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族宗室、官員貴族、乃至消息靈通的百姓,都在某一刻神情微妙了一瞬。


    啊,玄武門。


    是玄武門啊。


    這個名稱……雖然這是隋朝的江都行宮,但是這個名號實在耀眼且響亮。


    大唐在這個地方,有著太多太多的迴憶,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太多的……


    多到消息靈通的百姓們對此都見怪不怪,已經能夠做到將其完全當做各種事不關己的八卦秘聞來聊;多到官員貴族們對種種情況都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思想準備,甚至於一定程度上的行動準備。


    而皇族宗室嘛,就更不用說了。


    【而很快,與宇文化及有了交集的,是李密所率的瓦崗軍。】


    【在自立為魏公之後,李密一直在與洛陽的隋軍交戰。這個過程中,也有些發展和變化。】


    【投靠李密的柴孝和為李密展望未來,提出建議,同時也是勸說李密,現在不要再這裏過多糾結,應當直取京城!】


    【他是這麽說的:“關中之地,高山為屏,黃河為障,當年西楚項羽離開這裏而最終敗亡,高皇帝劉邦於這裏建都而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依我之見,如今應當讓裴仁基鎮守迴洛倉,翟讓鎮守洛口倉,而您則親自挑選一支精銳之兵,向西突襲長安,到時候百姓誰不會前來郊外迎接大軍?是以,必當是有征無戰。”


    “而等到攻克京城,根基穩固、兵強馬壯之後,就是迴頭攻打崤山、函穀關,接著蕩平洛陽的時候。這幾個地方一經攻克,就可以傳檄天下,號令四方,天下可定!”】


    【“唯一擔憂的,就是如今天下豪傑並起,爭先恐後,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擔憂有人搶在我們前麵做這些事情,一旦錯失先機,後悔又如何來得及?”】


    【李密倒是不反對柴孝和的提議,也並沒有不理解柴孝和的想法,隻是他自覺也有很多顧慮和問題。】


    【他表示,“您的這個想法,我也考慮過許多次,著實是上策無疑。”】


    【但……楊廣還活著,天下如今支持楊廣之人仍有許多,而我的隊伍中的人大都是山東子弟,如今還沒有攻克洛陽,他們又如何會願意跟著我繼續往西走,向西進入關中?】


    【更不用說,這些部將也都是豪傑出身,把他們留在洛陽這裏,必然會發展成各自稱王稱霸的局麵。而若是變成這樣,那才是真的完了!】


    “所以,李淵能夠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時機也好,人馬也罷,選擇的方向也沒有出問題。”劉邦感慨道。


    對於這個柴孝和用自己和項羽來當例子,劉邦還是比較樂意的——畢竟,自己是那個勝利者嘛!隻要是拿自己和項羽舉例,那必然一正一反,而項羽則必將是那個反例。


    這他當然高興。


    當初,他也是直奔關中,想要控製關中故地;而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其中,關中所擁有的地理條件當然是一個關鍵。


    有高山,有黃河,山河天險,就是防守的重要倚仗。再有各種險要關隘,這些加起來,隻要處理得當,也不要真的碰上什麽上蒼不眷的情況——比如首領和主要將領們接二連三沒兩天就死了——那是真的可以打造出一個根基的。


    當然,關中擁有的條件不隻是地理條件,還有政治曆史因素。


    秦朝的關中故地非常重要;而對於隋朝而言,雖然楊廣本人喜好江都,而且看起來洛陽也占據了不低的地位,但關中到底有京城。


    京城,終究是政治核心。


    此外,那什麽關隴集團不也是關中地區的嗎?


    即便皇帝要壓製這些個貴族集團,但在現在,顯然沒能做到完全壓製;那這個時候,就需要加以適當利用才對。


    而若是控製了京城,又控製了重要關隘,再掉過頭來攻下了洛陽……那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對於晉地一帶也有了一定的控製力。


    這就很夠了。


    控製了這些地方,同時政局穩定,那還真的可以試試傳檄天下——說不定,有不少地方就能直接納入統治了呢。


    至於那些硬骨頭,慢慢啃,占據廣大地盤、占據上風的不是他們,啃上一段時間也就成功了。


    就是不知道李淵的這個政權,內部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