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集全國精銳兵力,同時向西征軍蘭州大營集結,堪稱空前絕後。新式槍炮軍火在蘭州、西安大批量製造生產,即刻裝備軍隊,也是史無前例。兵員規模、軍隊戰力,已不可同日而語!塞外遠征最大的後顧之憂——糧草補給,也有了堅強的後盾;轉運通道,業已鋪設完成,暢通無阻。朝堂上下,消除了芥蒂;一心西征、氣勢如虹!
想到這些,汗王的心內始終不能平靜。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讓人夜不能寐。久盼之日終於來臨,鐵蹄之下的新疆不日可定,哪能不讓人心曠神怡?
遂上書朝廷,請求返疆參戰。準備在複土之戰中再顯身手。
看似萬事俱備、水到渠成;卻偏偏天妒英才、不遂人願。還沒等到朝廷迴音;多年積下的內外戰傷,使汗王的身體狀況突然惡化。
這讓能起死迴生的太醫們,都感到束手無策……
巴音青和智信,看到前來給汗王診治的太醫突然增多,連太醫院的院使、主事都親自前來探病,而且都神情憂鬱!感覺到汗王的病情正在迅速加重。痛心不已!
智信每日誦經禱告!祈願汗王能早日康複、重返戰場……
與左大帥分別四個月後,已經進入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的秋季。白露剛過,秋風蕭瑟、大雁南飛。
這天傍晚。汗王突然感覺胸口沉重、揮汗如雨……探病的太醫大驚失色!慌忙設法施救……
汗王自覺身體極度虛弱、恢複無望;已經沒有可能再重迴與侵略者殊死拚殺的戰場……恍惚之中,仍被鐵蹄踐踏的草原在呻吟、破碎的新疆山河在唿喚、日思夜念的妻兒鄉親兄弟們在期盼、西征軍大營門前的左大帥在眺望著自己的身影……壯誌未酬的兩行淚珠,簌簌下落。
他緩緩招手,把智信和巴音青叫到了跟前,囑咐道:
“朝廷已下定決心,收複新疆。左大帥即將揮師西進,新疆不日可定。我心可安!但不能親赴戰陣、手刃賊寇,確為憾事!……現所囑身後之事,請兩位定要盡心記下……”
兩人大驚!智信趕緊合十誦道:“菩薩慈悲,救苦救難。一定會保佑汗王平安康複!阿彌陀佛!”
巴音青哽咽道:“家鄉的老老少少,都在盼著你迴去;帶著他們上陣殺敵、重建家園。千萬不能往別處想啊……”
汗王微笑著輕輕地搖了搖頭,“男兒有淚不輕彈!人生自古誰無死?……記住:告誡我土爾扈特所部軍民。協同西征大軍勠力殺敵,一舉蕩平賊寇、複我疆土!……新疆乃我等故土。生為新疆人,護國拒賊有責;死為新疆鬼,也應為國鎮邊懾寇!與沙場捐軀的勇士們同眠天山草原,是我最後的心願!……”
巴音青和智信聽後大哭不止!一旁的太醫們也在悄悄落淚。
當晚。汗王安詳地合上了自己堅毅、剛強的雙眼……一道靈光衝上九霄!直往西陲新疆方向,飄然而去……
萬裏之外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上。金花哈敦和年幼的卓可圖,同時在睡夢中被大群天鵝淒厲的鳴叫聲驚醒!
小卓可圖抹著眼淚,向額吉說道:“我夢見阿爸了!……他在戰場上,渾身是傷。他的戰馬也受傷了,在流血……阿爸在向我們揮手……我不知道他要往哪裏去?……”
小卓可圖依偎在金花哈敦懷裏,啜泣著越說越傷心。
金花哈敦緊緊摟著卓可圖。想到自己剛才也做了同樣的夢;也是夢見渾身是傷的汗王,在侵略軍的陣地上奮勇拚殺!揮刀砍倒了侵略軍的狼頭戰旗……數不清的敵軍向汗王舉起了槍……
聯想到從未有過的大群天鵝半夜淒慘鳴叫;冥冥之中,感覺到定有不祥之事發生……
她不忍再繼續想下去;閉上雙眼,默默祈禱長生天保佑自己的丈夫,能平安度過這一劫難!悲傷的眼淚從臉頰簌簌下落……
翌日清晨,北京紫禁城養心殿內。兩宮皇太後和剛滿四歲的光緒帝,聽著泣不成聲的太醫院主事,詳細稟明了診治汗王病情始末及汗王遺言。不禁潸然淚下!
光緒帝年幼,見皇太後落淚、大臣慟哭;意識到朝中發生了不祥的大事,驚駭不已!
