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女人親手做了一雙鞋,送給男人,內裏的意思,海山當然明白。
趙一春人長得不錯,身條婀娜多姿,性格和順而又有主見,不婆婆媽媽,倒是能入海山的眼。
那雙鞋,海山既沒有還給趙一春,也沒穿上腳,收在家裏櫃子裏,再沒拿出來過。
趙一春暗示幾次,說海山腳上的鞋子已經破舊了,但海山都隻當沒聽見,這讓趙一春每每失望的呆立在一邊,患得患失的。
海山之所以把那雙鞋“淹”了,而不是退還或穿上,是因為既舍不得還,但也不願意,就這麽接受了這份感情。
倒不是嫌棄趙一春是個寡婦,還帶著個孩子,雖然倒追海山的女人裏,大姑娘有的是。
海山是顧念著,自家的債還沒還清,他可不願意讓人以為,他是個貪圖女人錢財的人,也不願意,在家裏經濟條件還不好時,談婚論嫁,委曲別人。
還有就是他的遠兒。
他如果再娶,定要找個對遠兒能視如已出的,為此他寧願慢慢觀察,把對方的性子摸個清楚。
海山家的整修,與趙一春家小火磨的建造,都進展順利,作為小火磨的東主與監工,海山與趙一春經常見麵,建造的事兩人有商有量,有些海山能幹的話,海山也就自己幫著做了,幫趙一春省下不少的錢,而趙一春,則主動包了海山和誌遠的中飯,每天中午,必備好茶飯,送到工地上給海山父子吃,除了主糧,每天至少有兩個巧手小菜,一個多月下來,把誌遠都吃得比以前白胖了,海山在工地時,趙一春總在邊上端茶送水,還買了好煙擺在工地任海山抽,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女人是鐵了心,要跟海山了。
趙一春也極力討誌遠的好,誌遠和石頭醃鹹蛋,她也過來幫忙,教會誌遠做麵條發饅頭做包子,誌遠換下的衣服,隻要一個不注意,就會被她拿了去,洗好曬幹補好,然後疊得利利整整的,給他送迴來。
九歲的誌遠,還沒通人事,但他的好兄弟石頭,對男女間的情欲之事,卻是多少已經知道的了。海山和趙一春之間,偶爾的眉來眼去,都在他眼裏,加上這種事,最是愛八卦的人的好話題,村裏人已經議論得沸沸揚揚了,石頭也聽了不少。
一天,石頭提醒誌遠:“遠子,你春嬸子,可不是白對你好的,她這是,要嫁給你爹,當你的娘呢!”
誌遠聽了,好半天沒說話,從此以後,他的衣服趙一春是怎麽也沒能再拿到,想獻殷勤都逮不著機會了。
這年農曆九月初八的時候,海山家的整修完成了,杜家醫館重開,這天杜家放了鞭炮,還在自家院子裏擺了三桌,請村裏德高望重的人和一些鄉鄰吃了開業酒。
趙一春和石頭娘等幾個女人,整一天都在杜家幫忙張羅,趙一春越忙越精神,臉上春光滿麵,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天,海山腳上一雙新鞋——他終於肯穿上那雙,她親手為她做的鞋了!
這天一大早,當她拎著自己家的鍋碗,到杜家準備幫忙時,看到來給她開門的海山,穿著那雙她親手做的鞋,激動得看著海山話都說不出來,海山則給了她一個微笑。
過了好一會,趙一春才鼓起勇氣,問海山:“海山哥,明天,我請我八叔公,上門來做媒,好不?”
“不成!”海山一口迴絕!
趙一春心一沉,心跳都一下子慢了半拍。
海山一笑:“你請八叔公來做媒,那些人的口水還不淹死你啊,放心吧,由我去請八叔公,求他來幫我們做這個媒,你呀,什麽也不用做,把架子端足了,想個幾天再答應!”
