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軍營,有另一隊明軍將領帶人前來與楊元會合。


    這一隊明軍,是去抓順安城中的朝鮮官員了。


    平壤一戰的失敗,有祖承訓輕敵冒進的原因,但主要原因還是朝鮮人謊報軍情。


    祖承訓並沒有被軍功衝昏了頭,抵達順安城後,他出於謹慎,詢問了順安城中的朝鮮官員有關於平壤城的情報,平壤城中的倭寇,是不是真的最多隻有兩千人?


    順安城中的朝鮮官員拍著胸脯給祖承訓保證,平壤城中的倭寇,最多不過兩千人。


    順安城離平壤城不過三十餘裏,但凡是順安城中的朝鮮官員有人提醒祖承訓一句,祖承訓都不至於有如此大敗。


    領兵的鍾國仁抓了,同樣是謊報軍情的順安朝鮮官員,沒有理由不抓。


    帶隊去抓順安城中這些朝鮮官員的明軍將領是一位千總,名為嚴紹庭。


    嚴紹庭,聽了這個名字可能讓人感覺陌生,然而,嚴紹庭的出身可不一般。


    嚴紹庭的嶽父,名為陸炳。


    嚴紹庭的父親,名為嚴世蕃。


    嚴紹庭的祖父,名為嚴嵩。


    嘉靖四十五年,因受到其父嚴世蕃的罪責牽連,嚴紹庭被流放到邊疆充軍。


    軍隊本就是很鍛煉人的地方,更何況是邊疆之地。二十餘年的軍旅生涯,使得嚴紹庭練就了一身軍事才能。


    嚴紹庭有一個好朋友,名為李如鬆。


    此次征戰倭寇,朱翊鈞下旨,令各地舉薦人才,李如鬆就想到了自己的這位好朋友嚴紹庭。


    曆史上,在朝鮮之役中,嚴紹庭立下大功,萬曆皇帝下旨褒獎,準其官複原職。


    嚴紹庭的兒子,名為嚴雲從,天啟二年中武進士,屢立戰功,南明時更是被冊封為清江伯。


    自嘉靖末,嚴嵩、嚴世蕃父子倒台,到嚴紹庭受到重用,大概三十年的時間,嚴家,便又重新躋身權貴階層。


    反觀徐階及其子孫……


    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呐。


    此次嚴紹庭收到好友李如鬆的來信,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的投至軍中。


    隻是,嚴紹庭畢竟是待罪之身,官職不宜給的太高,授了個千總。


    朝鮮軍情不明,嚴紹庭便主動請纓,願隨先鋒部隊前往朝鮮探查軍情。


    不過,倒還沒有與倭寇交戰,先碰上了友軍通倭。


    在抓捕順安城的朝鮮官員後,嚴紹庭趕去和楊元匯合。


    “將軍,人都抓了。”


    楊元點點頭,“先出城,出城之後找個地方,好好的審審他們。”


    朝鮮人為什麽要謊報軍情,為什麽又與倭寇互相對話,肯定是要審清楚的。


    大軍馬上就要開進朝鮮,如果朝鮮真的與倭寇有所勾結,也好有個應對。


    可順安城是朝鮮人的地盤,如果朝鮮真的與倭寇有所勾結,在城中審問,難免不會出現意外,所以,隻能出了城再審。


    楊元帶人來到城北的一個村鎮,村鎮裏的人因為倭亂全都逃難去了,空無一人。


    “跪下!”鍾國仁以及一眾朝鮮官員被押到楊元的麵前。


    “說吧,為什麽要謊報軍情?”楊元發問。


    鍾國仁還在狡辯,“將軍,標下真的沒有謊報軍情,隻是情報有誤而已。”


    楊元看向鍾國仁,歎了口氣,“真是白瞎了你的這個名字。”


    “德不配位,必受其害。你配不上這個名字。”


    說著,楊元一使眼色,接著,一頓拳腳就落在鍾國仁的身上。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交流之後,鍾國仁終於吐露了實情。


    早在祖承訓他們到來之前,朝鮮就已經做好了收複平壤的計劃。


    朝鮮國王李昖以及一幹朝鮮大臣,他們是沿著平安道向北撤離的。當鹹鏡道被倭寇攻陷後,陸地交通已經全部斷絕,李昖他們也就隻能從平安道待著。


    鹹鏡道什麽都沒有,鹹鏡道的倭寇頭子加藤清正必然會趕來平安道與另一個倭寇頭子小西行長會師,繼而合兵向北,追擊李昖等一幹朝鮮君臣。


    以李昖為首的一幹朝鮮君臣,自然是心生恐懼,他們推測,鹹鏡道的倭寇如果行軍至平安道,那麽這兩股倭寇會師的地方必然是平壤。


    所以,李昖等人很早就做了計劃,想要收複平壤。而且要趁小西行長沒有防備之時,出奇兵奇襲平壤。


    然而,朝鮮君臣都知道,平壤城中不利於騎兵作戰,而且突襲平壤危險係數太高,一不留神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最終,在朝鮮國王李昖的拍板之下,決定,此等大事,非天朝大軍不可。


    然後,他們就故意提供假情報,誘使祖承訓奇襲平壤。


    按照他們的設想,如果祖承訓奇襲成功,他們就乘勝追擊,收複平壤。


    如果祖承訓作戰不利,那損失的也不是他們李氏朝鮮的實力,沒太多所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晚並收藏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