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誌遠帶著明心堂的人,在天才剛亮的時候,就已經坐馬家的爬犁,悄悄的到了馬玉川家,準備赴和鄭家大奶奶張氏相約的惟一齋之會。
招唿過誌遠一行吃早飯,又和誌遠商議了一會,馬玉川叫大兒子,去吧他過年過節時才穿的好衣服,給翻出來。
誌遠等人,之前和鄭家的炮手幹了一仗,很多人的衣服都破了髒了,此次赴會,顯見得是經過一番精心準備的,林有等人,或是大棉襖二棉褲,或是穿老羊皮襖,全改成了本地人家常的打扮兒,而誌遠,穿一領半新舊的土黃色布麵棉長袍,馬玉川估計這是誌遠在馬家屯能找到的最好的行頭了。
馬玉川聽說,之前明心堂和鄭家幹仗的時候,誌遠的狐皮大衣沒來得及穿上,人就竄上房了,那大衣拉在常來大車店裏,後來是被燒了還是被鄭家人順了去,不知道。
衣服拿來了,是一件藍色緞麵皮袍,馬玉川從兒子手裏接過,捧給誌遠:“賢侄啊,一會去見鄭大奶奶,不能失了身份,你把這個換上吧。”
誌遠連忙客套推辭,馬玉川非要誌遠換上,鄭家有錢,鄭家大奶奶張氏那一身衣服,彩繡輝煌,馬玉川不願意誌遠在張氏麵前顯得寒酸,掉了身價。
看得出,這衣服是馬家長子珍而重之的東西,一會見張氏,兩邊會不會打起來都不好說,誌遠堅辭不受。
馬玉川急了,瞪眼嗔道:“這可不是因為你是李恩人之子,是賢侄的行事為人,我心服!快拿著!”
會麵的時間,快到了!
李閻王和大魚兩人一組,他們現在的位置,是在惟一齋的瓦麵上!一會的張李會,就在他們身下的一個雅間裏,若有異樣,兩人將碎開瓦麵跳下。
兩人伏在屋脊後,李閻王輕輕捅捅大魚,打個眼色,大魚順之一瞥,惟一齋前左邊不遠的路邊,有一個賣早點的攤子,就見一個車軸漢子,拉著板車,在攤子前停下,買了些饅頭烙餅,坐在車把上吃了起來,一邊眼睛還左掃右掃的。
那是七虎中的二虎!
大魚做個手勢,表示他已經看到了。
大魚看了幾眼,就把目光轉向另一邊,剛才,另一組人林有帶著黑子,手裏拿空筐扁擔,化裝成進城裏來買東西的鄉民,曾在那裏出現過,而這會子,已經看不到他們的人了,不知隱身去哪了。
而李閻王一直在盯著早點攤子,在那在吃東西的幾個人,甚至帶攤主,都和二虎有眼神交流,李閻王不但能看出他們全是鄭家的人,還看得出,這些人的腰裏,都掖了帶響的玩意兒。
鄭家的人竟然也化裝布控,這是非常時期的小心謹慎,還是想對哥兒不利?
可不能不防!
李閻王最不滿也最不理解的,就是哥兒赴會前,確定身邊帶的人,既不是林有,也不是大魚,而是那個死胖子!
當時,李閻王對誌遠叫道:“哥兒!要不方便帶我,你至少帶上有哥或是大魚啊,胖子就是個孬貨,要真打起來,帶他頂個屁事啊?萬一這是鄭家婆娘故意挖的坑,她為的是把哥兒擄了,給她家死的炮手報仇,或是用你來換我,可咋整?”
當時哥兒說啥?他說的竟然是:“我相信張氏的為人,若有險,在外而不在內。再說了,胖子可不孬,你們別小看人,胖子最懂得看人眉眼高低,他這人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在眼睛後麵,還有一雙眼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老實說,對於哥兒如此看得起胖子,李閻王心裏是不服氣的,可有一點他很明白,就是那小祖宗說一不二,容不得人挑戰他的權威,要不聽他的話,可決沒自己的好!
王朝宗待哥兒一心一意不說,還是哥兒離不開的大夫,可就因為不聽話,哥兒竟然說踹就踹了,寧肯晚晚寒咳個半死,也不讓王朝宗跟著!