慈安太後緩緩說道:“該汗久居新疆,屢立戰功。竟能以土爾扈特一部落之力,在天山以南阻擋阿古柏賊寇數年之久。實乃我大清棟梁之臣!英年早逝,殊堪憫惜!……現大軍即將揮師西進、收複新疆,正是國家用人之際。不想大軍未行,先折一臂!惜哉、痛哉!”
朝廷當日下詔:“驚聞新疆土爾扈特南路盟盟長、卓哩克圖汗布彥因傷重身故。英年早逝,殊堪憫惜!著加恩賞銀三千兩,以修善事。著恭親王攜軍機處、總理衙門、內務府、理藩院大臣前往祭奠,以示國恩!所遺汗爵及盟長員缺以其子卓可圖襲授。盟長印務,交由福晉金花哈敦護理。另賞銀二萬兩……
“遵其‘生前護國拒賊,安後鎮邊懾寇’之遺願。該汗靈柩轉往新疆土爾扈特駐牧地巴音布魯克草原安葬;與殉國將士,同眠草原……沿途軍鎮台站一應官員,務虔心往祭以慰汗靈!同時妥為迎送護靈事宜,並賞賜遺使驛差……”
因各軍鎮的將軍、大臣、提督、總兵等朝廷大小官員,對汗王生前在新疆同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殊死相搏護國鎮邊的傳奇之事,早有耳聞,肅然起敬!都遠出百裏謁靈拜祭。當地百姓也紛紛自發趕來迎靈、護靈。
自京師起靈後,北京城—張家口—烏裏雅蘇台—科布多—塔爾巴哈台、巴音布魯克長達一萬八千裏的茫茫大地上,迎靈、護靈、送靈的人流隊伍絡繹不絕、連綿不斷……
科布多草原的山巔上。巴生台吉和福晉其其格,望著已然遠去的護靈隊伍,無比惆悵!沒想到與汗王哈密一別,竟成永訣……妹妹金花哈敦和剛滿十歲的小外甥汗王,能帶領土爾扈特部落躲過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圍追堵截,成功脫離險境嗎?
淚流滿麵的其其格放飛了信鴿。信鴿朝著遙遠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緩緩飛去……
智信隨護靈隊伍一路守護迴到了巴音布魯克。
汗王的離世,讓他悵然若失!感覺塵緣未了而陰陽相隔,心內無法釋懷;看著侵略軍對土爾扈特部落多年的圍堵,已然使整個部落生存艱難、苦不堪言!憂心如焚……
雖善後諸事已畢,智信仍獨坐氈房,終日焚香誦經。祈願汗王與惠永大師在天之靈,護佑土爾扈特部落及新疆眾生,早日脫離苦海!來世再結佛緣。
這一天,智信上山采藥歸來,心內激蕩不已!好似登山遠望,收獲了天地日月之靈氣。揮毫賦詩《天山魂—悼汗王》一首,稱讚汗王赤膽忠心、保家護國的豪邁壯舉。言道:
赤膽戍邊懷壯誌,恰逢國家危難時。
魑魅鐵蹄踏西陲,萬家野哭山河啼。
汗王挺劍躍身起,揮手斬斷狼頭旗。
草原有幸埋忠骨,花香常伴英雄氣!
又作《天山魂—行僧寄情》一首,抒發自己柔腸百轉的悲苦心緒。言道:
吾心已隨汗王去,但留一片誦經聲。
原知佛門萬事空,此時方覺世間情。
菩薩應解西陲苦,降福草原濟蒼生。
大軍西定天山日,沙彌背月向東行。
汗王辭世的消息傳到西征軍蘭州大營。左宗棠大驚失色!捶胸頓足、仰天長歎道:
“京城一別,竟成永訣!上天不公啊!……此等大智大勇之士若在軍中,浩罕賊寇何愁不破?現大軍尚未西行,先折我定邊大將!天理安在?……”
遂命護衛擺上香案,焚香祭拜。隨即召集各營將佐大帳聽令!
左宗棠慷慨言道:“布彥汗王乃通曉古今、胸懷韜略、智勇雙全之奇才。以部落一己之力,阻擋阿古柏賊寇進犯中天山八年之久。論護國鎮功之功,無人能及!雖壯誌未酬,溘然長逝;在天之靈,也一定會護佑我西征大軍破敵製勝!……我等應不負汗王所托,從速進疆剿賊。各軍加緊操練,快速掌握新式步槍、新式火炮的使用要領;熟知新火器、新陣法。加快製定步、炮、騎各兵種協同配合、攻城拔寨的操作規範。來年冰雪消融之時,祭旗西征!”
