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榮平與我所言,便是如此。”


    馬車內,楚升卻是將此事一一二二盡數告知那賴老爺,若是以往,這番事楚升自然不會說予其聽。但之前車上一番談論,楚升卻也已知道眼前這人之前不過都是在賣拙,他雖長得有些磕磣,身材又肥大,左右給人第一觀感不過是個鼠目寸光、滿腹膏脂之輩,但實際上卻是個心中懷有天下的人,這些事說予他聽或許會更好。


    而且,這趟鏢表麵上來說,眼前之人便是托鏢之人。


    雖說實地裏,這鏢物乃是落龍城知府送往都城給九千歲的生辰綱,但亦是賴老爺主事。


    因此於情於理,都是繞不過他的。


    然而出乎楚升意料的是,那賴老爺聽完楚升一番話語,卻是嗤笑了一聲,兩頰的肥肉卻硬生生的未曾抖動,他那胖手揚開馬車車簾,一對綠豆眼望著漸行遠去的柴山片刻,複又收迴了目光。


    “已有來自太湖的人鎖定這趟鏢物了嗎?”他輕笑著,似乎完全沒有放在心上,隻是輕飄飄道:“既然如此,那便讓他們來取吧。”


    “竟然都已聯係上了遠在柴山的匪徒,還真當是興師動眾啊,若是真有本事,那便取了又有何妨。”


    楚升見他話間不似作偽,這說明若不是賴老爺對此確實是不在意,那便是他早已經備有後手。


    想了想,楚升便也不再於此多言,眼前這賴老爺若是真有後手,那再問下去已然是交淺言深了;而若是他真的並不在意,那楚升也勸不得,左右不過是白費口舌。


    隨著馬車搖晃,賴老爺一身肥肉也晃動著,他沉默了片刻卻突然道:“其實...這鏢物為何,楚掌門心中早已有數吧?”


    楚升聞聲抬頭,目光與這人相對,卻見他那一對綠豆眼底滿是深邃,便心知他早已猜到,索性也不再遮掩什麽,便直接開口道:“若我未曾猜錯,這趟鏢運的應當就是落龍城王知府送往都城,給那九千歲的生辰綱,據說...便是有白銀三十萬!”


    “嗬嗬...”賴老爺便笑,“楚掌門也算是消息靈通,我也不打機鋒,這一輛輛鏢車所運之物,便都是那些黃白之物,亦是足有白銀三十萬兩。但卻也還有奇珍異物,名家書帖妙畫,零零總總,若是真將計算得來,當是有四十多萬兩吧。”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任是誰在這般財物麵前,都難以保證不心動。


    但賴老爺卻就是這麽言語輕佻,毫不在意,“那人又是來自太湖,便自當是太湖匪無疑了,這幫家夥卻還真是將手伸的忒長,蘇杭乃是天下有數的頂繁華州城,彼處的錢財他們取了倒也算了,竟然還將手伸到這寧州一落龍城小府境之處,實在是貪心不足。”


    蘇杭雖為一州,但卻原是五州之地,那便是常州、蘇州、湖州、杭州、睦州五州,大夏共劃為蘇杭一州。而這五州之地,便是天下商業最最鼎盛,世間最最繁華幾處之一。而且說來,那太湖正在蘇杭一州,那一州之地的官員所獻生辰綱,想想便可知會是多麽龐大的數額。


    且既然近在咫尺,取之也甚易,由此賴老爺便也有這番話語。


    “不知楚掌門可知那太湖匪?”


    這一大夏巨匪之名,楚升自然是有所聽聞,當下便道:“正如賴老爺之前所言,四俠五盜六刺七匪,七匪之中便正有這太湖匪不是?”


    “正是啊...”賴老爺歎道:“禹治水於此,通渠三江五湖...那五湖之地,乃是良田無數。便是有言,‘太湖熟,天下足’,誰曾想那天賜之所,卻成了匪患之地,太湖匪亦是成了天下七匪之一。”


    “此事可要告予洪總鏢頭知?”


