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九論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應戰,對戰,本諸身。而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於手。而所以為手之轉移者,又在於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動之機,抑揚伸縮,非步何以示變化之妙。即謂觀察在眼,變化在心,而轉變抹角,千變萬化,不至窮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強可致之也。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覺,身欲動而步以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驅而若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其斯之謂歟!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總之:捶以論勢而握要者步也。活與不活,在於步,靈與不靈亦在於步。步之為用大矣哉!
注釋:周身四肢百骸如果要動,必須要以步動為先,步乃一身之根基,周身運動之樞紐也,自身以步法與對手應戰、對戰。所以身體之中流砥柱就是步。
隨機應變之能在於手,而手之運轉移動又在於步。身法之進退反側,隻有使用步法之變化作為實現手段;身法之抑揚伸縮,也隻有配合以步法方能顯示其變化之精妙。
對敵之觀察在於眼,而打法之變化在於心。身處實戰中之電光火石之間、轉彎抹角之處,而仍然能夠根據對手之變化而變化自身,不至於黔驢技窮者,均是步法之變化的功勞。
但是步法不可勉強而為之,步法之動作要出於無心(無心即意也!),所以進退反側之變化才能不被對手知覺。身體要動之時,步法為先,以步法決定身法。手將要動而步法早已做好準備。由步法決定身法手法,則無意之中即達到目的,實則乃步法之驅動也!所謂的上欲動而下自隨之,就是此理。
步法分前後,前步後步分明,乃步法所為;步法前後不分,無有定位,也是步法所致,步無定位,則不能進行能量蓄發,故步要有定位。所以步法之要為隨,一步變化則另一步必隨之而動。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
總之,太極拳之拳勢之要在於步,身體活與不活,靈與不靈,亦在於步。步法在技擊實戰中之作用大矣!
(原文)第十論剛柔]
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氣強者取乎勢之剛,氣弱者取乎勢之柔,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尚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然剛柔既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諳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還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遊,連,隨,騰,閃,折,空,棚,履,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
注釋:剛,與敵硬頂之力;柔,非無力,乃引進落空、借力打力之力也!如果不懂柔力之道,妄想以鬆懈禦敵,則被痛打也!
拳術之應用,內裏的氣的能量蓄發與外形之勢而已,即形意。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如欲主動擊敵,則將體內蓄發出的巨大能量發出,使用剛力打擊敵人;如欲後發製人,則不將體內蓄發出的能量發出,而是使用柔力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剛者,以千鈞之力鎮壓百鈞之力;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所以剛柔之分,不在內外合一之能量蓄發,而在於使用能量之手段與技巧也!同樣的能量蓄發,因使用方式不同而顯現出剛柔之別。
剛柔既分,而能量蓄發與應用亦各自有別。四肢百骸發動,能量鼓蕩於外,而內裏靜重,則為剛勢也!剛勢為形意拳之能量蓄發,內裏無能量流動運行,而將能量均發出體外,打擊敵人。
能量不鼓蕩於外,而是在體內流動運行,以用於與敵人之勁力做陰陽轉換,而外表輕和,柔勢也!柔勢即為太極拳的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使用剛力時不可無柔力,即不可將內裏能量一次性全部發出,使得內裏空虛而不能迅速應變;使用柔力時也不可沒有剛力,無剛力則不能完全引進落空,要留出一點剛力做引進落空之誘餌,避免敵人之力趁虛而入。
隻有剛柔相濟才是武學之道。剛柔相濟,則粘,遊,連,隨,騰,閃,折,空,棚,履,擠,捺等技擊之術才能自然而然地使出。剛柔不可偏用,為武學不可忽略之道。
柔力,被謬傳為四兩撥千斤。所以妄想以鬆懈的四兩撥千斤者,均被痛打。為何?
各位看官,你家中都有二十斤重的米袋子,你可去使用四兩力去撥動一下,看看是否可以?
各位看官,可曾見過西方格鬥術之拳擊比賽?那千鈞之力之重拳,即便不能將對手打倒,亦將對手身體打得趔趔趄趄、踉踉蹌蹌,你可曾敢於用吞天之妄想去想象一下,u看書 ww.uuknshuom能否用四兩力撥開千鈞之拳?
各位看官,隨便到街上找個人,讓他對著你身體側邊打過一拳而不打向你的身體,在確保你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去試一試看看能否用四兩力撥開百鈞之拳?
如果各位看官均對以上現實熟視無睹,那麽你真是可以作為王誌鬆太極功夫演示會的看客而向其交錢學拳了!
那“四兩撥千斤”之語不是單句話,而是有上聯的:用意不用力,四兩撥千斤!
各位看官,那用意不用力之意思,在前麵已經介紹過了,但是不妨在此重溫一次:力,肌肉緊張發力之蠻力、拙力也;意,身體對五行之力生成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條件反射也。
用意不用力,即在使用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內家拳之能量蓄發時,身體決不能使用肌肉緊張發力的拙力、蠻力,而是利用身體之意進行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從而生成巨大的內外合一之能量蓄發!
而使用意進行周身整體壓縮旋轉,隻需四兩力!這也是為什麽你眼中看到的太極拳都是鬆沉的,都是使用四兩力的!
所以,在內家拳以心行氣壓縮旋轉之能量蓄發中,自身僅僅使用四兩力就能夠蓄發出千鈞之力!
所以,四兩撥千斤,絕不是用四兩力撥開千斤力,而是自身使用四兩力而獲得千斤力。
能夠與千斤力抗衡的,隻能是千斤力!
