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4年11月,黃河以北,寒冷異常,遍地銀裝素裹,無數宋軍人馬,糧草,器械都在大名府聚集,進而分散到各地,趙光義重新起用曹彬,以河北黜置使的身份,總領一切準備事物。
燕雲茫茫的崇山峻嶺裏,契丹騎兵,草料,兵器,也搬運的熱火朝天。幽州城牆上,燕燕站在城頭,扶著城垛,目光幽微的望著南方的茫茫雪原。
她的身邊,站著耶律隆緒,後麵站著一排臣屬,都是契丹帝國的頂級文武。
韓德讓,耶律斜珍,郭襲,王臣鶴,耶律休哥,耶律啟顏,勤德,蕭討古,蕭達覽。
“母後,細作來報,趙普居濟州,深居簡出。唐月輕在金陵,閑賦在家。宋主調曹彬指揮大名府事宜。”
耶律隆緒取過一旁宮女手中盒子裏微燙的手暖,伸手拿開燕燕手中已經溫涼了的手暖,將新的換到她手上。
燕燕微微點頭,轉身迴頭,華貴的發飾和輕暖的後服暗顯出一股霸氣。
“諸位愛卿都說說,此戰勝負如何?”
契丹臣子們相互看看,都不言語,燕燕笑著問道:“怎麽,怕了?”
新任的北院大王勤德,虎背熊腰,臉上的胡絡腮子濃厚茂密,官服穿在身上十分不搭,很顯然,他的脾氣和他的外貌如出一轍。
“太後,莫說區區一個曹彬,就是趙匡胤重生再世,隻要太後一聲令下,臣也敢率兵南下,直搗開封府東京城!”
“哈哈,勤愛卿不愧是我契丹上將,打不打的過不重要,氣勢上不能輸,這心中遲疑,就已經輸了一半了。”
得了燕燕的誇獎,勤德憨憨一笑,一旁冷眼望著天空的韓德讓,拱手說道:“稟太後,曹彬曆經三朝,南征北戰,實力不可低估。”
燕燕微笑著點頭,踱步相前,耶律隆緒和臣子們紛紛讓開,跟隨其後。
“韓大人說的不錯,此人身經百戰,曆經宋廷的統一戰爭,指揮調度皆有方,著實是我契丹心腹大患,所幸唐月輕和趙普不得信任,否則勝負還真難料。但若隻有他一人,哀家不懼。此戰宋主必然親臨,哀家也得知調度,休哥常駐燕雲,啟顏佐之,可以敵曹彬。”
耶律休哥和耶律啟顏聽了,一起跪下道:“太後信任!”
“起來吧。至於那個田重進,哀家也有所耳聞,雖說老持成重,但過於迂腐,軍陣之上,變化萬千,他想以不變應萬變,終究遲鈍了些,郭將軍,你覺得你能否擋住他?”
眾人看向人群中最末端的郭襲,麵容精瘦,沉默寡言,隻有眼中的精光閃爍。
“臣若有三萬人馬,定教他無功。”
郭襲不帶感情的語氣讓眾人微愣,燕燕駐足看向他。
“給你五萬,哀家要田重進有來無迴。”
郭襲的臉色無喜無悲,點頭道:“謹遵懿旨。”
燕燕繼續走著,說道:“潘美這個人,也是個麻煩,再加上一個楊業,讓哀家頭疼啊……”
耶律斜珍拱手說道:“太後不必憂慮,臣願為太後陛下分憂。”
燕燕笑著說道:“你是武官之首,自然是要坐鎮幽州,豈能輕動?臣鶴啊……”
王臣鶴連忙拱手,燕燕看著他說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晉地你熟悉,潘美嘛……哀家覺得你不在他之下,一直以來,哀家覺得韓大人比之趙普,休哥比之曹彬,你比之唐月輕,都是伯仲之間,你以為呢?”
王臣鶴誠惶誠恐的拱手說道:“太後,陛下,西境若失,臣以死謝罪!”
耶律隆緒罕見的開口道:“王大人,有你在西境,朕心裏放心。你需要什麽,盡可說來。”
王臣鶴抬頭,感激的看著耶律隆緒說道:“迴陛下,什麽都不要,微臣起於微末,蒙太後賞識,舉薦為官,時至今日,能在朝堂諸公之後聆聽教誨,已是萬幸,雖肝腦塗地,也無以為報,潘美楊業之輩,臣不懼也。”
“好!”
