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說:“殿下,你說的也對,可是,我一時間,腦袋還轉不過來彎兒,如果在想我來到天庭或許就是一場夢,這真實的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的什麽鬼神,圍繞在我們左右嗎?”
俊彥太子道:“有句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是說天地之間有司過之神時刻監察著人們的一言一行,不論你在什麽樣的場合做出了什麽事情,都會被舉頭三尺之處的神仙分毫不差地記錄下來,並以此為參照而影響到日後的禍福因果。怎奈世人多被一時的小聰明迷惑,隻看得到為非作歹能帶來的暫時利益,卻不明曉這份報應近則在己、遠在兒孫,一個人的言行很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家族的利益。”
天歌說:“這句話,是真的嗎?那麽多神在頭頂,那我們上廁所,換衣服豈不是一點隱私都沒有……”
俊彥太子心想,這個女人在想什麽呢?都是什麽稀奇古怪的問題啊,居然還能問出這種話來。
天歌見俊彥太子,臉色陰晴不定,便心想,你到底哪句話又說錯了呀?又惹得太子殿下不高興了。
俊彥太子道:“道教是一個強調勸善的宗教。天地之間的司過之神雖然時時都在監察著人們的言行得失,但這份監察的目的並不在於記錄錯事並計算相應的果報。與之正相反,道教提出“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概念,是在提醒大眾在為人處事的時候要保持一定的底線,一旦突破這條線,就會受到神明的責罰。若能夠一生為善,司過之神同樣會把此人的善言、善行記錄下來,並據此來計算日後的善果。與人為善,才是神明之於信仰的基本要義。”
天歌說:“那善惡又是什麽?”
俊彥太子道:“在道教理論中,善惡是相生共存的,世上不存在單純隻有善或者單純隻有惡的人。我們所能做的,是以心中的準則去協調所有的言行,在保持本身正當利益的同時也不損害他人的合理權益。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略有偏差,就會從善滑落至惡。可惜的是,世間多有滑落者,人們個個卻並不自知。
天歌說:“既然,善惡都是定數,於是我有人要問,神明既然擁有無上法力,為什麽不提前阻止行惡的人們呢?”
俊彥太子道:“要迴答這一問題,就會涉及到三個方麵的道教義理:其一,在道教看來,善惡的標準是什麽?其二,善惡的根源在哪裏?其三,如何去解讀道教勸善的意義?”
天歌說:“那這三點都有什麽?”
俊彥太子道:“論及善惡,不得不提性善論與性惡論的爭辯,這也是古今中外諸多學派所探討的內容。道教對人性本初的觀點,與諸家的善惡觀念皆不相同,其既不認為有善也不認為有惡,因為善惡都是人類文明製度的產物,且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會有不盡相同的標準變化。老子曰:“(世人)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說,一旦賦予他人善與惡的概念,便已是某種人為的標準和欲求的表現了。”
天歌說:“那道教追求什麽?”
俊彥太子道:“道教追求的修真理想是要去人欲,去除一切人之有為,返歸到如嬰兒一般所有言行完全發自於自然的狀態。所以道教不會強調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而是要強調嬰兒初生時的本然。這是道教對第一個問題“善惡的標準是什麽”的解答。在道教看來,善惡不是某種固定不變的標準,其在本質上隻是對欲望的追求。為善、為惡,都是欲求在作祟。基於此,便可為“善惡的根源在哪裏”這一問題找到答案,因為一切欲求都源自人們尚不滿足的內心。更多地去思考他人利益,這便是為善的前提;把個人利益至上,就容易導致惡的滋生。不論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的監察,還是以《太上感應篇》為主的諸多勸善經典,都意在告知人們不把沉迷於個人的一己私欲,而是要學習“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更多地去為了他人、為了社會付出一些關愛,以真善美的力量構築起對“小國寡民”式的理想社會的實踐。”
人們在世間的任何善惡之行,神明的記錄都會毫厘不爽,但道教信仰並不是給人們施以恐嚇,不是使人畏懼。道教中雖然亦有善有善報、惡有惡果的報應理論,但並不會刻意強調惡行惡報的內容,而是在告訴人們一切善惡本源於自己的起心動念,你當下做出的任何選擇以及日後所要承擔的任何果報,都與自身脫離不了幹係。若想事事順達,莫不如從一日三善做起,唯有自己才成為自我的救世神仙。
因此,第三個問題“道教勸善的意義”,便在於使人們能夠從現實生活和精神信仰中感知到正念正行的力量,是真正從內而外的一種覺醒,是對欲求的克製。另外一種說法曰“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我們能否成為更好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時時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為。止惡行善的過程,更是在繕心繕性。
天歌說:“即如此,我們被神控製的了……”
俊彥太子道:“道教修行講求少私寡欲,再進一步便是無私無欲。從惡中的幡然醒悟,到為善的樂而從之,再到把善變成生活中的日常,這便是從有為臻達無為的過程。道祖所言之“不善”,並不是不為善,而是不再需要刻意強調善的概念,因為其已經內化成每個人的具體言行。勸善,也不是簡單地用可計數的善行去換取神明功德簿上的善果,而是要使人們從心性至行為均可以實現自我善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也正是對“我命在我”的道教信仰的絕佳唿應。至此,也就可以解釋明白為什麽神仙不會去阻止惡人為惡的疑惑。“天道無親”,在神明的視角中,善惡本是人間生活的某種秩序,是帶有人的主觀意識的,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從惡至善,是人間法則中的陰盡陽生、去濁澄清的過程,所以更需要人們的自我覺悟。”
俊彥太子道:“有句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是說天地之間有司過之神時刻監察著人們的一言一行,不論你在什麽樣的場合做出了什麽事情,都會被舉頭三尺之處的神仙分毫不差地記錄下來,並以此為參照而影響到日後的禍福因果。怎奈世人多被一時的小聰明迷惑,隻看得到為非作歹能帶來的暫時利益,卻不明曉這份報應近則在己、遠在兒孫,一個人的言行很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家族的利益。”
天歌說:“這句話,是真的嗎?那麽多神在頭頂,那我們上廁所,換衣服豈不是一點隱私都沒有……”
俊彥太子心想,這個女人在想什麽呢?都是什麽稀奇古怪的問題啊,居然還能問出這種話來。
天歌見俊彥太子,臉色陰晴不定,便心想,你到底哪句話又說錯了呀?又惹得太子殿下不高興了。
俊彥太子道:“道教是一個強調勸善的宗教。天地之間的司過之神雖然時時都在監察著人們的言行得失,但這份監察的目的並不在於記錄錯事並計算相應的果報。與之正相反,道教提出“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概念,是在提醒大眾在為人處事的時候要保持一定的底線,一旦突破這條線,就會受到神明的責罰。若能夠一生為善,司過之神同樣會把此人的善言、善行記錄下來,並據此來計算日後的善果。與人為善,才是神明之於信仰的基本要義。”
天歌說:“那善惡又是什麽?”
