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遼薊劉策,二月二十六日,奉袁崇煥的命令,從保定趕到薊州和通州之間的半道上設防,他於二十八日趕到預定地點時,後金軍已經到達通州城下。


    劉策被袁崇煥調往密雲布防。


    同時,昌鎮總兵尤世威,奉袁督師令,於二十八日趕到通州,此時皇太極聞袁崇煥繞過了通州,也棄通州,直奔京城而去,尤世威奉命返迴昌平駐守。


    二十九日,雙方匯聚在廣渠門外,退無可退。


    今日本來是會試放榜之日,卻因後金軍圍城,京城戒嚴,百姓無故不得出門,禮部推遲了放榜,舉子們被堵在各省會館裏,人心惶惶。


    大街上沒有行人,隻有一隊隊巡城的士兵,不時地經過,兩邊的商鋪也關了門,掌櫃和夥計們,躲在門板後麵瑟瑟發抖。


    太上皇朱由校,搬迴了紫禁城,內操軍和禦林軍,人挨人地站滿了皇城的城牆,城牆和城門上,還架上了佛朗機炮。


    張薔強行調走了前後衛兩隊內操軍,交給方正化指揮:“方公公,這兩衛的人調給你,護衛著平安,與本宮一起上城牆,看將士們殺敵!”


    這十天來,北京城早就外鬆內緊,做好了部署,外城城牆上,堆滿了新式火器;新鑄的紅夷大炮和佛朗機炮,每麵城牆上都擺了十六門;十萬京營官兵,早就分成兩批,輪番上城牆上值守。


    可以說,北京城固若金湯,張薔才敢攜平安登城,多好的作秀機會啊,她豈能放過?


    孫承宗、袁可立和張維賢,知曉京城的部署,才放心地讓太後母子上城牆。


    其他朝臣們不知道啊,他們跪在東安門外,阻止太後出皇城,跪門的官員,從首輔黃立極以下,六部九卿的重臣們差不多都到齊。


    督察院自畢自嚴以下,大大小小的禦史,全都來了。


    “眾位臣工這是何意?”張薔騎在馬上,皺眉望著跪了一地的朝臣,不悅地道,“皇太極已經跑到京城來剃大明的眉毛了,本宮豈能縮在紫禁城,被他小看?”


    黃立極代表百官勸道:“太後萬金之軀,豈能親冒矢石?大明兆億百姓,係於太後一身,還請太後迴乾清宮坐鎮,自有京營官兵殺敵。


    況且,袁都督已率軍迴援,定會將虜酋皇太極,斬於城下!”


    太後你都上去了,我們做臣子的,豈能不上去?刀箭無眼,萬一不幸被射中,上哪兒喊冤去?


    所以,太後你還是迴去吧,我們也好迴值房躲著……


    還是都察院左都禦史畢自嚴,說得更直白一些,他說:“太後上城,不該帶著天子,天子年幼,戰場上死生之地,恐驚了天子。”


    張薔不客氣地戳穿他的心思:“畢大人的意思是,本宮萬一戰死在城牆上,大明還有天子在,不至於引起混亂?”


    畢自嚴不出聲,他就是這個意思。


    張薔要是死了,她哪裏會留平安在世上受苦?沒有她的庇護,平安隻成為大明的劉協,成為傀儡,被人拿來挾天子以令諸侯。


    她,不、願、意!母子倆,生死要在一起。


    還有阿寶,阿寶此時正威風凜凜地坐在平安的馬鞍上,雪白的毛發隨風飛揚,如一頭從《三海經》裏走出來的神獸。


    “國難當頭,天子再小,也是皇帝,一國之君,豈有退縮的道理?”張薔義正辭嚴地道:“諸位臣工,可敢與本宮母子一起,上城殺敵?”


    “臣敢!”畢自嚴首先站起來,既然勸不住太後,那就隨在天子身邊,關鍵時刻,也能為天子擋一擋箭不是?


    “臣!”戶部尚書郭允厚站了出來。


    “臣!”七十歲的李從心也顫顫巍巍地站起來。


    “臣!”“臣!”“臣!”


    許多臣子紛紛站起來:“臣等隨太後殺敵!”


    最後,連黃立極也站起來,苦笑道:“太後執意上城,臣請隨在天子左右。”


    見人心可用,張薔點點頭,朗聲道:“郭尚書要調配錢糧,李尚書要保障火器,黃首輔要保障朝堂正常運轉,各位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沒必要跟本宮上城。


    堅守崗位,安撫好屬下,處理好手上的工作,就是你們對守衛京城的最大貢獻,本次,隻允許畢大人,帶禦史們上城觀戰。


    本宮事先申明,隻允觀戰,不許對前線將士的指揮指指點點。”


    再胡亂逼逼,就送你上戰場!


    眾禦史:太後,您不按套路出牌啊,本官隻是來打一下醬油,刷一下存在感的……


    廣渠門外,袁崇煥隻比皇太極先到半個時辰,為了趕路,他的後勤輜重全拋在身後,趕到廣渠門外的,隻有九千騎兵。


    袁崇煥請求進城修整,正領著京營守城的張維賢,指著絡繹不絕來報信的馬遞道:“袁督師沒聽見,敵軍已到十裏之外,半個時辰就到城下,城門一開,敵軍隨著大軍衝進城來。


    那時候,袁督師何以救天子?何以救太後?何以救太上皇?何以救滿城百姓?”


    袁崇煥無言以對,也滿心地委屈,他舍命來援,卻不給入城休整,將士們又累又餓,如何對敵?


    祖大壽一聽進不了城,氣哼哼地罵道:“京營這幫孫子,被女真人嚇破了膽子!人還在十裏之外呢,這就連城門也不敢開了?留老子們在城外跟人拚刀子……”


    “住嘴!”袁崇煥喝罵道,“此時此刻,不得亂我軍心!”


    祖大壽立即收了聲,扭過頭一臉的不服氣。


    此時,隻聽城牆上傳來驚唿聲,守城的官兵齊齊跪倒一片:“參見陛下!參見太後!”


    太後親自上城來了?袁崇煥一驚,忙翻身下馬,跪到地上高唿:“臣,薊遼督師袁崇煥,率兵來援!臣參見陛下!參見太後!”


    他身邊的祖大壽、何可綱等將領,也齊齊下馬,跪到地上:“末將祖大壽(何可綱),參見陛下!參見太後!”


    城牆上傳來方正化灌注了內力的聲音:“太後有旨,城上城下的官兵,全都平身!”


    緊接著,城上垂下無數的吊籃,同時,方正化的聲音傳了下來:“袁大人上前聽令,太後有旨:敵情緊急,遼東軍來不及進城,請將士們先用飯,然後在城牆下集結,等待命令殺賊。”


    一個吊籃垂到袁崇煥麵前,裏麵裝滿了一摞摞烤得金黃的大餅,還有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葫蘆,裏麵估計是水。


    祖大壽頓時眉開眼笑,被拒城外的惱怒,瞬間拋到腦後,他大聲命令道:“快快快,往後傳,讓兒郎們先填飽肚子……”


    城牆上垂下來的,還有麩皮和黑豆,顯然是喂馬的。


    袁崇煥冰冷的心,這才稍稍溫暖起來。


    半個時辰很快過去,東邊天空,騰起陣陣煙塵,大地震動,傳來悶雷滾過似的隆隆蹄聲。


    城牆上還在不斷地往下送著人馬的食物,袁崇煥命令九千騎兵,在城外列陣,遼東軍的生死,或者說他袁崇煥的生死,在此一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