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袁術的命運仿佛被厄運緊緊跟隨。曾經威風凜凜的一方諸侯,如今卻屢遭重創,陷入無盡的困境。


    連番戰敗的陰影籠罩著他,每一次敗北都讓他心力交瘁。盟友呂布的隕落,更是讓他失去了堅實的後盾。而部下孫策的叛變,更是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背叛之痛。


    與此同時,淮河流域的災荒如同猛獸般肆虐,吞噬著無數百姓的生命。袁術治下的壽春,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華,民生凋敝,餓殍遍野。在這重重壓力之下,袁術無奈地選擇了離開,帶著一顆破碎的心,踏上了前往灊山的征途。


    在灊山,袁術向部將雷薄、陳蘭等人尋求援助,希望能得到一些糧草以解燃眉之急。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無情的一擊,他的請求遭到了拒絕。那一刻,袁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絕望,眾叛親離的滋味讓他痛不欲生。


    憂懼不已的袁術,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他不禁感歎命運的無常,曾經的輝煌已成過眼雲煙,而等待他的,將是無盡的黑暗與淒涼。


    袁術的心情如同波濤洶湧的大海,起伏不定。


    當他聽說袁紹已經趕跑了公孫瓚,又擊退了曹操的進攻,他那原本熾熱的逐鹿中原之心,瞬間冷卻了下來。


    在這個強者爭霸的時代,自己已經失去了問鼎天下的勇氣。


    袁術在心中權衡利弊,判斷自己大勢已去,天下恐怕已是袁紹的囊中之物。正值袁紹與曹操決裂之際,他看到了一線生機。或許,他還能向兄長袁紹主動請纓,共同夾擊曹操,以此為自己謀得一條生路。


    於是,袁術迅速派遣使者前往冀州,帶著他的期望和計謀,去向袁紹進言。使者到達袁紹的領地,慷慨陳詞,勸袁紹稱帝:“漢朝失天下久矣,政出私門,豪雄並起,國家分崩離析,此情此景,與周朝末年七國之亂何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終將由最強者一統江山。”


    “我袁家受天命所歸,當成就王業,此乃早已見諸符瑞。今公擁有四州之地,民眾百萬餘戶,無論是實力還是德行,都無人能出其右。曹操雖欲振興已衰之漢朝,然其行徑猶如求死者複生,豈有可能成功?”


    袁術的使者言辭懇切,字字鏗鏘,試圖打動袁紹,讓他接受這一提議。


    在這亂世之中,袁術的算盤打得精明,他知道隻有依附於袁紹這棵大樹,自己才能在風雨飄搖中找到立足之地。然而,天意難測,袁紹是否會上鉤,仍是未知之數。


    袁術的堂弟、濟陰太守袁敘,在烽火連天的亂世之中,揮筆潑墨,給遠在北方的袁紹修書一封。信中字字珠璣,透露出對天下大勢的洞察和對家族命運的期待。


    “時至今日,海內喪亂,百姓流離,天意似乎已有所屬。細思量,此天命非他人,實乃我袁家之幸。而此重任,非您莫屬。”


    “南兄(袁術)麾下群臣,紛紛翹首以盼,希望他能順應天意,登基稱帝。然而,南兄謙遜有加,他說:‘論年紀,北兄較長;論爵位,北兄更重。’因此,南兄願將這份殊榮讓與您,以彰顯我袁家的兄弟情深,共擔天下大任。”


    “北兄,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天命所歸,人心所向。望您順應潮流,擔起這份重任,為我袁家創下輝煌基業,也為天下蒼生帶來安寧與繁榮。”


    袁紹,河北一方之雄,雄踞四州之地,野心勃勃。一日,他展閱袁術與袁敘的書信,字裏行間透露出袁術集團對合並的渴望。袁紹閱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對兼並袁術集團的想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若能將袁術納入麾下,勢力必將大增,一統北方的步伐也將加快。


