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吳全佑一直跟隨楊露禪,深得楊露禪真傳,對楊露禪改陳氏太極拳雙重為單重也深有其感,加以支持。後吳全佑將其太極功夫傳承與其子吳鑒泉、其徒王茂齋,二人即為吳氏太極拳創始人。這吳氏太極拳亦如吳鑒泉其人,中規中矩,所以這吳氏太極拳為最規矩之拳,外形動作定四方四隅,推手亦要求周身中正。
不但這太極拳因楊露禪而興旺,那形意拳也同時在發展。
李洛能先生改心意六合拳為形意拳後,加入十二形,但這十二形僅為單式,後經李洛能弟子整理、發展,逐漸將十二形每一形都發展成為套路,還不斷創新出各種套路,如五行相生相克、連環等單行拳。
這李洛能的弟子之中,最有成就者,當屬郭雲深。
這郭雲深遍訪名師,習練過各種拳術,對其最為影響者,當屬八極拳。這八極拳為介於外家拳向內家拳過渡的一種拳術,亦知心力,求氣,但尚未達到五行能量周身運行之程度,而是隻在心與會陰之間上下運行,氣沉丹田而不運行,所以及其剛猛,但運化不足。
郭雲深學成八極拳後,其師知其為人傑,當向更高處發展,故推薦其去山西李洛能先生處學習形意拳。這李洛能看到郭雲深神形兼備,頗感喜歡,認定是塊習武的好材料,遂傾囊相傳。這郭雲深跟隨李洛能習練形意拳十二年,得形意拳精髓。
郭雲深品性仗義,好打不平,因打死一惡霸被官府抓入牢房,在牢房中亦勤練不輟。在牢房中,郭雲深身戴枷鎖鐐銬,手不能離身半尺,拳不可上發,腳不可邁一步,故僅可習練小步崩拳,拳在枷鎖之下直出。郭雲深身上枷鎖鐐銬加起來三十餘斤重,每日戴著這三十餘斤的重量習練,可想而知這心意之力得多麽強大。後來由於發力過猛,枷鎖鐐銬與肉體摩擦,將肉磨爛,遂手扶枷鎖而不發拳,僅使用心意之力,這就成就了郭雲深之獨特功夫,由於其心意之力存於體腔而不能由拳外發,所以能夠以胸迎對手拳力而上,練胸成拳,逐漸遍身都是拳,心意到哪,哪就能打人。
後人將其身戴枷鎖鐐銬所練之拳稱之為半步崩拳,由此得半步崩拳打天下之名。
這郭雲深在江湖名望甚大,有獨孤求敗之感,聞聽董海川之八卦掌亦是名聞天下,故要進京與董海川切磋。
那董海川身居王府,豈肯與一江湖散人交手,故先問其所學。
那郭雲深道:“我所練之形意拳,有三步功夫,分別為明勁、暗勁、化勁。明勁者,即拳之剛勁也。易骨者,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不合,體質不堅,故發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無不善,體無不健,根無不固,純是先天。以後,知識一開,靈竅一閉,先後不合,陰陽不交,皆是後天血氣用事,故血氣盛行,正氣衰弱,以致身體筋骨不能健壯。故昔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麵目。後宋嶽武穆王擴充二經之義,作為三經:易骨、易筋、洗髓也。將三經又製成拳術,發明此經道理之用。拳經雲:“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與古之五禽、八段練法有體而無用者不同矣。因拳術有無窮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陰陽混成,剛柔悉化,無聲無臭,虛空靈通之全體。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內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也。因人為一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陰陽變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與天地道理相合,身體虛弱,剛戾之氣,豈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強,柔者易之剛,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經者,皆是變化人之氣質,以複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勁,練精化氣之道也。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於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於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勁全,練精化氣之功亦畢矣。
暗勁者,拳中之柔勁也(柔勁與軟不同:軟中無力,柔非無力也),即練氣化神、易筋之道也。先練明勁,而後練暗勁,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勁停手,即小周天之沐浴也。暗勁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之沐浴也。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神即意也)合住,兩手往後用力拉迴(內中有縮力),其意如拔鋼絲。兩手前後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迴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迴拉,其意如撕絲綿;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裏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裏裹勁,如同練鼉形之兩手,或是練連環拳之包裹拳。拳經雲:“裹者如包裹之不露”。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後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後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拳經雲:“腳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憑後腳蹬”,是後足;“馬有跡蹄之功”。皆是言兩足之意也。兩足進退,明勁暗勁,兩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勁則有聲,暗勁則無聲耳。
