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破廟中的幾人漸漸歇息之時,那欽城外卻有一處莊園,乃是燭燈不滅。
這李老爺倒是個好享受的人物,府邸非是位於欽城城中,卻是在不遠處圈了一處莊園,占地麵積頗大,一眼望去自有幾分雄壯的意思。而莊園當中,又有諸多仆人、家丁,零散算起來竟有數百人之多,老家夥倒是過得個滋滋潤潤,己身呆在莊園中,便幾如一個土皇帝一般,是以養了這麽一身肥膘。
此刻,其人一身肥肉便堆疊在凳兒上,眼神頻頻望向一處屋宅內,麵上卻頗有幾分忐忑焦急之意。
屋外,那淋漓的夜雨已是漸消,李老爺又強撐著足足等到了那半夜時分,房門才咯吱一聲被自內向外推開,卻有一個麵色陰翳疲憊的中年男子邁步而出,轉身將房門緊閉。
其人腳下踏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係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帶著一身消不去的古怪氣味而來。
李老爺近乎是從凳兒上跳起來,急急上前問道:“先生,我家孩兒如何?”
“自四十九個童女身上采得的精血都已用上,問題想來應當不大。”中年男子看李老爺有幾分想要推門而入的衝動,連忙虛攔了一記,搖頭笑道:“李老爺無須擔憂,在下既然應下此事,也是有完全把握的。”
“若論武功高低,在下或許在江湖中也算不上個數,可這湘中迴魂法,卻是在下的師門所傳,一切妥定。”
言語之間,他迴頭看向身後,正有一個陰惻惻的人立著,一身穿著以極大的黑色布袍,全身都籠罩在布袍中。
這黑布袍人一對手臂如同猿臂垂下,手背上有密密毛發,偶爾露出的十指指甲發黑尖銳。李老爺轉眼望去,心中不免便有幾分瘮得慌。說來也是奇怪,那中年男子也是陰惻惻的,但李老爺倒也還能接受,理解一些江湖人神神道道,習慣詭異,不可用常理思忖。但麵對這黑布袍人,李老爺總感覺有些發毛,那人頭上的黑布兜帽似乎能吸走光線一般,內裏黑漆漆一片,李老爺也看不清晰那張麵目,隻覺得喉嚨間有些幹澀。
“你便守在門前,不可讓人胡亂闖入房間,以免攪擾大事。”
中年男子迴頭吩咐了一句,旋即引著有些不安心的李老爺往外走去,一邊隨口介紹道:
“在下這同伴,在江湖上倒也算是赫赫有名了,正是三十六位英雄譜上排的第二十一位的鐵臂蒼猿是也。但他性子孤僻,沉默寡言又暴躁易怒,不好與人交流。還請李老爺吩咐下去,莫要讓人攪擾他,不然惹出些事端就不美了。”
“好好...”李老爺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又扭頭從一側的管家叮囑道:“你可聽到?這院子便封上,不許任何人邁步其中。那位叫做鐵臂蒼猿的大俠三餐之事,便由你送去...”
管家剛要點頭應下,中年男子卻又出聲道:“李老爺,我說的是‘莫要讓人攪擾他’。”
李老爺微愣一下,漸漸有些明悟,疑惑古怪道:“縱然是...三餐都不用麽?”
“他自身氣血循環流轉不斷,內勁充沛非常,尋常三四日不飲不食都不在話下。”中年人又強調了一次,繼而頓足,扭頭看向李老爺道:“李老爺,請一切依照在下身份來,莫要行些無謂之舉,若是無傷大雅還好,可但凡有半分可能攪擾貴公子之事...”
“定然...定然不會!”李老爺慌忙保證。
中年人雙眼眯起,一對有幾分斑白的眉梢卻微微上挑,搖頭開口道:“李老爺可知往日諸葛丞相一事?諸葛丞相一身乃有神鬼之術,為何依舊抱憾而死?”
“這個...不知...”
“其實諸葛丞相自知己身命不久矣,便以神鬼之術,布下七星續命燈,欲使此古法續命。他命人在軍帳中七處方位點上長明燈...”
“哦...或許李老爺並不清楚何為長明燈,隻是不知李老爺可曾登過武當山?”
