩服得五體投地,至少在火器方麵,他們自認為遠遠不及。


    “孤以為,軍中火炮,守城有餘,野戰不足,對陣北元騎兵,建功甚微。究其原因在於射速太慢。剛開了一炮,敵騎已殺至眼前,或者與我方騎兵交戰在一起,再無開炮的時機。就此點而言,火銃也是一樣。不過,一旦采用燧發機,再配合熟練的射擊動作,其射速能夠大幅提高。


    然而,火炮不需要配備燧發機,因為操炮的士卒人數足夠,沒必要自動點火。真正需要解決的是裝填速度慢的問題。”朱標走出桌案,在殿內背手踱步,頗有大本堂夫子的風範。而沈、李二人則豎耳傾聽,不住地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