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紛紛來投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密還是決定先控製洛陽,再說進軍京城的事情。】
【但是他在洛陽一帶的作戰在這之後也屢遭挫折:】
【先是李密仗著瓦崗軍兵鋒甚銳,屢屢進入皇家園林之中與隋軍交戰,且總是連續作戰。一次,李密自己被流矢所傷,傷勢不輕,不得不躺在營中休息;
隨後,趁著李密不能親自領兵,洛陽的隋軍來了一個偷襲,直接把李密所部打得四處潰散,毫無還手之力,最終不得不放棄了迴洛倉,退守到了洛口倉;
接著,又有楊廣派來的王世充帶著五萬精兵直接對瓦崗軍發動了進攻,本來經過上一次打敗軍中士氣就有些低落,這一次,李密又迎戰失利,在這一戰中,柴孝和掉進了洛水中淹死了,李密悲痛不已……】
【而王世充帶著精兵強將直接駐紮在了洛口倉西麵,和李密對峙了百餘日,雙方大大小小交手六十多次,瓦崗軍一方還是沒能占據明顯的上風。】
“這可怎麽辦?”眼見瓦崗軍形勢不利,不少人頓時憂心忡忡起來。
畢竟,在這個故事之中,那隋朝的各種力量就是反派,而如瓦崗軍這樣的則是正兒八經的主角——主角遭遇挫折,如何不讓人為之擔憂?
……總不能瓦崗軍從現在開始就走下坡路了吧?
這個時候,楊廣可還沒死呢!
而看到後來,不少人更是大驚:“柴孝和就這麽死了?!”
那可是柴孝和!
雖然其實眾人對柴孝和也沒有什麽了解,但這不重要。
他們隻需要知道,柴孝和就是剛剛向李密提出了一個非常正確、非常可靠、非常行之有效的建議就夠了。
這樣的人,不就是傳聞中的那種“謀士”嗎?怎麽就這麽死了?不怪李密傷心不已,他們看了也覺得惶惶——這接下來可怎麽辦?
那王世充,竟是這般厲害?
-
劉邦笑道:“李密想要改變局麵,一個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
找到更多的力量,不管是把原本和自己沒什麽瓜葛、關係不近、沒有血海深仇的力量變成自己的朋友,還是直接招攬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麾下,總歸,把自己的人手弄得多多的,讓自己的支持者變得多多的。
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句話其實放在爭霸天下之中,也是有道理的。
唯一不同的在於,爭霸天下的這種“朋友”並不能以尋常朋友視之,經營方式也並不能等同。
就像之前的杜伏威,在麵對不利局勢的時候,飛速擴張自己的勢力,吸納流民,讓自己的力量盡快發展——這其實就是這種方式的體現。
李密也應當是如此,至少嚐試一番也沒什麽損失。
他能在與王世充首戰中落入下風,其後的數十次交戰中都不能占據上風、依舊維持著對峙態勢,就說明他目前的力量確實存在某種不足。
這種不足,可能是兵力數量的不足,也可能是士卒客觀水平的不足,還可能是戰術謀略上的不足……但,不管哪一種不足,提升兵力都不能算是錯誤。
【沒多久,李密迎來了自己的轉機——他通過種種手段,拉到了不少人。】
【其中,包括隋朝官員,如武陽郡丞元寶藏;也包括不少起義軍首領帶著自己的部屬,如平原義軍的首領郝孝德,清河義軍首領趙君德,黎陽義軍的首領李文柏,還有一支水軍,洹水的張升。】
【這些人全部選擇歸附李密,聽從李密的指揮。】
【李密如虎添翼,沒兩天就發動了一場聯合作戰,成功地奪下了黎陽倉,並保持占領。】
【在這一次向黎陽的擴張之後,李密又迎來了一波歸附高峰,先前曾經躲藏過的淮陽郡的太守趙佗向他歸順,齊郡的義軍首領徐圓朗也舉兵投靠;更有在永安一帶首屈一指的大族家主周法明,帶著家中在長江、黃河一帶的大片土地投靠李密。】
“那麽多地!”一名老漢喃喃道,“這就是大族啊,這才是大族……”
他看得目瞪口呆,又向往不已,還有著些許渴望和嫉妒之情。
不隻是他,周圍的、附近的所有普通百姓都是同樣的表情,同樣的表現,同樣的心情。
原來,這就是大族所擁有的土地啊!