李閻王又向街上瞄了幾眼,東邊來了一輛有蓬馬車,李閻王眼尖,那趕車的車把式,竟然是張信義!
李閻王知道鄭家大奶奶張氏,在佳木斯平時出入用的是兩輛福特車,耀武揚威的,看來今天是特意低調,坐的是不起眼的馬車。
李閻王用手肘輕碰一下大魚,大魚微一點頭,表示他也看到了。
哥兒說,若有險,在外而不在內,這就是說,除了鄭家,還要防其它人,甚至是日本人使壞!
李閻王雙眼緊張的,四下睃尋!還把手裏的槍,頂開了保險!
誰要是敢對哥兒使壞,不管對方是什麽背景,是鄭家婆娘還是還是日本人,他李閻王都要他嚐嚐什麽是恐懼的滋味,要他渾身汗毛孔都冒霜!
惟一齋隻做午晚市,這時午飯時間未到,按理,此時店裏隻有店夥,沒有客人。
可今天,一樓店麵連店夥都沒有,店門開了又關上了,一樓店麵裏,隻剩下掌櫃和一個鄭家的外管家,在櫃台裏坐著。
二樓的一個雅間門前,鄭家七虎中的老三,帶著幾個人把著門。
雅間裏,八仙桌上,擺著幾盤精致的幹果蜜餞等茶食,張氏和誌遠都謙讓,結果是讓年紀最大的馬玉川坐了主位,誌遠和張氏隔桌對坐,張信義立在張氏身後,而胖子則立在誌遠身後。
張氏開門見山:“之前,鄭家和明心堂有誤會,李堂主為何還願意相助鄭家?李堂主能告訴我理由嗎?”
誌遠淡淡一笑:“因為鄭夫人的為人和氣節,善德佩服。鄭夫人拒絕出任維持會長一事,早就聽說了,後來又聽馬大爺說了令郎被綁的前因後果,鄭夫人以一己之力,阻擋日本人的振興采木公司掠奪我們的資源,上對得起國家和先祖,下對得起子孫和黎民,俯仰無愧,是女中丈夫!”
張氏雙眼瞬也不瞬的看著誌遠,自嘲一笑:“嗬嗬,我隻是一介女流,不是什麽女中丈夫,本分做生意,隻求守家守業。不肯出任維持會長,是因為身為女流不便拋頭露麵,不肯賣掉雙豐,是因為雙豐是鄭家祖產,不想讓人說我敗家而已,李堂主別把我拔高了,如今可是日本人的天下,你這拔高,我和鄭家,可都受不起。”
誌遠意味深長的笑笑:“鄭夫人,你不相信我?”
張氏看著誌遠,再三思忖,感覺還是要謹慎些,雙眼逼視著誌遠:“李堂主如此直白自己對日本人的態度,就不怕為自身惹來災禍嗎?再說了,令尊可是滿洲國的大官,你這麽說,不覺得和你的身份不相稱嗎?”
“因為我覺得,當麵對的人,是鄭夫人,可以不用虛偽,”誌遠眼神忽一暗:“至於身份這東西,有時……,並不能說明什麽。”
誌遠跟著抬眼,勇敢的迎著張氏審視的目光:“我隻知道,人可以選在哪裏討生活,但卻無法選擇生我養我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的祖宗,我身上流的,是一個中國人的血……”
張氏聽了,胸口明顯起伏,看著誌遠的雙眼,變得亮晶晶的,半晌,才嘶聲道:“謝謝!謝謝李堂主的信任!你的膽識和眼力,為國家民族大義不計前嫌的胸襟,我是真心佩服……”
不隻是張氏感動,在場的其他人,也無不動容。
張信義看著誌遠,眼裏是掩飾不住的崇敬之色,尤其是在張氏說的“眼力”上頭,張信義是真的佩服眼前這個年輕人,身在局處,資訊不及鄭家,但已經看透迷局,知道贖金之路走不通,早早的就要他去打聽郭傻子的下落,張信義預感,郭傻子和那條鬥子嶺的地道,將是解開當前這個死局的關鍵!