這時間,李劍已任西征軍前軍先鋒營統領,在西征軍大營效力;準備一同進疆蕩寇。聽聞汗王辭世,迴想與汗王的邂逅之情、新疆之約,霎時心痛不已!也來焚香祭拜……
汗王辭世半年後的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明。
蘭州大營旌旗招展,號炮震天!備戰完成的左宗棠西征大軍在此祭旗。收複新疆的號角正式吹響!
第一波進疆的西征大軍主力人馬,陣容是空前的壯觀。記有:
西寧道劉錦棠統領湘軍29營;烏魯木齊都統金順統領所部40營(含原成祿一軍所部,先鋒已抵巴裏坤);廣東提督張矅統領嵩武軍16營;記名提督徐占彪統領蜀軍9營;總兵董福祥、副將李劍統領甘軍9營。
漢中鎮總兵譚上連、寧夏鎮總兵譚拔萃、陝安鎮總兵餘虎恩等統領所部人馬。
直屬編成配置:炮兵5營、糧草輜重兵39營、戰地救護醫院7所。
征調的全國其他各路人馬,也在集結當中,準備直接趕赴新疆第一重鎮——巴裏坤。
這西征大軍擁有七萬多精銳人馬;全部裝備了蘭州機器製造局仿製生產的巨量先進步槍、火炮。彈藥準備充足,戰力空前強悍!
四月下旬,西征大軍會齊肅州(今酒泉)。集欽差大臣、東閣大學士、督辦新疆軍務、陝甘總督於一身的左宗棠;坐鎮肅州大營,督軍進疆。
西寧道劉錦棠總理西征軍營務,率西征軍主力從肅州跨越戈壁大漠向新疆哈密、巴裏坤進發。計劃采用“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戰略戰術;先從天山北坡東部的第一重鎮巴裏坤開始,在天山以北由東向西攻擊前進。沿途打擊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各處據點,收複沿線各個軍鎮。
六月,西征軍主力抵達巴裏坤。這時間,巴裏坤已經儲備了大量從俄羅斯購進的糧食;加上哈密駐軍屯田收獲的糧食,足以暫時支撐西征大軍近期的消耗。這給內地軍糧的轉運進疆,留出了寶貴的緩衝時間。
七月,劉錦棠率大軍迅速西進至古城(今奇台),準備再轉濟木薩,與先期進疆的烏魯木齊都統金順所部會合。
金順率領先期進疆的部分人馬,與新疆當地的徐學功、孔才等部會合後,在濟木薩紮下大營;與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濟木薩大營遙相對峙。而敵軍的濟木薩大營有數千人馬,軍力不容小覷!
得知西征大軍主力過了大漠戈壁、已經到達巴裏坤,正沿天山北坡由東向西快速推進的消息;先期進疆的各路人馬士氣大振!
這時間的金都統,已經打消了顧慮,放開了手腳,準備尋找戰機、大膽出擊!
他得到探馬的報告:阿古柏軍設在濟木薩的大營,在探知我西征大軍主力抵近古城的消息後,正在拔營向阜康和古牧地(今米泉)方向撤退。
金都統在與各位將領商議後,覺得機不可失!立即命令前軍先鋒孔才,率領“定西馬隊”五營人馬,奔襲追擊。
孔才率軍窮追不舍,擊殺敵軍無數!可衝得過猛,陷入了敵陣核心;被敵軍重兵圍困於阜康的白楊驛(今阜康滋泥泉子),情勢十分危急!
這時已任金順部“振武營”統領的徐學功,急率五營騎兵奮力馳援。雖又擊殺大批敵軍,可寡不敵眾;最後也一同被困在了白楊驛。
金順急忙親率中軍大隊人馬趕到白楊驛外圍,猛踹敵陣!欲解孔才、徐學功之圍。
此時,敵軍查探到我西征大軍主力人馬,離白楊驛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便從古牧地大營急調數千人馬,前來一爭高下。
一時間,狹路相逢的兩軍,在小小的白楊驛展開了對決,殺得天昏地暗、難分難解。清澈的白楊河,瞬間染成了血紅色。
白楊驛戰場尚未分出勝負。敵軍探馬又已偵知我西征大軍主力,早已跨過了古城,到了濟木薩;先鋒騎兵已經接近娘娘廟。
敵軍主將頓覺情況不妙!便立刻又從古牧地大營和阜康城,再增調大隊人馬投入白楊驛戰場,準備速戰速決。企圖在我西征大軍主力到來之前,徹底打垮麵前的這支中國軍隊,然後抽身迴撤。
金順看得十分明白,更不肯就此罷手。他同樣命令本部大營後軍人馬傾巢出動,不計後果、全力來戰!
