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推廣泡茶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皇後知道朱元璋這是跟她商量,想讓她給出出主意,略一思索,說道:“陛下,臣妾以為,當在遇春的後人中,擇能者賜封公爵,撐起常氏的門麵。另外,遇春的內弟藍玉,也是能征善戰,好好曆練,說不定……”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所言,想了想,說:“嗯,賜封之事咱記下了。至於藍玉嘛,確是一名勇將,打仗沒問題,但是心思簡單,恃寵而驕,不諳為官之道、進退之理。就憑他想與天德抗衡,太難了。哎!”藍玉為人,朱元璋看得比較透徹,心中不甚滿意。
馬皇後點了點頭,接著說:“如今北方戰事未定,攻防現全賴天德一人,此後勢必加官進爵,那就更無人可比了,所以常氏一門,陛下一定要提拔。陛下,若臣妾所記不錯,遇春家的大女兒今年十二歲了吧,據說人長得漂亮,又知書達理。”
朱元璋聽馬皇後說起了常遇春的長女,一時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便問:“沒錯。怎麽突然說這個。可她一個尚未婚配的女兒家,能起什麽作用?”
馬皇後見朱元璋傻乎乎地沒明白自己的意思,解釋道:“陛下,您忘了嗎?前些日子咱們還說標兒長大了,快到婚配的年紀了。臣妾是想,不如和常家結個親吧。太子妃之位,這分量不輕吧。”
朱元璋沉思了半晌,心裏權衡著利弊。自古以來,天子與臣子聯姻,都是拉攏的手段,算是對臣子的頂級禮遇了。常家沒有了常遇春這個頂梁柱,光靠幾個兒子和藍玉是不夠的,再加上太子,那就不一樣了。而且,藍玉比徐達等一幫老兄弟都要稍稍年輕一些,將來太子繼位之時,老一輩可能都不在了。那麽論打仗,藍玉差不多排第一了。
這樣一來,太子便可穩穩掌控局麵,一旦有戰事,也可從容應對。雖然藍玉可能仗著身份驕縱不法,但其不通政治權謀,頂多是囂張一些,威脅不大。經過一番思量,朱元璋認為馬皇後這個結親的建議利大於弊,便說:“好主意。妹子真是咱的賢內助。咱覺得,等遇春兄弟喪事完畢,便可準備起來,先把親事定下來,過個兩三年再完婚。如何?”
“陛下明鑒。”見此事解決得差不多了,馬皇後想轉移一下話題,便吩咐道:“來人啊,給陛下上茶。臣妾想請陛下嚐個新鮮。”
心事已去,朱元璋也來了興致,問道:“妹子又做了什麽好吃的?”
“陛下請稍候,一會兒便知。”馬皇後故意賣了個關子。
不一會兒,一個茶壺、四個茶盞還有一碟新鮮散茶便擺在了桌上。馬皇後用小勺舀了茶葉分別放在兩個茶盞中,用茶壺中熱水衝泡,然後對朱元璋說:“陛下,稍後請嚐嚐這茶如何。”朱元璋起初以為是吃的,端上來之後看到是茶,但又與平時所見不同,頗有興致。
隻見茶盞中熱氣騰騰,茶葉慢慢飄起,隨之而來的還有一陣茶香,好奇地說:“此等製茶之法倒是沒見過,不過聞起來挺香的。”他隨手拿起一杯茶,喝了一口,讚道:“不錯,比平時的茶更清香,還有些神清氣爽之意,甚好。妹子,如何知道此製茶之道?”
馬皇後放下茶盞,又給朱元璋續了一杯水,笑著說:“前兩日,侍候的宮女們閑聊,我聽到了,便隨口問了問。她們正是在說這個泡茶的辦法,比煮茶之法簡單方便,口感也不錯。於是我就按照她們說的試了試,確實不錯,今日也請陛下嚐嚐看。陛下,這個泡茶法所需是散茶,而不是茶餅,很省事兒。據她們說,這法子是從春和宮傳出來的。”
朱元璋又喝了一盞茶,聽馬皇後說了泡茶法的來龍去脈,又想到朱標讓東宮典乘局幹木工活兒的事兒,忍不住向馬皇後抱怨兩句:“春和宮?難不成是標兒?這孩子自從那日暈厥蘇醒後,總有奇奇怪怪的想法,前兩日讓人做木工遊戲,這又搞泡茶法。這不是身為太子應該幹的事啊,不好好讀書明理,玩物喪誌啊!”