張氏起身,端起麵前的茶杯:“這一杯,漢貞以茶代酒,敬李堂主的以德報怨的胸襟!非如此,無今天你我的相會。”
誌遠也站起身,端起茶杯:“這一杯,善德也以茶代酒,敬鄭夫人不為利誘、不為勢屈的氣節,非如此,無今天你我的相會!”
張氏聽了,心中激動,想不到自己和日本人頂硬,會有人看重,還知道這是多麽的艱難,張氏趕緊把茶水往嘴裏倒,不然她都怕眼裏會現出水光來,被人笑話眼皮子淺……
茶水流過喉嚨,借仰頭的動作,張氏不僅平抑了心情,還想到另一個必須先談妥的重要的問題。
張氏放下空杯,伸手示意也幹了杯的誌遠坐下,然後坐下,神色認真的問誌遠:“我們已經彼此信任,下來,我想問問李堂主,此次相幫,除了出於大義,還有什麽條件?是否是要鄭家,從此放下對李閻王的仇恨?”
這當然也是目的之一,可誌遠覺得,張氏不是知恩不報的人,如果事不成,當然談不上條件,如果事成,彼此就是戰友的情誼,張氏不會不給他麵子和李閻王釋仇,眼下,話不妨說得漂亮些!
“說實話,從長春到佳木斯,我確實是為李閻王和鄭家釋仇而來,第一次相約見麵,就是想約鄭夫人談釋仇的事。但今天此行,意義已經完全不同,相助鄭夫人從鬥子嶺救出令郎,不讓鄭仲璋和日本人的陰謀得逞,為子孫後代保住這一片山林場子,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明心堂的相助,不設任何條件!”
張氏也是很聰明的人,反將一軍:“那就太好了,我還真怕李堂主以鄭家和李閻王釋仇為條件呢,從來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鄭家受明心堂之恩,可與那李閻王又是不共戴天的死仇,虧得李堂主高風亮節,免了我左右為難之苦。”
張氏端起之前張信義為之又滿上的茶杯:“這杯,敬李堂主的大度體諒。知道我和那李閻王之間,是釋不了仇的!”
誌遠忽閃著漂亮的睫毛,這一杯,他可不能喝!
招唿過誌遠一行吃早飯,又和誌遠商議了一會,馬玉川叫大兒子,去吧他過年過節時才穿的好衣服,給翻出來。
誌遠等人,之前和鄭家的炮手幹了一仗,很多人的衣服都破了髒了,此次赴會,顯見得是經過一番精心準備的,林有等人,或是大棉襖二棉褲,或是穿老羊皮襖,全改成了本地人家常的打扮兒,而誌遠,穿一領半新舊的土黃色布麵棉長袍,馬玉川估計這是誌遠在馬家屯能找到的最好的行頭了。
馬玉川聽說,之前明心堂和鄭家幹仗的時候,誌遠的狐皮大衣沒來得及穿上,人就竄上房了,那大衣拉在常來大車店裏,後來是被燒了還是被鄭家人順了去,不知道。
衣服拿來了,是一件藍色緞麵皮袍,馬玉川從兒子手裏接過,捧給誌遠:“賢侄啊,一會去見鄭大奶奶,不能失了身份,你把這個換上吧。”
誌遠連忙客套推辭,馬玉川非要誌遠換上,鄭家有錢,鄭家大奶奶張氏那一身衣服,彩繡輝煌,馬玉川不願意誌遠在張氏麵前顯得寒酸,掉了身價。
看得出,這衣服是馬家長子珍而重之的東西,一會見張氏,兩邊會不會打起來都不好說,誌遠堅辭不受。
馬玉川急了,瞪眼嗔道:“這可不是因為你是李恩人之子,是賢侄的行事為人,我心服!快拿著!”
會麵的時間,快到了!
李閻王和大魚兩人一組,他們現在的位置,是在惟一齋的瓦麵上!一會的張李會,就在他們身下的一個雅間裏,若有異樣,兩人將碎開瓦麵跳下。
兩人伏在屋脊後,李閻王輕輕捅捅大魚,打個眼色,大魚順之一瞥,惟一齋前左邊不遠的路邊,有一個賣早點的攤子,就見一個車軸漢子,拉著板車,在攤子前停下,買了些饅頭烙餅,坐在車把上吃了起來,一邊眼睛還左掃右掃的。
那是七虎中的二虎!