海山如此為自己著想,把個趙一春感動得差點沒哭出來。
“不過,估計要等明年開了春,我才能娶你。我要把家裏的債,還清了,再娶你!”海山一臉認真:“我家醫館重開了,下來應該能賺到些錢,到明年開春,估計債也能還得差不多了,到時我辦上幾席,風風光光的把你娶過門,明天,請八叔公保媒,就這幾天,先過文定!”
趙一春一直點頭,抹著幸福的淚水,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這一天,誌遠則有些魂不守舍,雖然還不通人事,但他也有些瞧科了。
第二天,海山請了八叔公保媒,八叔公是趙一春的族叔,滿口應承,一來是為了族裏的孩子,二來趙一春私下裏也許了他許多好處,隻要這個媒做成了。
和八叔公商量好過兩天就過文定,海山先到趙一春的小火磨坊看了看,監督工程的進行,小火磨坊已經到了裝機器的階段,也快完工了,然後趕迴家,怕有人來看病他人又不在。
到家時還真有人來看病,還好有誌遠先招唿著,等忙完送走病人,海山把誌遠叫到了正房的客廳裏,有話對他說。
“遠兒!”海山臉帶喜色,坐在客廳的主位上,對站在身前的誌遠,興奮的說:“爹呢,明年開春,會娶你春嬸子進門,我冷眼瞧了她好久,她又勤快脾氣又好,對你也是極好的,她進了門,家務就不用你一人全包了,你喜歡讀書,但又總被家務拌著,這下好了,你可以安心去讀書了。”
誌遠聽了,雙手扯著衣角,低了頭,一句話不說。
海山瞧他悶悶不樂的,心裏便有些不高興,這反應,雖在他意料之內,但他更希望,孩子能為他的高興而高興,孩子聽了他要娶親,表現得歡欣鼓舞,是他最想看到的。
“怎麽了?”海山耐著性子,語氣溫和的問。
過了一會,誌遠還是低著頭,沒言語。
媽的!這小子又犯倔了!海山不耐煩的皺了皺眉:“你聾了?問你話呢!”
誌遠很不開心!
才和爹爹一起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老天爺就又和他作對,硬是要在他和爹爹之間,加塞進來兩個“外人”!
自己從早忙到晚,不敢懶惰,家務做得妥妥貼貼,讀書勤奮,還想盡方法幫家裏賺錢,難道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他從來不敢撤性子,也從來不撤嬌,從來不要爹爹給自己買這買那,不是不想,是不敢,因為怕爹會不高興。
看到別的孩子在父母懷裏撤嬌,他最恨的就是,為什麽他,不是爹爹親生的!如果是,他一定哭鬧,在爹的懷裏打滾,就算把爹惹火了,爹會舍得把他往死裏打嗎?
所有的付出,隻希望換得爹爹和自己一樣,心裏隻有對方一個人!
這個誌遠不敢說出來。
誌遠知道這會觸怒爹爹,也知道這種想法不對,是自己又心眼小了。
明知不對,卻對自己沒有辦法。
誌遠很看重錢,但做小買賣賺的利錢,雖然賺錢主要是靠他,但他眼都不眨,就和石頭平分;見到別人饑寒交迫,他會施舍救濟;趕集賺錢多時,會買糖餅迴來分給同村的小夥伴。
大家都公認,誌遠很大方。
可他就是不想,和別人分享爹爹的疼愛。
隻在這個上頭,他怎麽也大方不起來。
誌遠極力平複著心情,不敢看他爹,低著頭,迴海山的話,聲音很輕,都快哭出來了:“爹爹,就這樣一輩子不好嗎?爹是我一個人的爹爹,我是爹爹一個人的兒子,我隻有爹,爹隻有我!”