“陛下莫氣。據臣妾所聞,大本堂的學習,標兒不曾落下,也沒聽說東宮的先生、屬官有什麽不滿意或者諫言。我覺得,標兒無非是閑暇之餘,打發時間。”馬皇後對朱元璋的話不以為然,繼續說,“再說了,陛下您有三宮六院的妃嬪,而標兒呢,春和宮那邊兒可沒人能和他聊聊天,光讀書太寂寞了。所以說,標兒的婚事不能耽擱,先成家,心性就定了,再立業就不難了。”
“嗯,好主意。既如此,就按照剛才說的辦。”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顯然馬皇後的一番解釋,讓他的心也放了下來,“妹子,咱得迴奉天殿了。遇春暴卒,軍中之事咱想讓保兒接手,所以著急把這旨意頒下去。”說話間,起身便要離去。
“臣妾恭送陛下。那泡茶之法,臣妾想著在宮中推廣起來,陛下以為如何?”馬皇後起身相送。朱元璋點頭允準,起駕往奉天殿而去。
話說,朱標見遲遲沒有常遇春病逝的消息,心中惴惴不安,便讓春和宮的人在皇宮內四處打探,特別是要常和三大殿的值班內官閑聊。果不其然,今日剛過晌午,便有了消息,大都督府都督僉事吳禎進宮稟報,鄂國公病逝於柳河川。
這下朱標總算放下心來,不過他覺得自己多少有點兒幸災樂禍的意思,再想到常遇春將來還是自己的嶽父老泰山呢,連忙板起了臉,一副哀傷的樣子,還特意停了晚膳裝裝樣子。
另外,雖然他此時不知道,由於常遇春病逝,出於穩定朝局的考慮,便宜父母已經把他‘給賣了’,為他‘私定了’婚事。但是,他知道洪武四年自己將迎娶常遇春長女為妻,這是父母之命,他無力反抗。所以,私定婚事對他而言無關痛癢。反倒是讓典乘局做的木工活兒還不見完成,讓他有點兒急不可耐。因為,他每天除了看看閑書,實在無事可做,無聊透頂。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所言,想了想,說:“嗯,賜封之事咱記下了。至於藍玉嘛,確是一名勇將,打仗沒問題,但是心思簡單,恃寵而驕,不諳為官之道、進退之理。就憑他想與天德抗衡,太難了。哎!”藍玉為人,朱元璋看得比較透徹,心中不甚滿意。
馬皇後點了點頭,接著說:“如今北方戰事未定,攻防現全賴天德一人,此後勢必加官進爵,那就更無人可比了,所以常氏一門,陛下一定要提拔。陛下,若臣妾所記不錯,遇春家的大女兒今年十二歲了吧,據說人長得漂亮,又知書達理。”
朱元璋聽馬皇後說起了常遇春的長女,一時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便問:“沒錯。怎麽突然說這個。可她一個尚未婚配的女兒家,能起什麽作用?”
馬皇後見朱元璋傻乎乎地沒明白自己的意思,解釋道:“陛下,您忘了嗎?前些日子咱們還說標兒長大了,快到婚配的年紀了。臣妾是想,不如和常家結個親吧。太子妃之位,這分量不輕吧。”
朱元璋沉思了半晌,心裏權衡著利弊。自古以來,天子與臣子聯姻,都是拉攏的手段,算是對臣子的頂級禮遇了。常家沒有了常遇春這個頂梁柱,光靠幾個兒子和藍玉是不夠的,再加上太子,那就不一樣了。而且,藍玉比徐達等一幫老兄弟都要稍稍年輕一些,將來太子繼位之時,老一輩可能都不在了。那麽論打仗,藍玉差不多排第一了。
這樣一來,太子便可穩穩掌控局麵,一旦有戰事,也可從容應對。雖然藍玉可能仗著身份驕縱不法,但其不通政治權謀,頂多是囂張一些,威脅不大。經過一番思量,朱元璋認為馬皇後這個結親的建議利大於弊,便說:“好主意。妹子真是咱的賢內助。咱覺得,等遇春兄弟喪事完畢,便可準備起來,先把親事定下來,過個兩三年再完婚。如何?”