化勁者,即練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丹經雲:“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練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於無聲無臭,謂之脫丹矣。拳經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謂化勁。練神還虛,洗髓之工畢矣。化勁者,與練劃勁不同。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之短勁。如同手往著牆抓去,往下一劃,手仍迴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劃勁。練化勁者,與前兩步功夫之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耳。拳經雲:“三迴九轉是一式”,是此意也。三迴者,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三迴者,明、暗、化勁是一式;九轉者,九轉純陽也。化至虛無而還於純陽,是此理也。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並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唿吸似有似無,與丹道功夫,陽生至足、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之時唿吸相同。因此,似有而無,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莊子雲:“真人之唿吸以踵”,即是此意,非閉氣也。用工練去,不要間斷,練到至虛,身無其身,心無其心,方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此時能與太虛同體矣。以後練虛合道,能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無可無不可也。拳經雲:“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術與丹道合而為一者也。
形意拳三體式,兩足要並重,不可單重。單重者,非一足著地,一足懸起,不過前足可虛可實,著重於後足耳。以後練各形各式,亦有雙重之式,雖然是雙重之式,亦不離單重之重心,以至極高、極俯、極矮、極仰之形式,亦總不離三體式之重心。故三體式為萬形之基礎也。三體式單重者,得其中和之起點,動作靈活,形勢一氣,無有間斷耳。雙重三體式者,形式沉重,力氣極大,唯是陰陽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顯,剛柔不判,虛實不明,內開外合不清,進退起落動作不靈活。
所以形意拳三體式,不得其單重之中和,先後天亦不交,剛多柔少,失卻中和,道理亦不明,變化亦不通,自被血氣所拘,拙勁所捆。此皆是被三體式雙重之所拘也。若得著單重三體式中和之道理,以後行之,無論單重雙重各形之式,無可無不可也。
形意拳術之道,練之極易,亦極難。易者,是拳術之形式至易至簡而不繁亂。其拳術之始終,動作運用,皆人之所不慮而知,不學而能者也。周身動作運用,亦皆年常之理。惟人之未學時,手足動作運用無有規矩而不能整齊,所教授者,不過將人之不慮而知、不學而能、平常所運用之形式入於規矩之中,四腳動作而不散亂者也。果練之有恆而不間斷可以至於至善矣。若到至善處,諸形之運用,無不合道矣。以他人觀之,有一動一靜,一言一默之運用,奧妙不測之神氣。然而自己並不知其善於拳術也。因動作運用皆是平常之道理,無強人之所難,所以拳術練之極易也。中庸雲:“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難者,是練者厭其拳之形式簡單而不良於觀,以致半途而廢者有之,或是練者惡其道理平常而無有奇妙之法則,自己專好剛勁之氣,身外又務奇異之形,故終身練之而不能得著形意拳術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務遠,看理偏僻,所以拳術之道理,得之甚難。中庸雲:“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即此意義也。
形意拳術之道無他,神氣二者而已。丹道始終全仗唿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還虛之功者,皆是唿吸之變化耳。拳術之道亦然,惟有鍛煉形體與筋骨之功。丹道是靜中求動、動極而複靜也;拳術是動中求靜,靜桓而複動也。其初練之似異,以至還虛則同。形意拳經雲:“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也。丹道有三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拳術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亦與丹道練虛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還虛之功,以至虛極靜篤之時,下元真陽發動,即速迴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歸根。神氣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意茲在茲,此武火之謂也。至神氣已交,又當忘息,以致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起火、進退升降歸根。俟動而複煉,煉至不動,為限數足滿止火,謂之坎離交妒。此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無非自無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虛而積累,皆唿吸火候之變化。文武剛柔,隨時消息,此皆是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用其無過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過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與拳術並行不悖,故形意拳術,非粗率之武藝。餘恐後來練形意拳術之人,隻用其後天血氣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陽之氣,故發明形意拳術之道,隻此神氣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後再論拳術之詳情。
