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找典乘局司郎做木工之後,朱標就老老實實地等玩具做好,每天按時到大本堂聽課、背書,迴來之後就窩在春和宮裏看閑書,在眾人麵前也拾起了稱孤道寡的皇家派頭,就和魂穿前的懿文太子一樣。


    近日他唯一惦記的就是常遇春病逝的消息,生怕自己的穿越會引起蝴蝶效應,改變曆史;然而他又沒有消息來源,隻能靜靜等待。要是此事沒發生,那麽他之前對朱元璋所說的怪夢一事就非常不妥當了,有可能適得其反,引起老朱的疑心。而且萬一傳揚出去,那可就把常遇春、藍玉這一家子給得罪了。


    同樣在意這個消息的還有朱元璋,派出去的探子還沒有任何迴報,想來這幾日即便快馬加鞭也就剛趕到北平附近,所以他也隻能等。另外,那日交代二虎探查太子,不久便得了迴報,太子從蘇醒後沒有見過任何外臣,也沒有任何書信往來,隻有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幾位皇子去探望過,召見過東宮典乘局司郎,安排了幾樣木工活兒。


    圖紙他看過了,沒什麽特別,依魯文所說,像是幾樣有關術數的遊戲。得知太子所奏之事並非受人指使,朱元璋暫時選擇相信了朱標的說辭,但還是讓二虎在春和宮安排了眼線,繼續盯著。至於標點符號和農家肥的事情,他也在近日召集了有司商議,並付諸實踐。


    七月十一晌午,應天府太平門。一匹快馬飛馳而過,卷起一陣煙塵,馬上驛卒高唿“八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行人紛紛避讓,少數幾人躲之不及,被嚇得跌坐路旁。這一人一馬穿過城門,直奔大都督府而去。望著疾馳的快馬,街邊的百姓紛紛猜測又有什麽大事發生,充分發揮了人類的八卦天性,各種小道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奉天殿西側偏殿,朱元璋正坐在蟠龍雕花長案後,看著一本本的奏章。國家初立,千頭萬緒,奏章像雪片一樣一堆一堆的,朱元璋不想耽誤國事,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批閱。這時,一名內侍推門而入,奏報:“啟稟陛下,大都督府都督僉事吳禎求見。”


    “他來幹嘛?難道是北邊戰事有什麽變故?”剛想到此處朱元璋不由得心裏咯噔一下,“不會是遇春真的出事了吧。難道標兒的夢應驗了?”於是他急忙放下手裏的奏章,對內侍說:“讓他進來。”


    內侍高聲唱曰:“宣吳禎覲見!”正在殿外等候的吳禎聞聲後急忙奔入殿內,跪倒便拜:“臣吳禎,叩見陛下。”


    “平身吧。說吧,什麽事兒?”朱元璋故作鎮定地說。


    “迴陛下,臣剛剛接到驛卒八百裏快報,鄂國公迴師北平的路上,在柳河川突發頭風惡疾,於三日前不治而亡。”吳禎一邊說,一邊呈上驛卒帶來的奏報。


    “什麽?你說什麽?遇春死了?”雖然自從朱標說了怪夢之事,心裏已多少有點兒準備,但是乍聞死訊,朱元璋還是沒撐住,一下子癱靠在座椅上,險些暈厥。他用顫抖的手接過內侍遞上的奏報,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消息確實,常遇春於七月初七卒於軍中。


    眼淚瞬間充滿了眼眶,但身為皇帝,不能當著臣子的麵哭,強忍著對吳禎說:“此事咱知道了。鄂國公所領之軍,交由李文忠節製,暫駐原地。速派八百裏加急前往軍中傳詔。好了,你且下去吧。”


    “陛下節哀,臣告退。”吳禎叩首離去。


    又看了看周圍伺候的內官,擺了擺手說道:“你們也都下去吧。任何人不得入內!”眾人施禮退至殿外。此時,眼淚猶如決堤的洪水,不住地往外湧,一滴接一滴地掉落在長案之上,不一會兒就濕了一大片。朱元璋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他的手足兄弟常遇春,才四十歲就這麽突然去世了。


    他和常遇春等一眾兄弟,東征西討十餘年,不知死了多少人,才打下了偌大的江山,本想著今後可以共富貴、享太平,而今卻天人兩隔。況且,眼下北元雖敗,但其殘部依舊虎視眈眈,不斷襲擾,正是需要勇將戍邊之時,卻得如此噩耗,猶如人失一臂,國失一柱,很多軍事部署都不得不重新調整。心中的悲痛令他根本無心國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喊道:“來人啊!去坤寧宮。”


    坤寧宮,馬皇後正在寢殿內做著繡活兒。前些日子朱標送來的土豆、紅薯,經過她一番打理,已經順利地種到地裏了,等著發芽、長苗。聽到殿門外的有腳步聲,人數不少,馬皇後猜想十有八九是皇帝來了,放下手中的繡活兒,起身往殿門接駕。


    剛走到門口,正巧朱元璋進門,四目相對,馬皇後立刻注意到朱元璋雙眼紅腫,應該是哭過,對周圍的宮女們說:“你們都下去吧。”待眾人退下,她才柔聲地問;“重八,你這是怎麽了?”


    朱元璋在殿內正堂的椅子上坐定,對馬皇後說:“妹子,剛得的消息,三天前遇春去世了。”才說了一句,眼淚不知從哪兒又冒出來,在眼眶中不住地打轉。


    馬皇後聞言也是一驚,連忙安撫說:“陛下節哀。遇春與陛下相知十餘年,情同手足。沒想到天妒英才,竟然……”話說一半,馬皇後竟哽咽得無法言語。朱元璋見馬皇後抽泣了起來,心裏非常不忍,忙起身握著馬皇後的手,反過來勸慰:“妹子,咱也知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遇春拚殺了一輩子,未嚐敗績,居然得疾而終,真是禍福難料。人死不能複生,咱們都想開些。遇春生前沒有享福,死後哀榮咱必須給足了。”


    馬皇後用手絹拭去眼角的淚水,忍住哽咽說:“陛下所言極是。不僅僅是對遇春本人,對他的子孫也應該多加關照。讓那些跟著陛下打天下的將軍、文士們都看到,我大明朝絕不虧待每一個有功之臣,陛下不是漢高祖。”


    “妹子說的對。遇春的後人,咱自會照拂。可眼下四方仍有戰事,少了遇春這個大將,很多事情就不好辦了。在咱看來,遇春可不僅僅是一名武將,更是穩定朝廷的重要人物。你知道,這麽多開國功臣中,論軍功,天德(徐達,字天德)第一,遇春第二,天德勝在性情沉穩。


    遇春的存在對天德是一種製約,在武將之中也是一股重要力量,不至於一家獨大,就像文臣中的善長和劉先生。現如今遇春去了,便再無一人可與天德爭鋒。咱不是說天德有二心,天德的人品咱是知道的,絕對忠心不二。但是這種平衡的局麵被打破,總歸不是好事。”朱元璋見馬皇後情緒好些了,便說起了他對朝廷的擔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