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土豆紅薯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逃出了坤寧宮,在一眾內侍提燈引路之下,朱標迴到了春和宮寢殿。此刻天已經黑了,朱標在書架上隨手拿了一本書,翻了起來。古代沒有什麽夜生活,晚上的娛樂活動無非是琴棋書畫、飲酒作詩、看舞聽曲。
縱然他是太子,這時候歌舞升平貌似也不太好,唯有看看書,打發時間。不過古代豎板書,朱標讀起來很不習慣,再加上沒標點停頓,句意理解上也是存在困難。雖有句讀作為古文的行止、停頓,再輔以各種虛詞表示各種語氣,但是沒人教授入門之法,根本沒辦法讀懂書籍。“一定要給這些破書加上標點符號!”朱標暗自下了決心。
現代的朱標是天朝小屁民,管不了“國家大事”,現在不一樣了,他搖身一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明太子,加標點這件事兒不難辦。約莫半個時辰,朱標實在看得累了,索性吩咐內侍更衣,準備睡覺。
朱標躺在榻上輾轉難眠,晚上八點多對於來自現代的他而言正值娛樂時間——打遊戲、刷視頻,在大明朝就隻能摸黑發呆了。腦海中迴想著今天發生的事情,思緒不由自主地就跑到找媳婦這件事上來了。誰讓他前世是個單身狗呢,才剛穿越過來,馬皇後就要給自己物色媳婦了,怎能不激動。
他知道,再過兩年(洪武四年),自己就要迎娶常遇春的女兒為太子妃(生長子朱雄英),後麵還有呂氏為側妃(生次子朱允炆),這兩位雖然都被建文帝追封為了皇後,但遠遠不如徐皇後(徐妙雲,徐達長女)大名鼎鼎,相關記載寥寥無幾,甚至連個名字都沒留下。這時候他倒是很想娶徐妙雲,搶了老四的媳婦,怎奈徐妙雲年齒尚幼,無婚配的可能。另外,與常氏的婚姻是娃娃親,推拖不得。“不知道常氏樣貌如何?應該不會太差,否則老朱才不會同意呢!”朱標嘀咕了一句,不複再想。
“幹大事,一要有錢,很多錢,二要有人,很多人。發展科技得花錢;搞新裝備得花錢;築城守邊也得花錢。那人就更不用說了,任何事兒都要人去幹啊!”朱標又盤算起自己的穿越大事業,“現階段這兩點都不具備。大明初立,百姓經過元末戰亂,財力俱困。恰如老朱所言‘譬如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加賦收稅是不可能的。而且,有明一代,國家一直都不富裕。向前看不如宋,向後看不如清。
在古代,國家的錢無非來自各種稅賦和商業貿易。宋代雖然偏安一隅,田土不多,但商業貿易發達,而明代疆域雖大卻搞海禁,自斷財路;清代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特別是經過雍正新政後,實行攤丁入畝,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賦稅激增,而明朝卻一直收人頭稅,無地百姓窮得交不起稅,況且明朝人口(1億上下)遠不如清朝(清末4億)。如此,國家窮就不奇怪了。出海貿易、稅賦改革這兩條必須得落到實處,廣開財路,朝廷才有足夠的錢幹大事。
至於人嘛,一方麵指人口,畢竟人多力量大。人口越多,勞動力越多,稅收也就越多,兵員越多,能夠打下並占領的土地也就越多;另一方麵指人才,人口基數大了,就算成材率低,但是數量也應該夠用了。這些人才,不能是隻會八股的酸秀才,而要是‘科技人才’。想要增加人口,就要讓老百姓生得起、養得起。
參考一下清代,改了人頭稅,老百姓就生得起了,多生不用多交稅,給自家增添勞動力;其次大力推廣引進的玉米、土豆等高產農作物,解決了糧食問題,養得起更多的人口。不過,玉米、土豆這些作物是明朝中期才傳入中國的,最早也要等到正德、嘉靖年間,那時候我都死透了,看來這一點做不到了。”想到此處,朱標無奈地歎了口氣,自言道:“行了,多想無益,做一步看一步,睡覺!”
翌日清晨,天光漸亮。“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朱標隱約聽到唿喊之聲,攪了他的清夢。“我靠,搞什麽啊,老子才睡著,叫什麽叫啊!”有起床氣的朱標不由得爆了粗口。話音剛落,聽得撲通一聲,隨之一個顫顫之聲傳來:“太子殿下恕罪!已經卯時了,您該起了。”“卯時?才五點多就要起了,做太子也不容易啊。”朱標心想。
融合了懿文太子記憶的他,自然知道現在該起床到大本堂就學了,但昨晚輾轉反側,估摸後半夜才睡著,現在正困得很。揉了揉朦朧的睡眼,朱標翻身坐了起來,隻見床榻前跪著一名年輕近乎稚嫩的宦官,身著典型的明初內官服飾——烏紗描金曲腳帽、胸背花盤領窄袖衫、烏角束帶、紅扇麵黑靴。
“別怕。你職責所在,我沒有責怪的意思。你叫什麽名字,多大年紀?”朱標見他渾身發抖,像是害怕極了,連忙解釋道。
“謝太子殿下。奴婢叫秦順,南京本地人,十五歲。”那名小內侍答道。
“哦,秦順。起來吧,叫人進來伺候我更衣!”朱標吩咐道。
“是!殿下”秦順聞言剛要起身,便又喊道:“太子殿下小心,榻下有東西!