海山聽了,不禁一愣,他想不到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孩子竟然又犯傻了,心裏疼了一下。
一時間,也不知應該怎麽和孩子說好,孩子還小,有些事還不懂。
他一個二十九歲的大男人,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他需要女人,自家難之後,他已經很久沒碰過女人了,欲求得不到滿足時,也很痛苦,隻能自擼了事。
總不能為了這個熊孩子,總這麽忍下去吧。
可這怎麽和孩子說,又怎麽說得出口!
誌遠是個講道理的孩子,海山便好言好語的和他講道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也是為了咱老杜家能開技散葉,現在咱家人丁單薄,你以後容易被人家欺負,爹爹再娶,就是為了生兒育女,光大杜家,日後你也有弟妹相幫。”
誌遠卻根本聽不進去,什麽叫無後?我不姓杜?我叫杜誌遠!
不禁衝口而出:“杜家已經有後!爹,難道,在你心裏,我不姓杜?!”
才說完,誌遠就後悔了。
沒爹爹,就根本沒有他杜誌遠。這話說得忒沒良心!
誌遠趕緊瞄一眼他老子,海山眼裏猛然騰起的怒火,讓他想起了去年墓地偷笑,他爹扇他的那一巴掌。
誌遠都恨不能自己給自己一個嘴巴,去年的教訓太深刻,他寧願死,也不願意再把老爹惹翻。
誌遠膝一軟,直挺挺的給海山跪了:爹!遠兒該死,我……我隻是……
誌遠哽咽了,說不下去。
海山臉色變了幾變!好不容易壓下火,嗬斥道:“說啥傻話呢,大人的事情,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麽!家裏的事,爹說了算,這是在告訴你,不是和你商量!這事就這麽定了!聽清沒?!”
“聽清了!”誌遠輕聲應道,爹爹不打不罵,這已經開了天恩,他不能不知好歹。
誌遠挎著采藥的背簍,出了村,人還是有點魂不守舍,在他出門時,好象爹爹吩咐了他一句:“路上小心些,早點迴來”?
不知不覺的,就走到了墳地,在爺爺的墳頭前,坐了下來。
這裏少有人到,誌遠不開心時,總會來這裏坐一坐。
趙一春人長得不錯,身條婀娜多姿,性格和順而又有主見,不婆婆媽媽,倒是能入海山的眼。
那雙鞋,海山既沒有還給趙一春,也沒穿上腳,收在家裏櫃子裏,再沒拿出來過。
趙一春暗示幾次,說海山腳上的鞋子已經破舊了,但海山都隻當沒聽見,這讓趙一春每每失望的呆立在一邊,患得患失的。
海山之所以把那雙鞋“淹”了,而不是退還或穿上,是因為既舍不得還,但也不願意,就這麽接受了這份感情。
倒不是嫌棄趙一春是個寡婦,還帶著個孩子,雖然倒追海山的女人裏,大姑娘有的是。
海山是顧念著,自家的債還沒還清,他可不願意讓人以為,他是個貪圖女人錢財的人,也不願意,在家裏經濟條件還不好時,談婚論嫁,委曲別人。
還有就是他的遠兒。
他如果再娶,定要找個對遠兒能視如已出的,為此他寧願慢慢觀察,把對方的性子摸個清楚。
海山家的整修,與趙一春家小火磨的建造,都進展順利,作為小火磨的東主與監工,海山與趙一春經常見麵,建造的事兩人有商有量,有些海山能幹的話,海山也就自己幫著做了,幫趙一春省下不少的錢,而趙一春,則主動包了海山和誌遠的中飯,每天中午,必備好茶飯,送到工地上給海山父子吃,除了主糧,每天至少有兩個巧手小菜,一個多月下來,把誌遠都吃得比以前白胖了,海山在工地時,趙一春總在邊上端茶送水,還買了好煙擺在工地任海山抽,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女人是鐵了心,要跟海山了。
趙一春也極力討誌遠的好,誌遠和石頭醃鹹蛋,她也過來幫忙,教會誌遠做麵條發饅頭做包子,誌遠換下的衣服,隻要一個不注意,就會被她拿了去,洗好曬幹補好,然後疊得利利整整的,給他送迴來。
九歲的誌遠,還沒通人事,但他的好兄弟石頭,對男女間的情欲之事,卻是多少已經知道的了。海山和趙一春之間,偶爾的眉來眼去,都在他眼裏,加上這種事,最是愛八卦的人的好話題,村裏人已經議論得沸沸揚揚了,石頭也聽了不少。
一天,石頭提醒誌遠:“遠子,你春嬸子,可不是白對你好的,她這是,要嫁給你爹,當你的娘呢!”