練形意拳術有三層之唿吸。
第一層練拳術之唿吸,將舌卷迴,頂住上齶,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唿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於唿吸,因手足動作合於規矩,是為調息之法則,亦即練精化氣之功夫也。
第二層練拳術之唿吸,口之開合、舌頂上齶等規則照前,惟唿吸與前一層不同。前者手足動作是調息之法則,此是息調也。前者口鼻之唿吸,不過借此以通乎內外也。此二層之唿吸著意於丹田之內唿吸也。又名胎息。是為練氣化神之理也。
第三層練拳術之唿吸,與上兩層之意又不同。前一層是明勁,有形於外,二層是暗勁,有形於內。此唿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心中空空洞洞,不有不無,非有非無,是為無聲無臭,還虛之道也。此三種唿吸為練拳術始終本末之次序,即一氣貫通之理,自有而化無之道也。
人未練拳術之先,手足動作,順其後天自然之性,由壯而老,以至於死。通家逆運先天,轉乾坤,扭氣機,以求長生之術。拳術亦然。起點從平常之自然之道,逆轉其機,由靜而動,再由動而靜,成為三體式。其姿勢:兩足要前虛後實,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虛空、至靜無物,一毫之血氣不能加於其內,要純任自然虛靈之本體,由著本體再萌動練去,是為拳中純任自然之真勁,亦謂人之本性,又謂之丹道最初還虛之理,亦謂之明善複初之道。其三體式中之靈妙,非有真傳不能知也。內中之意思,猶丹道之點玄關、大學之言明德、孟子所謂養浩然之氣。又與河圖中五之一點,太極先天之氣相合也。其姿勢之中,非身體兩腿站均當中之中也。其中是用規矩之法則,縮迴身中散亂馳外之靈氣,返歸於內,正氣複初,血氣自然不加於其內,心中虛空,是謂之中,亦謂之道,心因此再動。丹書雲:“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所以拳術再動,練去謂之先天之真意,則身體手足動作即有形之物,謂之後天。以後天合著規矩法則,形容先天之真意,自最初還虛,以至末後還虛,循環無端之理,無聲無臭之德,此皆名為形意拳之道也。其拳術最初積蓄之真意與氣,以致滿足,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無形無相,此謂拳中之內勁也。其拳中之內勁,最初練之,人不知其所以然之理。因其理最微妙,不能不詳言之,免後學入於歧途。初學入門,有三害九要之規矩。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八卦拳學詳之矣)。手足動作合於規矩,不失三體式之本體,謂之調息。練時口要似開非開,似合非合,純任自然。舌頂上齶,要鼻孔出氣。平常不練時,以至方練完收勢時,口要閉,不可開,要時時令鼻孔出氣。說話、吃飯、喝茶時,可開口,除此之外,總要舌頂上齶,閉口,令鼻孔出氣,謹要!至於睡臥時,亦是如此。練至手足相合,起落進退如一,謂之息調。手足動作,要合不於規矩,上下不齊,進退步法錯亂,牽動唿吸之氣不均,出氣甚粗,以致胸間發悶,皆是起落進退、手足步法不合規矩之故也。此謂之息不調。因息不調,拳法身體不能順也。拳中之內勁是將人之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迴於丹田之內,與丹田之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之內勁也。丹書雲:“以凡人之唿吸,尋真人之處”,莊子雲“真人唿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術調唿吸,從後天陰氣所積,若致小腹堅硬如石,此乃後天之氣勉強積蓄而有也。總要唿吸純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於丹田。腹雖實而若虛,有而若無。老子雲:“綿綿若存”;又雲:“虛其心,而靈性不昧;振道心,正氣常存”,亦此意也。此理即拳中內勁之意義也。
形意拳之用法,有三層:有有形有相之用,有有名有相無跡之用,有有聲有名無形之用,有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之用。拳經雲:“起如鋼銼(起者去也),落如鉤杆(落者迴也)。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墜子。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鬆。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膽上如風響,起落似箭鑽。進步不勝,必有膽寒之心”。此是初步明勁,有形有相之用也。到暗勁之時,用法更妙:“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意好似卷地風。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之中望為高,高之中望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鑽,一寸為先。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打破身式無遮攔”。此是二步暗勁,形跡有無之用也。“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隨時而發;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臥、以致飲食、茶水之間,皆是用;或有人處,或無人處,無處不是用,所以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此皆是化勁神化之用也。然而所用之虛實奇正,亦不可專有意用於奇正虛實。虛者,並非專用虛於彼。己手在彼手之上,用勁拉迴,如落鉤竿,謂之實;己手在彼手之下,亦用勁拉迴,彼之手挨不著我的手,謂之虛。並非專有意於虛實,是在彼之形式感觸耳。奇正之理亦然:奇無不正,正無不奇;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之變,如循環之無端,所用不窮也。拳經雲:“拳去不空迴,空迴總不奇”,是此意也。
