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吳起在漁陽城的一場大水,漁陽郡南部諸縣,除去被高歡奪取的泉州,其餘紛紛舉旗歸降吳起。


    然右北平太守公孫範,聯合遼西的公孫明、公孫閼,兄弟三人,引兵三萬,與吳起交戰於無終西北的望鄉亭。


    這一戰,吳起讓五千夔牛軍夜襲,不僅將敵軍的糧草輜重付之一炬,還使得敵軍混亂潰敗。


    公孫範、公孫明、公孫閼三人,被伏擊的黃忠、李嗣源、麹義斬殺。


    隨著公孫範三兄弟戰死,其率領的士卒紛紛歸降。


    收降的一萬漢人士卒,交給了閻柔幾人統領。


    收降的一千白馬義從,劃撥給了田弘。


    緊接著,吳起讓武仇領兵,攻占右北平全境。讓吳拱領兵,攻取遼西郡。


    望鄉亭一戰結束後,遼西的烏桓人聽聞年前攻破單於庭的屠夫來了。或是北遁草原,或是東進遼東。


    於是,吳拱便不費一兵一卒的攻占了遼西全境。


    在吳拱將遼西郡拿下之後,吳起便讓其駐軍六股河西岸的綏中,防備北邊的胡人,以及東北的公孫度。


    安排好諸事之後,吳起率軍返迴漁陽,靜待拿下廣陽之地的機會。


    兩月之後。


    鄒丹、單經死守的涿縣城,被竇建德軍攻破。單經、鄒丹二人,在城破之時,紛紛自刎於城上。


    竇建德在入城之後,敬佩鄒丹、單經的為人,命人將二人以侯爵之禮安葬。


    這一戰,竇建德軍雖是拿下了涿郡,但也無力再度進兵,況且還有袁紹的冀州軍,在一旁虎視眈眈。


    所以竇建德見好就收,固守攻取的區域。


    就在竇建德死磕涿縣之際,吳起率領的左武衛大軍,與高歡率領的冀州軍,一南一北,將薊縣圍了個水泄不通。


    由於吳起和高歡二人,誰都不願先行攻城,所以一直按兵不動。


    吳起倒不是不願意攻城,而是薊縣城堅,他想用人命去填護城河。


    所以,吳起一直按兵不動,打造工程器械。


    如此一來,倒是給了城內公孫瓚多出了許多布置的時間。


    薊縣被圍,公孫瓚絲毫不擔心。


    一是城內有劉虞留給他的,堆積如山的糧草物資。


    二是其心腹幕僚向梧諫言,北門與西門的鎮北軍,騎兵居多,不善攻城。南邊的冀州大軍才是心腹大患,當重兵防守南門與東門。


    三是有心腹大將嚴剛,統領大軍守城。


    見圍住自己的雙方各懷心思,公孫瓚也就樂見其成。


    對於接踵而至的求援信,他置之不理。每日不是尋歡作樂,就是作樂尋歡。


    麾下文武勸諫多次,公孫瓚依舊我行我素,不為所動。


    好在薊縣防務由其心腹大將嚴剛負責,倒也沒讓城內那些別有心思的人掀起風浪。


    也就在涿縣被竇建德攻破不久,圍困薊縣的高歡,收到了袁紹的書信。


    袁紹在信中言及,已派遣顏良、文醜二將,領兵三萬前來支援。讓其務必攻陷薊縣,在幽州站穩腳跟。


    半月之後,顏良、文醜的援軍抵達,高歡再度遣使拜見吳起。希望雙方能一同攻城,將公孫瓚覆滅。


    至於薊縣歸誰,高歡則提議,誰先拿下公孫瓚,便由誰掌握。


    在顏良、文醜的援軍抵達後,高歡本不想邀請吳起一同攻城的。


    然其之所以邀請吳起一同攻城,主要是想讓吳起分擔一下城上的壓力,他好趁此機會,先攻入薊縣。


    吳起麾下的斥候,和錦衣衛,均早已探知了袁紹給高歡派遣了援軍。


    在了解了高歡的目的後,對於高歡這一次的攻城邀請,吳起欣然答應了。


    當使者迴去,稟告高歡,吳起同意一同攻城時,高歡很是詫異。


    他本以為吳起會同前兩次一般,拒絕一同攻城。如此一來,他便有機會先入薊縣,從而占據薊縣。


    哪曾想,這一次吳起竟然答應得如此爽快。


    事已至此,高歡便讓顏良、文醜二人,帶隊攻城,誓必一波攻擊破城。