誌遠聽了,好半天沒說話,從此以後,他的衣服趙一春是怎麽也沒能再拿到,想獻殷勤都逮不著機會了。
這年農曆九月初八的時候,海山家的整修完成了,杜家醫館重開,這天杜家放了鞭炮,還在自家院子裏擺了三桌,請村裏德高望重的人和一些鄉鄰吃了開業酒。
趙一春和石頭娘等幾個女人,整一天都在杜家幫忙張羅,趙一春越忙越精神,臉上春光滿麵,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天,海山腳上一雙新鞋——他終於肯穿上那雙,她親手為她做的鞋了!
這天一大早,當她拎著自己家的鍋碗,到杜家準備幫忙時,看到來給她開門的海山,穿著那雙她親手做的鞋,激動得看著海山話都說不出來,海山則給了她一個微笑。
過了好一會,趙一春才鼓起勇氣,問海山:“海山哥,明天,我請我八叔公,上門來做媒,好不?”
“不成!”海山一口迴絕!
趙一春心一沉,心跳都一下子慢了半拍。
海山一笑:“你請八叔公來做媒,那些人的口水還不淹死你啊,放心吧,由我去請八叔公,求他來幫我們做這個媒,你呀,什麽也不用做,把架子端足了,想個幾天再答應!”
海山如此為自己著想,把個趙一春感動得差點沒哭出來。
“不過,估計要等明年開了春,我才能娶你。我要把家裏的債,還清了,再娶你!”海山一臉認真:“我家醫館重開了,下來應該能賺到些錢,到明年開春,估計債也能還得差不多了,到時我辦上幾席,風風光光的把你娶過門,明天,請八叔公保媒,就這幾天,先過文定!”
趙一春一直點頭,抹著幸福的淚水,心裏已經樂開了花!
這一天,誌遠則有些魂不守舍,雖然還不通人事,但他也有些瞧科了。
第二天,海山請了八叔公保媒,八叔公是趙一春的族叔,滿口應承,一來是為了族裏的孩子,二來趙一春私下裏也許了他許多好處,隻要這個媒做成了。
和八叔公商量好過兩天就過文定,海山先到趙一春的小火磨坊看了看,監督工程的進行,小火磨坊已經到了裝機器的階段,也快完工了,然後趕迴家,怕有人來看病他人又不在。
到家時還真有人來看病,還好有誌遠先招唿著,等忙完送走病人,海山把誌遠叫到了正房的客廳裏,有話對他說。
“遠兒!”海山臉帶喜色,坐在客廳的主位上,對站在身前的誌遠,興奮的說:“爹呢,明年開春,會娶你春嬸子進門,我冷眼瞧了她好久,她又勤快脾氣又好,對你也是極好的,她進了門,家務就不用你一人全包了,你喜歡讀書,但又總被家務拌著,這下好了,你可以安心去讀書了。”
誌遠聽了,雙手扯著衣角,低了頭,一句話不說。
海山瞧他悶悶不樂的,心裏便有些不高興,這反應,雖在他意料之內,但他更希望,孩子能為他的高興而高興,孩子聽了他要娶親,表現得歡欣鼓舞,是他最想看到的。
“怎麽了?”海山耐著性子,語氣溫和的問。
過了一會,誌遠還是低著頭,沒言語。
媽的!這小子又犯倔了!海山不耐煩的皺了皺眉:“你聾了?問你話呢!”