拳經雲:“上下相連,內外合一”。俗雲上下是頭足也,亦雲手足也。按拳中道理言之是上唿吸之氣與下唿吸之氣相接也。此是上下相連,心腎相交也。內外合一者,是心中神意下照於海底,腹內靜極而動,海底之氣微微自下而上,與神意相交,歸於丹田之中,運貫於周身,暢達於四肢,融融和和,如此方是上下相連,手足自相然顧,合內外而為一者也。
練拳術不可固執不通。若專以求力,即被力拘;專以求氣,即被氣所拘;若專以求沉重,即為沉重所捆墜;若專以求輕浮,神氣則被輕浮所散。所以然者,外之形式順者,自有力;內裏中和者,自生氣;神意歸於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將神氣合一,化成虛空者,自然身輕如羽。故此不可專求。雖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無、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已。
形意拳術之橫拳有先天之橫,有後天之橫,有一行之橫。先天之橫者,由靜而動,為無形之橫拳也。橫者,中也。易雲:“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即此意也。拳經雲:“起無形”,“起為橫”,皆是也(此起字是內中之起,自虛無而生有,真意發萌之時,在拳中謂之橫,亦謂之起)。此橫有名無形,為諸形之母也。萬物皆含育於其中矣。其橫則為拳中之太極也。後天之橫者,是拳中外形手足,以動即名為橫也。此橫有名有式,無有橫之相也。因頭手足肩肘胯膝(名七拳)外形七拳,以動即名為橫,亦為諸式之幹也,萬法亦皆生於其內也。
形意拳術,頭層明練,謂之練精化氣,為丹道中之武火也;第二層暗勁,謂之練氣化神,為丹道中之文火也;三層化勁,謂之練神還虛,為丹道中火候純也。火候純而內外一氣成矣。再練亦無勁,亦無火,謂之練虛合道。以致行止坐臥,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合其道也。拳經雲:“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至此無聲無臭之德至矣。先人詩曰:“道本自然一氣遊,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萬法皆無用,身形應當似水流”
這郭雲深一口氣將形意拳理說完,董海川方知此乃武中真人也,遂與郭雲深交手切磋。
這郭雲深之功夫已入化境,能量蓄發已經是若有若無、若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周身皆係於一心,故任憑董海川擰裹鑽翻、伸縮圓研、遊身繞進,郭雲深總能從容中道,一一化解。而那董海川雖然稍占上風,但掌力擊在郭雲深身上卻似打到彈簧而不能傷其身,知其內力之強在自己之上。
二人連戰數日,那郭雲深逐漸體會到自己雖在勁力上占優,而拳之運用之道卻在董海川之下,道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遂提出休戰,拜服於董海川腳下。那董海川豈肯受拜,於是二人結為好友,共同探討武學。
郭雲深從與董海川之戰中又悟出拳術之道,模仿八卦掌之運用,在五行拳中加入搖身,即為五行拳之搖身打,改五行拳打一條直線之道,四方搖身,拳打八麵,亦將十二形加入搖身。
對此形意拳之改進,郭雲深道:“拳意之大道,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數理兼該,順其人動之作之自然,製成法則,而人身體力行之。古人雲:天有八風,易有八卦,人有八脈。拳有八勢,是以拳術有八卦之變化。八卦者,有圓之象焉。天有九天,星有九野,地有九泉,人有九竅,拳有九宮,故拳術有九宮之方位。九宮者,有方之義焉。古人以九府而作圜法,以九室而作明堂,以九區而作貢賦,以九軍而作陣法,以九竅九數(九數者,即九節也。頭為梢節,心為中節,丹田為根節;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三三共九節也)而作拳術,無非用九,其理亦妙矣。河之圖,洛之書,皆出於天地自然之數,禹之範,大撓之曆,皆聖人得於天地之心法。餘蒙老農先生所授之九宮圖,其理亦出於此而運用之神妙,變化莫測。此圖之道,夫婦之愚可以與知與能,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不能矣。其圖之形式,是飛九宮之道,一至九,九還一之理,用竿九根布之四正四根,四隅四根,當中一根。竿不拘粗細。起初練之,地方要寬大,竿相離要遠,大約或一丈之方形,或一丈有餘,或兩丈,不拘尺寸,練之已熟,漸漸而縮小,縮至兩竿相離之遠近,僅能容身穿行往來,形如流水,旋轉自如,而不礙所立之竿。繞轉之形式用十二形:或鷂子入林翻身之巧,或如蛇拔草入穴之妙,或如猿猴縱跳之靈活。各形之巧妙,無所不有也。此圖之效力,不會拳術者,按法走之可以消食,血脈流通;若練拳術而步法不活動者,走之可以能活動;練拳術身體發拘者,走之身體可以能靈通;練拳術心中固執者,走之可以能靈妙。無論男女老少,皆可行之,可以卻病延年,強健身體,等等妙術,不可言宣。拳經雲:“打拳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武藝都道無正經,任意變化是無窮。豈知吾得嬰兒玩,打法天下是真形。三迴九轉是一式”之理,亦皆在其中矣。此圖明數學者,能曉此圖之理;練八卦拳者,uu看書 . 能通此圖之道也。此圖亦可作為遊戲運動。走練之時,舌頂上齶。不會練拳術者,行走之時,兩手曲伸,可以隨便;要會拳術者,按自己所會之法則運用可也。無論如何運動,左旋右轉,兩手身體不能動著所立之竿為要。此圖不隻運動身體已也,而劍術之法,亦含藏於其中矣。此九根竿之高矮,總要比人略高。可以九個泥塾,或木塾,將竿插在內,可以移動練。用時可分布九宮,不練時可收在一處。若地基方便,不動亦可;若實在無有竿之時,磚石分布九宮亦可;若無磚石,畫九個小圍走之亦無不可。總而言之,總是有竿練之為最妙,此法走練,起初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路,反之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此圖外四正四隅八根竿,比喻八卦。當中一根,又共比喻九個門。要練純熟,無論何門,亦可以起點,要之歸原,不能離開中門,即中五宮也。走之按一至二,二至三,至九,返之九至八,八至七,又還於一之數。此圖一圈一根竿也。一至九,九返一,即所行之路也。名為飛九宮也,亦名陰八卦也。河圖之理藏之於內,洛書之道形之於外也。所以拳術之道體用俱備,數理兼該,性命雙修,乾坤相交,合內外而為一者也。走練此圖之意,九竿如同九人,如一人敵九,左右旋轉,曲伸往來,飛躍變化,閃展騰挪,其中之法則,按著規矩;其中之妙用,亦得要自己悟會耳。其圖之道,亦和於乾坤二卦之理。六十四卦之式,皆含在其中矣。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得之莫不有拳術之奧妙之道焉”