燕燕點頭說道:“你這些年來,恪盡職守,鎮守西疆,功不可沒,皇兒,該給王大人一個名分了,一個統禦整個西遼的名分。”
重臣皆驚,耶律隆緒略微思忖後,看著王臣鶴說道:“王臣鶴聽旨。”
王臣鶴連忙拜倒在地,頭伏在手背:“微臣接旨!”
“這些年來,朕其實有負於你,愛卿敗宋平叛,鎮守邊鎮十年,使朕無憂,勞苦功高。賜愛卿雲中王,加封南院樞密使……”
耶律隆緒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兼北院樞密使。”
在場的契丹臣子們,包括韓德讓,都是臉色震驚!燕燕微微一笑,點頭不語。
跪在地上的王臣鶴身子微微在抖,不敢接旨,不敢起來。
王臣鶴現在的爵位,隻是個鎮西伯,賜王爵,那就是連升四級,在場的人,除了韓德讓,還沒有一個人封王。
如果隻是個虛銜也就罷了,可樞密使這職位,名義上掌管著一院契丹軍隊,更何況是南北兩院樞密使!也就是說,名義上來講,契丹所有的軍隊,南院的步甲漢兵,北院的草原騎兵,王臣鶴皆有權調動!
這是天大的信任,這是無上的恩寵。
耶律隆緒見王臣鶴跪著不動,疑惑的問道:“愛卿可有疑慮?”
王臣鶴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的說道:“請陛下收迴成命,臣德微功薄,豈敢……”
燕燕打斷他說道:“王大人,數年前,哀家被朝堂上的亂臣圍攻,後位險些不保,你一場大勝,使得危機煙消雲散,如今更是西疆庭柱,受得起。”
韓德讓臉色變換,蕭討古開口說道:“王大人,再不接旨,可就矯情了,官爵沒有不說,還得治你個殿前失儀。”
郭襲惜字如金的開口道:“君命不可違。”
王臣鶴感激涕零,恭敬的說道:“臣接旨。”
眾人皆替王臣鶴賀喜,但各中心思,卻不盡相同。
因為韓德讓一家獨大的情況,被拆解了。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封賞,而是政治勢力的重新洗牌。王臣鶴從今往後,將成為契丹的重要人物,足以和韓德讓分庭抗禮的人物。
最重要的是,這是耶律隆緒封賞的,不是燕燕。也就是說,燕燕活著,韓德讓依舊是契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執,而燕燕死後,或者皇帝親政,就是兩黨相爭。
韓德讓的勢力,和其他各方勢力的鬥爭。
但如今大敵當前,加上時間還遠,所以矛盾並沒有立刻爆發出來,但韓德讓心中明白,皇帝和太後,隻喜歡平衡,不喜歡他獨大。這也是蕭討古,郭襲的想法。
至於耶律家的幾個宗室,皆是隔岸觀火看熱鬧,但道理是不會變的,誰弱,他們就會幫誰。今天他們會幫著王臣鶴,但以後,若是王臣鶴比自己更強,影響力更大,他們會調轉槍頭,幫自己。
王臣鶴也明白這些,但在場的各位,沒有人會在這種時候搞事,理由很簡單,燕雲南邊,窩著一隻猛虎。隻有解決了這隻猛虎,這夥人才有心思和精力內鬥,否則,大家一起完蛋。
宋和契丹的戰爭陰雲,籠罩著神州大地。對於這兩方來說,福禍難料。
但對於李繼遷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契丹夏州知州不敵李繼衝,野波乞利,兵敗被殺,黨項五州舊地,隻剩銀州未得,李繼遷在宋,契丹劍拔弩張,無暇他顧之時,親率六萬大軍包圍了銀州城,宋朝銀州知州鄭至玄自知難敵,開門投降,銀州數十萬軍民,皆歸李繼遷。
曆時六年,李繼遷最終徹底收複了先祖故地。他焚香祭拜李沂,楊氏,治理內政,開墾農桑,與吐蕃,西域通商往來,勢力空前強大,已經遠超他的父親和祖父。而且他的心境,已經遠在他們之上。
銀州李家舊宅裏,李繼遷和張浦坐在大槐樹下,烹雪煮茶,淩雲坐在一旁,烤著兔肉。
漫天飛雪。
“先生,如今我們已經坐擁五州之地,更連賀蘭,烏鞘。如今宋,契丹即將大戰,若是戰後,我們該當如何?”