俊彥太子道:“在道教理論中,善惡是相生共存的,世上不存在單純隻有善或者單純隻有惡的人。我們所能做的,是以心中的準則去協調所有的言行,在保持本身正當利益的同時也不損害他人的合理權益。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點,略有偏差,就會從善滑落至惡。可惜的是,世間多有滑落者,人們個個卻並不自知。
天歌說:“既然,善惡都是定數,於是我有人要問,神明既然擁有無上法力,為什麽不提前阻止行惡的人們呢?”
俊彥太子道:“要迴答這一問題,就會涉及到三個方麵的道教義理:其一,在道教看來,善惡的標準是什麽?其二,善惡的根源在哪裏?其三,如何去解讀道教勸善的意義?”
天歌說:“那這三點都有什麽?”
俊彥太子道:“論及善惡,不得不提性善論與性惡論的爭辯,這也是古今中外諸多學派所探討的內容。道教對人性本初的觀點,與諸家的善惡觀念皆不相同,其既不認為有善也不認為有惡,因為善惡都是人類文明製度的產物,且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會有不盡相同的標準變化。老子曰:“(世人)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說,一旦賦予他人善與惡的概念,便已是某種人為的標準和欲求的表現了。”
天歌說:“那道教追求什麽?”
俊彥太子道:“道教追求的修真理想是要去人欲,去除一切人之有為,返歸到如嬰兒一般所有言行完全發自於自然的狀態。所以道教不會強調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而是要強調嬰兒初生時的本然。這是道教對第一個問題“善惡的標準是什麽”的解答。在道教看來,善惡不是某種固定不變的標準,其在本質上隻是對欲望的追求。為善、為惡,都是欲求在作祟。基於此,便可為“善惡的根源在哪裏”這一問題找到答案,因為一切欲求都源自人們尚不滿足的內心。更多地去思考他人利益,這便是為善的前提;把個人利益至上,就容易導致惡的滋生。不論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的監察,還是以《太上感應篇》為主的諸多勸善經典,都意在告知人們不把沉迷於個人的一己私欲,而是要學習“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更多地去為了他人、為了社會付出一些關愛,以真善美的力量構築起對“小國寡民”式的理想社會的實踐。”
人們在世間的任何善惡之行,神明的記錄都會毫厘不爽,但道教信仰並不是給人們施以恐嚇,不是使人畏懼。道教中雖然亦有善有善報、惡有惡果的報應理論,但並不會刻意強調惡行惡報的內容,而是在告訴人們一切善惡本源於自己的起心動念,你當下做出的任何選擇以及日後所要承擔的任何果報,都與自身脫離不了幹係。若想事事順達,莫不如從一日三善做起,唯有自己才成為自我的救世神仙。
因此,第三個問題“道教勸善的意義”,便在於使人們能夠從現實生活和精神信仰中感知到正念正行的力量,是真正從內而外的一種覺醒,是對欲求的克製。另外一種說法曰“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我們能否成為更好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時時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為。止惡行善的過程,更是在繕心繕性。
天歌說:“即如此,我們被神控製的了……”
俊彥太子道:“道教修行講求少私寡欲,再進一步便是無私無欲。從惡中的幡然醒悟,到為善的樂而從之,再到把善變成生活中的日常,這便是從有為臻達無為的過程。道祖所言之“不善”,並不是不為善,而是不再需要刻意強調善的概念,因為其已經內化成每個人的具體言行。勸善,也不是簡單地用可計數的善行去換取神明功德簿上的善果,而是要使人們從心性至行為均可以實現自我善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也正是對“我命在我”的道教信仰的絕佳唿應。至此,也就可以解釋明白為什麽神仙不會去阻止惡人為惡的疑惑。“天道無親”,在神明的視角中,善惡本是人間生活的某種秩序,是帶有人的主觀意識的,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從惡至善,是人間法則中的陰盡陽生、去濁澄清的過程,所以更需要人們的自我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