此為形意拳之發展。
不但這太極拳因楊露禪而興旺,那形意拳也同時在發展。
李洛能先生改心意六合拳為形意拳後,加入十二形,但這十二形僅為單式,後經李洛能弟子整理、發展,逐漸將十二形每一形都發展成為套路,還不斷創新出各種套路,如五行相生相克、連環等單行拳。
這李洛能的弟子之中,最有成就者,當屬郭雲深。
這郭雲深遍訪名師,習練過各種拳術,對其最為影響者,當屬八極拳。這八極拳為介於外家拳向內家拳過渡的一種拳術,亦知心力,求氣,但尚未達到五行能量周身運行之程度,而是隻在心與會陰之間上下運行,氣沉丹田而不運行,所以及其剛猛,但運化不足。
郭雲深學成八極拳後,其師知其為人傑,當向更高處發展,故推薦其去山西李洛能先生處學習形意拳。這李洛能看到郭雲深神形兼備,頗感喜歡,認定是塊習武的好材料,遂傾囊相傳。這郭雲深跟隨李洛能習練形意拳十二年,得形意拳精髓。
郭雲深品性仗義,好打不平,因打死一惡霸被官府抓入牢房,在牢房中亦勤練不輟。在牢房中,郭雲深身戴枷鎖鐐銬,手不能離身半尺,拳不可上發,腳不可邁一步,故僅可習練小步崩拳,拳在枷鎖之下直出。郭雲深身上枷鎖鐐銬加起來三十餘斤重,每日戴著這三十餘斤的重量習練,可想而知這心意之力得多麽強大。後來由於發力過猛,枷鎖鐐銬與肉體摩擦,將肉磨爛,遂手扶枷鎖而不發拳,僅使用心意之力,這就成就了郭雲深之獨特功夫,由於其心意之力存於體腔而不能由拳外發,所以能夠以胸迎對手拳力而上,練胸成拳,逐漸遍身都是拳,心意到哪,哪就能打人。
後人將其身戴枷鎖鐐銬所練之拳稱之為半步崩拳,由此得半步崩拳打天下之名。
這郭雲深在江湖名望甚大,有獨孤求敗之感,聞聽董海川之八卦掌亦是名聞天下,故要進京與董海川切磋。
那董海川身居王府,豈肯與一江湖散人交手,故先問其所學。
那郭雲深道:“我所練之形意拳,有三步功夫,分別為明勁、暗勁、化勁。明勁者,即拳之剛勁也。易骨者,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不合,體質不堅,故發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無不善,體無不健,根無不固,純是先天。以後,知識一開,靈竅一閉,先後不合,陰陽不交,皆是後天血氣用事,故血氣盛行,正氣衰弱,以致身體筋骨不能健壯。故昔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麵目。後宋嶽武穆王擴充二經之義,作為三經:易骨、易筋、洗髓也。將三經又製成拳術,發明此經道理之用。拳經雲:“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與古之五禽、八段練法有體而無用者不同矣。因拳術有無窮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陰陽混成,剛柔悉化,無聲無臭,虛空靈通之全體。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內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也。因人為一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陰陽變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與天地道理相合,身體虛弱,剛戾之氣,豈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強,柔者易之剛,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經者,皆是變化人之氣質,以複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勁,練精化氣之道也。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於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於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勁全,練精化氣之功亦畢矣。
暗勁者,拳中之柔勁也(柔勁與軟不同:軟中無力,柔非無力也),即練氣化神、易筋之道也。先練明勁,而後練暗勁,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勁停手,即小周天之沐浴也。暗勁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之沐浴也。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神即意也)合住,兩手往後用力拉迴(內中有縮力),其意如拔鋼絲。兩手前後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迴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迴拉,其意如撕絲綿;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裏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裏裹勁,如同練鼉形之兩手,或是練連環拳之包裹拳。拳經雲:“裹者如包裹之不露”。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後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後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拳經雲:“腳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憑後腳蹬”,是後足;“馬有跡蹄之功”。皆是言兩足之意也。兩足進退,明勁暗勁,兩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勁則有聲,暗勁則無聲耳。