“這個...老朽倒是有幸曾去拜過老君像。”李老爺擦了擦腦門的汗,應了一句。
“那武當山乃有一盞金頂長明燈,至今已燃得有百年之久,任是狂風驟雨,乃是不滅不息。這燈其實便是諸葛世家因往日欠的三豐道人人情,便送給武當山的燈燭,上一次點亮便是在諸葛丞相的軍帳中。”
李老爺心中驚異,其人說的如此神妙,竟不似有假。他往日在武當山拜那老君像時,也聽聞武當山有一大殿不許香客步入期間,但遠遠看去,那大殿銅鑄鎏金,在陽光下輝煌猶如神宮,有香客說殿中頂上垂有一珠,喚作“避風仙珠”,而殿中有一老君銅像,像前一盞燭燈,長明不息。
他不是江湖中人,這些江湖軼事,自然不清楚。
“彼時,諸葛丞相自在帳篷中作法,若那七盞長命燈都能燒七七四十九天不熄滅,他便可向上天多借陽壽十二載。”
“可天下總不免有些愚蠢魯莽之人,往往便因所謂無心之過,壞了大事。便在那施法即將完成之際,有人為報軍情衝進帳篷,但卻在慌亂之間,將主燈碰倒,由是諸葛丞相嘔血而死。”
中年人淡淡一笑,斑白眉梢微微垂下,“在下說這番事,便是同李老爺所言,這兩日之間,那屋宅中可能會傳來異常聲響,但無論若何,都不可吵鬧攪擾,更不可開門見光。”
“因貴子魂魄已散,在下已用七七四十九位童女精血為貴公司喚迴魂魄,可終究是人死難得聚靈。是以這段時間,在下乃是以‘赤血朱砂’置於貴子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腳掌心等七處方位封住七竅,避免七魄遊走。又將朱砂塞入貴公子耳、鼻、口中,此三處為三魂出入之所。隨後用藏地‘五色布’捆綁,為貴子戴上粽葉鬥笠,雙肩頭頂各樹有一盞鮫人燈...”
“正所謂:人有三盞燈。不滅得長生。
天燈懸頭頂。雙手提人燈。
地燈足下起。後土濟蒼生。
人頂三把火。天燈衍魂火。
一把在顱間。兩把左右肩
三火齊明亮。鬼神皆避讓...三燈主人精、氣、神,不可滅卻任何一處。”
“這鮫人燈以南海鮫人油脂煉做燃料,王侯貴族便常燃於墓中,因而又換做‘陰燈’。正所謂活人續命燃陽燈,死屍還魂起陰燈。屋中其餘七處也有鮫人燈燃...”
李老爺嘖了嘖嘴,道:“這個老朽倒是真聽過,鮫人燈千年不滅,當是無憂。”
“行得是逆天奪命之舉,李老爺還以為隻是尋常?”中年人搖了搖頭道:“這與尋常燃燈不同,起死迴生之術為天地不容,若是尋常燭火,便是點都點不著。也就是鮫人燈還可燃起,隻是想來也脆弱得緊,怕不是遇風則滅,彼時,縱然在下有起死迴生術,也拗不過天命。”
“而若是一切順利,待到那大婚之日有四十九個童女結婚喚郎衝喜,想來貴子也應當是可以醒來了。”
李老爺麵色一喜,旋即肅然,長吸了一口氣,胖臉上滿是慎重之意。
“我...我明白!”
這李老爺倒是個好享受的人物,府邸非是位於欽城城中,卻是在不遠處圈了一處莊園,占地麵積頗大,一眼望去自有幾分雄壯的意思。而莊園當中,又有諸多仆人、家丁,零散算起來竟有數百人之多,老家夥倒是過得個滋滋潤潤,己身呆在莊園中,便幾如一個土皇帝一般,是以養了這麽一身肥膘。
此刻,其人一身肥肉便堆疊在凳兒上,眼神頻頻望向一處屋宅內,麵上卻頗有幾分忐忑焦急之意。
屋外,那淋漓的夜雨已是漸消,李老爺又強撐著足足等到了那半夜時分,房門才咯吱一聲被自內向外推開,卻有一個麵色陰翳疲憊的中年男子邁步而出,轉身將房門緊閉。
其人腳下踏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係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帶著一身消不去的古怪氣味而來。
李老爺近乎是從凳兒上跳起來,急急上前問道:“先生,我家孩兒如何?”
“自四十九個童女身上采得的精血都已用上,問題想來應當不大。”中年男子看李老爺有幾分想要推門而入的衝動,連忙虛攔了一記,搖頭笑道:“李老爺無須擔憂,在下既然應下此事,也是有完全把握的。”
“若論武功高低,在下或許在江湖中也算不上個數,可這湘中迴魂法,卻是在下的師門所傳,一切妥定。”
言語之間,他迴頭看向身後,正有一個陰惻惻的人立著,一身穿著以極大的黑色布袍,全身都籠罩在布袍中。
這黑布袍人一對手臂如同猿臂垂下,手背上有密密毛發,偶爾露出的十指指甲發黑尖銳。李老爺轉眼望去,心中不免便有幾分瘮得慌。說來也是奇怪,那中年男子也是陰惻惻的,但李老爺倒也還能接受,理解一些江湖人神神道道,習慣詭異,不可用常理思忖。但麵對這黑布袍人,李老爺總感覺有些發毛,那人頭上的黑布兜帽似乎能吸走光線一般,內裏黑漆漆一片,李老爺也看不清晰那張麵目,隻覺得喉嚨間有些幹澀。
“你便守在門前,不可讓人胡亂闖入房間,以免攪擾大事。”
中年男子迴頭吩咐了一句,旋即引著有些不安心的李老爺往外走去,一邊隨口介紹道:
“在下這同伴,在江湖上倒也算是赫赫有名了,正是三十六位英雄譜上排的第二十一位的鐵臂蒼猿是也。但他性子孤僻,沉默寡言又暴躁易怒,不好與人交流。還請李老爺吩咐下去,莫要讓人攪擾他,不然惹出些事端就不美了。”
“好好...”李老爺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又扭頭從一側的管家叮囑道:“你可聽到?這院子便封上,不許任何人邁步其中。那位叫做鐵臂蒼猿的大俠三餐之事,便由你送去...”
