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烽火連天,戰鼓震天,徐州城在曹操的鐵蹄下搖搖欲墜。劉備在戰火中無奈落荒而逃,一路顛沛流離,隻留下忠肝義膽的關羽在下邳堅守陣地。


    曹操眼見徐州已破,便心生一計,欲擒故縱,利用敗兵傳遞虛假消息。


    消息傳至關羽耳中,言稱兄長劉備遭遇不測,身處險境。


    關羽聞言,心中焦急如焚,義薄雲天的他,怎能坐視兄長危難而不顧?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召集兵馬,披掛上陣,火速前往救援。


    就在關羽率軍離開下邳之際,曹操趁機發動猛攻,一舉拿下了這座堅城。城破之時,劉備的妻小亦未能幸免,紛紛落入曹操之手。而此時的關羽,尚在救援途中,對下邳的失陷渾然不覺。


    當關羽得知真相,已陷入曹操布下的重重包圍。他帶領殘兵退至下邳城外,一座土山巍峨聳立,山勢險峻,樹木蔥蘢。企圖據險固守,等待時機突圍。


    此時,秋風瑟瑟,黃葉飄零。曹操率領著精銳部隊,將這座土山團團包圍。關羽多次率領士兵衝鋒陷陣,試圖殺出一條血路,卻都被曹軍的箭雨射退,傷亡慘重。


    山上的關羽,麵對困境,仍堅定信念,誓與曹軍周旋到底。


    曹操站在山腳下,審視著山上的動靜。他身著戰甲,頭戴綸巾,威風凜凜。曹操素有愛才之心,對關羽這位英勇善戰的猛將,更是垂涎三尺。他深知關羽乃忠義之士,若能將其納入麾下,必能如虎添翼。


    此時,曹操麾下的一員猛將張遼,挺身而出,向曹操請纓:“丞相,末將願上山勸說關羽暫降曹軍,以保其性命。”


    曹操微微點頭,張遼與關羽昔日有袍澤之誼,此行或許能成功說服關羽。


    張遼帶著曹操的誠意,沿著蜿蜒的山路,一步步攀登。山上的關羽,早已察覺到曹軍的動向,他站在山石之上,凝視著遠方,神情堅定。


    張遼到達山頂,與關羽相見。


    張遼行至關羽麵前,深深一揖,恭敬地說:“雲長兄,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關羽目光掃過張遼,語氣平靜:“文遠,你身為曹營之將,今日卻獨自上山,莫非是來勸降關某?”


    張遼直起身子,目光坦誠:“雲長兄誤會了,我此行並非隻為勸降,更是為了兄長的安危著想。兄長武藝超群,忠義無雙,但在下邳被困,糧草將盡,形勢不容樂觀。”


    關羽眉頭微皺,語氣堅定:“我關羽一生忠義,豈能輕易屈膝?”


    “兄今若戰死,其罪有三。”


    “當初,兄與劉使君結義,誓同生死。今劉使君方敗,兄即戰死。倘若使君日後複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複得,豈不有負當年盟誓?此其罪一。”


    “劉使君將家眷托付於兄,兄今若戰死,二位夫人無所依賴,兄豈不有負使君依托之事?其罪二也!”


    “兄武藝超群,更兼深通經史,不思與劉使君協力共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其罪三也。”


    “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奉告。”


    張遼輕輕搖頭,語氣更加誠懇:“兄長,非是屈膝,而是權宜之計。曹公對兄長十分敬仰,若兄長能暫且歸順,他日必有機會再展宏圖。曹公曾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兄長之才,曹公定能重用。”


    關羽沉默不語,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張遼見狀,繼續說道:“今四麵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則必死。”


    “徒死無益,不若且降曹公,卻打聽劉使君音信,如知何處,即往投之。”


    “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詳之。”


    關羽長歎一聲,終於開口:“文遠,你我一見如故,你的話我自然信得過。但我若歸降,他日若反曹,恐累及你。”


    張遼堅定地迴答:“雲長兄放心,我張遼雖身在曹營,但忠義之心未改。若兄長有朝一日決定離去,遼願與兄長共進退。”


    關羽聽罷,眼中閃過一絲感動,終於點頭:“好吧,就依你所言。我關羽暫且歸降曹操,但願他日能證明我今日的選擇。”