最後,奉勸各位看官,拋棄使用四兩力去對抗千斤力的迷信幻想,老老實實地去習練出太極拳的千斤力,以提防挨打!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應戰,對戰,本諸身。而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於手。而所以為手之轉移者,又在於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動之機,抑揚伸縮,非步何以示變化之妙。即謂觀察在眼,變化在心,而轉變抹角,千變萬化,不至窮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強可致之也。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覺,身欲動而步以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驅而若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其斯之謂歟!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總之:捶以論勢而握要者步也。活與不活,在於步,靈與不靈亦在於步。步之為用大矣哉!
注釋:周身四肢百骸如果要動,必須要以步動為先,步乃一身之根基,周身運動之樞紐也,自身以步法與對手應戰、對戰。所以身體之中流砥柱就是步。
隨機應變之能在於手,而手之運轉移動又在於步。身法之進退反側,隻有使用步法之變化作為實現手段;身法之抑揚伸縮,也隻有配合以步法方能顯示其變化之精妙。
對敵之觀察在於眼,而打法之變化在於心。身處實戰中之電光火石之間、轉彎抹角之處,而仍然能夠根據對手之變化而變化自身,不至於黔驢技窮者,均是步法之變化的功勞。
但是步法不可勉強而為之,步法之動作要出於無心(無心即意也!),所以進退反側之變化才能不被對手知覺。身體要動之時,步法為先,以步法決定身法。手將要動而步法早已做好準備。由步法決定身法手法,則無意之中即達到目的,實則乃步法之驅動也!所謂的上欲動而下自隨之,就是此理。
步法分前後,前步後步分明,乃步法所為;步法前後不分,無有定位,也是步法所致,步無定位,則不能進行能量蓄發,故步要有定位。所以步法之要為隨,一步變化則另一步必隨之而動。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
總之,太極拳之拳勢之要在於步,身體活與不活,靈與不靈,亦在於步。步法在技擊實戰中之作用大矣!
(原文)第十論剛柔]
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氣強者取乎勢之剛,氣弱者取乎勢之柔,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尚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然剛柔既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諳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還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遊,連,隨,騰,閃,折,空,棚,履,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
注釋:剛,與敵硬頂之力;柔,非無力,乃引進落空、借力打力之力也!如果不懂柔力之道,妄想以鬆懈禦敵,則被痛打也!
拳術之應用,內裏的氣的能量蓄發與外形之勢而已,即形意。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如欲主動擊敵,則將體內蓄發出的巨大能量發出,使用剛力打擊敵人;如欲後發製人,則不將體內蓄發出的能量發出,而是使用柔力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剛者,以千鈞之力鎮壓百鈞之力;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所以剛柔之分,不在內外合一之能量蓄發,而在於使用能量之手段與技巧也!同樣的能量蓄發,因使用方式不同而顯現出剛柔之別。
剛柔既分,而能量蓄發與應用亦各自有別。四肢百骸發動,能量鼓蕩於外,而內裏靜重,則為剛勢也!剛勢為形意拳之能量蓄發,內裏無能量流動運行,而將能量均發出體外,打擊敵人。
能量不鼓蕩於外,而是在體內流動運行,以用於與敵人之勁力做陰陽轉換,而外表輕和,柔勢也!柔勢即為太極拳的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使用剛力時不可無柔力,即不可將內裏能量一次性全部發出,使得內裏空虛而不能迅速應變;使用柔力時也不可沒有剛力,無剛力則不能完全引進落空,要留出一點剛力做引進落空之誘餌,避免敵人之力趁虛而入。
隻有剛柔相濟才是武學之道。剛柔相濟,則粘,遊,連,隨,騰,閃,折,空,棚,履,擠,捺等技擊之術才能自然而然地使出。剛柔不可偏用,為武學不可忽略之道。
柔力,被謬傳為四兩撥千斤。所以妄想以鬆懈的四兩撥千斤者,均被痛打。為何?
各位看官,你家中都有二十斤重的米袋子,你可去使用四兩力去撥動一下,看看是否可以?
各位看官,可曾見過西方格鬥術之拳擊比賽?那千鈞之力之重拳,即便不能將對手打倒,亦將對手身體打得趔趔趄趄、踉踉蹌蹌,你可曾敢於用吞天之妄想去想象一下,u看書 ww.uuknshuom能否用四兩力撥開千鈞之拳?
各位看官,隨便到街上找個人,讓他對著你身體側邊打過一拳而不打向你的身體,在確保你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去試一試看看能否用四兩力撥開百鈞之拳?
如果各位看官均對以上現實熟視無睹,那麽你真是可以作為王誌鬆太極功夫演示會的看客而向其交錢學拳了!
那“四兩撥千斤”之語不是單句話,而是有上聯的:用意不用力,四兩撥千斤!
各位看官,那用意不用力之意思,在前麵已經介紹過了,但是不妨在此重溫一次:力,肌肉緊張發力之蠻力、拙力也;意,身體對五行之力生成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條件反射也。
用意不用力,即在使用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內家拳之能量蓄發時,身體決不能使用肌肉緊張發力的拙力、蠻力,而是利用身體之意進行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從而生成巨大的內外合一之能量蓄發!
而使用意進行周身整體壓縮旋轉,隻需四兩力!這也是為什麽你眼中看到的太極拳都是鬆沉的,都是使用四兩力的!
所以,在內家拳以心行氣壓縮旋轉之能量蓄發中,自身僅僅使用四兩力就能夠蓄發出千鈞之力!
所以,四兩撥千斤,絕不是用四兩力撥開千斤力,而是自身使用四兩力而獲得千斤力。
能夠與千斤力抗衡的,隻能是千斤力!
最後,奉勸各位看官,拋棄使用四兩力去對抗千斤力的迷信幻想,老老實實地去習練出太極拳的千斤力,以提防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