被敵軍包圍在核心的徐學功、孔才和外側實現反包圍的金順所部其他將領,同樣知道西征大軍主力就在不遠處了;既不用搬兵、也不用求援,時辰已到,立見分曉!於是,大家越戰越勇、膽氣越戰越壯!
就在兩軍鏖戰不退、勝負難分的時候,董福祥、李劍率領西征軍主力人馬的先鋒騎兵殺到……敵軍陣腳開始大亂。驚恐之下的大隊敵軍,被迫倉皇奪路向西逃竄。
西征軍這兩路主力人馬合兵一處,奮力掩殺三十多公裏,斬殺敵軍無數!還就手拿下了三十公裏外的阜康城。這裏與浩罕軍重兵駐守的古牧地大營,已經遙遙相望;而古牧地身後的不遠處,就是烏魯木齊了。
金都統和大家都沒想到,本來安排的一場規模不大的追擊戰,最終卻演變成了千軍萬馬的大對決!這西征大軍進疆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竟是狹路相逢、短兵相接、險中求勝的遭遇戰。
西征軍的武將們,都認為此戰十分完美!各路人馬戰術配合、戰機把握都恰到好處;重創、擊潰了大批敵軍,自身還損失不大。
這讓先期進疆的這些人馬,尤其是徐學功、孔才這些本地將領,出了一口被壓抑許久的惡氣,極大地鼓舞了士氣!還順勢收複了阜康城,為下一步攻打敵軍古牧地大營、收複烏魯木齊,創造了先決條件。
而隨軍的謀士們,則有些心有餘悸!認為此戰雖戰果累累,也不能算是冒險輕進;但多少還是有些浮躁輕敵。如若西征軍主力人馬晚到一兩個時辰,則此戰結果必定改寫。這顯然與步步為營、穩中求勝的戰略思想有些大相徑庭。
劉錦棠和金順這兩位主將,自然心裏有底。通過這次較量,對阿古柏侵略軍的戰鬥力、裝備水平、步騎協調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後的戰場上,會拿捏得更加準確、更加穩當。
九月初。西征軍聲東擊西,襲取了水源地黃田。控製了水源後,大軍開始架設炮台,晝夜不停地四麵轟擊敵軍古牧地大營。
敵軍橫亙在北疆門戶上的這個最重要的戰略堡壘,雖然有數萬人馬駐守;但在我西征軍犀利的炮火麵前,已經變得岌岌可危!
坐鎮托克遜的阿古柏聞報黃田已丟、古牧地大營被困,有些急火攻心!他知道:如果古牧地大營不保,則烏魯木齊必失!而烏魯木齊一丟,北疆的昌吉、唿圖壁、瑪納斯門戶大開,後果不堪設想!
他立刻命令駐守烏魯木齊的海古拉“前進軍團”三個騎兵師,和駐守昌吉的雲努斯“側衛軍團”一個騎兵師,從烏魯木齊和昌吉傾巢來救古牧地大營。同時命令防守達阪城的愛伊德爾,派出所有騎兵,赴古牧地馳援參戰。
心急火燎的海古拉和雲努斯會合後,率四個騎兵師的上萬人馬,揮兵急進三十公裏,來救古牧地大營;可還沒能與困在古牧地大營的主將帕提拉見上麵,就一頭鑽進了西征軍的“口袋陣”。
結果被西征軍犀利的槍炮火力幹掉了近一半;剩下的人馬,又被西征軍的騎兵數輪砍殺,所剩無幾。開始四處奔逃!
愛伊德爾的達阪城騎兵,還沒到達戰場,就撞見了海古拉前進軍團敗退下來的殘兵;索性合並一處,退迴了達阪城。雲努斯帶著已被徹底打殘的側衛軍團騎兵師退迴了昌吉。
被困在古牧地大營中的敵軍主將帕提拉,聞聽海古拉親自帶來的四個騎兵師援軍,被徹底擊潰;而古牧地大營的兩處主城牆,也已被轟塌,感覺死守無望!慌忙指揮剩下的一萬多敵軍,向達阪城和托克遜方向冒死突圍。
西征軍各部奮力追擊掩殺,斬獲無數!並趁勢直搗敵軍已然兵力空虛的北疆老巢——烏魯木齊滿漢三城。不費吹灰之力,將三城拿下。
此戰共殲滅敵軍一萬八千餘人,繳獲軍糧百萬斤,繳獲軍火物資無數。西征軍陣營中,提督楊萬義、總兵王春和、徐桂林、副將陳百順等將佐六十員及軍士千人戰死殉國。
休整一周後,西征軍繼續西進,連克昌吉、唿圖壁兩城。殲滅敵軍三千餘人,自身損失輕微。
想到這些,汗王的心內始終不能平靜。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讓人夜不能寐。久盼之日終於來臨,鐵蹄之下的新疆不日可定,哪能不讓人心曠神怡?
