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9年三月,太平興國四年,大宋皇帝趙光義,率十萬大軍,自河北大名府北上,以東路向太原府挺進,命殿前都點檢唐月輕率兵五萬,從夏州自西路而進,命樞密使曹彬率兵五萬,與南路河內劉廷讓迴合,從長州自南路挺進。
三路大軍,直逼晉陽。
這次行動曹彬隻是為了防備北漢南下攻宋,看守著漢軍。大宋真正的目的隻有一個,將遼國勢力驅逐出晉地!隻有打敗了遼國,才能將北漢收入囊中。
再次解決高麗叛亂和渤海起義的耶律敵烈,同耶律斜軫,耶律啟顏,郭襲一起在耶律休哥的帶領下,盡起十萬遼國鐵騎南下幽州,命耶律聞為西營行軍總管,帶兵五萬與王臣鶴迴合一處,並邀請甘州迴鶻自烏鞘嶺南下,圍攻大宋河西走廊,雙方圍繞北漢,全麵爆發第二次宋遼戰爭!
唐月輕手下名將雲集,李沂,高處恭,王師定,韓重登,李鵬東,南固,王玉,張恆遠全部調撥在他帳下,威戎軍,黨項騎兵,定難軍,禁軍都聽從他的調遣。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他手裏,握著不僅僅是那些招募的威戎軍,還有哪些自大名府就追隨他的,真正的威戎軍。
唐月輕先令高處恭,王師定率兵一萬逼近穀州,自己親自率大軍隨後,高處恭和王師定剛到穀州,就和遼國將領耶律勒撞上,雙方一碰麵,二話不說就直接開戰,宋軍騎兵同遼國騎兵直接對衝,馬匹撞擊在一起,喊殺聲震動百裏!一直打了一夜兩天,雙方都損失慘重,誰都奈何不了誰,隻好默契的撤出戰鬥。
雲州是遼國西路軍的大本營,也是控製太原府的門戶,此時的雲州府衙裏,王臣鶴正和耶律聞爭吵。
耶律聞是遼國老將,無論經驗,年齡,威望,地位都在王臣鶴之上,此刻他一身契丹裝束,坐在上首,兩個發辮垂在兩肩。
“王大人,本帥身為西路總管,下令騎兵一探宋軍虛實,可有不對?”
王臣鶴坐在下麵,身後大堂裏,原來雲州諸將和朝廷派來的將領齊聚一堂,都看著他。
“迴大帥,沒錯。”
“那你為何向朝廷上書,說本帥不體恤士兵,參本帥一本?”
王臣鶴站了起來,拱手說道:“大帥,宋軍遠來,隻有騎兵,步兵尚在後方,我們如果要試探,也應派小股騎兵偷襲,大帥將騎兵直接與宋軍騎兵對衝,與我們有何好處?”
“難不成你以為,草原兒郎,馬背上長大的英雄漢,打不過那些軟弱的南人?”
王臣鶴麵色不變,不卑不亢的說道:“大帥,下官並無此意,隻是我們勝在靈活,宋軍騎兵盡是鐵甲製式,大遼在裝備上並無優勢,如此大規模對戰,損耗太大。”
耶律聞一派桌子,怒喝道:“王臣鶴!你的意思是,本帥不懂軍陣,拿我契丹勇士的性命開玩笑嗎?!”
王臣鶴緩緩抬頭說道:“大帥雖無此意,卻做此事。”
同在下首的對麵遼國將領們紛紛拍案而起,他們是耶律聞帶來的朝廷軍隊,自然看不起王臣鶴。
“王臣鶴!你膽敢誣蔑大帥!”
“放肆!這些狗漢人沒一個好東西,就應該趕盡殺絕!”
“莫不是以為打了幾場偷襲的小勝,真拿自己當個人物了?”
王臣鶴手下的雲州將領們也紛紛起身,就地位而言,他們確實不會和對麵這些大爺硬剛,但他們都在等王臣鶴下令,隻要王大人下令,就是坐在上首的西路大帥,他們也敢拉下來揍一頓!
耶律聞盯著王臣鶴,王臣鶴目光平靜的看著他,良久,耶律聞看著那些雲州將領問道:“怎麽,你們要造反?”
