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到來時,見他的老對手袁崇煥,正在城下列陣以待,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自皇太極帶兵越過喜峰口後,果然將袁崇煥從寧遠城調了出來,兩人都知道,此次入關,二人必將有一場決定雙方命運的決戰,都在選擇有利於己方的位置。


    袁崇煥在薊州等他,他繞過薊州,到通州等待袁軍,袁崇煥隻好繞過通州,到北京城下,二人都退無可退,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按大貝勒莽古爾泰的意思,直接衝過去砍他就完了,但皇太極不同意,他說:“不行,我軍遠來,人馬疲乏,需得喘勻了氣才跑得動。”


    他沒有說明的是,他看的《三國演義》上,兩軍對陣之前,至少讓對方通報一下姓名,他皇太極的劍下,不斬無名之輩,以免勝之不武,有損他大汗的名聲。


    後金右翼和中軍主力,加上蒙古諸部的人馬,有近五萬人,綿延十幾裏,皇太極按下隊伍,安排自己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兵馬,先在十裏外紮營休息。


    先用走在前麵的濟爾哈朗和多鐸的右翼部隊,來試探一下明軍的底細,畢竟袁崇煥身後,是北京城,不是寧遠和錦州那樣的城池。


    跟在皇太極身邊的漢人範文程,見到城牆上的龍旗,驚得張大嘴巴,指著那迎風招展的明黃色旗幟,興奮地對他道:“大汗,大汗請看!那是龍旗!


    大明的皇帝,可能還有那位秉國太後,都在那城牆上呢。”


    皇太極笑著點點頭,想起範文程給他講的一個故事來,他問道:“範先生,你不是講過,匈奴的單於,曾經給大漢的呂太後,寫過一封熱情洋溢的書信麽?


    你覺得,本汗要不要給大明的太後,也寫上這樣一封信,為曆史再留下一段佳話?”


    範文程心裏腹誹:入關以來,一座城池沒拿下,後路都沒有保障,還在這裏得意洋洋,學人家冒頓單於!


    麵上卻恭維道:“大汗能給大明的裕安太後寫信,是她的榮幸,隻是大戰在即,大汗的書信不宜過長……”


    大貝勒莽古爾泰粗豪地道:“寫什麽文縐縐的書信?有什麽話,大汗直接告訴她不就行了?”


    皇太極心情很好,哈哈大笑道:“是極,來人,去城下傳本汗的話:本汗心慕大明太後,若太後肯與後金簽訂城下之盟,每年輸歲幣若幹……本汗願意退兵!”


    豪格年輕氣盛,主動請纓道:“阿瑪,兒臣願意去為阿瑪傳話!”


    範文程立即上前阻止:“大皇子不可,大明的態度不明,大皇子不可冒險。”


    廣渠門城牆上,張薔看著三百米外的後金軍,衣衫破舊,各色旗幟也灰不拉幾的,跟逃難隊伍似的,連幾位後金貴族,也是一身的塵土,遠沒有電視劇裏演的那樣威風。


    她後悔沒讓人磨一架望遠鏡,要不她就能真切地看清,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太極、多爾袞、豪格、阿巴泰、莽古爾泰、多鐸、代善……的真實麵貌了。


    不得不說,處在上升期的後金,真是將星雲集啊。


    見敵軍停了下來,如果是普通的冷兵器戰場,趁敵軍立腳未穩,縱兵衝殺正是時候。


    城牆上的京營將領,都在心裏暗暗搖頭:太後不懂打仗,孫先生和袁兵部,就不該縱容她來城牆督戰,看看,這麽明顯的戰機都看不到,二位也不提醒她,唉,可惜了。


    但張薔有火器,沒必要讓遼東軍白白犧牲,她對左邊的孫承宗和右邊的袁可立道:“三百步外,先試咱們的大炮,兩百步外,點佛朗機炮,一百步外火槍齊射,七十步外,用一窩蜂。”


    她就不信,後金軍人人是巴牙喇,能身披三層甲,刀槍不入。


    這是早就研究過的方案,臨陣指揮權在袁可立手上,他正要發布命令,就見從後金軍陣中,跑出一名手持三角小旗的騎手來。


    “什麽玩意兒?”張薔笑道,“還搞個來將通名?”


    廣渠門城上城下,近五萬人的注視下,對方一騎,也不知是兵是將,跑到七十步外站定,正要開口說話:“大明的太後聽了……”


    張薔一聽,定是沒什麽好話,她抽出腰間的燧發槍,舉槍朝那人叭地扣動了扳機。


    可惜沒打中,要不就更拉風了。


    是的,畢懋康已經研製出燧發槍,並特意為太後打造了一把短銃……清脆的槍聲在城牆上響起,接著傳來裕安太後氣沉丹田的聲音:


    “本宮對強盜,就一個字,殺!”