化勁者,即練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丹經雲:“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練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於無聲無臭,謂之脫丹矣。拳經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謂化勁。練神還虛,洗髓之工畢矣。化勁者,與練劃勁不同。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之短勁。如同手往著牆抓去,往下一劃,手仍迴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劃勁。練化勁者,與前兩步功夫之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耳。拳經雲:“三迴九轉是一式”,是此意也。三迴者,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三迴者,明、暗、化勁是一式;九轉者,九轉純陽也。化至虛無而還於純陽,是此理也。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並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唿吸似有似無,與丹道功夫,陽生至足、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之時唿吸相同。因此,似有而無,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莊子雲:“真人之唿吸以踵”,即是此意,非閉氣也。用工練去,不要間斷,練到至虛,身無其身,心無其心,方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此時能與太虛同體矣。以後練虛合道,能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無可無不可也。拳經雲:“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術與丹道合而為一者也。
形意拳三體式,兩足要並重,不可單重。單重者,非一足著地,一足懸起,不過前足可虛可實,著重於後足耳。以後練各形各式,亦有雙重之式,雖然是雙重之式,亦不離單重之重心,以至極高、極俯、極矮、極仰之形式,亦總不離三體式之重心。故三體式為萬形之基礎也。三體式單重者,得其中和之起點,動作靈活,形勢一氣,無有間斷耳。雙重三體式者,形式沉重,力氣極大,唯是陰陽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顯,剛柔不判,虛實不明,內開外合不清,進退起落動作不靈活。
所以形意拳三體式,不得其單重之中和,先後天亦不交,剛多柔少,失卻中和,道理亦不明,變化亦不通,自被血氣所拘,拙勁所捆。此皆是被三體式雙重之所拘也。若得著單重三體式中和之道理,以後行之,無論單重雙重各形之式,無可無不可也。
形意拳術之道,練之極易,亦極難。易者,是拳術之形式至易至簡而不繁亂。其拳術之始終,動作運用,皆人之所不慮而知,不學而能者也。周身動作運用,亦皆年常之理。惟人之未學時,手足動作運用無有規矩而不能整齊,所教授者,不過將人之不慮而知、不學而能、平常所運用之形式入於規矩之中,四腳動作而不散亂者也。果練之有恆而不間斷可以至於至善矣。若到至善處,諸形之運用,無不合道矣。以他人觀之,有一動一靜,一言一默之運用,奧妙不測之神氣。然而自己並不知其善於拳術也。因動作運用皆是平常之道理,無強人之所難,所以拳術練之極易也。中庸雲:“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難者,是練者厭其拳之形式簡單而不良於觀,以致半途而廢者有之,或是練者惡其道理平常而無有奇妙之法則,自己專好剛勁之氣,身外又務奇異之形,故終身練之而不能得著形意拳術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務遠,看理偏僻,所以拳術之道理,得之甚難。中庸雲:“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即此意義也。
形意拳術之道無他,神氣二者而已。丹道始終全仗唿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還虛之功者,皆是唿吸之變化耳。拳術之道亦然,惟有鍛煉形體與筋骨之功。丹道是靜中求動、動極而複靜也;拳術是動中求靜,靜桓而複動也。其初練之似異,以至還虛則同。形意拳經雲:“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也。丹道有三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拳術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亦與丹道練虛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還虛之功,以至虛極靜篤之時,下元真陽發動,即速迴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歸根。神氣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意茲在茲,此武火之謂也。至神氣已交,又當忘息,以致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起火、進退升降歸根。俟動而複煉,煉至不動,為限數足滿止火,謂之坎離交妒。此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無非自無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虛而積累,皆唿吸火候之變化。文武剛柔,隨時消息,此皆是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用其無過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過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與拳術並行不悖,故形意拳術,非粗率之武藝。餘恐後來練形意拳術之人,隻用其後天血氣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陽之氣,故發明形意拳術之道,隻此神氣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後再論拳術之詳情。
練形意拳術有三層之唿吸。