遂上書朝廷,請求返疆參戰。準備在複土之戰中再顯身手。
看似萬事俱備、水到渠成;卻偏偏天妒英才、不遂人願。還沒等到朝廷迴音;多年積下的內外戰傷,使汗王的身體狀況突然惡化。
這讓能起死迴生的太醫們,都感到束手無策……
巴音青和智信,看到前來給汗王診治的太醫突然增多,連太醫院的院使、主事都親自前來探病,而且都神情憂鬱!感覺到汗王的病情正在迅速加重。痛心不已!
智信每日誦經禱告!祈願汗王能早日康複、重返戰場……
與左大帥分別四個月後,已經進入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的秋季。白露剛過,秋風蕭瑟、大雁南飛。
這天傍晚。汗王突然感覺胸口沉重、揮汗如雨……探病的太醫大驚失色!慌忙設法施救……
汗王自覺身體極度虛弱、恢複無望;已經沒有可能再重迴與侵略者殊死拚殺的戰場……恍惚之中,仍被鐵蹄踐踏的草原在呻吟、破碎的新疆山河在唿喚、日思夜念的妻兒鄉親兄弟們在期盼、西征軍大營門前的左大帥在眺望著自己的身影……壯誌未酬的兩行淚珠,簌簌下落。
他緩緩招手,把智信和巴音青叫到了跟前,囑咐道:
“朝廷已下定決心,收複新疆。左大帥即將揮師西進,新疆不日可定。我心可安!但不能親赴戰陣、手刃賊寇,確為憾事!……現所囑身後之事,請兩位定要盡心記下……”
兩人大驚!智信趕緊合十誦道:“菩薩慈悲,救苦救難。一定會保佑汗王平安康複!阿彌陀佛!”
巴音青哽咽道:“家鄉的老老少少,都在盼著你迴去;帶著他們上陣殺敵、重建家園。千萬不能往別處想啊……”
汗王微笑著輕輕地搖了搖頭,“男兒有淚不輕彈!人生自古誰無死?……記住:告誡我土爾扈特所部軍民。協同西征大軍勠力殺敵,一舉蕩平賊寇、複我疆土!……新疆乃我等故土。生為新疆人,護國拒賊有責;死為新疆鬼,也應為國鎮邊懾寇!與沙場捐軀的勇士們同眠天山草原,是我最後的心願!……”
巴音青和智信聽後大哭不止!一旁的太醫們也在悄悄落淚。
當晚。汗王安詳地合上了自己堅毅、剛強的雙眼……一道靈光衝上九霄!直往西陲新疆方向,飄然而去……
萬裏之外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上。金花哈敦和年幼的卓可圖,同時在睡夢中被大群天鵝淒厲的鳴叫聲驚醒!
小卓可圖抹著眼淚,向額吉說道:“我夢見阿爸了!……他在戰場上,渾身是傷。他的戰馬也受傷了,在流血……阿爸在向我們揮手……我不知道他要往哪裏去?……”
小卓可圖依偎在金花哈敦懷裏,啜泣著越說越傷心。
金花哈敦緊緊摟著卓可圖。想到自己剛才也做了同樣的夢;也是夢見渾身是傷的汗王,在侵略軍的陣地上奮勇拚殺!揮刀砍倒了侵略軍的狼頭戰旗……數不清的敵軍向汗王舉起了槍……
聯想到從未有過的大群天鵝半夜淒慘鳴叫;冥冥之中,感覺到定有不祥之事發生……
她不忍再繼續想下去;閉上雙眼,默默祈禱長生天保佑自己的丈夫,能平安度過這一劫難!悲傷的眼淚從臉頰簌簌下落……
翌日清晨,北京紫禁城養心殿內。兩宮皇太後和剛滿四歲的光緒帝,聽著泣不成聲的太醫院主事,詳細稟明了診治汗王病情始末及汗王遺言。不禁潸然淚下!
光緒帝年幼,見皇太後落淚、大臣慟哭;意識到朝中發生了不祥的大事,驚駭不已!
慈安太後緩緩說道:“該汗久居新疆,屢立戰功。竟能以土爾扈特一部落之力,在天山以南阻擋阿古柏賊寇數年之久。實乃我大清棟梁之臣!英年早逝,殊堪憫惜!……現大軍即將揮師西進、收複新疆,正是國家用人之際。不想大軍未行,先折一臂!惜哉、痛哉!”