王臣鶴聽了,開口說道:“坐下。”
那些雲州將領們,有漢人也有契丹人,聽了王臣鶴的話,都麵帶不忿的坐了下來,不敢說,但怒氣都寫在臉上。因為這次被耶律聞派出去和宋軍硬碰硬的,正是雲州軍馬。耶律聞若是派自己的人去,也就罷了,派王臣鶴手下的人去,還埋怨作戰不利,王臣鶴是誰?人狠話不多,當下就向朝廷參了耶律聞一本。
耶律聞並不是土雞瓦狗之輩,他知道這樣不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壓製王臣鶴,但沒想到適得其反,王臣鶴如此護短!但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不能慫!
“你們也想造反嗎?都坐迴去!”
朝廷來的將領們看著對麵這些雲州將領,威脅似的瞪著眼,退了迴去坐下。
王臣鶴拱手說道:“大帥,宋軍西路軍指揮是殿前都點檢,八賢王唐月輕,此人雖然年紀並不大,但早在宋統中原之時,就在趙匡胤手下謀劃策略,更是親自帶兵擊敗過唐,吐蕃,大理以及河西的黨項叛軍,並非李沂那樣的等閑之輩,而且早在先帝時期,他就同高懷德,潘美在大名府擊敗過耶律啟顏將軍,您此舉直接暴露了咱們的戰法和優勢,置我們於劣勢啊!”
耶律聞聽了心中十分不喜,冷哼一聲說道:“一個年級不大的崽子,就把你嚇成這樣?他再難對付,也不是我們的對手,既然你擔心你的雲州下屬受累,本帥也不勉強,你們去守著涼城就行。”
王臣鶴盯著耶律聞看了許久,躬身說道:“遵命”。
說罷,他便帶著自己的手下們離開了府衙,調集原來的雲州守軍,共計六千三百二十一人,往涼城而去。包括因為太累昏迷,才醒過來的耶律勒。
到了涼城,遼軍安置下來,按部就班的部署防禦後,王臣鶴擂鼓聚將。
雲州諸將們最近這些日子,心中都憋著一股火,耶律勒更是憋屈的想打人!自己拚了老命和宋軍全力一戰,反而被說成作戰不利,王大人替自己申冤,反而被趕出雲州,雖然耶律聞也姓耶律,但幹的真不是人事!
王臣鶴從外麵進到大堂裏,眾將紛紛起身,耶律勒趕忙上前,王臣鶴繞過眾人,走到耶律勒身邊,拍著他的胳膊問道:“身體好些了嗎?”
耶律勒感動的說道:“沒事,隻是太累了而已,現在已經好多了,讓大人擔心了。”
王臣鶴點了點頭,轉身上到上首,眾人紛紛坐了下來,一個契丹將領生氣的說道:“大人坐在這上麵,咱們才能安心,那些上京來的肥豬們,屁股大的像磨盤一樣,那樣的人也能騎馬?怕是還沒走兩步,馬就被壓垮了!”
眾人都哈哈笑了起來,另一個漢人將領說道:“這些人自命不凡,目中無人,不拿咱們地方將領當迴事,還處處擠兌我們,實際上,就是為了擠兌大人,不過是看咱們先前大勝宋軍,想壓咱們,滅滅咱們的威風,還不是嫉妒我們!”
這話一出,眾將都安靜了下來,這是實話。
王臣鶴看著眾人都不說話了,說道:“齊將軍說得不錯,耶律聞他們正是如此。不過眾位也無需擔心,咱們雖然在涼城,卻依舊能為國效力,這次同宋軍接觸,有什麽發現?”
耶律勒聞言眉頭緊皺,沉聲說道:“這次末將奉命同宋軍交戰,感觸很大,這次的宋軍完全不像之前的黨項騎兵,很難對付!黨項騎兵與我們一樣,善於利用機動作戰,以人多圍攻人少。是典型的草原捕獵戰法。而這次的宋軍,裝備優良,那種叫做神臂弓的武器,射程遠,威力極大,我們很吃虧。而且他們喜歡集團衝鋒,撞散我們後,明明有護甲優勢,卻不短兵相接,而是隻用弓箭射殺,就算拚死衝到跟前,也需要兩三個人才能殺死他們一個人,大人,這次的對手我們恐怕……”
王臣鶴點頭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他們在遠戰,進戰上都要勝於我們,而且人數遠在咱們之上。”
耶律勒有些沮喪的說道:“是,這樣的差距,恐怕不是靠勇猛能夠拉小的,底下的士兵們都很害怕。”
王臣鶴點點頭,看著底下的眾將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那咱們就不和他們在平原上對衝,此次我們既然被趕到涼城,那就先守住城池,看耶律聞如何動作,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不過以我之見,他不是唐月輕的對手。我們要想好唐月輕擊敗耶律聞之後,該怎麽辦。”
“是!”
