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的方法?


    一些大臣已經開始交頭接耳。


    那些流民們確實走投無路,這才投奔向燕國,若真是有自救的辦法,誰又會舍棄自己家中良田數畝,跑來燕國做最下等的流民呢?


    “臣愚鈍,腦筋轉不起來,不知陛下所言自救到底是怎樣的方法?”一位上將軍出聲道。


    “方法簡單,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有三,其一為南北調水;其二為中原水井工程;其三為農業滴灌,另外還有商隊人員招募以及定期低價供應物資服務,這些就不多談了,你們之後會見到,現在我們就主要討論著最重要的三點。


    首先,南北調水工程。諸位都知道,過去的十年中,為了更方便將楚國的糧草和人員運送到我國,我們耗費了巨資挖通一條運河,接通兩地,此次旱情,楚國雖然也受損嚴重,已經停止了對我們的糧食供應,但其實依托著從我國運河中流去的水依然可能保證農業的穩定發展。而且不僅僅是楚國,今年我大燕風調雨順,流經大燕的河流都滿滿當當,而這些河流經過的任何一個國家今年的農業灌溉都可以有最低保證,隻是這一點上,想必諸位一定都能看到一條南北相通的運河將會對北方幾條河流幹涸地區的農業帶來多大的收益。


    因此,通過開挖運河,進行南北調水,可以有效緩解北方以及南方一些地區的旱情,而運河的開挖並不是一項短期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財力和物力的投入,我們燕國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隻能依靠這些流民自己動手,而燕國隻是提供一個動手的機會。


    其二,中原水井,鑒於工部已經繪製出水位和地形圖,我們可以引導流民返迴家鄉進行水井的開挖,在運河建成之前首先用水井解渴,保證流民們基本的生存問題,這些水雖然不夠地上種糧食,但這一情形可以通過我燕國商隊定期低價供糧來緩解,等到來年開春時幾條主要的運河也將大致建好,想必以後也將再無供糧之需。


    其三,農業滴灌。這場旱情很可能會持續幾年之久,因此必須做好長期應對的打算,當前我中原的主要糧食主要是粟米,灌溉的方式還是大水漫灌為主,極為耗水,而采用新的農業管理方式滴灌法可以將原本對水量的消耗降低兩成,如果將這種新式的灌溉方法推行下去,每一畝耕地都節省上兩成的水量,諸位可以想象一下我中原良田成千上萬頃一共能節省下來的水量將會是一個多麽龐大的數字,而這些方法,將由我們燕國工部已經培訓好的導員以及商隊中的帶隊人傳播向整個中原。


    諸位方才討論的,皆是在我燕國現有的基礎上,在中原目前的形式下處置的問題。因為我燕國糧倉中的存糧隻有那麽多,用完就沒了,這才有了究竟應該賑災濟民還是應該留給我大燕人民的選擇,但是無論將糧食分配給誰,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


    如果這些存糧不夠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呢?如果這些流民馬上可以自己迴家種糧呢?


    燕國的存糧確實是一張大餅,分給誰都有利有弊,但中原的糧食其實是一張更大的餅!與其討論燕國這大餅如何劃分,不如討論整個中原大餅怎麽做大,當中原糧食的大餅做到足夠大,甚至分下小小的一角我們燕國都吃不下,那燕國的問題不就根本不用解決嗎?


    其實從這裏開始,我們就引入了一個‘生產力’的概念......而‘生產力’什麽作用呢?就是解放所有人!做我大燕的臣子,一定要有天下胸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燕人是人,那中原其他國家的人就不是人了嗎?隻是僅憑我一人的努力,一定有不可為之事,但如果加上你們,加上我燕國的所有人,加上所有的中原人,我相信這大旱就算持續十年,我們也能挺過去!


    我們救不了所有人,但我想試一試,我們也需要試一試,雖然我們現在救不了所有,但能多救一個是一個。


    我不反對少司徒的觀點,因為很客觀很現實,但是現在工部給出了我們更好的與這次旱情的對抗的武器,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我們有責任將整個中原從旱情的死亡線上拉迴來!


    蔡國有殺人祭鬼神,但我們不,因為人才是最寶貴的,是所有國家最重要的財富!就連國家都要排在人命的後麵,因為失去了國家,隻要有人,我們還可以再建,但失去了人,這個國家也必將衰敗......


    自助者、天恆助之,能自己解決的事,我們就不用勞煩鬼神祖宗啦......”


    林小暖坐在高台上,說的天花亂墜,站在不遠處的宮人時不時上來添茶倒水。


    台下的眾位大臣聽得如癡如醉。


    等林小暖講完時,都恨不得將史官手裏的記錄稿給搶迴去細細觀摩!