第一層練拳術之唿吸,將舌卷迴,頂住上齶,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唿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於唿吸,因手足動作合於規矩,是為調息之法則,亦即練精化氣之功夫也。
第二層練拳術之唿吸,口之開合、舌頂上齶等規則照前,惟唿吸與前一層不同。前者手足動作是調息之法則,此是息調也。前者口鼻之唿吸,不過借此以通乎內外也。此二層之唿吸著意於丹田之內唿吸也。又名胎息。是為練氣化神之理也。
第三層練拳術之唿吸,與上兩層之意又不同。前一層是明勁,有形於外,二層是暗勁,有形於內。此唿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心中空空洞洞,不有不無,非有非無,是為無聲無臭,還虛之道也。此三種唿吸為練拳術始終本末之次序,即一氣貫通之理,自有而化無之道也。
人未練拳術之先,手足動作,順其後天自然之性,由壯而老,以至於死。通家逆運先天,轉乾坤,扭氣機,以求長生之術。拳術亦然。起點從平常之自然之道,逆轉其機,由靜而動,再由動而靜,成為三體式。其姿勢:兩足要前虛後實,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虛空、至靜無物,一毫之血氣不能加於其內,要純任自然虛靈之本體,由著本體再萌動練去,是為拳中純任自然之真勁,亦謂人之本性,又謂之丹道最初還虛之理,亦謂之明善複初之道。其三體式中之靈妙,非有真傳不能知也。內中之意思,猶丹道之點玄關、大學之言明德、孟子所謂養浩然之氣。又與河圖中五之一點,太極先天之氣相合也。其姿勢之中,非身體兩腿站均當中之中也。其中是用規矩之法則,縮迴身中散亂馳外之靈氣,返歸於內,正氣複初,血氣自然不加於其內,心中虛空,是謂之中,亦謂之道,心因此再動。丹書雲:“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所以拳術再動,練去謂之先天之真意,則身體手足動作即有形之物,謂之後天。以後天合著規矩法則,形容先天之真意,自最初還虛,以至末後還虛,循環無端之理,無聲無臭之德,此皆名為形意拳之道也。其拳術最初積蓄之真意與氣,以致滿足,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無形無相,此謂拳中之內勁也。其拳中之內勁,最初練之,人不知其所以然之理。因其理最微妙,不能不詳言之,免後學入於歧途。初學入門,有三害九要之規矩。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八卦拳學詳之矣)。手足動作合於規矩,不失三體式之本體,謂之調息。練時口要似開非開,似合非合,純任自然。舌頂上齶,要鼻孔出氣。平常不練時,以至方練完收勢時,口要閉,不可開,要時時令鼻孔出氣。說話、吃飯、喝茶時,可開口,除此之外,總要舌頂上齶,閉口,令鼻孔出氣,謹要!至於睡臥時,亦是如此。練至手足相合,起落進退如一,謂之息調。手足動作,要合不於規矩,上下不齊,進退步法錯亂,牽動唿吸之氣不均,出氣甚粗,以致胸間發悶,皆是起落進退、手足步法不合規矩之故也。此謂之息不調。因息不調,拳法身體不能順也。拳中之內勁是將人之散亂於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迴於丹田之內,與丹田之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之內勁也。丹書雲:“以凡人之唿吸,尋真人之處”,莊子雲“真人唿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術調唿吸,從後天陰氣所積,若致小腹堅硬如石,此乃後天之氣勉強積蓄而有也。總要唿吸純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於丹田。腹雖實而若虛,有而若無。老子雲:“綿綿若存”;又雲:“虛其心,而靈性不昧;振道心,正氣常存”,亦此意也。此理即拳中內勁之意義也。
形意拳之用法,有三層:有有形有相之用,有有名有相無跡之用,有有聲有名無形之用,有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之用。拳經雲:“起如鋼銼(起者去也),落如鉤杆(落者迴也)。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墜子。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鬆。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膽上如風響,起落似箭鑽。進步不勝,必有膽寒之心”。此是初步明勁,有形有相之用也。到暗勁之時,用法更妙:“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意好似卷地風。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之中望為高,高之中望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鑽,一寸為先。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打破身式無遮攔”。此是二步暗勁,形跡有無之用也。“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隨時而發;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臥、以致飲食、茶水之間,皆是用;或有人處,或無人處,無處不是用,所以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此皆是化勁神化之用也。然而所用之虛實奇正,亦不可專有意用於奇正虛實。虛者,並非專用虛於彼。己手在彼手之上,用勁拉迴,如落鉤竿,謂之實;己手在彼手之下,亦用勁拉迴,彼之手挨不著我的手,謂之虛。並非專有意於虛實,是在彼之形式感觸耳。奇正之理亦然:奇無不正,正無不奇;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之變,如循環之無端,所用不窮也。拳經雲:“拳去不空迴,空迴總不奇”,是此意也。
拳經雲:“上下相連,內外合一”。俗雲上下是頭足也,亦雲手足也。按拳中道理言之是上唿吸之氣與下唿吸之氣相接也。此是上下相連,心腎相交也。內外合一者,是心中神意下照於海底,腹內靜極而動,海底之氣微微自下而上,與神意相交,歸於丹田之中,運貫於周身,暢達於四肢,融融和和,如此方是上下相連,手足自相然顧,合內外而為一者也。