    “隨意...”賴老爺毫不在意的擺手,“浦陽城府境不大,且又少山,但若過境往臨江城去,便須經丹安山。若是諸匪動手,想必最佳之地便是那丹安山吧。”


    “不過這話你倒也無須同他言,因洪宣那人手持白蠟杆,天下行鏢一生,周遭府境地理早已是爛熟於心,這期間道理想必自然是明白的。”


    “如此,那我便去。”


    楚升拱了拱手,剛要動手,然而那賴老爺卻道:“這事倒也不急於一時,方才已然是劍拔弩張,我觀楚掌門過去後,便平息了這事端,不知可否說來聽聽,這旅途無聊,也就權且助興。”


    他還真是淡定...這份養氣功夫當真讓楚升大開眼界,便也就坐定,平靜道:“卻也並非全是我的功勞,洪總鏢頭不欲憑添事端,那柴山四匪又非是兇惡之人,兩方便早有各退一步的意思,隻是各處手下叫罵卻惹得他們下不得台。”


    “我曾經倒也和那四匪打過交道,他們雖為匪,但也並不是喪盡天良之人,有我做中,便和解了此事。”


    賴老爺似乎對匪頗為不屑,言語中滿是貶低,“即已為匪,怎地卻非是兇惡?難不成他們就不劫道行兇不成?”


    “盜亦有道、匪亦有規。”楚升坐直了身軀,乃是正色道:“非是情勢所逼,無人願意落草為寇,但命運如此卻又違抗不得,若是守得規矩,為匪也是義匪。”


    “好一個‘義匪’...”賴老爺身子不動,以一個怪異的姿勢躺在那裏道:“卻不是正與‘俠盜’相對?不知又是怎地個規矩,怎地個義匪?”


    “規矩便是四盟八約九要,即守得這番規矩,當是為義匪。”楚升淡然道。


    “我怎地未曾聽過這規矩?可否詳細說來?”賴老爺露出好奇的樣子,隻是不知道他肥臉有些僵硬還是怎地,表情也未曾有過太大變化,看上去依舊是那平淡的模樣。


    “四盟乃是:與山共休,永不離棄;患難與共,永不背叛;身作身當,永不攀害;錢財同享,永不念產。”


    “八約乃是八不搶,便是不搶喪葬事、不搶擺渡人、不搶行醫者、不搶八股繩、不搶僧道尼、不搶讀書子、不搶鰥寡獨、不搶婦幼叟。”


    “九要乃是做官要、當差要、行商要、吃租要、放債要、走鏢要、外客要、鄉紳要、豪商要。”


    楚升平靜的一一說來,輕笑道:“不知賴老爺以為如何?”


    賴老爺在心中品味一番,口中喃喃道:“四盟、八約、九要...”


    他突然長歎道:“遵守這番規矩,依此行事,想必也當得‘義匪’一稱。”


    “隻是這竟是籍籍無名的柴山匪所定?我曾知那天下七匪中的梁山匪,倒也隻是打出‘替天行道’的牌子,但這‘天’是哪個天、他們替的這個‘天’行得是哪個‘道’,卻也都是語焉不詳。想來,這群梁山匪也不過是打出個牌子,招攬江湖草莽人心而已。”


    “但這‘四盟八約九要’,卻落得實際,規到實處,這番為自縛手腳的規矩,恐怕絕不會是尋常匪徒就定下的吧?”


    他語氣篤定,卻也猜到了七八,直拿眼神望著楚升。


    後者便笑,“四盟八約自是我訂立,九要乃是四位寨主所得...”


    於是賴老爺便眼神灼灼,“不知楚掌門可也有想法,為盜定規?”


    楚升喃喃無語,經受不住,便掀開了車簾,下將馬車往前方去尋洪宣。


    賴老爺卻來到車轅處,坐在車夫旁,望著楚升遠去的身影,語氣慨然歎道:“此人行事光明堂皇,與人相處從不輕蔑,為人謙訓,溫潤如玉,卻不是君子之風?”


    “他行事為人如此,與匪定規更是前所未有,立四盟有八約,他日必為眾匪遵守,卻不是有君子之德?然卻也知道九要乃是得罪人的事,亦避之,卻不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便是君子之行。”


    “然而我若不深究,他必不言,卻不是成人之美?卻不是有君子之義?”


    “其言已出,麵無驕色,卻不是君子泰而不驕?便乃是君子之性!”他拍打著坐下車轅,遙遙指著楚升,轉身看向一旁的車夫道:


    “君子五處,風德行義性,他便不是俱全?”


    “其人如此,輕身佩劍,便為君子。我行走天下,亦當為其揚名,便乃是:君子劍!”


    莫了,他轉頭看向身旁的老車夫,卻語氣恭敬道:“不知您以為如何?”


    “正當如是!”


    一旁的老車夫卻突然開語有言,也是眉目帶笑,深深的點著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大掌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末末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末末子並收藏第一大掌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