管家剛要點頭應下,中年男子卻又出聲道:“李老爺,我說的是‘莫要讓人攪擾他’。”
李老爺微愣一下,漸漸有些明悟,疑惑古怪道:“縱然是...三餐都不用麽?”
“他自身氣血循環流轉不斷,內勁充沛非常,尋常三四日不飲不食都不在話下。”中年人又強調了一次,繼而頓足,扭頭看向李老爺道:“李老爺,請一切依照在下身份來,莫要行些無謂之舉,若是無傷大雅還好,可但凡有半分可能攪擾貴公子之事...”
“定然...定然不會!”李老爺慌忙保證。
中年人雙眼眯起,一對有幾分斑白的眉梢卻微微上挑,搖頭開口道:“李老爺可知往日諸葛丞相一事?諸葛丞相一身乃有神鬼之術,為何依舊抱憾而死?”
“這個...不知...”
“其實諸葛丞相自知己身命不久矣,便以神鬼之術,布下七星續命燈,欲使此古法續命。他命人在軍帳中七處方位點上長明燈...”
“哦...或許李老爺並不清楚何為長明燈,隻是不知李老爺可曾登過武當山?”
“這個...老朽倒是有幸曾去拜過老君像。”李老爺擦了擦腦門的汗,應了一句。
“那武當山乃有一盞金頂長明燈,至今已燃得有百年之久,任是狂風驟雨,乃是不滅不息。這燈其實便是諸葛世家因往日欠的三豐道人人情,便送給武當山的燈燭,上一次點亮便是在諸葛丞相的軍帳中。”
李老爺心中驚異,其人說的如此神妙,竟不似有假。他往日在武當山拜那老君像時,也聽聞武當山有一大殿不許香客步入期間,但遠遠看去,那大殿銅鑄鎏金,在陽光下輝煌猶如神宮,有香客說殿中頂上垂有一珠,喚作“避風仙珠”,而殿中有一老君銅像,像前一盞燭燈,長明不息。
他不是江湖中人,這些江湖軼事,自然不清楚。
“彼時,諸葛丞相自在帳篷中作法,若那七盞長命燈都能燒七七四十九天不熄滅,他便可向上天多借陽壽十二載。”
“可天下總不免有些愚蠢魯莽之人,往往便因所謂無心之過,壞了大事。便在那施法即將完成之際,有人為報軍情衝進帳篷,但卻在慌亂之間,將主燈碰倒,由是諸葛丞相嘔血而死。”
中年人淡淡一笑,斑白眉梢微微垂下,“在下說這番事,便是同李老爺所言,這兩日之間,那屋宅中可能會傳來異常聲響,但無論若何,都不可吵鬧攪擾,更不可開門見光。”
“因貴子魂魄已散,在下已用七七四十九位童女精血為貴公司喚迴魂魄,可終究是人死難得聚靈。是以這段時間,在下乃是以‘赤血朱砂’置於貴子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腳掌心等七處方位封住七竅,避免七魄遊走。又將朱砂塞入貴公子耳、鼻、口中,此三處為三魂出入之所。隨後用藏地‘五色布’捆綁,為貴子戴上粽葉鬥笠,雙肩頭頂各樹有一盞鮫人燈...”
“正所謂:人有三盞燈。不滅得長生。
天燈懸頭頂。雙手提人燈。
地燈足下起。後土濟蒼生。
人頂三把火。天燈衍魂火。
一把在顱間。兩把左右肩
三火齊明亮。鬼神皆避讓...三燈主人精、氣、神,不可滅卻任何一處。”
“這鮫人燈以南海鮫人油脂煉做燃料,王侯貴族便常燃於墓中,因而又換做‘陰燈’。正所謂活人續命燃陽燈,死屍還魂起陰燈。屋中其餘七處也有鮫人燈燃...”
李老爺嘖了嘖嘴,道:“這個老朽倒是真聽過,鮫人燈千年不滅,當是無憂。”
“行得是逆天奪命之舉,李老爺還以為隻是尋常?”中年人搖了搖頭道:“這與尋常燃燈不同,起死迴生之術為天地不容,若是尋常燭火,便是點都點不著。也就是鮫人燈還可燃起,隻是想來也脆弱得緊,怕不是遇風則滅,彼時,縱然在下有起死迴生術,也拗不過天命。”
“而若是一切順利,待到那大婚之日有四十九個童女結婚喚郎衝喜,想來貴子也應當是可以醒來了。”
李老爺麵色一喜,旋即肅然,長吸了一口氣,胖臉上滿是慎重之意。
“我...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