張浦喝了一口茶,嘴裏冒著熱氣,臉色紅潤的說道:“在下以為,留後當自守疆土,休整治下,待兩方戰後,扶弱攻強。好比漢末三國之時那般,我們是最弱小的,所以要幫著敗的對付勝的,維持平衡,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李繼遷摸摸臉說道:“不錯,合該如此。”
淩雲笑著將烤好的肉給二人一人遞了一串:“來,嚐嚐。”
李繼遷突然捂著肚子,臉色痛苦的說道:“哎呦,肚子突然疼起來了,我去趟就來。”
張浦也連忙說道:“在下陪留後同去。”
二人剛起身,就聽到身後傳來清冷:“你們是覺得不好吃?”
李繼遷連忙迴頭擺手:“不是不是,雲兒,我們真的肚子疼。”
“你們休想唬我!今天就是拉,也得在這裏邊吃邊拉!”
李繼遷和張浦相視一眼,皆是苦笑。哪怕縱橫天下,也得折戟沉沙……
江南,唐月輕躺在太師椅上,一搖一晃。清荷坐在一旁,哀怨的看著他。
成親數年,沒有一兒半女。
這是個天大的問題,夫君卻不以為然。李漣就更不指望了,以前還沉穩些,如今遠離朝堂,比歌笑還要貪玩不靠譜,如今帶著張揚,王煙,歌笑和小香,被錢惟濬哄騙上,去什麽西湖靈隱寺……
一想起來,清荷就頭疼不已。這讓旁人怎麽說她和李漣?
唐月輕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子女的事,他還來不及操心。光是活著,就已經如履薄冰了。
許多時候,他都會感懷,懷念趙老大還在的時代,那是一個和天下爭衡的時代。
而現在,無休止的朝堂鬥爭,讓他不勝其煩,即使遠離權力中心,東京和上京的目光,也從來都沒有從他身上離開過。
趙光義怕,唐月輕也怕。
交出權力是不可能的事情,以趙家老三的性格,不趕盡殺絕,唐月輕能把唐字倒過來寫!可是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又要生出許多變數,那時候,一定又是生靈塗炭。
李繼遷,是唐月輕最大的底牌。
誰都知道,誰都不說。因為沒辦法。即使是唐月輕,也沒辦法。
這就是政治。
唐月輕的黨羽,最近紛紛低調起來,為的就是打消趙光義的疑慮,不影響北伐契丹。這樣做的不光是他一個,還有那位坐在山東老家休養身子的大宋第一宰執。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辱。
經過多年準備,代表農耕文明的大宋王朝,再次向代表遊牧文明的契丹帝國開戰!
數十年前,兒皇帝留下的恥辱,一定要洗刷。
公元986年春,從黃河入海口,到晉地雁門關的千裏戰線上,二十萬宋軍,全線出擊,鋒指燕雲。
宋朝以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騎水陸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麵推進,命奚族人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率軍出雄州,以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同時,又以潘美、楊業為正副統師,率領雲、英、朔諸州宋軍出雁門北伐。蕭燕燕、韓德讓等人早有準備,並不慌怯,馬上下令讓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軍迎曹彬,以王臣鶴為都統,率兵迎擊潘美、楊業的宋軍。蕭燕燕帶同遼聖宗,親征而行,駐蹕於駝羅口。
春寒未散,揚州的天依舊冰冷,唐月輕站在樓台上,雙手扶著欄杆,望著遠處朦朧的薄霧,心中微微有些落寞。
清荷從樓下上來,囑咐侍女撥弄爐火,取了一件襖子,披在唐月輕的肩上。而後,從後麵摟住唐月輕的腰,秀發輕輕依靠在他的後背。
唐月輕覺察到後,用手握住清荷的玉指,重重的歎了口氣。
“漣姐姐昨晚和丫頭們看戲,迴來的晚了,這會還在睡,奴家燉了雪鬆湯,相公喝點暖暖身子吧。”
清荷輕輕說著,口中的氣微微吐著白色,唐月輕點了點頭,轉身抱住了她,閉著眼,靜匿無聲。
清荷輕輕拍著他的背說道:“大事自有朝堂上的人操心,相公何必勞心勞力?奴家不喜歡相公威震天下,隻願咱們一家平安。”
聽了清荷的話,唐月輕微微一笑,拉著清荷坐了下來,拿起筆墨,隨手揮毫。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清荷看著他寫完,笑道:“王江寧的這首詩,該奴家來寫才應景兒。”
唐月輕看著清荷幸福的笑臉,說道:“刀劍教漣兒,文墨論清荷,有婦如此,夫複何求!”