    過去十一年的時間裏,除了剛成為燕王肅清朝政時,林小暖上朝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嗯嗯”點頭或者點明,很少會像今天這麽長篇大論。


    而這一次,林小暖的長篇大論給眾位大臣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


    不再考慮權力紛爭,不再考慮如何選擇,隻要有更高的“生產力”,所有的矛盾不攻自破?


    而且最重要的是,聽小燕公的意思,這些神奇的技術以及那令人震撼的想法,甚至要和中原他國分享?


    一直堅持要趕走所有流民的少司徒甚至已經在心中慚愧到無地自容,因為在他聽來,小燕公的著眼點根本不是大燕,而是整個中原,天下一體,不分國別,可以救到就要拚盡全力,無所謂自己的損失。


    這是何等的天下為己任擔當,又是何等的氣魄!


    等林小暖結束了發言,詢問眾位大臣有沒有異議或者其他想法的時候,他帶頭出席跪拜了下去,沉聲唿喊:“小燕公大善!”


    “誒少司徒你做什麽?”


    她的話還沒說完,如夢初醒的滿朝文武紛紛站了出來,麵向林小暖跪拜了下去,齊聲高唿。


    “小燕公,大善!”


    ......我不就說到興頭上吹了吹牛嘛,怎麽忽然都說我“大善”了?


    林小暖撓撓頭,一時不知道手哪裏放了,求助似地看向李袖招。


    後者隻是輕笑著喝茶,裝作沒看到求助目光的樣子。


    坐在角落的史官已經激動到幾乎握不住筆,能讓滿朝文武齊聲稱“大善”者,在燕國曆史上聞所未聞。


    而小燕公今日的話,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甚至有預感,等他手稿公示出去的接下來幾個月,整個燕都的紙價會全線飆升!


    “都起來都起來,像什麽樣子,還能不能繼續開咱們的早朝了!”


    林小暖扶額,拿著手中的小槌又“咚咚咚”敲了幾下鼓:“思路是我提的!但辦法是袖招細化的,具體的人員調配工作調度是賈允著手的,商隊的接洽問題以及資金調用是柳成仁安排的,我不過是在燕都點了個火,怎麽你們就把‘中原山林縱火犯’的名頭都安我身上了呢?!”


    眾人聽聞都大笑起身。


    “好了好了,肅靜,事還沒完,接下來還有具體的任務分配問題,誰管什麽,各司其職,這個其實才是最麻煩的,還需要你們都來討論討論......”


    一場早朝,從早上,一直開到傍晚,中午那頓飯是禦膳房臨時湊合著做了大鍋菜,諸位大臣們邊吃邊和其他人唾沫橫飛地爭論清楚,這件事到底在誰的職責範圍內、出了問題究竟需要誰管等等問題,甚至吃的還挺香?


    臨走時,各位大臣還意猶未盡,隻是扣扣搜搜的小燕公堅決不安排晚宴,將人都給轟了迴去。


    史官將這件事也恪盡職守地記載了下來。


    林小暖:這個真的不用記......


    ......


    “小燕公十二年,夏六月五,小燕公早政,文武皆備左右,以流民問諸臣。


    臣爭,席間有少司徒曰流民甚......大司禮與大司徒進殿,公問大司徒......小燕公曰,趕濟利弊皆有,兩難不可決,燕地雖富,救中原實不可行之;然,流民亦人,見人困死於前,我不得,中原與燕抱團而暖,救流民不若救燕乎?世間難得兩全法!吾雖不納民,但燕有所為,所為乃‘自救’也。上將軍乘黃問‘自救’,小燕公答曰,方法極簡,重者有三......諸位所言實乃以燕國我基,中原為底,才生燕民與流民兩難之擇,治標不治本,若流民可產,則其難迎刃而解。燕存糧如餅,分之固有利弊爭,然中原亦餅,論燕餅不若論中原,如中原餅極大而分燕一小角甚巨,則實無兩難之抉......大燕之臣,當胸有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燕人乃人,中原流民亦如吾民,吾一人定不可為,但若諸位隨往,天下同袍,旱十年,亦無可懼之!吾雖無可救天下,但救一人可試,多一更善......能者多責,中原之旱,吾有責救之......蔡有殺人祭鬼,吾不同,人為本,社稷次之,存人失國,國可複建,存國失人,人國皆滅......自助者,天恆助之,自行有道,不勞鬼神......令初落,群臣皆俯首長拜於朝稱“大善”,燕公請起曰,功不在吾,吾功在燕都點火也,何來‘中原山林縱火犯’?群臣大笑而起......