    於是,袁紹立刻傳令,召喚長子袁譚自青州南下,準備迎接袁術。袁譚領命,整頓兵馬,準備啟程。


    袁術聞聽袁紹之命,心中暗喜。他打算穿越徐州,經下邳前往青州,與袁紹會合。此次合並,將有助於自己在北方的立足,也為日後爭霸天下增添籌碼。


    然而,曹操聞此消息,心中不禁憂慮。他深知,若袁紹與袁術聯手,勢力將空前強大,對自己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為確保自己在中原的地位,曹操決定先發製人,聯合士徽、孔融、孫策等軍閥,共同討伐袁術。


    當年六月,曹操調兵遣將,派朱靈、路招等將領東進攻打袁術。戰火蔓延,烽煙四起。曹操趁機鞏固自己的勢力,意圖在袁術敗北後,進一步擴張領土。


    八月,曹操再次調遣臧霸等將領北上青州,攻占濟南國,阻止袁譚南下。此舉既是為了遏製袁紹的勢力擴張,也是為了確保自己在北方的戰略優勢。


    一時間,天下局勢風起雲湧,各方勢力紛紛登場,一場關乎天下歸屬的角逐正愈演愈烈。


    曹操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過人的軍事才能,率領精銳部隊,一路勢如破竹,直搗沛國。在經過一番周密的策劃與激烈的戰鬥後,曹操終於一舉拿下了這座戰略要地。


    與此同時,士徽也在汝南郡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攻城戰。


    黃忠憑借著卓越的指揮能力和士兵們的勇猛,經過數日的激戰,終於攻克了這座堅城,汝南郡的城門在士徽的軍隊麵前轟然倒塌。


    袁術在亂世之中,日漸勢微,不得不采取收縮防線的策略。曾經雄踞一方的他,如今勢力範圍已大幅縮水,僅剩下下邳和廣陵兩座城池。在這兩座城池中,袁術緊鑼密鼓地部署兵力,加強城防,力求在這風雨飄搖之際,保住最後的地盤。


    在閻象與楊弘的精心策劃之下,袁術得到了一份詳盡的北上逃亡計劃。夜色如墨,星光稀疏,袁術在昏暗的燈光下審視著這份計劃,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知道,這是他最後的機會,必須小心翼翼,方能有一線生機。


    袁術隨即下達命令,要求所有士兵堅守陣地,不得有絲毫懈怠。城頭上的士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嚴令搞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他們還是堅定地握緊了手中的兵器,守衛著每一寸土地。


    與此同時,袁術卻暗中調集了一千人馬,他們趁著夜色,悄無聲息地登上了一艘艘小船,沿著海岸線北上。袁術身穿便裝,低調得仿佛隻是一個普通的將領。


    海風凜冽,波濤洶湧,小船在海麵上顛簸前行。袁術一行人小心翼翼地避開巡邏的船隻,沿著曲折的海岸線,一路向北。他們曆經艱辛,終於來到了廣闊的渤海灣。


    就在孔融發現袁術的行蹤,急忙通知孫策與周瑜的時候,袁術已經成功在冀州登陸。


    他帶領的一千人馬如同神兵天降,迅速在冀州境內展開行動,尋找立足之地。孫策與周瑜得知消息後,不禁感歎袁術的狡猾與果斷,但為時已晚。


    袁術的逃離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瞬間掠過了徐州的大地,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驚愕。隨著他的身影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線,整個徐州地區仿佛失去了支柱,迅速陷入了動蕩之中。


    袁術的逃跑,對他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曹操迅速調集精兵強將,如同滾滾鐵流,湧入徐州南部各地。


    城池一座接一座地落入曹操手中,無人能夠阻擋其鋒芒。曹操的軍隊如同破竹之勢,所向披靡。


    曹操入城後,立即著手穩定局勢。他頒布安民告示,減免賦稅,恢複市場交易,使得徐州的秩序迅速得到恢複。那些曾經忠於袁術的官員和將領,紛紛投誠,宣誓效忠於曹操。


    就這樣,徐州南部在袁術的逃跑之後,幾乎兵不血刃地落入了曹操的掌控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