大魚做個手勢,表示他已經看到了。
大魚看了幾眼,就把目光轉向另一邊,剛才,另一組人林有帶著黑子,手裏拿空筐扁擔,化裝成進城裏來買東西的鄉民,曾在那裏出現過,而這會子,已經看不到他們的人了,不知隱身去哪了。
而李閻王一直在盯著早點攤子,在那在吃東西的幾個人,甚至帶攤主,都和二虎有眼神交流,李閻王不但能看出他們全是鄭家的人,還看得出,這些人的腰裏,都掖了帶響的玩意兒。
鄭家的人竟然也化裝布控,這是非常時期的小心謹慎,還是想對哥兒不利?
可不能不防!
李閻王最不滿也最不理解的,就是哥兒赴會前,確定身邊帶的人,既不是林有,也不是大魚,而是那個死胖子!
當時,李閻王對誌遠叫道:“哥兒!要不方便帶我,你至少帶上有哥或是大魚啊,胖子就是個孬貨,要真打起來,帶他頂個屁事啊?萬一這是鄭家婆娘故意挖的坑,她為的是把哥兒擄了,給她家死的炮手報仇,或是用你來換我,可咋整?”
當時哥兒說啥?他說的竟然是:“我相信張氏的為人,若有險,在外而不在內。再說了,胖子可不孬,你們別小看人,胖子最懂得看人眉眼高低,他這人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在眼睛後麵,還有一雙眼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老實說,對於哥兒如此看得起胖子,李閻王心裏是不服氣的,可有一點他很明白,就是那小祖宗說一不二,容不得人挑戰他的權威,要不聽他的話,可決沒自己的好!
王朝宗待哥兒一心一意不說,還是哥兒離不開的大夫,可就因為不聽話,哥兒竟然說踹就踹了,寧肯晚晚寒咳個半死,也不讓王朝宗跟著!
李閻王又向街上瞄了幾眼,東邊來了一輛有蓬馬車,李閻王眼尖,那趕車的車把式,竟然是張信義!
李閻王知道鄭家大奶奶張氏,在佳木斯平時出入用的是兩輛福特車,耀武揚威的,看來今天是特意低調,坐的是不起眼的馬車。
李閻王用手肘輕碰一下大魚,大魚微一點頭,表示他也看到了。
哥兒說,若有險,在外而不在內,這就是說,除了鄭家,還要防其它人,甚至是日本人使壞!
李閻王雙眼緊張的,四下睃尋!還把手裏的槍,頂開了保險!
誰要是敢對哥兒使壞,不管對方是什麽背景,是鄭家婆娘還是還是日本人,他李閻王都要他嚐嚐什麽是恐懼的滋味,要他渾身汗毛孔都冒霜!
惟一齋隻做午晚市,這時午飯時間未到,按理,此時店裏隻有店夥,沒有客人。
可今天,一樓店麵連店夥都沒有,店門開了又關上了,一樓店麵裏,隻剩下掌櫃和一個鄭家的外管家,在櫃台裏坐著。
二樓的一個雅間門前,鄭家七虎中的老三,帶著幾個人把著門。
雅間裏,八仙桌上,擺著幾盤精致的幹果蜜餞等茶食,張氏和誌遠都謙讓,結果是讓年紀最大的馬玉川坐了主位,誌遠和張氏隔桌對坐,張信義立在張氏身後,而胖子則立在誌遠身後。
張氏開門見山:“之前,鄭家和明心堂有誤會,李堂主為何還願意相助鄭家?李堂主能告訴我理由嗎?”
誌遠淡淡一笑:“因為鄭夫人的為人和氣節,善德佩服。鄭夫人拒絕出任維持會長一事,早就聽說了,後來又聽馬大爺說了令郎被綁的前因後果,鄭夫人以一己之力,阻擋日本人的振興采木公司掠奪我們的資源,上對得起國家和先祖,下對得起子孫和黎民,俯仰無愧,是女中丈夫!”
