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曆統和十年·八月十一日上京】


    天還未亮,南城鹽鐵司大門就‘吱呀呀’地由內打開。


    守門衙差揉了揉還交織在一起的睫毛,想盡力睜開粘在一起的眼睛。


    入秋的草原依舊西北風不斷,剛從羊皮被窩裏鑽出的溫熱身子,猛地被冷風一激,讓李鴻兒抖嗦著抱緊了肩膀打起冷顫。


    裸露在外的皮肌表麵迅速起了一層細密的雞皮疙瘩,在似亮未亮的昏光中躍躍欲試。


    李鴻兒在鹽鐵司已經幹了快二十年,初來時還是個身高不足三尺的孩子,圓滾滾的小胖臉、嘟著兔子一般的厚厚嘴唇。


    也正因為這幅麵相,二十年光景過去了,他依然還隻是個開門、打掃的雜役。


    鹽鐵司除卻監管著遼國與大宋、西夏的鐵器、青鹽等貿易往來,還承擔著另外一項差事——全國各地所有往來的信件,都經由鹽鐵司轉呈至留守司、內省司、八作司……


    每日清晨至日落,都有數不清的貨商、郵使,從各地到此簽取販售公文及上呈信函。


    而李鴻兒,這個鹽鐵司守門的衙差,每日辰時打開正門,在司衙門前順著風向撒兩盆清水,為討份往來車船順風順水的吉利。


    與鹽鐵司打過多年交道的商人總能恰到好處地踩著準點候在門外,等著李鴻兒那張兔子嘴從門縫**出來。


    李鴻兒已揉開了眼睛,手裏端著夜壺左右張望了一下,門前一個鬼影都無。


    他又謹慎地看了看手中夜壺後,如往常一般伸長脖頸,利落地將汙穢之物潑到衙前街上,做完這些才小心關上門,摟著肩膀鑽迴被窩中,邊走邊高聲抱怨。


    “那個菜商老劉真是王八蛋,竟還算計到小爺頭上了!


    吃他點青菜,害老子鬧了一晚上肚子!”


    今日,誰也沒注意到鹽鐵司正門比往日早開了一個時辰,司裏留守的幾個聽到李鴻兒咒罵,嘴角掠過一抹鄙視。


    繼續縮起身子享受著軟皮被窩下帶來的溫暖,心裏卻妒忌地咒罵著,活該你拉肚子!


    正門衙差雖不上品級,整日還會被旁人擠兌著說成看門狗,但是誰也無法否認這確實是個油水富足的肥缺。


    進門遞上點商家販運的貨物特產,總能提前得到一些傳喚。


    昨日,有個從南麵過來的新菜販,衣著粗舊,車上也沒裝多少青菜,但菜販還是麵露不舍地扯出麵上葉子寬大的遞給李鴻兒。


    熟識的貨商都知道,草原上吃慣了牛羊食肉,突然進食素葉菜,定然會鬧上幾天肚子。


    這幫商人麵露譏諷,正等著看這個不懂規矩、即將要吃衙差訓責的熱鬧,一副冷眼旁觀、風雨欲來的姿態。


    出人意料的是,李鴻兒如嘴饞的娘兒們,不僅收了菜商手中青菜,還異常客氣地讓進了門。


    就在李鴻兒關上大門不足片刻,鹽鐵司側牆暗處便轉出一道黑衣黑影。


    這團黑影移到李鴻兒適才傾倒汙穢之處,低下頭仔細搜尋著什麽。


    目光轉過幾個來迴後,迅速彎身撿起一支淡黃色的油脂卷。


    起身看了眼四周,匆匆向著城北暗處隱去。


    上京有南北兩城,北城為契丹皇族聚居之地。


    黑衣人離開鹽鐵司,挑著牆根陰暗處疾行幾步,不久便在一座府宅前止住腳步。


    一刻未停地上前敲起府宅大門,欲亮未亮的天色下,響起一陣勁道而有節奏的叩門聲。


    音才落,大門閃開一條縫隙,黑影隨即閃身進去。


    合起的正門上方,高懸著一塊書有三個鎏金大字的匾額——‘寧王府’。


    “王爺在書房等你。”


    方才為黑衣人開門的老人丟下一句後,便顧自向兩側偏房走去。


    黑衣人望著身背佝僂的老者,眼中充滿敬畏。


    他知道,這個看上去風燭殘年的老者,麵兒上是寧王府的管家,實質卻是掌控著埋於上京城所有達官貴人府中密諜的管家。


    ‘很多事情遠不如表麵那麽簡單,人亦是如此。無論是黑衣人眼中的老者,還是這個國家的少年皇帝。’


    十年前耶律隆續以次子身份登基時,即已違反了‘長子繼承’的祖製,長子羽王耶律隆安也在那場大火後渺無音訊。


    這讓以寧王為首的舊皇族,不得不默認了耶律隆續的身份。


    寧王並無野心,可他無法容忍這片灑滿耶律祖輩鮮血的草原,改姓‘蕭’。


    剛滿十歲的耶律隆續登基後,蕭姓女子就開始顯露出不輸男兒的政治才幹,或許隻是為了壓製耶律皇族。


    這個蕭姓女子開始以皇太後的位份幹涉起國家政權,並委身漢姓大臣韓德讓強勢打壓舊皇族,收攏軍權。


    十年時間對於短暫一生來說,不算長遠。


    但這十年間,寧王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無奈、憤怒,而這一切都源於當年羽王的失蹤。


    雖然寧王無法預見,倘若當年是登基的是羽王,又會以甚態度對待舊皇族。


    盡管如此,他依然堅信,羽王終究不會像蕭姓女子一般對待自己,忘了自己姓的是‘耶律’。


    無論是甚目的,尋找羽王的下落一直都未在新、舊皇族間中斷過,這似乎在無形中已成為了默契,成為了博弈的籌碼。


    哪一方先找到羽王,就意味著哪一方就奪迴了王權、贏得了話語權。


    失去權勢的寧王,與一個草原老牧人沒有任何區別,隻是他住的院子要大一些,麵上看著還風光一些。


    可是那個在深宮裏頭的女人,已被手中滔天權勢遮掩了曾經的小心翼翼及洞察入微的心思。


    在遺詔中賦予她監國權利的人,相當推崇漢人慣擅的政治權謀,遼國也仿照大宋建立了監察百官的密探,而密探頭目就是寧王。


    寧王從黑衣人手中接過油脂卷,抽出裏麵的白絹。正要散開,驀然發現黑衣人還恭敬的站在身側。


    “可想知道信上寫了什麽?”寧王問道。


    “不想。天色將明,小人需立即返迴軍營!”黑衣人語氣平淡迴複道。


    寧王沒有說話,隻是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


    黑衣人對著身背高大的寧王拱了拱手,悄聲退了出去。


    他清楚,自己這種行走於黑夜中的‘釘子’,知道的太多,離黑暗也就越近,畢竟每日新升的太陽於他來說奢侈得勝過金子。


    “羽王竟然沒死!”


    寧王捏緊手中白絹,曾堆積了十年的愁容正被臉上難以置信的笑容慢慢驅散著。


    他望著遠處隱沒在夜色中雄偉厚重的宮殿,仿佛正在一點一點地瓦解坍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叩法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葉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葉棠並收藏三叩法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