    張遼聞言,心中一塊大石落地,他知道關羽已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張遼引領著關羽緩緩下山,曹操在山下早已等候多時。他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與緊張,畢竟關羽是聞名天下的猛將,若能歸順,無疑是為曹操增添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當關羽的身影出現在山道盡頭時,曹操身邊的將領們都不禁屏住了唿吸。曹操則是一臉平靜,但他的雙手卻在不自覺地握緊了戰袍的邊緣,顯露出了他內心的激動。


    關羽和張遼走到曹操麵前,關羽單膝跪地,低頭說道:“關某在此,願暫降曹丞相,以全兄弟之命。”


    曹操上前一步,親手扶起關羽,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雲長兄,你能識大體,曹某深感欣慰。我素聞雲長兄忠義無雙,今日能得將軍相助,實乃曹某之幸。”


    曹操環顧四周,對眾將說:“今日關羽將軍能屈膝歸降,乃是我等之福。從今往後,關羽將軍便是我們的一員,爾等務必以禮相待,共同輔佐朝廷,平定四海。”


    眾將齊聲應諾,對關羽的到來表示歡迎。曹操轉身對關羽說:“雲長兄,隨我迴營,我已命人備下酒宴,為將軍接風洗塵。”


    關羽在張遼的勸說下,終於同意暫降曹操,但他的條件是“降漢不降曹”,並且要求用劉備的俸祿來養護劉備的夫人。


    這個條件對於曹操來說,雖然有些尷尬,但並非不可接受。


    然而,最讓曹操猶豫的是關羽對劉備的忠誠,一旦得知劉備的下落,關羽必然會離去,這是曹操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曹操坐在營帳之中,麵色凝重,他深知關羽的歸降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用不好則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張遼站在帳下,看著曹操沉思的麵孔,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


    “主公,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曹操抬起頭,示意張遼繼續說下去。


    “主公可曾聽聞豫讓的‘眾人’與‘國士’之論?劉備對關羽雖有恩情,但也不過是‘眾人’之禮。丞相若能以‘國士’之禮待關羽,施以更厚的恩惠,結其心,又何愁關羽不會真心歸順呢?”


    曹操聽罷,眼神中閃過一絲光芒,他沉思片刻,隨後緩緩點頭。張遼的話觸動了他,曹操本就是一代梟雄,深諳用人之道,他知道張遼所言非虛,若能以真心待關羽,或許真的能夠留住這位無雙戰將。


    “文遠所言極是。”曹操終於開口,“我曹操豈是吝嗇恩惠之人?就依你所言,待關羽以‘國士’之禮,厚待其人,以觀後效。”


    關羽投降後受到曹操“贈袍、贈金、贈馬”。


    除了物質上的贈予,曹操還安排了連續的宴席來款待關羽。三日一次的小宴,五日一次的大宴,宴席上珍饈美味,佳釀無數。曹操與關羽把酒言歡,談論兵法,氣氛頗為融洽。這些宴席不僅是為了顯示曹操對關羽的禮遇,也是為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曹操的這些特殊待遇,讓關羽在曹營中的地位顯得格外突出,其他將領雖有不解,但也對關羽的武勇和曹操的氣度表示敬意。而關羽雖然心中仍念劉備,但對於曹操的厚待,也是感念在心,這份恩情,他日後定會以死相報。這一切,都是張遼巧妙調和的結果,他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收拾完呂布、劉備這兩位亂世梟雄之後,曹操終於穩固了自己的後方,解除了心頭大患。此時的曹操,猶如猛虎下山,威風凜凜,準備與北方的霸主袁紹展開一場生死較量。這一年,春風得意的曹操揮師東征,一舉攻克了徐州,並將忠義著稱的關羽納入麾下。


    曹操大軍北上,旌旗蔽日,戰鼓震天。他整頓兵馬,秣馬厲兵,準備與袁紹一決雌雄。此時的曹操,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心中燃燒著統一天下的熊熊壯誌。他深知,這場戰役將決定天下大勢,誰勝誰負,都將改寫曆史。


    曹操大軍所過之處,百姓紛紛躲避,畏懼這位亂世梟雄的威名。而曹操則以實際行動告訴世人,他不僅能征善戰,還能治理天下。在征戰中,他嚴明軍紀,安撫百姓,使得軍隊士氣高漲,民心逐漸歸附。


    終於,曹操率領著這支強大的軍隊,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他望著遠方的天際,心中暗暗發誓:此戰必勝,一統北方,成就千古霸業!而關羽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使得曹操信心倍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