燕雲茫茫的崇山峻嶺裏,契丹騎兵,草料,兵器,也搬運的熱火朝天。幽州城牆上,燕燕站在城頭,扶著城垛,目光幽微的望著南方的茫茫雪原。
她的身邊,站著耶律隆緒,後麵站著一排臣屬,都是契丹帝國的頂級文武。
韓德讓,耶律斜珍,郭襲,王臣鶴,耶律休哥,耶律啟顏,勤德,蕭討古,蕭達覽。
“母後,細作來報,趙普居濟州,深居簡出。唐月輕在金陵,閑賦在家。宋主調曹彬指揮大名府事宜。”
耶律隆緒取過一旁宮女手中盒子裏微燙的手暖,伸手拿開燕燕手中已經溫涼了的手暖,將新的換到她手上。
燕燕微微點頭,轉身迴頭,華貴的發飾和輕暖的後服暗顯出一股霸氣。
“諸位愛卿都說說,此戰勝負如何?”
契丹臣子們相互看看,都不言語,燕燕笑著問道:“怎麽,怕了?”
新任的北院大王勤德,虎背熊腰,臉上的胡絡腮子濃厚茂密,官服穿在身上十分不搭,很顯然,他的脾氣和他的外貌如出一轍。
“太後,莫說區區一個曹彬,就是趙匡胤重生再世,隻要太後一聲令下,臣也敢率兵南下,直搗開封府東京城!”
“哈哈,勤愛卿不愧是我契丹上將,打不打的過不重要,氣勢上不能輸,這心中遲疑,就已經輸了一半了。”
得了燕燕的誇獎,勤德憨憨一笑,一旁冷眼望著天空的韓德讓,拱手說道:“稟太後,曹彬曆經三朝,南征北戰,實力不可低估。”
燕燕微笑著點頭,踱步相前,耶律隆緒和臣子們紛紛讓開,跟隨其後。
“韓大人說的不錯,此人身經百戰,曆經宋廷的統一戰爭,指揮調度皆有方,著實是我契丹心腹大患,所幸唐月輕和趙普不得信任,否則勝負還真難料。但若隻有他一人,哀家不懼。此戰宋主必然親臨,哀家也得知調度,休哥常駐燕雲,啟顏佐之,可以敵曹彬。”
耶律休哥和耶律啟顏聽了,一起跪下道:“太後信任!”
“起來吧。至於那個田重進,哀家也有所耳聞,雖說老持成重,但過於迂腐,軍陣之上,變化萬千,他想以不變應萬變,終究遲鈍了些,郭將軍,你覺得你能否擋住他?”
眾人看向人群中最末端的郭襲,麵容精瘦,沉默寡言,隻有眼中的精光閃爍。
“臣若有三萬人馬,定教他無功。”
郭襲不帶感情的語氣讓眾人微愣,燕燕駐足看向他。
“給你五萬,哀家要田重進有來無迴。”
郭襲的臉色無喜無悲,點頭道:“謹遵懿旨。”
燕燕繼續走著,說道:“潘美這個人,也是個麻煩,再加上一個楊業,讓哀家頭疼啊……”
耶律斜珍拱手說道:“太後不必憂慮,臣願為太後陛下分憂。”
燕燕笑著說道:“你是武官之首,自然是要坐鎮幽州,豈能輕動?臣鶴啊……”
王臣鶴連忙拱手,燕燕看著他說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晉地你熟悉,潘美嘛……哀家覺得你不在他之下,一直以來,哀家覺得韓大人比之趙普,休哥比之曹彬,你比之唐月輕,都是伯仲之間,你以為呢?”
王臣鶴誠惶誠恐的拱手說道:“太後,陛下,西境若失,臣以死謝罪!”
耶律隆緒罕見的開口道:“王大人,有你在西境,朕心裏放心。你需要什麽,盡可說來。”
王臣鶴抬頭,感激的看著耶律隆緒說道:“迴陛下,什麽都不要,微臣起於微末,蒙太後賞識,舉薦為官,時至今日,能在朝堂諸公之後聆聽教誨,已是萬幸,雖肝腦塗地,也無以為報,潘美楊業之輩,臣不懼也。”
“好!”