    午,小燕公與臣食在武陽宮,論天下事而忘禮不覺......


    申,小燕公恐群臣眾,宴之費巨,驅群臣出宮。”


    ......


    自那天的上朝過去後,燕國全國就進入了一個高速運轉的狀態。


    各位大臣按照朝上和朝下議定的職責範圍開始著手處理燕國境內的流民問題,邊境的城主們紛紛返迴駐地暫時安置流民,司徒部門的人們規劃好人員和物資的調動,司禮部門趕往各個國家覲見商討運河、水井和滴灌事宜,柳成仁的商隊也帶著人趕往各國用低價的糧草收購各國特產物資。


    不過在遣返流民和教授技術的事情上,林小暖雞賊的很。


    凡是受到燕國資助的地區,將來三年之內的土地糧食收成都要給燕國抽半成,給周王室抽半成,而這些土地上的人在十年之內應該被允許自由前往燕國,本國不得阻攔。


    林小暖以解決國君目前的燃眉之急,換取了一個承諾的未來的便利。


    如果隻是臨近幾個國家的土地收成還好,但燕國隊伍並不隻經過了臨近諸國,他們甚至還前往更邊緣的國家。最終,其他國家的國君得到的消息是,燕國幾乎與中原諸國都有協議......


    這就相當於整個中原未來三年之內的土地收成都要給燕國抽半成!


    基數的巨大,即使是半成,也足夠燕國將來的收入達到極為恐怖的水平!但是他們不得不咬牙簽下!因為不合作,就隻能等死,合作的話,自己占的確實也是大頭,既能組織人口流失,又能充盈國家稅收。


    這就是林小暖的雞賊之處——你可以賺,但我永遠不會虧。


    在與多國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後,“神秘”的燕國工部終於派出幾支隊伍,分別由工部內對水位極有經驗的老導員帶著新人們趕赴各國,半教學半教授式地指導各地地下水抽成工作。


    燕國的許多老農、學者被征召前往中原各地,負責教授燕國新的農業技術,林小暖站在城頭親自送這些學子遊人老農時,甚至有送青年下鄉的感慨。


    燕人離開燕國是有時限的,工部的隊伍是半年,前往教授技術的是兩年。而等到時限過去後,這些人也不負眾望地完成了任務,大多數選擇返迴燕國,隻有少部分選擇留在別國。


    隻有理論指導、尚缺乏實踐經驗的派出人員返迴後,燕國,尤其是燕都,終於到了站在城牆上,一張網撒下去能蓋到好幾個大學士或是實務大才的地步了。


    另外,在那日上朝的史官記錄傳出去之後,一年之內,燕都紙貴。


    人們瘋了一樣爭相傳閱,燕都附近稷下學宮的大才們都無一不是大為讚歎,或者被林小暖的觀點所啟發而進一步完善自家的學說,由此延伸出批判和深思等多種觀點覆蓋到士農工商各個領域......學術論著出現井噴式的增長,百花齊放到人們恍然不覺旱情,甚至疑心這是大周中興、文化盛世的啟元。


    三年大旱按照著原世界線的軌跡降臨在中原,但因為林小暖的存在,整個中原反倒進入了生產力大發展的黃金時期,人們的溫飽甚至比旱情來臨之前更容易解決。


    再加上整個中原一片幹旱中,獨獨燕地三年風調雨順......不少學者大儒大才們私下都將小燕公調侃為“燕雨公”。


    雖然這位“燕雨公”扣扣搜搜,連飯都不想請自己的臣子吃;雖然這位“燕雨公”很雞賊,跟別人合作從不白送,總是要占一些小便宜;雖然這位“燕雨公”好吃懶做、和他的大司禮還有男風之好的傳聞......但是,他已經確確實實揚名天下了。


    揚的是正名,人們念的是救命之恩,連“燕雨公”這個稱唿,都漸漸從調侃變成了敬佩和愛稱,甚至連想嫁小燕公的人裏麵都加入了男性隊伍,而且學術界也掀起了不大不小的關於性別問題的討論......


    ......


    “啪!”


    林小暖將應天茶樓送來的情報拍在桌案上,一臉鬱悶。


    此時正值旱情開始後的第四年春,萬物複蘇,春雨如期而至,但春寒料峭。


    旁邊燒著暖爐,林小暖身上裹著被子,跟個毛毛蟲一樣在大床上滾來滾去。


    “啊......居然說我喜歡男人真是豈有此理......是誰傳的小道消息啊簡直了這些八卦狗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人衝衝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魚幹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魚幹的貓並收藏大人衝衝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