朱標被他嚇了一跳,聞言下意識地抬起了雙腳,忙問:“榻下何物?”
“迴殿下,裏麵有些黑,奴婢看不清楚。”
“昨天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晚間我沒有聽到任何動靜,想來不是個活物,你且小心將其拖出來看看”。朱標定了定神,說道。
秦順心裏有些怕,這時候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他貓腰探到榻下,用手戳了戳那東西,確實沒有什麽反應。離近了觀察,是幾個圓咕隆咚之物。他小心翼翼地用雙手交叉,兜著那堆東西拖出了床榻。朱標定睛一看那堆東西,不由得喜出望外,原來是幾個土豆和紅薯,正是他穿越前準備的早飯。
這可真是‘正愁沒有招兒,天上掉下個粘豆包’。糧食問題就著落在這幾個土豆和紅薯上了。朱標趕緊蹲下身來,把紅薯、土豆一個一個地拿在手裏觀察。土豆表麵還殘留些許泥土,有幾個芽點,沒有腐爛的跡象,紅薯也還算是新鮮。
“等把這兩種作物推廣開來,天下就不愁糧食吃了,人口問題解決了一半兒。太好啦,哈哈!自己早飯怎麽沒吃玉米呢,那可是高產作物。不過,貌似煮著吃的嫩玉米做不了種子。我是不是想太多了,有土豆、紅薯已經是老天保佑了。嘿嘿。”朱標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邊想,一邊傻笑起來。
秦順看著太子坐在地上傻笑,有些納悶兒“這是什麽東西,把太子爺樂成這樣”,便試探地問道:“太子殿下,您怎麽這麽高興啊?這到底是什麽東西?”
朱標站起身來,笑眯眯地說:“沒見過吧!我告訴你,這是......”話剛要說出口,卻又咽了迴去。他想到這倆東西在現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扔路邊都不見得有人撿,但是明初卻沒人見過,更不知道可以種植食用。如若貿然拿出來,一旦被追問起來自何處,豈不無言以對。頓時又泄了氣,坐迴地上。秦順見太子爺剛才還興高采烈,話說一半兒,又愁眉苦臉,一時也摸不著頭腦,站在一旁不敢出聲兒。
“有了,接著‘裝神弄鬼’,就說這是天賜的,夢裏神仙給的。封建社會迷信鬼神,正好利用。況且,這兩種作物都是好東西,利國利民,老朱也不會對我疑心太重吧。”拿定主意後的朱標又來了精神,隨即站了起來,在秦順好奇的目光之下,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說道:“昨夜,我於夢中遇到一位鶴發童顏的仙人,其感念天下生民疾苦,特將此物等賜予我大明朝。那種形狀粗短、表皮微黃的,名曰土豆;另外一種細長、表皮泛紅的,名曰紅薯。仙人說此二物都是......”話沒說完,就被門口進來的一名內官給打斷了,“啟稟太子殿下,去大本堂的時辰到了,您該起駕了。”
朱標發現了土豆、紅薯,光顧著高興,早把上學的事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時候被提醒才意識到已然耽誤了不少時間。當即,他指著那堆土豆、紅薯對秦順說:“秦順,我給你一個重要的差事。你在此守著這幾個神物,哪兒都不能去,等我迴來。期間任何人不得靠近、觸碰神物。明白了嗎?”