朝廷當日下詔:“驚聞新疆土爾扈特南路盟盟長、卓哩克圖汗布彥因傷重身故。英年早逝,殊堪憫惜!著加恩賞銀三千兩,以修善事。著恭親王攜軍機處、總理衙門、內務府、理藩院大臣前往祭奠,以示國恩!所遺汗爵及盟長員缺以其子卓可圖襲授。盟長印務,交由福晉金花哈敦護理。另賞銀二萬兩……
“遵其‘生前護國拒賊,安後鎮邊懾寇’之遺願。該汗靈柩轉往新疆土爾扈特駐牧地巴音布魯克草原安葬;與殉國將士,同眠草原……沿途軍鎮台站一應官員,務虔心往祭以慰汗靈!同時妥為迎送護靈事宜,並賞賜遺使驛差……”
因各軍鎮的將軍、大臣、提督、總兵等朝廷大小官員,對汗王生前在新疆同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殊死相搏護國鎮邊的傳奇之事,早有耳聞,肅然起敬!都遠出百裏謁靈拜祭。當地百姓也紛紛自發趕來迎靈、護靈。
自京師起靈後,北京城—張家口—烏裏雅蘇台—科布多—塔爾巴哈台、巴音布魯克長達一萬八千裏的茫茫大地上,迎靈、護靈、送靈的人流隊伍絡繹不絕、連綿不斷……
科布多草原的山巔上。巴生台吉和福晉其其格,望著已然遠去的護靈隊伍,無比惆悵!沒想到與汗王哈密一別,竟成永訣……妹妹金花哈敦和剛滿十歲的小外甥汗王,能帶領土爾扈特部落躲過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圍追堵截,成功脫離險境嗎?
淚流滿麵的其其格放飛了信鴿。信鴿朝著遙遠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緩緩飛去……
智信隨護靈隊伍一路守護迴到了巴音布魯克。
汗王的離世,讓他悵然若失!感覺塵緣未了而陰陽相隔,心內無法釋懷;看著侵略軍對土爾扈特部落多年的圍堵,已然使整個部落生存艱難、苦不堪言!憂心如焚……
雖善後諸事已畢,智信仍獨坐氈房,終日焚香誦經。祈願汗王與惠永大師在天之靈,護佑土爾扈特部落及新疆眾生,早日脫離苦海!來世再結佛緣。
這一天,智信上山采藥歸來,心內激蕩不已!好似登山遠望,收獲了天地日月之靈氣。揮毫賦詩《天山魂—悼汗王》一首,稱讚汗王赤膽忠心、保家護國的豪邁壯舉。言道:
赤膽戍邊懷壯誌,恰逢國家危難時。
魑魅鐵蹄踏西陲,萬家野哭山河啼。
汗王挺劍躍身起,揮手斬斷狼頭旗。
草原有幸埋忠骨,花香常伴英雄氣!
又作《天山魂—行僧寄情》一首,抒發自己柔腸百轉的悲苦心緒。言道:
吾心已隨汗王去,但留一片誦經聲。
原知佛門萬事空,此時方覺世間情。
菩薩應解西陲苦,降福草原濟蒼生。
大軍西定天山日,沙彌背月向東行。
汗王辭世的消息傳到西征軍蘭州大營。左宗棠大驚失色!捶胸頓足、仰天長歎道:
“京城一別,竟成永訣!上天不公啊!……此等大智大勇之士若在軍中,浩罕賊寇何愁不破?現大軍尚未西行,先折我定邊大將!天理安在?……”
遂命護衛擺上香案,焚香祭拜。隨即召集各營將佐大帳聽令!
左宗棠慷慨言道:“布彥汗王乃通曉古今、胸懷韜略、智勇雙全之奇才。以部落一己之力,阻擋阿古柏賊寇進犯中天山八年之久。論護國鎮功之功,無人能及!雖壯誌未酬,溘然長逝;在天之靈,也一定會護佑我西征大軍破敵製勝!……我等應不負汗王所托,從速進疆剿賊。各軍加緊操練,快速掌握新式步槍、新式火炮的使用要領;熟知新火器、新陣法。加快製定步、炮、騎各兵種協同配合、攻城拔寨的操作規範。來年冰雪消融之時,祭旗西征!”