第一次交戰,唐月輕便從高處恭口中知道了雙方的優劣,心中大定,便決定同遼國軍隊直接交戰,耶律聞雖然小心的留意了宋軍的裝備差距,卻不認為這樣的差距對戰局會有影響,於是他果斷決定,與唐月輕正麵交戰。
雲州,在唐月輕那個時代,叫大同。附近有個名震天下的關口,叫雁門關。此時雁門關在遼國手中。
清晨的朝陽,還微微有些冷意,旭日東升,雁門關下,宋軍整齊的排列在城下,靜穆無聲。
“吱~呀~”
關門大開,遼軍騎兵分兩列魚貫而出,緊接著,步兵也出了城,在城下擺好隊形。從城牆上往下望去,兩片巨大的烏雲,中間隔著一片黃土帶。
遼軍中飛奔出一個背插旗子的小卒,跑到宋軍陣前,大聲說道:“大遼國兵部尚書,西營行軍總管,貢應郡王耶律聞,請殿前都點檢,禦龍直指揮使,八賢王唐月輕一語!”
說罷,他勒轉馬頭,又跑了迴去。唐月輕騎著馬,左手老杜,右手韓重登,緩緩走出宋軍陣中,來到兩軍中間,對麵遼營裏,耶律聞也在兩個將領的護衛下騎馬走了過來,雙方相距還有十米的時候,不約而同的停下馬來。
“小子,你還真敢帶兵攻打雁門關,你可知道,本王是誰麽?”
唐月輕聽了,嘴角一撇,不屑的說道:“知道,耶律聞嘛,如雷貫耳。”
耶律聞聽了,哈哈大笑,說道:“既然知道我的威名,也該知道我的厲害,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出來鍍鍍金,迴去好升官封爵,本王是知道的,但是我大遼勇士威武無敵,不是你能挑釁的,迴去吧,不要讓自己一敗塗地,你還年輕,莫要因為年少輕狂,而誤了前程。”
唐月輕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耶律聞問道:“你是王爺,我也是王爺,你跟我裝什麽?”
耶律聞有些迷惑的問道:“裝什麽是……”
靠,忘了這貨是古人了。
“耶律王爺費心了,我對當官不感興趣,更不要說封爵了,我主信任,才讓我帶兵,其實偷偷告訴王爺也無妨,我壓根不想來。”
耶律聞看著唐月輕,並不相信他的話,知道唐月輕是在調侃他,語重心長的說道:“既然不喜歡,我年長你一輩,就自稱老夫,你且聽老夫說,兩軍對陣,有死無生,漢國存亡本就與你無關,咱們相互對峙,你我都對主上有個交待便可,你意下如何?”
唐月輕若有所思的說道:“我也是這麽認為的,要不……就按你說得來?”
耶律聞聽了,笑著說到:“不錯,孺子可教也,難怪你年紀輕輕,就得兩朝帝王信任,身居高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哈哈哈,他日有空,王爺定要來東京,到時候晚輩一定好好招待。”
“說得這是什麽話,你們的東京城哪裏有我們大遼上京繁華?他日你要來上京,老夫定引見你與我主,榮華富貴不用說,宋遼兩國位極人臣也並非不可能,那時史書工筆,定是千古美事。”
“哈哈哈哈~”
兩個人聊的開心,笑聲傳遍兩軍陣前。
唐月輕笑著說道:“那王爺保重,晚輩就告辭了?”
“嗯嗯嗯,去吧,”
雙方都心滿意足的往自己軍陣走去,風吹動地麵的黃土,卷起陣陣沙土。
唐月輕剛剛迴到中軍,勒轉馬頭,目光一冷,望著遠處的雁門關。
耶律聞迴到軍陣中,幾乎一模一樣的調轉馬頭,盯著宋軍陣營。
幾乎同時,二人異口同聲,不帶任何感情的說道:
“開戰!”