“是,太子殿下。小的明白了,一定保證神物萬無一失。”秦順跪地叩首。
“你,別愣著啦,趕緊把衣服拿過來。我要遲到了!”朱標轉身一指剛才進來稟告的內侍,連忙吩咐道。聽到太子殿下要衣服,一溜煙兒地跑進來幾名內侍,每人捧著一件衣飾,有翼善冠、團龍圓領袍、束帶、靴子、內衣等等,眾人七手八腳地開始給朱標穿衣服。即便是太子常服,穿起來也十分麻煩,裏三層外三層,足足搞了半小時才穿好。
朱標拿過錦帕隨便擦了擦臉,早飯沒顧得上吃,一溜兒小跑直奔宮門,屁股後麵跟著一眾伺候的內官,喊著讓他慢點兒。他問過秦順了,今天大本堂是宋濂授課,這老頭很古板,規矩甚嚴。他可不想因為遲到被打手板兒。老四那小子沒少挨打,看著都疼。
縱然他是太子,這時候歌舞升平貌似也不太好,唯有看看書,打發時間。不過古代豎板書,朱標讀起來很不習慣,再加上沒標點停頓,句意理解上也是存在困難。雖有句讀作為古文的行止、停頓,再輔以各種虛詞表示各種語氣,但是沒人教授入門之法,根本沒辦法讀懂書籍。“一定要給這些破書加上標點符號!”朱標暗自下了決心。
現代的朱標是天朝小屁民,管不了“國家大事”,現在不一樣了,他搖身一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明太子,加標點這件事兒不難辦。約莫半個時辰,朱標實在看得累了,索性吩咐內侍更衣,準備睡覺。
朱標躺在榻上輾轉難眠,晚上八點多對於來自現代的他而言正值娛樂時間——打遊戲、刷視頻,在大明朝就隻能摸黑發呆了。腦海中迴想著今天發生的事情,思緒不由自主地就跑到找媳婦這件事上來了。誰讓他前世是個單身狗呢,才剛穿越過來,馬皇後就要給自己物色媳婦了,怎能不激動。
他知道,再過兩年(洪武四年),自己就要迎娶常遇春的女兒為太子妃(生長子朱雄英),後麵還有呂氏為側妃(生次子朱允炆),這兩位雖然都被建文帝追封為了皇後,但遠遠不如徐皇後(徐妙雲,徐達長女)大名鼎鼎,相關記載寥寥無幾,甚至連個名字都沒留下。這時候他倒是很想娶徐妙雲,搶了老四的媳婦,怎奈徐妙雲年齒尚幼,無婚配的可能。另外,與常氏的婚姻是娃娃親,推拖不得。“不知道常氏樣貌如何?應該不會太差,否則老朱才不會同意呢!”朱標嘀咕了一句,不複再想。
“幹大事,一要有錢,很多錢,二要有人,很多人。發展科技得花錢;搞新裝備得花錢;築城守邊也得花錢。那人就更不用說了,任何事兒都要人去幹啊!”朱標又盤算起自己的穿越大事業,“現階段這兩點都不具備。大明初立,百姓經過元末戰亂,財力俱困。恰如老朱所言‘譬如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加賦收稅是不可能的。而且,有明一代,國家一直都不富裕。向前看不如宋,向後看不如清。
在古代,國家的錢無非來自各種稅賦和商業貿易。宋代雖然偏安一隅,田土不多,但商業貿易發達,而明代疆域雖大卻搞海禁,自斷財路;清代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特別是經過雍正新政後,實行攤丁入畝,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賦稅激增,而明朝卻一直收人頭稅,無地百姓窮得交不起稅,況且明朝人口(1億上下)遠不如清朝(清末4億)。如此,國家窮就不奇怪了。出海貿易、稅賦改革這兩條必須得落到實處,廣開財路,朝廷才有足夠的錢幹大事。
至於人嘛,一方麵指人口,畢竟人多力量大。人口越多,勞動力越多,稅收也就越多,兵員越多,能夠打下並占領的土地也就越多;另一方麵指人才,人口基數大了,就算成材率低,但是數量也應該夠用了。這些人才,不能是隻會八股的酸秀才,而要是‘科技人才’。想要增加人口,就要讓老百姓生得起、養得起。
參考一下清代,改了人頭稅,老百姓就生得起了,多生不用多交稅,給自家增添勞動力;其次大力推廣引進的玉米、土豆等高產農作物,解決了糧食問題,養得起更多的人口。不過,玉米、土豆這些作物是明朝中期才傳入中國的,最早也要等到正德、嘉靖年間,那時候我都死透了,看來這一點做不到了。”想到此處,朱標無奈地歎了口氣,自言道:“行了,多想無益,做一步看一步,睡覺!”
翌日清晨,天光漸亮。“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朱標隱約聽到唿喊之聲,攪了他的清夢。“我靠,搞什麽啊,老子才睡著,叫什麽叫啊!”有起床氣的朱標不由得爆了粗口。話音剛落,聽得撲通一聲,隨之一個顫顫之聲傳來:“太子殿下恕罪!已經卯時了,您該起了。”“卯時?才五點多就要起了,做太子也不容易啊。”朱標心想。
融合了懿文太子記憶的他,自然知道現在該起床到大本堂就學了,但昨晚輾轉反側,估摸後半夜才睡著,現在正困得很。揉了揉朦朧的睡眼,朱標翻身坐了起來,隻見床榻前跪著一名年輕近乎稚嫩的宦官,身著典型的明初內官服飾——烏紗描金曲腳帽、胸背花盤領窄袖衫、烏角束帶、紅扇麵黑靴。
“別怕。你職責所在,我沒有責怪的意思。你叫什麽名字,多大年紀?”朱標見他渾身發抖,像是害怕極了,連忙解釋道。
“謝太子殿下。奴婢叫秦順,南京本地人,十五歲。”那名小內侍答道。
“哦,秦順。起來吧,叫人進來伺候我更衣!”朱標吩咐道。
“是!殿下”秦順聞言剛要起身,便又喊道:“太子殿下小心,榻下有東西!