燕燕點頭說道:“你這些年來,恪盡職守,鎮守西疆,功不可沒,皇兒,該給王大人一個名分了,一個統禦整個西遼的名分。”
重臣皆驚,耶律隆緒略微思忖後,看著王臣鶴說道:“王臣鶴聽旨。”
王臣鶴連忙拜倒在地,頭伏在手背:“微臣接旨!”
“這些年來,朕其實有負於你,愛卿敗宋平叛,鎮守邊鎮十年,使朕無憂,勞苦功高。賜愛卿雲中王,加封南院樞密使……”
耶律隆緒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兼北院樞密使。”
在場的契丹臣子們,包括韓德讓,都是臉色震驚!燕燕微微一笑,點頭不語。
跪在地上的王臣鶴身子微微在抖,不敢接旨,不敢起來。
王臣鶴現在的爵位,隻是個鎮西伯,賜王爵,那就是連升四級,在場的人,除了韓德讓,還沒有一個人封王。
如果隻是個虛銜也就罷了,可樞密使這職位,名義上掌管著一院契丹軍隊,更何況是南北兩院樞密使!也就是說,名義上來講,契丹所有的軍隊,南院的步甲漢兵,北院的草原騎兵,王臣鶴皆有權調動!
這是天大的信任,這是無上的恩寵。
耶律隆緒見王臣鶴跪著不動,疑惑的問道:“愛卿可有疑慮?”
王臣鶴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的說道:“請陛下收迴成命,臣德微功薄,豈敢……”
燕燕打斷他說道:“王大人,數年前,哀家被朝堂上的亂臣圍攻,後位險些不保,你一場大勝,使得危機煙消雲散,如今更是西疆庭柱,受得起。”
韓德讓臉色變換,蕭討古開口說道:“王大人,再不接旨,可就矯情了,官爵沒有不說,還得治你個殿前失儀。”
郭襲惜字如金的開口道:“君命不可違。”
王臣鶴感激涕零,恭敬的說道:“臣接旨。”
眾人皆替王臣鶴賀喜,但各中心思,卻不盡相同。
因為韓德讓一家獨大的情況,被拆解了。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封賞,而是政治勢力的重新洗牌。王臣鶴從今往後,將成為契丹的重要人物,足以和韓德讓分庭抗禮的人物。
最重要的是,這是耶律隆緒封賞的,不是燕燕。也就是說,燕燕活著,韓德讓依舊是契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執,而燕燕死後,或者皇帝親政,就是兩黨相爭。
韓德讓的勢力,和其他各方勢力的鬥爭。
但如今大敵當前,加上時間還遠,所以矛盾並沒有立刻爆發出來,但韓德讓心中明白,皇帝和太後,隻喜歡平衡,不喜歡他獨大。這也是蕭討古,郭襲的想法。
至於耶律家的幾個宗室,皆是隔岸觀火看熱鬧,但道理是不會變的,誰弱,他們就會幫誰。今天他們會幫著王臣鶴,但以後,若是王臣鶴比自己更強,影響力更大,他們會調轉槍頭,幫自己。
王臣鶴也明白這些,但在場的各位,沒有人會在這種時候搞事,理由很簡單,燕雲南邊,窩著一隻猛虎。隻有解決了這隻猛虎,這夥人才有心思和精力內鬥,否則,大家一起完蛋。
宋和契丹的戰爭陰雲,籠罩著神州大地。對於這兩方來說,福禍難料。
但對於李繼遷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契丹夏州知州不敵李繼衝,野波乞利,兵敗被殺,黨項五州舊地,隻剩銀州未得,李繼遷在宋,契丹劍拔弩張,無暇他顧之時,親率六萬大軍包圍了銀州城,宋朝銀州知州鄭至玄自知難敵,開門投降,銀州數十萬軍民,皆歸李繼遷。
曆時六年,李繼遷最終徹底收複了先祖故地。他焚香祭拜李沂,楊氏,治理內政,開墾農桑,與吐蕃,西域通商往來,勢力空前強大,已經遠超他的父親和祖父。而且他的心境,已經遠在他們之上。
銀州李家舊宅裏,李繼遷和張浦坐在大槐樹下,烹雪煮茶,淩雲坐在一旁,烤著兔肉。
漫天飛雪。
“先生,如今我們已經坐擁五州之地,更連賀蘭,烏鞘。如今宋,契丹即將大戰,若是戰後,我們該當如何?”