    她身後的內操軍,在方正化的帶領下,舉槍高唿:“殺!殺!殺!”


    氣勢如虹!那傳話的後金士兵,剛開口就被堵了迴去,接著聽到震天的喊殺聲,嚇得撥轉馬頭就往迴跑去。


    明人太粗魯了,連先禮後兵都不知道。


    袁可立果斷地揮下手中的旗幟:“大炮,發射!”


    十門堪比紅夷大炮的大明鑄大炮,次遞點火,重達十斤的實心彈,帶著勢不可擋的動能,嗖地竄入敵陣。


    排在前麵的蒙古人,陣中又一次被犁出一道道血槽,人馬死傷無數。


    洪台吉和炒花的心裏在滴血:為什麽受傷的總是我?


    皇太極:臥槽,女人不可理喻!至少讓人把話講完嘛!本汗是極有誠意的……


    諸位後金將領:大明的紅夷大炮,居然能打這麽遠,大汗快快後退!


    範文程大喊:“大汗,趁他們裝彈的功夫,快衝上去,先滅了袁崇煥,為老汗報仇啊。”


    老汗努爾哈赤,就是在寧遠城下,被紅夷大炮擊傷,最後不治而亡,所以皇太極一繼位,先領軍侵犯寧遠,就是打著為老汗報仇的借口,轉移內部矛盾。


    範文程一喊,皇太極清醒過來,他大手一揮:“衝上去,先滅袁崇煥!”


    炮聲一響,敵軍不退反進,城上的守軍,眼睜睜地看著敵軍提起馬速,直衝上來。


    佛朗機和火炮輪番射擊,也不能阻止敵人的進攻,敵軍繞開火炮覆蓋的範圍,前仆後繼地向著城下的遼東軍衝來。


    “射人先射馬!”張薔見敵軍的戰馬,被炮聲驚嚇得亂了方寸,哪怕背上的騎手已經掉下去,它們仍然發瘋似地往前奔跑,這樣的戰馬,更加無法控製,比有主的戰馬,威脅還大。


    忍不住提醒袁可立道。


    袁可立揮動旗幟,火繩槍口齊齊向下壓了兩寸,對著戰馬輪番齊射,馬兒倒地,騎手們掉下馬來,不是被馬兒壓住,就是被後麵來不及躲避的戰馬踩成渣渣。


    才稍稍阻止了敵人的攻勢,看得城牆上的京營官兵心驚膽戰,兩萬多騎兵的衝鋒,真的是勢不可擋,要不是有高大的城牆,就問誰能受得起這一衝之勢?


    最後,城牆上的幾百架一窩蜂一齊發射,無數帶著尾焰的鐵箭,竄入敵陣,射得對方人仰馬翻,這才稍稍減緩了金蒙聯軍的攻勢。


    付出沉重的傷亡,後金軍始終攻不到七十步外,一些強橫的弓箭手,開始拉弓射箭,他們射出的重箭,落入城下列陣的遼東軍中,大都被格開,並沒有造成大的傷亡。


    張薔穿著特製的鎧甲,身後站著頂盔摜甲的法容和法安,定定地站在城牆上,注視著血火交織的戰場,內心熱血沸騰,這是她帶來的改變,她帶給大明的機會。


    平安已經從大馬上下來,騎在一匹矮馬上,守在張薔身邊,張薔緊緊握住他的小手,告訴他:“兒子,別怕,看大明將士為你殺敵!”


    袁可立還在揮動手上的旗幟,大聲為張薔母子解釋道:“陛下、太後,再點一輪一窩蜂,臣就要投燃燒彈了……”


    張薔也朗聲迴道:“憑袁大人指揮!”


    袁可立變化旗幟,一排小型投石機,在城牆上豎了起來,很快,一枚枚燃燒彈被裝進了投籃,隨著長臂擺動,燃燒著長長引火線的陶罐,遠遠地砸進敵陣,轟地燃燒起來。


    洪台吉嚇得大喊:“天火!天火!快撤!”


    領著剩餘的敖漢部青壯,不顧一切地向後跑去。


    敖漢部一退,就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蒙古人率先逃跑,他們後麵的後金軍也損失慘重,紛紛後撤。


    皇太極沒想到,他在三屯營見識到的明軍火器,隻是九牛一毛,居然還用投石機投天火雷,真是不講武德!


    隻好下令撤退,到十裏外與後隊匯合。


    此時,城下的袁崇煥接到了衝殺的命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