三路大軍,直逼晉陽。
這次行動曹彬隻是為了防備北漢南下攻宋,看守著漢軍。大宋真正的目的隻有一個,將遼國勢力驅逐出晉地!隻有打敗了遼國,才能將北漢收入囊中。
再次解決高麗叛亂和渤海起義的耶律敵烈,同耶律斜軫,耶律啟顏,郭襲一起在耶律休哥的帶領下,盡起十萬遼國鐵騎南下幽州,命耶律聞為西營行軍總管,帶兵五萬與王臣鶴迴合一處,並邀請甘州迴鶻自烏鞘嶺南下,圍攻大宋河西走廊,雙方圍繞北漢,全麵爆發第二次宋遼戰爭!
唐月輕手下名將雲集,李沂,高處恭,王師定,韓重登,李鵬東,南固,王玉,張恆遠全部調撥在他帳下,威戎軍,黨項騎兵,定難軍,禁軍都聽從他的調遣。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他手裏,握著不僅僅是那些招募的威戎軍,還有哪些自大名府就追隨他的,真正的威戎軍。
唐月輕先令高處恭,王師定率兵一萬逼近穀州,自己親自率大軍隨後,高處恭和王師定剛到穀州,就和遼國將領耶律勒撞上,雙方一碰麵,二話不說就直接開戰,宋軍騎兵同遼國騎兵直接對衝,馬匹撞擊在一起,喊殺聲震動百裏!一直打了一夜兩天,雙方都損失慘重,誰都奈何不了誰,隻好默契的撤出戰鬥。
雲州是遼國西路軍的大本營,也是控製太原府的門戶,此時的雲州府衙裏,王臣鶴正和耶律聞爭吵。
耶律聞是遼國老將,無論經驗,年齡,威望,地位都在王臣鶴之上,此刻他一身契丹裝束,坐在上首,兩個發辮垂在兩肩。
“王大人,本帥身為西路總管,下令騎兵一探宋軍虛實,可有不對?”
王臣鶴坐在下麵,身後大堂裏,原來雲州諸將和朝廷派來的將領齊聚一堂,都看著他。
“迴大帥,沒錯。”
“那你為何向朝廷上書,說本帥不體恤士兵,參本帥一本?”
王臣鶴站了起來,拱手說道:“大帥,宋軍遠來,隻有騎兵,步兵尚在後方,我們如果要試探,也應派小股騎兵偷襲,大帥將騎兵直接與宋軍騎兵對衝,與我們有何好處?”
“難不成你以為,草原兒郎,馬背上長大的英雄漢,打不過那些軟弱的南人?”
王臣鶴麵色不變,不卑不亢的說道:“大帥,下官並無此意,隻是我們勝在靈活,宋軍騎兵盡是鐵甲製式,大遼在裝備上並無優勢,如此大規模對戰,損耗太大。”
耶律聞一派桌子,怒喝道:“王臣鶴!你的意思是,本帥不懂軍陣,拿我契丹勇士的性命開玩笑嗎?!”
王臣鶴緩緩抬頭說道:“大帥雖無此意,卻做此事。”
同在下首的對麵遼國將領們紛紛拍案而起,他們是耶律聞帶來的朝廷軍隊,自然看不起王臣鶴。
“王臣鶴!你膽敢誣蔑大帥!”
“放肆!這些狗漢人沒一個好東西,就應該趕盡殺絕!”
“莫不是以為打了幾場偷襲的小勝,真拿自己當個人物了?”
王臣鶴手下的雲州將領們也紛紛起身,就地位而言,他們確實不會和對麵這些大爺硬剛,但他們都在等王臣鶴下令,隻要王大人下令,就是坐在上首的西路大帥,他們也敢拉下來揍一頓!
耶律聞盯著王臣鶴,王臣鶴目光平靜的看著他,良久,耶律聞看著那些雲州將領問道:“怎麽,你們要造反?”