誌遠很不開心!
才和爹爹一起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老天爺就又和他作對,硬是要在他和爹爹之間,加塞進來兩個“外人”!
自己從早忙到晚,不敢懶惰,家務做得妥妥貼貼,讀書勤奮,還想盡方法幫家裏賺錢,難道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他從來不敢撤性子,也從來不撤嬌,從來不要爹爹給自己買這買那,不是不想,是不敢,因為怕爹會不高興。
看到別的孩子在父母懷裏撤嬌,他最恨的就是,為什麽他,不是爹爹親生的!如果是,他一定哭鬧,在爹的懷裏打滾,就算把爹惹火了,爹會舍得把他往死裏打嗎?
所有的付出,隻希望換得爹爹和自己一樣,心裏隻有對方一個人!
這個誌遠不敢說出來。
誌遠知道這會觸怒爹爹,也知道這種想法不對,是自己又心眼小了。
明知不對,卻對自己沒有辦法。
誌遠很看重錢,但做小買賣賺的利錢,雖然賺錢主要是靠他,但他眼都不眨,就和石頭平分;見到別人饑寒交迫,他會施舍救濟;趕集賺錢多時,會買糖餅迴來分給同村的小夥伴。
大家都公認,誌遠很大方。
可他就是不想,和別人分享爹爹的疼愛。
隻在這個上頭,他怎麽也大方不起來。
誌遠極力平複著心情,不敢看他爹,低著頭,迴海山的話,聲音很輕,都快哭出來了:“爹爹,就這樣一輩子不好嗎?爹是我一個人的爹爹,我是爹爹一個人的兒子,我隻有爹,爹隻有我!”
海山聽了,不禁一愣,他想不到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孩子竟然又犯傻了,心裏疼了一下。
一時間,也不知應該怎麽和孩子說好,孩子還小,有些事還不懂。
他一個二十九歲的大男人,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他需要女人,自家難之後,他已經很久沒碰過女人了,欲求得不到滿足時,也很痛苦,隻能自擼了事。
總不能為了這個熊孩子,總這麽忍下去吧。
可這怎麽和孩子說,又怎麽說得出口!
誌遠是個講道理的孩子,海山便好言好語的和他講道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也是為了咱老杜家能開技散葉,現在咱家人丁單薄,你以後容易被人家欺負,爹爹再娶,就是為了生兒育女,光大杜家,日後你也有弟妹相幫。”
誌遠卻根本聽不進去,什麽叫無後?我不姓杜?我叫杜誌遠!
不禁衝口而出:“杜家已經有後!爹,難道,在你心裏,我不姓杜?!”
才說完,誌遠就後悔了。
沒爹爹,就根本沒有他杜誌遠。這話說得忒沒良心!
誌遠趕緊瞄一眼他老子,海山眼裏猛然騰起的怒火,讓他想起了去年墓地偷笑,他爹扇他的那一巴掌。
誌遠都恨不能自己給自己一個嘴巴,去年的教訓太深刻,他寧願死,也不願意再把老爹惹翻。
誌遠膝一軟,直挺挺的給海山跪了:爹!遠兒該死,我……我隻是……
誌遠哽咽了,說不下去。
海山臉色變了幾變!好不容易壓下火,嗬斥道:“說啥傻話呢,大人的事情,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麽!家裏的事,爹說了算,這是在告訴你,不是和你商量!這事就這麽定了!聽清沒?!”
“聽清了!”誌遠輕聲應道,爹爹不打不罵,這已經開了天恩,他不能不知好歹。
誌遠挎著采藥的背簍,出了村,人還是有點魂不守舍,在他出門時,好象爹爹吩咐了他一句:“路上小心些,早點迴來”?
不知不覺的,就走到了墳地,在爺爺的墳頭前,坐了下來。
這裏少有人到,誌遠不開心時,總會來這裏坐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