這麽多,又這麽好——好多的上田,還有中田。
即便是中田,對於大部分百姓而言,都已經屬於是夢中才敢想一想的存在了。他們自己所擁有的田地,不論多寡,基本上都是最普通的下田。
中田,那都得是富裕、有些地位的人家才能擁有的,這裏麵可不單是錢財的問題。
至於說上田……那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
更不用說,某些地區,由於地理條件的限製,基本上都沒有幾塊兒上田。
而這個周法明周家,擁有的土地數量那麽多,還都是長江黃河一帶的,這些地方的地可都算得上是肥沃好地了——下限就比很多貧瘠之地要高。
此外,看樣子這家的地又並非窮苦人家的下田。
這樣的土地,這樣的人家,這就是大族嗎?
“之前看那些個貴族不貴族的,咱隻能看見人家衣著華麗,吃得好穿得好,人長得也好,雖然知道他們肯定有錢,也知道他們肯定地很多,但……”一個婦人低聲與自家丈夫歎道,“但到底沒有親眼見識過這等人家的地,沒想到……”
沒想到,原來這等大族的地,是這麽多,又這麽好!
知道是一迴事兒,但沒有親眼見過就終究是想象。
而她,包括其他人,在之前都已經覺得自己想象中大族的土地已經足夠好足夠多,遠比他們這些人好了不知道多少;可等到親眼看見過一次,才知道,自己終究是出身低微、見識短淺,就連想象都遠不及人家的真實情況。
旁邊的男子也沒說話。
他的妻子是這樣的反應,他又何嚐不是?
雖然,作為一個男人,見識已經比妻子多上不少,可他也發現,比起這等人家的實際情況,他的見識也實在是淺薄。
過了一會兒,他道:“這個周家,看起來還不是那什麽王家謝家,也不是那宇文之類的人家,要是那等人家,家裏麵的地還不知道有多少!”
妻子反應過來,同樣沉默了。
作為農人,即便知道那些貴人們都有錢有權有勢,但他們最關心的、本能便在意的還是田地——其他的東西雖好,但也總不能像是田地這樣讓人安心。
如此一來,一想想那些貴人們可能擁有的田地,便不由得讓人渾身都有點不適。
那麽多的地……
【就在外部力量不斷投靠、瓦崗軍日漸壯大的過程中,瓦崗軍內部又發生了一件導致力量削減的事情。而此事,又起源於之前便早已埋下的隱患。】
【但是他在洛陽一帶的作戰在這之後也屢遭挫折:】
【先是李密仗著瓦崗軍兵鋒甚銳,屢屢進入皇家園林之中與隋軍交戰,且總是連續作戰。一次,李密自己被流矢所傷,傷勢不輕,不得不躺在營中休息;
隨後,趁著李密不能親自領兵,洛陽的隋軍來了一個偷襲,直接把李密所部打得四處潰散,毫無還手之力,最終不得不放棄了迴洛倉,退守到了洛口倉;
接著,又有楊廣派來的王世充帶著五萬精兵直接對瓦崗軍發動了進攻,本來經過上一次打敗軍中士氣就有些低落,這一次,李密又迎戰失利,在這一戰中,柴孝和掉進了洛水中淹死了,李密悲痛不已……】
【而王世充帶著精兵強將直接駐紮在了洛口倉西麵,和李密對峙了百餘日,雙方大大小小交手六十多次,瓦崗軍一方還是沒能占據明顯的上風。】
“這可怎麽辦?”眼見瓦崗軍形勢不利,不少人頓時憂心忡忡起來。
畢竟,在這個故事之中,那隋朝的各種力量就是反派,而如瓦崗軍這樣的則是正兒八經的主角——主角遭遇挫折,如何不讓人為之擔憂?
……總不能瓦崗軍從現在開始就走下坡路了吧?
這個時候,楊廣可還沒死呢!
而看到後來,不少人更是大驚:“柴孝和就這麽死了?!”
那可是柴孝和!
雖然其實眾人對柴孝和也沒有什麽了解,但這不重要。
他們隻需要知道,柴孝和就是剛剛向李密提出了一個非常正確、非常可靠、非常行之有效的建議就夠了。
這樣的人,不就是傳聞中的那種“謀士”嗎?怎麽就這麽死了?不怪李密傷心不已,他們看了也覺得惶惶——這接下來可怎麽辦?
那王世充,竟是這般厲害?