朱標被他嚇了一跳,聞言下意識地抬起了雙腳,忙問:“榻下何物?”
“迴殿下,裏麵有些黑,奴婢看不清楚。”
“昨天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晚間我沒有聽到任何動靜,想來不是個活物,你且小心將其拖出來看看”。朱標定了定神,說道。
秦順心裏有些怕,這時候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他貓腰探到榻下,用手戳了戳那東西,確實沒有什麽反應。離近了觀察,是幾個圓咕隆咚之物。他小心翼翼地用雙手交叉,兜著那堆東西拖出了床榻。朱標定睛一看那堆東西,不由得喜出望外,原來是幾個土豆和紅薯,正是他穿越前準備的早飯。
這可真是‘正愁沒有招兒,天上掉下個粘豆包’。糧食問題就著落在這幾個土豆和紅薯上了。朱標趕緊蹲下身來,把紅薯、土豆一個一個地拿在手裏觀察。土豆表麵還殘留些許泥土,有幾個芽點,沒有腐爛的跡象,紅薯也還算是新鮮。
“等把這兩種作物推廣開來,天下就不愁糧食吃了,人口問題解決了一半兒。太好啦,哈哈!自己早飯怎麽沒吃玉米呢,那可是高產作物。不過,貌似煮著吃的嫩玉米做不了種子。我是不是想太多了,有土豆、紅薯已經是老天保佑了。嘿嘿。”朱標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邊想,一邊傻笑起來。
秦順看著太子坐在地上傻笑,有些納悶兒“這是什麽東西,把太子爺樂成這樣”,便試探地問道:“太子殿下,您怎麽這麽高興啊?這到底是什麽東西?”
朱標站起身來,笑眯眯地說:“沒見過吧!我告訴你,這是......”話剛要說出口,卻又咽了迴去。他想到這倆東西在現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扔路邊都不見得有人撿,但是明初卻沒人見過,更不知道可以種植食用。如若貿然拿出來,一旦被追問起來自何處,豈不無言以對。頓時又泄了氣,坐迴地上。秦順見太子爺剛才還興高采烈,話說一半兒,又愁眉苦臉,一時也摸不著頭腦,站在一旁不敢出聲兒。
“有了,接著‘裝神弄鬼’,就說這是天賜的,夢裏神仙給的。封建社會迷信鬼神,正好利用。況且,這兩種作物都是好東西,利國利民,老朱也不會對我疑心太重吧。”拿定主意後的朱標又來了精神,隨即站了起來,在秦順好奇的目光之下,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說道:“昨夜,我於夢中遇到一位鶴發童顏的仙人,其感念天下生民疾苦,特將此物等賜予我大明朝。那種形狀粗短、表皮微黃的,名曰土豆;另外一種細長、表皮泛紅的,名曰紅薯。仙人說此二物都是......”話沒說完,就被門口進來的一名內官給打斷了,“啟稟太子殿下,去大本堂的時辰到了,您該起駕了。”
朱標發現了土豆、紅薯,光顧著高興,早把上學的事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時候被提醒才意識到已然耽誤了不少時間。當即,他指著那堆土豆、紅薯對秦順說:“秦順,我給你一個重要的差事。你在此守著這幾個神物,哪兒都不能去,等我迴來。期間任何人不得靠近、觸碰神物。明白了嗎?”
“是,太子殿下。小的明白了,一定保證神物萬無一失。”秦順跪地叩首。
“你,別愣著啦,趕緊把衣服拿過來。我要遲到了!”朱標轉身一指剛才進來稟告的內侍,連忙吩咐道。聽到太子殿下要衣服,一溜煙兒地跑進來幾名內侍,每人捧著一件衣飾,有翼善冠、團龍圓領袍、束帶、靴子、內衣等等,眾人七手八腳地開始給朱標穿衣服。即便是太子常服,穿起來也十分麻煩,裏三層外三層,足足搞了半小時才穿好。
朱標拿過錦帕隨便擦了擦臉,早飯沒顧得上吃,一溜兒小跑直奔宮門,屁股後麵跟著一眾伺候的內官,喊著讓他慢點兒。他問過秦順了,今天大本堂是宋濂授課,這老頭很古板,規矩甚嚴。他可不想因為遲到被打手板兒。老四那小子沒少挨打,看著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