練拳術不可固執不通。若專以求力,即被力拘;專以求氣,即被氣所拘;若專以求沉重,即為沉重所捆墜;若專以求輕浮,神氣則被輕浮所散。所以然者,外之形式順者,自有力;內裏中和者,自生氣;神意歸於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將神氣合一,化成虛空者,自然身輕如羽。故此不可專求。雖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無、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已。
形意拳術之橫拳有先天之橫,有後天之橫,有一行之橫。先天之橫者,由靜而動,為無形之橫拳也。橫者,中也。易雲:“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即此意也。拳經雲:“起無形”,“起為橫”,皆是也(此起字是內中之起,自虛無而生有,真意發萌之時,在拳中謂之橫,亦謂之起)。此橫有名無形,為諸形之母也。萬物皆含育於其中矣。其橫則為拳中之太極也。後天之橫者,是拳中外形手足,以動即名為橫也。此橫有名有式,無有橫之相也。因頭手足肩肘胯膝(名七拳)外形七拳,以動即名為橫,亦為諸式之幹也,萬法亦皆生於其內也。
形意拳術,頭層明練,謂之練精化氣,為丹道中之武火也;第二層暗勁,謂之練氣化神,為丹道中之文火也;三層化勁,謂之練神還虛,為丹道中火候純也。火候純而內外一氣成矣。再練亦無勁,亦無火,謂之練虛合道。以致行止坐臥,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合其道也。拳經雲:“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至此無聲無臭之德至矣。先人詩曰:“道本自然一氣遊,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萬法皆無用,身形應當似水流”
這郭雲深一口氣將形意拳理說完,董海川方知此乃武中真人也,遂與郭雲深交手切磋。
這郭雲深之功夫已入化境,能量蓄發已經是若有若無、若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周身皆係於一心,故任憑董海川擰裹鑽翻、伸縮圓研、遊身繞進,郭雲深總能從容中道,一一化解。而那董海川雖然稍占上風,但掌力擊在郭雲深身上卻似打到彈簧而不能傷其身,知其內力之強在自己之上。
二人連戰數日,那郭雲深逐漸體會到自己雖在勁力上占優,而拳之運用之道卻在董海川之下,道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遂提出休戰,拜服於董海川腳下。那董海川豈肯受拜,於是二人結為好友,共同探討武學。
郭雲深從與董海川之戰中又悟出拳術之道,模仿八卦掌之運用,在五行拳中加入搖身,即為五行拳之搖身打,改五行拳打一條直線之道,四方搖身,拳打八麵,亦將十二形加入搖身。
對此形意拳之改進,郭雲深道:“拳意之大道,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數理兼該,順其人動之作之自然,製成法則,而人身體力行之。古人雲:天有八風,易有八卦,人有八脈。拳有八勢,是以拳術有八卦之變化。八卦者,有圓之象焉。天有九天,星有九野,地有九泉,人有九竅,拳有九宮,故拳術有九宮之方位。九宮者,有方之義焉。古人以九府而作圜法,以九室而作明堂,以九區而作貢賦,以九軍而作陣法,以九竅九數(九數者,即九節也。頭為梢節,心為中節,丹田為根節;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三三共九節也)而作拳術,無非用九,其理亦妙矣。河之圖,洛之書,皆出於天地自然之數,禹之範,大撓之曆,皆聖人得於天地之心法。餘蒙老農先生所授之九宮圖,其理亦出於此而運用之神妙,變化莫測。此圖之道,夫婦之愚可以與知與能,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不能矣。其圖之形式,是飛九宮之道,一至九,九還一之理,用竿九根布之四正四根,四隅四根,當中一根。竿不拘粗細。起初練之,地方要寬大,竿相離要遠,大約或一丈之方形,或一丈有餘,或兩丈,不拘尺寸,練之已熟,漸漸而縮小,縮至兩竿相離之遠近,僅能容身穿行往來,形如流水,旋轉自如,而不礙所立之竿。繞轉之形式用十二形:或鷂子入林翻身之巧,或如蛇拔草入穴之妙,或如猿猴縱跳之靈活。各形之巧妙,無所不有也。此圖之效力,不會拳術者,按法走之可以消食,血脈流通;若練拳術而步法不活動者,走之可以能活動;練拳術身體發拘者,走之身體可以能靈通;練拳術心中固執者,走之可以能靈妙。無論男女老少,皆可行之,可以卻病延年,強健身體,等等妙術,不可言宣。拳經雲:“打拳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武藝都道無正經,任意變化是無窮。豈知吾得嬰兒玩,打法天下是真形。三迴九轉是一式”之理,亦皆在其中矣。此圖明數學者,能曉此圖之理;練八卦拳者,uu看書 . 能通此圖之道也。此圖亦可作為遊戲運動。走練之時,舌頂上齶。不會練拳術者,行走之時,兩手曲伸,可以隨便;要會拳術者,按自己所會之法則運用可也。無論如何運動,左旋右轉,兩手身體不能動著所立之竿為要。此圖不隻運動身體已也,而劍術之法,亦含藏於其中矣。此九根竿之高矮,總要比人略高。可以九個泥塾,或木塾,將竿插在內,可以移動練。用時可分布九宮,不練時可收在一處。若地基方便,不動亦可;若實在無有竿之時,磚石分布九宮亦可;若無磚石,畫九個小圍走之亦無不可。總而言之,總是有竿練之為最妙,此法走練,起初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路,反之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此圖外四正四隅八根竿,比喻八卦。當中一根,又共比喻九個門。要練純熟,無論何門,亦可以起點,要之歸原,不能離開中門,即中五宮也。走之按一至二,二至三,至九,返之九至八,八至七,又還於一之數。此圖一圈一根竿也。一至九,九返一,即所行之路也。名為飛九宮也,亦名陰八卦也。河圖之理藏之於內,洛書之道形之於外也。所以拳術之道體用俱備,數理兼該,性命雙修,乾坤相交,合內外而為一者也。走練此圖之意,九竿如同九人,如一人敵九,左右旋轉,曲伸往來,飛躍變化,閃展騰挪,其中之法則,按著規矩;其中之妙用,亦得要自己悟會耳。其圖之道,亦和於乾坤二卦之理。六十四卦之式,皆含在其中矣。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得之莫不有拳術之奧妙之道焉”
此為形意拳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