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君府上正堂之中的氣氛有點詭異,首先趙括沒有想到在這裏會遇到魯仲連,更沒有想到魯仲連竟然一開場就是這樣一通說辭。


    由此可見,安平君田單對魯仲連該說不該說的全都說了,不僅僅是自己領兵出征的事情,甚至包括安平君對趙括的理解和想法估計兩個人都做了十分詳盡的研討。


    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趙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麽讓兩位這樣肯定,自己就是一個合適的君王,至少字裏行間兩個人都已經表現出來這一點。


    “前將軍,最近邯鄲城內可是有不少將軍的風言風語,洛陽大星官更是造謠將軍為‘弑君者’,其心可誅啊!”


    安平君田單看著趙括意味深長的說道,看來這位安平君雖然深入簡出,但是邯鄲城內的風吹草動卻全部知曉。


    不過自己破解的辦法,估計在座的兩位就不知道了,畢竟這是剛剛王宮議事才定下來的,自己也是剛剛知道。


    “安平君,我王聖明,斷然不會相信那些流言蜚語,依然命我三日後領兵攻燕,可見我王絕對沒有相信這些謠言。”


    趙括立刻拱手,盡管魯仲連言辭激烈,安平君穩坐釣魚台,但是趙括不能將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什麽事情還是要自己做出準確的判斷。


    即便是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用什麽人,相信什麽人,這些都是要命的事情,一旦事情敗露,那自己就真的要亡命天涯!


    “恭喜前將軍,深得趙王信任,如此說來我倒是多慮了!恭祝將軍凱旋。”


    安平君田單舉起手中的酒盞看了一眼魯仲連,然後一飲而盡。


    “恭祝將軍凱旋!”


    魯仲連也舉起酒盞一飲而盡,終於屋子裏的氣氛變得融洽起來,接下來的話題也不是那麽的敏感,反而是魯仲連侃侃而談,說了一些齊國最近發生的趣事,調節了一下剛剛緊張的氣氛。


    “前將軍,聽聞將軍已經開府養士?可有此事?”


    安平君再一次端起酒盞向趙括問道。


    “隻是在平陽君府上遇到一個有緣人,便留在府上。”


    趙括心中暗暗揣摩,看來這些天關注自己的不僅僅是秦國人,趙王府的人,這位安平君一直也沒閑著。


    “前將軍,可知道‘稷下學宮’?”


    安平君田單向趙括問道。


    “安平君說的可是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那裏是人才薈萃,據說是六國之中人才最多的地方,齊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稷下學宮的存在。”


    趙括當然知道稷下學宮,而且對麵的這位名士魯仲連就是在稷下學宮成名。


    “稷下學宮也並非名士如雲,多是些欺世盜名之輩,隻有口舌之利,卻無真才實學,齊國更是不求上進,不再有強國風采。”


    一旁魯仲連舉起酒盞獨子飲下一盞酒,話語之中對稷下學宮以及齊國王室展現出來深深的不滿。


    “前將軍,可否介意再多一名門客?”


    忽然魯仲連向趙括問道。


    “先生若有名士推薦,括當然願意。”


    趙括不明白為什麽這位魯仲連竟然這麽問自己,不過魯仲連能夠推薦的人絕對不是凡品,趙括現在正是缺人的時候。


    “將軍,看在下能否如將軍府做一名門客追隨將軍?”


    魯仲連說完這句話,趙括瞬間愣住了,這位名士可是連各國給的高官上卿都不感興趣,保持自己的名節?今天怎麽忽然要做自己的門客?


    “先生如能進入趙府,趙括不勝榮幸。”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講,如果魯仲連做了自己的門客,那絕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在戰國門客反水的事情可是很少發生。


    當年孟嚐君逃離秦國的時候可謂是九死一生,在那樣的情況帶過去的門客沒有一個叛變,並且齊心協力協助孟嚐君離開秦國。


    如果魯仲連這樣注重名節的人做自己的門客,那就說明魯仲連並沒有欺騙自己,這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向自己表達魯仲連的真實想法。


    “一位是未來的戰神,一位是當世名士,良禽擇木,可喜可賀,當飲此盞,哈哈哈……”


    安平君田單發出爽朗的笑聲,手中端起酒盞,向著兩位飲下盞中水酒,趙括和魯仲連也同時飲下水酒。


    趙括沒有想到自己的第二位門客就這樣誕生了,又是一位當世名士,如果說毛遂是自己前世知道那是一枚還沒有發光的金子,讓自己撿了一個漏。


    可魯仲連則不同,稷下學宮的名士天下皆知,多個國家想要委以重任,魯仲連都謝絕了,今天主動送上門,絕對是意外之喜。


    “先生,如今趙括謠言纏身,先生怎麽還會進入趙括門內?”


    趙括放下酒盞向魯仲連問道。


    “將軍雖然謠言纏身,但趙王依然用將軍領兵伐燕,可見將軍在趙國暫時冰屋安危,將軍但可領兵伐燕,仲連不才可保將軍無事。”


    魯仲連微微一笑,此中透露著讓人無法琢磨的深意。


    毛遂也不過是給趙括出謀劃策,亦不敢說可保趙括無事,今天魯仲連可要比毛遂膽氣大得多!


    不過趙括聯想到昔日沙丘宮田單的那句話,今天又在田單府上手魯仲連為門客,其中關聯可想而知。


    從現在的情況,趙括的初步判斷是田單和魯仲連都是抗秦一族,他們想要借助趙國的力量,但是又不相信趙王丹的能力,應該是有心幫助自己謀大業。


    但這也是趙括的初步想法,杭州也是目前趙括的出來的最合理的解釋,否則實在是說不通,如果想要對自己不利,完全不用這麽費勁。


    “將軍三日後伐燕,仲連便不去將軍府,明日返迴稷下學宮,尋找可用之人投奔將軍門下可好?”


    魯仲連拱手向趙括問道。


    “有勞先生,不過先生可否先到燕國去一趟,為括尋找一人?”


    魯仲連要去為自己招攬門客,這一點是趙括沒有想到的,名士出手果然不同凡響,但是現在的戰國趙括的心中還有一位能人,正在命運不濟之時,如果這個時候將此人招攬門下正是最佳時機。


    “不知是燕國那位名士?”


    魯仲連也是心中一驚,燕國並沒有什麽大隱名士?至少自己並不清楚,這位年紀輕輕的少將軍,想到的會是誰呢?


    “此人名曰蔡澤,先生可多方打聽,我也隻是知道此人姓名。”


    趙括真的不知道這位未來的秦國相國在什麽地方,不過蔡澤能夠在範睢之後連著侍奉秦國四位國君,此人能力可見一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場點兵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場點兵1並收藏趙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