王臣鶴聽了,開口說道:“坐下。”
那些雲州將領們,有漢人也有契丹人,聽了王臣鶴的話,都麵帶不忿的坐了下來,不敢說,但怒氣都寫在臉上。因為這次被耶律聞派出去和宋軍硬碰硬的,正是雲州軍馬。耶律聞若是派自己的人去,也就罷了,派王臣鶴手下的人去,還埋怨作戰不利,王臣鶴是誰?人狠話不多,當下就向朝廷參了耶律聞一本。
耶律聞並不是土雞瓦狗之輩,他知道這樣不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壓製王臣鶴,但沒想到適得其反,王臣鶴如此護短!但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不能慫!
“你們也想造反嗎?都坐迴去!”
朝廷來的將領們看著對麵這些雲州將領,威脅似的瞪著眼,退了迴去坐下。
王臣鶴拱手說道:“大帥,宋軍西路軍指揮是殿前都點檢,八賢王唐月輕,此人雖然年紀並不大,但早在宋統中原之時,就在趙匡胤手下謀劃策略,更是親自帶兵擊敗過唐,吐蕃,大理以及河西的黨項叛軍,並非李沂那樣的等閑之輩,而且早在先帝時期,他就同高懷德,潘美在大名府擊敗過耶律啟顏將軍,您此舉直接暴露了咱們的戰法和優勢,置我們於劣勢啊!”
耶律聞聽了心中十分不喜,冷哼一聲說道:“一個年級不大的崽子,就把你嚇成這樣?他再難對付,也不是我們的對手,既然你擔心你的雲州下屬受累,本帥也不勉強,你們去守著涼城就行。”
王臣鶴盯著耶律聞看了許久,躬身說道:“遵命”。
說罷,他便帶著自己的手下們離開了府衙,調集原來的雲州守軍,共計六千三百二十一人,往涼城而去。包括因為太累昏迷,才醒過來的耶律勒。
到了涼城,遼軍安置下來,按部就班的部署防禦後,王臣鶴擂鼓聚將。
雲州諸將們最近這些日子,心中都憋著一股火,耶律勒更是憋屈的想打人!自己拚了老命和宋軍全力一戰,反而被說成作戰不利,王大人替自己申冤,反而被趕出雲州,雖然耶律聞也姓耶律,但幹的真不是人事!
王臣鶴從外麵進到大堂裏,眾將紛紛起身,耶律勒趕忙上前,王臣鶴繞過眾人,走到耶律勒身邊,拍著他的胳膊問道:“身體好些了嗎?”
耶律勒感動的說道:“沒事,隻是太累了而已,現在已經好多了,讓大人擔心了。”
王臣鶴點了點頭,轉身上到上首,眾人紛紛坐了下來,一個契丹將領生氣的說道:“大人坐在這上麵,咱們才能安心,那些上京來的肥豬們,屁股大的像磨盤一樣,那樣的人也能騎馬?怕是還沒走兩步,馬就被壓垮了!”
眾人都哈哈笑了起來,另一個漢人將領說道:“這些人自命不凡,目中無人,不拿咱們地方將領當迴事,還處處擠兌我們,實際上,就是為了擠兌大人,不過是看咱們先前大勝宋軍,想壓咱們,滅滅咱們的威風,還不是嫉妒我們!”
這話一出,眾將都安靜了下來,這是實話。
王臣鶴看著眾人都不說話了,說道:“齊將軍說得不錯,耶律聞他們正是如此。不過眾位也無需擔心,咱們雖然在涼城,卻依舊能為國效力,這次同宋軍接觸,有什麽發現?”
耶律勒聞言眉頭緊皺,沉聲說道:“這次末將奉命同宋軍交戰,感觸很大,這次的宋軍完全不像之前的黨項騎兵,很難對付!黨項騎兵與我們一樣,善於利用機動作戰,以人多圍攻人少。是典型的草原捕獵戰法。而這次的宋軍,裝備優良,那種叫做神臂弓的武器,射程遠,威力極大,我們很吃虧。而且他們喜歡集團衝鋒,撞散我們後,明明有護甲優勢,卻不短兵相接,而是隻用弓箭射殺,就算拚死衝到跟前,也需要兩三個人才能殺死他們一個人,大人,這次的對手我們恐怕……”
王臣鶴點頭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他們在遠戰,進戰上都要勝於我們,而且人數遠在咱們之上。”
耶律勒有些沮喪的說道:“是,這樣的差距,恐怕不是靠勇猛能夠拉小的,底下的士兵們都很害怕。”
王臣鶴點點頭,看著底下的眾將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那咱們就不和他們在平原上對衝,此次我們既然被趕到涼城,那就先守住城池,看耶律聞如何動作,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不過以我之見,他不是唐月輕的對手。我們要想好唐月輕擊敗耶律聞之後,該怎麽辦。”
“是!”