-
劉邦笑道:“李密想要改變局麵,一個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
找到更多的力量,不管是把原本和自己沒什麽瓜葛、關係不近、沒有血海深仇的力量變成自己的朋友,還是直接招攬更多的人加入自己的麾下,總歸,把自己的人手弄得多多的,讓自己的支持者變得多多的。
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句話其實放在爭霸天下之中,也是有道理的。
唯一不同的在於,爭霸天下的這種“朋友”並不能以尋常朋友視之,經營方式也並不能等同。
就像之前的杜伏威,在麵對不利局勢的時候,飛速擴張自己的勢力,吸納流民,讓自己的力量盡快發展——這其實就是這種方式的體現。
李密也應當是如此,至少嚐試一番也沒什麽損失。
他能在與王世充首戰中落入下風,其後的數十次交戰中都不能占據上風、依舊維持著對峙態勢,就說明他目前的力量確實存在某種不足。
這種不足,可能是兵力數量的不足,也可能是士卒客觀水平的不足,還可能是戰術謀略上的不足……但,不管哪一種不足,提升兵力都不能算是錯誤。
【沒多久,李密迎來了自己的轉機——他通過種種手段,拉到了不少人。】
【其中,包括隋朝官員,如武陽郡丞元寶藏;也包括不少起義軍首領帶著自己的部屬,如平原義軍的首領郝孝德,清河義軍首領趙君德,黎陽義軍的首領李文柏,還有一支水軍,洹水的張升。】
【這些人全部選擇歸附李密,聽從李密的指揮。】
【李密如虎添翼,沒兩天就發動了一場聯合作戰,成功地奪下了黎陽倉,並保持占領。】
【在這一次向黎陽的擴張之後,李密又迎來了一波歸附高峰,先前曾經躲藏過的淮陽郡的太守趙佗向他歸順,齊郡的義軍首領徐圓朗也舉兵投靠;更有在永安一帶首屈一指的大族家主周法明,帶著家中在長江、黃河一帶的大片土地投靠李密。】
“那麽多地!”一名老漢喃喃道,“這就是大族啊,這才是大族……”
他看得目瞪口呆,又向往不已,還有著些許渴望和嫉妒之情。
不隻是他,周圍的、附近的所有普通百姓都是同樣的表情,同樣的表現,同樣的心情。
原來,這就是大族所擁有的土地啊!
這麽多,又這麽好——好多的上田,還有中田。
即便是中田,對於大部分百姓而言,都已經屬於是夢中才敢想一想的存在了。他們自己所擁有的田地,不論多寡,基本上都是最普通的下田。
中田,那都得是富裕、有些地位的人家才能擁有的,這裏麵可不單是錢財的問題。
至於說上田……那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
更不用說,某些地區,由於地理條件的限製,基本上都沒有幾塊兒上田。
而這個周法明周家,擁有的土地數量那麽多,還都是長江黃河一帶的,這些地方的地可都算得上是肥沃好地了——下限就比很多貧瘠之地要高。
此外,看樣子這家的地又並非窮苦人家的下田。
這樣的土地,這樣的人家,這就是大族嗎?
“之前看那些個貴族不貴族的,咱隻能看見人家衣著華麗,吃得好穿得好,人長得也好,雖然知道他們肯定有錢,也知道他們肯定地很多,但……”一個婦人低聲與自家丈夫歎道,“但到底沒有親眼見識過這等人家的地,沒想到……”
沒想到,原來這等大族的地,是這麽多,又這麽好!
知道是一迴事兒,但沒有親眼見過就終究是想象。
而她,包括其他人,在之前都已經覺得自己想象中大族的土地已經足夠好足夠多,遠比他們這些人好了不知道多少;可等到親眼看見過一次,才知道,自己終究是出身低微、見識短淺,就連想象都遠不及人家的真實情況。
旁邊的男子也沒說話。
他的妻子是這樣的反應,他又何嚐不是?
雖然,作為一個男人,見識已經比妻子多上不少,可他也發現,比起這等人家的實際情況,他的見識也實在是淺薄。
過了一會兒,他道:“這個周家,看起來還不是那什麽王家謝家,也不是那宇文之類的人家,要是那等人家,家裏麵的地還不知道有多少!”
妻子反應過來,同樣沉默了。
作為農人,即便知道那些貴人們都有錢有權有勢,但他們最關心的、本能便在意的還是田地——其他的東西雖好,但也總不能像是田地這樣讓人安心。
如此一來,一想想那些貴人們可能擁有的田地,便不由得讓人渾身都有點不適。
那麽多的地……
【就在外部力量不斷投靠、瓦崗軍日漸壯大的過程中,瓦崗軍內部又發生了一件導致力量削減的事情。而此事,又起源於之前便早已埋下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