張氏雙眼瞬也不瞬的看著誌遠,自嘲一笑:“嗬嗬,我隻是一介女流,不是什麽女中丈夫,本分做生意,隻求守家守業。不肯出任維持會長,是因為身為女流不便拋頭露麵,不肯賣掉雙豐,是因為雙豐是鄭家祖產,不想讓人說我敗家而已,李堂主別把我拔高了,如今可是日本人的天下,你這拔高,我和鄭家,可都受不起。”
誌遠意味深長的笑笑:“鄭夫人,你不相信我?”
張氏看著誌遠,再三思忖,感覺還是要謹慎些,雙眼逼視著誌遠:“李堂主如此直白自己對日本人的態度,就不怕為自身惹來災禍嗎?再說了,令尊可是滿洲國的大官,你這麽說,不覺得和你的身份不相稱嗎?”
“因為我覺得,當麵對的人,是鄭夫人,可以不用虛偽,”誌遠眼神忽一暗:“至於身份這東西,有時……,並不能說明什麽。”
誌遠跟著抬眼,勇敢的迎著張氏審視的目光:“我隻知道,人可以選在哪裏討生活,但卻無法選擇生我養我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的祖宗,我身上流的,是一個中國人的血……”
張氏聽了,胸口明顯起伏,看著誌遠的雙眼,變得亮晶晶的,半晌,才嘶聲道:“謝謝!謝謝李堂主的信任!你的膽識和眼力,為國家民族大義不計前嫌的胸襟,我是真心佩服……”
不隻是張氏感動,在場的其他人,也無不動容。
張信義看著誌遠,眼裏是掩飾不住的崇敬之色,尤其是在張氏說的“眼力”上頭,張信義是真的佩服眼前這個年輕人,身在局處,資訊不及鄭家,但已經看透迷局,知道贖金之路走不通,早早的就要他去打聽郭傻子的下落,張信義預感,郭傻子和那條鬥子嶺的地道,將是解開當前這個死局的關鍵!
張氏起身,端起麵前的茶杯:“這一杯,漢貞以茶代酒,敬李堂主的以德報怨的胸襟!非如此,無今天你我的相會。”
誌遠也站起身,端起茶杯:“這一杯,善德也以茶代酒,敬鄭夫人不為利誘、不為勢屈的氣節,非如此,無今天你我的相會!”
張氏聽了,心中激動,想不到自己和日本人頂硬,會有人看重,還知道這是多麽的艱難,張氏趕緊把茶水往嘴裏倒,不然她都怕眼裏會現出水光來,被人笑話眼皮子淺……
茶水流過喉嚨,借仰頭的動作,張氏不僅平抑了心情,還想到另一個必須先談妥的重要的問題。
張氏放下空杯,伸手示意也幹了杯的誌遠坐下,然後坐下,神色認真的問誌遠:“我們已經彼此信任,下來,我想問問李堂主,此次相幫,除了出於大義,還有什麽條件?是否是要鄭家,從此放下對李閻王的仇恨?”
這當然也是目的之一,可誌遠覺得,張氏不是知恩不報的人,如果事不成,當然談不上條件,如果事成,彼此就是戰友的情誼,張氏不會不給他麵子和李閻王釋仇,眼下,話不妨說得漂亮些!
“說實話,從長春到佳木斯,我確實是為李閻王和鄭家釋仇而來,第一次相約見麵,就是想約鄭夫人談釋仇的事。但今天此行,意義已經完全不同,相助鄭夫人從鬥子嶺救出令郎,不讓鄭仲璋和日本人的陰謀得逞,為子孫後代保住這一片山林場子,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明心堂的相助,不設任何條件!”
張氏也是很聰明的人,反將一軍:“那就太好了,我還真怕李堂主以鄭家和李閻王釋仇為條件呢,從來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鄭家受明心堂之恩,可與那李閻王又是不共戴天的死仇,虧得李堂主高風亮節,免了我左右為難之苦。”
張氏端起之前張信義為之又滿上的茶杯:“這杯,敬李堂主的大度體諒。知道我和那李閻王之間,是釋不了仇的!”
誌遠忽閃著漂亮的睫毛,這一杯,他可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