第一次交戰,唐月輕便從高處恭口中知道了雙方的優劣,心中大定,便決定同遼國軍隊直接交戰,耶律聞雖然小心的留意了宋軍的裝備差距,卻不認為這樣的差距對戰局會有影響,於是他果斷決定,與唐月輕正麵交戰。
雲州,在唐月輕那個時代,叫大同。附近有個名震天下的關口,叫雁門關。此時雁門關在遼國手中。
清晨的朝陽,還微微有些冷意,旭日東升,雁門關下,宋軍整齊的排列在城下,靜穆無聲。
“吱~呀~”
關門大開,遼軍騎兵分兩列魚貫而出,緊接著,步兵也出了城,在城下擺好隊形。從城牆上往下望去,兩片巨大的烏雲,中間隔著一片黃土帶。
遼軍中飛奔出一個背插旗子的小卒,跑到宋軍陣前,大聲說道:“大遼國兵部尚書,西營行軍總管,貢應郡王耶律聞,請殿前都點檢,禦龍直指揮使,八賢王唐月輕一語!”
說罷,他勒轉馬頭,又跑了迴去。唐月輕騎著馬,左手老杜,右手韓重登,緩緩走出宋軍陣中,來到兩軍中間,對麵遼營裏,耶律聞也在兩個將領的護衛下騎馬走了過來,雙方相距還有十米的時候,不約而同的停下馬來。
“小子,你還真敢帶兵攻打雁門關,你可知道,本王是誰麽?”
唐月輕聽了,嘴角一撇,不屑的說道:“知道,耶律聞嘛,如雷貫耳。”
耶律聞聽了,哈哈大笑,說道:“既然知道我的威名,也該知道我的厲害,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出來鍍鍍金,迴去好升官封爵,本王是知道的,但是我大遼勇士威武無敵,不是你能挑釁的,迴去吧,不要讓自己一敗塗地,你還年輕,莫要因為年少輕狂,而誤了前程。”
唐月輕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耶律聞問道:“你是王爺,我也是王爺,你跟我裝什麽?”
耶律聞有些迷惑的問道:“裝什麽是……”
靠,忘了這貨是古人了。
“耶律王爺費心了,我對當官不感興趣,更不要說封爵了,我主信任,才讓我帶兵,其實偷偷告訴王爺也無妨,我壓根不想來。”
耶律聞看著唐月輕,並不相信他的話,知道唐月輕是在調侃他,語重心長的說道:“既然不喜歡,我年長你一輩,就自稱老夫,你且聽老夫說,兩軍對陣,有死無生,漢國存亡本就與你無關,咱們相互對峙,你我都對主上有個交待便可,你意下如何?”
唐月輕若有所思的說道:“我也是這麽認為的,要不……就按你說得來?”
耶律聞聽了,笑著說到:“不錯,孺子可教也,難怪你年紀輕輕,就得兩朝帝王信任,身居高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哈哈哈,他日有空,王爺定要來東京,到時候晚輩一定好好招待。”
“說得這是什麽話,你們的東京城哪裏有我們大遼上京繁華?他日你要來上京,老夫定引見你與我主,榮華富貴不用說,宋遼兩國位極人臣也並非不可能,那時史書工筆,定是千古美事。”
“哈哈哈哈~”
兩個人聊的開心,笑聲傳遍兩軍陣前。
唐月輕笑著說道:“那王爺保重,晚輩就告辭了?”
“嗯嗯嗯,去吧,”
雙方都心滿意足的往自己軍陣走去,風吹動地麵的黃土,卷起陣陣沙土。
唐月輕剛剛迴到中軍,勒轉馬頭,目光一冷,望著遠處的雁門關。
耶律聞迴到軍陣中,幾乎一模一樣的調轉馬頭,盯著宋軍陣營。
幾乎同時,二人異口同聲,不帶任何感情的說道: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