    翌日。


    吳起與高歡一北一南,同時發起了進攻。


    南門與東門的冀州軍,分別由顏良與文醜帶隊親自攻城。


    然而,薊縣在劉虞時期,便已拔高加固。公孫瓚入城之後,受到來自三方的進攻,他又征發民夫,將薊縣城牆再度加高、加厚。


    如今的薊縣城,若是用普通的攻城之法,怕是不花個一年半載,絕對是攻不下來的。


    薊縣南門與東門,盡管顏良與文醜這兩位當世猛將,親自帶隊攻城。連續攻了三次,都沒有攻上去。徒留一地的屍體後,退迴本陣休息。


    北城門那邊的攻城方式與南本這邊,完全是兩種風格。


    隻見北城門外,二十架投石車齊齊排開。一架架投石車,恍如食人的巨獸。


    視之,使人膽顫。


    隨著吳起一聲令下,磨盤大的石頭,被一架架投石車,將其投擲上城牆。


    凡是被石頭砸中的守城軍士,無一存活。越過城牆,砸向城內的石頭,落在屋脊上的,屋脊被砸毀。落在地麵的,地麵被砸出一坑。


    隨著吳起再度揮動旗幟,五架投石車下的士卒,紛紛將投石車準心對準了城門。


    而後,一發發磨盤大的石頭,猶如炮彈,轟砸在了城門上。


    不消一時三刻,厚重的北城門便轟然倒下。


    城門即破,吳起下令大軍殺進城去。


    率先入城的乃是夔牛軍和遏鋒營,遇上了來支援北城門的嚴剛。


    見城門被破,嚴剛便率白馬義從與夔牛軍、遏鋒營戰鬥在一起。


    交戰不到一刻鍾,嚴剛被武仇斬殺後,其率領而來的三千白馬義從,歸降五百。三千新兵,歸降一千,其餘盡皆戰死。


    武仇與麹義,繼續殺向薊縣中心的公孫瓚所在府衙。


    就在二人距離府衙還有一條街時,公孫瓚斬殺了在薊縣新納的美妾,而後縱火自焚了。


    與此同時,駐守南門的守將,棄城而逃。其麾下小校,打開了城門,迎接高歡大軍入城。


    入城之後的高歡,帶兵直奔公孫瓚所在府衙而去。


    當其抵達府衙外時,看見鎮北軍在救火,而他則是被李嗣源所率的橫衝軍,攔住了前進的道路。


    見此情形,高歡下令大軍後撤,不與鎮北軍發生衝突,劫掠南城。


    經過鎮北軍一個半時辰的救火工作,終於將大火撲滅。


    然公孫瓚已經自刎而死,其麵屍體已被燒毀四成。


    搶救迴來的糧草,僅有二十三石,金銀玉器無數,鐵數千斤。


    正在查看繳獲清點結果的吳起,收到斥候匯報。高歡縱兵劫掠了南城,並駐軍南城。


    對於高歡的如此做法,吳起沒有譴責,也沒有立即領兵去攻擊。


    三日之後,吳起帶著劉華、閻柔、公孫續、羅藝、向梧、田豫等人,遵照吳狄之令,將劉虞、公孫瓚以諸侯王之禮安葬於北城外。


    直至此時,歸降的眾人都還不知曉向梧乃是鎮北軍諜者。


    然而,此時的薊縣南城,家家戶戶掛白幡,已是一片破敗之景。


    不少南城的世家大族、士族豪強,紛紛跑到吳起麵前訴苦,請求吳起幫他們討一個公道。


    對於這些人的無理要求,吳起並未理會。更是將兩個叫囂得歡實的世家之人,斬殺在臨時府衙前。


    隨後,吳起遣使邀請高歡前來府衙赴宴,並商議接管薊縣事宜。


    高歡因懼怕吳起設下鴻門宴,沒有去赴宴。僅是派了個使者,去見了吳起。


    高歡提了退出薊縣的條件,索要糧草五十萬石,馬匹四萬匹。


    麵對高歡的獅子大開口,吳起也沒慣著他。派出夔牛軍、翎鴉軍夜襲,一舉將高歡驅逐出城。


    在交戰之中,斬殺了其王師、王齊、崔巨業三員將領,收降了其士卒八千人,繳獲糧草四千石,金銀珠寶九車。


    也就是說,高歡劫掠南城所得,半數落入了鎮北軍口袋。


    慌忙逃出城的高歡,在顏良、文醜的護衛下,急忙撤軍,退往安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