這時間,李劍已任西征軍前軍先鋒營統領,在西征軍大營效力;準備一同進疆蕩寇。聽聞汗王辭世,迴想與汗王的邂逅之情、新疆之約,霎時心痛不已!也來焚香祭拜……
汗王辭世半年後的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明。
蘭州大營旌旗招展,號炮震天!備戰完成的左宗棠西征大軍在此祭旗。收複新疆的號角正式吹響!
第一波進疆的西征大軍主力人馬,陣容是空前的壯觀。記有:
西寧道劉錦棠統領湘軍29營;烏魯木齊都統金順統領所部40營(含原成祿一軍所部,先鋒已抵巴裏坤);廣東提督張矅統領嵩武軍16營;記名提督徐占彪統領蜀軍9營;總兵董福祥、副將李劍統領甘軍9營。
漢中鎮總兵譚上連、寧夏鎮總兵譚拔萃、陝安鎮總兵餘虎恩等統領所部人馬。
直屬編成配置:炮兵5營、糧草輜重兵39營、戰地救護醫院7所。
征調的全國其他各路人馬,也在集結當中,準備直接趕赴新疆第一重鎮——巴裏坤。
這西征大軍擁有七萬多精銳人馬;全部裝備了蘭州機器製造局仿製生產的巨量先進步槍、火炮。彈藥準備充足,戰力空前強悍!
四月下旬,西征大軍會齊肅州(今酒泉)。集欽差大臣、東閣大學士、督辦新疆軍務、陝甘總督於一身的左宗棠;坐鎮肅州大營,督軍進疆。
西寧道劉錦棠總理西征軍營務,率西征軍主力從肅州跨越戈壁大漠向新疆哈密、巴裏坤進發。計劃采用“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戰略戰術;先從天山北坡東部的第一重鎮巴裏坤開始,在天山以北由東向西攻擊前進。沿途打擊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各處據點,收複沿線各個軍鎮。
六月,西征軍主力抵達巴裏坤。這時間,巴裏坤已經儲備了大量從俄羅斯購進的糧食;加上哈密駐軍屯田收獲的糧食,足以暫時支撐西征大軍近期的消耗。這給內地軍糧的轉運進疆,留出了寶貴的緩衝時間。
七月,劉錦棠率大軍迅速西進至古城(今奇台),準備再轉濟木薩,與先期進疆的烏魯木齊都統金順所部會合。
金順率領先期進疆的部分人馬,與新疆當地的徐學功、孔才等部會合後,在濟木薩紮下大營;與阿古柏侵略軍、英國雇傭軍的濟木薩大營遙相對峙。而敵軍的濟木薩大營有數千人馬,軍力不容小覷!
得知西征大軍主力過了大漠戈壁、已經到達巴裏坤,正沿天山北坡由東向西快速推進的消息;先期進疆的各路人馬士氣大振!
這時間的金都統,已經打消了顧慮,放開了手腳,準備尋找戰機、大膽出擊!
他得到探馬的報告:阿古柏軍設在濟木薩的大營,在探知我西征大軍主力抵近古城的消息後,正在拔營向阜康和古牧地(今米泉)方向撤退。
金都統在與各位將領商議後,覺得機不可失!立即命令前軍先鋒孔才,率領“定西馬隊”五營人馬,奔襲追擊。
孔才率軍窮追不舍,擊殺敵軍無數!可衝得過猛,陷入了敵陣核心;被敵軍重兵圍困於阜康的白楊驛(今阜康滋泥泉子),情勢十分危急!
這時已任金順部“振武營”統領的徐學功,急率五營騎兵奮力馳援。雖又擊殺大批敵軍,可寡不敵眾;最後也一同被困在了白楊驛。
金順急忙親率中軍大隊人馬趕到白楊驛外圍,猛踹敵陣!欲解孔才、徐學功之圍。
此時,敵軍查探到我西征大軍主力人馬,離白楊驛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便從古牧地大營急調數千人馬,前來一爭高下。
一時間,狹路相逢的兩軍,在小小的白楊驛展開了對決,殺得天昏地暗、難分難解。清澈的白楊河,瞬間染成了血紅色。
白楊驛戰場尚未分出勝負。敵軍探馬又已偵知我西征大軍主力,早已跨過了古城,到了濟木薩;先鋒騎兵已經接近娘娘廟。
敵軍主將頓覺情況不妙!便立刻又從古牧地大營和阜康城,再增調大隊人馬投入白楊驛戰場,準備速戰速決。企圖在我西征大軍主力到來之前,徹底打垮麵前的這支中國軍隊,然後抽身迴撤。
金順看得十分明白,更不肯就此罷手。他同樣命令本部大營後軍人馬傾巢出動,不計後果、全力來戰!