“陛下明鑒。”見此事解決得差不多了,馬皇後想轉移一下話題,便吩咐道:“來人啊,給陛下上茶。臣妾想請陛下嚐個新鮮。”
心事已去,朱元璋也來了興致,問道:“妹子又做了什麽好吃的?”
“陛下請稍候,一會兒便知。”馬皇後故意賣了個關子。
不一會兒,一個茶壺、四個茶盞還有一碟新鮮散茶便擺在了桌上。馬皇後用小勺舀了茶葉分別放在兩個茶盞中,用茶壺中熱水衝泡,然後對朱元璋說:“陛下,稍後請嚐嚐這茶如何。”朱元璋起初以為是吃的,端上來之後看到是茶,但又與平時所見不同,頗有興致。
隻見茶盞中熱氣騰騰,茶葉慢慢飄起,隨之而來的還有一陣茶香,好奇地說:“此等製茶之法倒是沒見過,不過聞起來挺香的。”他隨手拿起一杯茶,喝了一口,讚道:“不錯,比平時的茶更清香,還有些神清氣爽之意,甚好。妹子,如何知道此製茶之道?”
馬皇後放下茶盞,又給朱元璋續了一杯水,笑著說:“前兩日,侍候的宮女們閑聊,我聽到了,便隨口問了問。她們正是在說這個泡茶的辦法,比煮茶之法簡單方便,口感也不錯。於是我就按照她們說的試了試,確實不錯,今日也請陛下嚐嚐看。陛下,這個泡茶法所需是散茶,而不是茶餅,很省事兒。據她們說,這法子是從春和宮傳出來的。”
朱元璋又喝了一盞茶,聽馬皇後說了泡茶法的來龍去脈,又想到朱標讓東宮典乘局幹木工活兒的事兒,忍不住向馬皇後抱怨兩句:“春和宮?難不成是標兒?這孩子自從那日暈厥蘇醒後,總有奇奇怪怪的想法,前兩日讓人做木工遊戲,這又搞泡茶法。這不是身為太子應該幹的事啊,不好好讀書明理,玩物喪誌啊!”
“陛下莫氣。據臣妾所聞,大本堂的學習,標兒不曾落下,也沒聽說東宮的先生、屬官有什麽不滿意或者諫言。我覺得,標兒無非是閑暇之餘,打發時間。”馬皇後對朱元璋的話不以為然,繼續說,“再說了,陛下您有三宮六院的妃嬪,而標兒呢,春和宮那邊兒可沒人能和他聊聊天,光讀書太寂寞了。所以說,標兒的婚事不能耽擱,先成家,心性就定了,再立業就不難了。”
“嗯,好主意。既如此,就按照剛才說的辦。”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顯然馬皇後的一番解釋,讓他的心也放了下來,“妹子,咱得迴奉天殿了。遇春暴卒,軍中之事咱想讓保兒接手,所以著急把這旨意頒下去。”說話間,起身便要離去。
“臣妾恭送陛下。那泡茶之法,臣妾想著在宮中推廣起來,陛下以為如何?”馬皇後起身相送。朱元璋點頭允準,起駕往奉天殿而去。
話說,朱標見遲遲沒有常遇春病逝的消息,心中惴惴不安,便讓春和宮的人在皇宮內四處打探,特別是要常和三大殿的值班內官閑聊。果不其然,今日剛過晌午,便有了消息,大都督府都督僉事吳禎進宮稟報,鄂國公病逝於柳河川。
這下朱標總算放下心來,不過他覺得自己多少有點兒幸災樂禍的意思,再想到常遇春將來還是自己的嶽父老泰山呢,連忙板起了臉,一副哀傷的樣子,還特意停了晚膳裝裝樣子。
另外,雖然他此時不知道,由於常遇春病逝,出於穩定朝局的考慮,便宜父母已經把他‘給賣了’,為他‘私定了’婚事。但是,他知道洪武四年自己將迎娶常遇春長女為妻,這是父母之命,他無力反抗。所以,私定婚事對他而言無關痛癢。反倒是讓典乘局做的木工活兒還不見完成,讓他有點兒急不可耐。因為,他每天除了看看閑書,實在無事可做,無聊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