張浦喝了一口茶,嘴裏冒著熱氣,臉色紅潤的說道:“在下以為,留後當自守疆土,休整治下,待兩方戰後,扶弱攻強。好比漢末三國之時那般,我們是最弱小的,所以要幫著敗的對付勝的,維持平衡,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李繼遷摸摸臉說道:“不錯,合該如此。”
淩雲笑著將烤好的肉給二人一人遞了一串:“來,嚐嚐。”
李繼遷突然捂著肚子,臉色痛苦的說道:“哎呦,肚子突然疼起來了,我去趟就來。”
張浦也連忙說道:“在下陪留後同去。”
二人剛起身,就聽到身後傳來清冷:“你們是覺得不好吃?”
李繼遷連忙迴頭擺手:“不是不是,雲兒,我們真的肚子疼。”
“你們休想唬我!今天就是拉,也得在這裏邊吃邊拉!”
李繼遷和張浦相視一眼,皆是苦笑。哪怕縱橫天下,也得折戟沉沙……
江南,唐月輕躺在太師椅上,一搖一晃。清荷坐在一旁,哀怨的看著他。
成親數年,沒有一兒半女。
這是個天大的問題,夫君卻不以為然。李漣就更不指望了,以前還沉穩些,如今遠離朝堂,比歌笑還要貪玩不靠譜,如今帶著張揚,王煙,歌笑和小香,被錢惟濬哄騙上,去什麽西湖靈隱寺……
一想起來,清荷就頭疼不已。這讓旁人怎麽說她和李漣?
唐月輕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子女的事,他還來不及操心。光是活著,就已經如履薄冰了。
許多時候,他都會感懷,懷念趙老大還在的時代,那是一個和天下爭衡的時代。
而現在,無休止的朝堂鬥爭,讓他不勝其煩,即使遠離權力中心,東京和上京的目光,也從來都沒有從他身上離開過。
趙光義怕,唐月輕也怕。
交出權力是不可能的事情,以趙家老三的性格,不趕盡殺絕,唐月輕能把唐字倒過來寫!可是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又要生出許多變數,那時候,一定又是生靈塗炭。
李繼遷,是唐月輕最大的底牌。
誰都知道,誰都不說。因為沒辦法。即使是唐月輕,也沒辦法。
這就是政治。
唐月輕的黨羽,最近紛紛低調起來,為的就是打消趙光義的疑慮,不影響北伐契丹。這樣做的不光是他一個,還有那位坐在山東老家休養身子的大宋第一宰執。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辱。
經過多年準備,代表農耕文明的大宋王朝,再次向代表遊牧文明的契丹帝國開戰!
數十年前,兒皇帝留下的恥辱,一定要洗刷。
公元986年春,從黃河入海口,到晉地雁門關的千裏戰線上,二十萬宋軍,全線出擊,鋒指燕雲。
宋朝以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騎水陸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麵推進,命奚族人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率軍出雄州,以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同時,又以潘美、楊業為正副統師,率領雲、英、朔諸州宋軍出雁門北伐。蕭燕燕、韓德讓等人早有準備,並不慌怯,馬上下令讓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軍迎曹彬,以王臣鶴為都統,率兵迎擊潘美、楊業的宋軍。蕭燕燕帶同遼聖宗,親征而行,駐蹕於駝羅口。
春寒未散,揚州的天依舊冰冷,唐月輕站在樓台上,雙手扶著欄杆,望著遠處朦朧的薄霧,心中微微有些落寞。
清荷從樓下上來,囑咐侍女撥弄爐火,取了一件襖子,披在唐月輕的肩上。而後,從後麵摟住唐月輕的腰,秀發輕輕依靠在他的後背。
唐月輕覺察到後,用手握住清荷的玉指,重重的歎了口氣。
“漣姐姐昨晚和丫頭們看戲,迴來的晚了,這會還在睡,奴家燉了雪鬆湯,相公喝點暖暖身子吧。”
清荷輕輕說著,口中的氣微微吐著白色,唐月輕點了點頭,轉身抱住了她,閉著眼,靜匿無聲。
清荷輕輕拍著他的背說道:“大事自有朝堂上的人操心,相公何必勞心勞力?奴家不喜歡相公威震天下,隻願咱們一家平安。”
聽了清荷的話,唐月輕微微一笑,拉著清荷坐了下來,拿起筆墨,隨手揮毫。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清荷看著他寫完,笑道:“王江寧的這首詩,該奴家來寫才應景兒。”
唐月輕看著清荷幸福的笑臉,說道:“刀劍教漣兒,文墨論清荷,有婦如此,夫複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