被敵軍包圍在核心的徐學功、孔才和外側實現反包圍的金順所部其他將領,同樣知道西征大軍主力就在不遠處了;既不用搬兵、也不用求援,時辰已到,立見分曉!於是,大家越戰越勇、膽氣越戰越壯!
就在兩軍鏖戰不退、勝負難分的時候,董福祥、李劍率領西征軍主力人馬的先鋒騎兵殺到……敵軍陣腳開始大亂。驚恐之下的大隊敵軍,被迫倉皇奪路向西逃竄。
西征軍這兩路主力人馬合兵一處,奮力掩殺三十多公裏,斬殺敵軍無數!還就手拿下了三十公裏外的阜康城。這裏與浩罕軍重兵駐守的古牧地大營,已經遙遙相望;而古牧地身後的不遠處,就是烏魯木齊了。
金都統和大家都沒想到,本來安排的一場規模不大的追擊戰,最終卻演變成了千軍萬馬的大對決!這西征大軍進疆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竟是狹路相逢、短兵相接、險中求勝的遭遇戰。
西征軍的武將們,都認為此戰十分完美!各路人馬戰術配合、戰機把握都恰到好處;重創、擊潰了大批敵軍,自身還損失不大。
這讓先期進疆的這些人馬,尤其是徐學功、孔才這些本地將領,出了一口被壓抑許久的惡氣,極大地鼓舞了士氣!還順勢收複了阜康城,為下一步攻打敵軍古牧地大營、收複烏魯木齊,創造了先決條件。
而隨軍的謀士們,則有些心有餘悸!認為此戰雖戰果累累,也不能算是冒險輕進;但多少還是有些浮躁輕敵。如若西征軍主力人馬晚到一兩個時辰,則此戰結果必定改寫。這顯然與步步為營、穩中求勝的戰略思想有些大相徑庭。
劉錦棠和金順這兩位主將,自然心裏有底。通過這次較量,對阿古柏侵略軍的戰鬥力、裝備水平、步騎協調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後的戰場上,會拿捏得更加準確、更加穩當。
九月初。西征軍聲東擊西,襲取了水源地黃田。控製了水源後,大軍開始架設炮台,晝夜不停地四麵轟擊敵軍古牧地大營。
敵軍橫亙在北疆門戶上的這個最重要的戰略堡壘,雖然有數萬人馬駐守;但在我西征軍犀利的炮火麵前,已經變得岌岌可危!
坐鎮托克遜的阿古柏聞報黃田已丟、古牧地大營被困,有些急火攻心!他知道:如果古牧地大營不保,則烏魯木齊必失!而烏魯木齊一丟,北疆的昌吉、唿圖壁、瑪納斯門戶大開,後果不堪設想!
他立刻命令駐守烏魯木齊的海古拉“前進軍團”三個騎兵師,和駐守昌吉的雲努斯“側衛軍團”一個騎兵師,從烏魯木齊和昌吉傾巢來救古牧地大營。同時命令防守達阪城的愛伊德爾,派出所有騎兵,赴古牧地馳援參戰。
心急火燎的海古拉和雲努斯會合後,率四個騎兵師的上萬人馬,揮兵急進三十公裏,來救古牧地大營;可還沒能與困在古牧地大營的主將帕提拉見上麵,就一頭鑽進了西征軍的“口袋陣”。
結果被西征軍犀利的槍炮火力幹掉了近一半;剩下的人馬,又被西征軍的騎兵數輪砍殺,所剩無幾。開始四處奔逃!
愛伊德爾的達阪城騎兵,還沒到達戰場,就撞見了海古拉前進軍團敗退下來的殘兵;索性合並一處,退迴了達阪城。雲努斯帶著已被徹底打殘的側衛軍團騎兵師退迴了昌吉。
被困在古牧地大營中的敵軍主將帕提拉,聞聽海古拉親自帶來的四個騎兵師援軍,被徹底擊潰;而古牧地大營的兩處主城牆,也已被轟塌,感覺死守無望!慌忙指揮剩下的一萬多敵軍,向達阪城和托克遜方向冒死突圍。
西征軍各部奮力追擊掩殺,斬獲無數!並趁勢直搗敵軍已然兵力空虛的北疆老巢——烏魯木齊滿漢三城。不費吹灰之力,將三城拿下。
此戰共殲滅敵軍一萬八千餘人,繳獲軍糧百萬斤,繳獲軍火物資無數。西征軍陣營中,提督楊萬義、總兵王春和、徐桂林、副將陳百順等將佐六十員及軍士千人戰死殉國。
休整一周後,西征軍繼續西進,連克昌吉、唿圖壁兩城。殲滅敵軍三千餘人,自身損失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