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臉色不是很好,進到徽州府衙後,站在案前,唐月輕率眾將跪在地上接旨。
等了一會,仍不見張德宣旨,唐月輕心中疑惑,抬頭望去,張德麵色複雜的看著他,似乎有話要說,可又……欲言又止。
“江淮黜置使唐月輕,身兼重任,親冒弓矢,取廬江,定徽州,乃不世之功。但朕心係愛卿安危,更有要事與卿急商,著令任德義率兵駐守廬江,姚內斌率兵駐守徽州,唐月輕立刻班師迴朝,不得延誤。”
張德念完,底下眾將炸開了鍋,紛紛喊了起來:“陛下何意?江南精銳盡喪,不趁此時取了金陵,一路蕩平,更待何日?”
“我等浴血奮戰,如今班師是何道理?”
“他娘的!李煜勢孤,天下一統隻在今日,憑什麽叫老子撤退?”
唐月輕迴頭怒斥眾將:“都把嘴閉上!”
眾將都不言語,可臉上皆是忿忿不平之色,唐月輕起身接過聖旨,遞給高處恭,高處恭扭頭不接,唐月輕看了看老杜,王師定,張恆遠等人,把聖旨遞給劉廷讓,劉廷讓才接下來。
“賢侯,借一步說話。”
唐月輕跟著張德到了後堂,一臉陰沉的等他解釋。張德似乎是不好意思,扭捏了半天才輕聲說道:“這是陛下的意思,也是滿朝文武的意思。”
“揚威天下,功高震主?”
張德連忙說道:“自然不是!你是知曉陛下對你有多信任的,否則當初你私自調動青州軍平叛時,他就猜忌你了,怎麽還會讓你領兵?”
唐月輕臉色稍微好了點,問道:“那是誰?”
張德歎了一口氣,說道:“曹彬,潘美,趙普,晉王齊齊上書,請陛下撤迴你。陛下從不忌才,隻是你年紀尚小,若是身居高位,後來之人該如何待你?”
唐月輕聽的明白過來。自己年紀還小,若是一舉蕩平江南,本來就如日中天的聲望,將更上一層樓。如今的趙老大自然不怕,可以繼續封賞,那麽多年以後,新登基的君王,該如何對待自己呢?更何況,世家門閥更本不希望唐月輕身懷如此大功,晉王更不希望看到唐月輕在軍中威望甚重。如今江南的常備軍都已經死傷殆盡,剩下的都是弱旅守兵,隻要大宋想,隨時都能平定。
唐月輕並非想不通的人,點點頭對張德說道:“我明白了,張公公請先迴去,我立刻收拾軍馬,交割印璽班師,還有,我寫一道奏章,煩請公公帶給陛下。”
張德見唐月輕同意,長出了一口氣,點頭說道:“月輕,老奴也有私言告知於你。”
“公公請講。”
“你可知霍去病何故二十便亡?”
唐月輕盯著張德良久,躬身鄭重行禮:“月輕明白,多謝公公善言提醒。”
送走張德,唐月輕下令軍隊班師迴朝。張德先行,迴到東京後,將唐月輕的奏章呈給趙老大,趙老大拿過奏章,看著張德問道:“他有說什麽嗎?”
“他問是不是因為怕他功高震主。”
趙老大點點頭:“這才是他的性子。若是一言不發就遵命行事,朕倒要擔憂了。”
等打開奏章,趙老大卻愣住了。
“臣知陛下苦心,有兩件事奏上,還望陛下聽之從之。此番南征,將士用命,軍馬拚命,皆為蒼生無戰亂之禍,天下無離合之家,陛下無江南之患也。高處恭勇武善戰,王師定衝陣冒石。劉廷讓提兵於軍列之前,張恆遠揚鞭在唐陣之中。楊楚雄親持利刃,力戰而死,上下虞侯,判官,巡武,曹參軍事,觀察,騎尉,禦門。盡皆忠心不二,作戰勇敢,令行禁止,攻城拔寨。望陛下厚賞,不使軍中寒心。李唐降將韓重登,向溫及徽州軍將士,乃林仁肇舊部精銳,亦是中華同族。臣意,陛下應賞之用之,為我大宋助力也。第二件事,臣隻通戰事,疲於官場,年少居高位,無功守厚爵。性直心輕,多與人不和。每每想起,便惶恐不安。願辭官歸故,仿右散騎,經營農桑,通商串賈,待陛下有命,複效犬馬之勞。含淚望拜,願陛下恩準。”
“這小子……用辭官威脅朕?!”
趙老大臉上浮現慍色,一把將奏章摔了出去,氣唿唿的怒道:“不服氣朕給他解釋,給他補償便是了,一觸就退,撒手掀桌是跟誰學的?去,告訴他,給朕滾迴東京來!”
張德默默撿起奏章,退了出去,趙老大心中有氣,無心看奏章,便擺駕棠溪宮,到花蕊夫人的住處來,花蕊夫人吩咐宮女準備膳食,見趙老大臉色不好,便替他揉著額頭,柔聲問道:“這是怎麽了?”
“還不是那個姓唐的臭小子!朕隻是令他撤軍,他竟上奏要辭官迴鄉,絲毫不把朕放在眼裏!”
花蕊夫人心中一驚,並未說話,趙老大繼續憤怒的說著:“朕知道他心中失望,如今的江南,隻差最後一擊,如此揚名立萬的機會,朕不給他,失望是情理之中,可那些世家大族,這次是動了真格。朕左右為難,隻能先委屈了他,你不知道那曹彬和潘美如何欺人,朕是有苦難言,他還這般不懂事,若是真真放他辭官歸隱,天下人怎麽議論朕?後世怎麽議論朕?心胸狹窄,兔死狗烹?非要到那時他才能舒坦了?真是氣煞我也!”
花蕊夫人坐了下來,拉著趙老大的手,眉眼含情,緩緩說道:“陛下,終究是年輕人,若是沒點脾氣,怕是也沒這本事了。他不懂事,陛下不能真放他迴鄉。想來他心中有怨,強行留在東京,恐怕會生是非,更叫陛下為難。”
趙老大瞪大了眼睛看著花蕊夫人,心中略微不喜:“那你說怎麽辦?難道真放這小子去做什麽農桑?”
花蕊夫人噗嗤一笑,抿嘴笑道:“自然是不能的,臣妾給陛下出個主意,他無非是厭倦了世家針對,待在東京,以他的性子,說不得要打上曹大人和潘大人的家裏去,不如陛下看看哪裏還有戰事或者需要朝廷派人的,給他加官進爵,調他去處理便是。”
趙老大愣住了,對啊……
唐月輕率兵到達汝南地界時,另一道聖旨便下來了:
“著唐月輕將軍隊交付高處恭,仍舊迴京。唐月輕可從軍中任意挑選五千將士,前往西川,加封成都府黜置使,益州刺史。治理地方水患,匪災。唐家家眷,亦可隨行,沿途官吏,見唐月輕如見朕,可專擅之。”
唐月輕接到這份旨意後,心中稍微舒坦了些,挑選了五千威戎軍騎兵,脫離了大部隊,奉旨西進。
無非就是怕我迴去惹事,和世家幹起來,趙老大啊趙老大,你還是小瞧我了,東京我不迴了,但即使是到了西川,我也要和那些世家磕一磕!
以往都是小打小鬧,曹彬和潘美都不理會自己,這次事大,若是真的一舉蕩平江南,自己便真正有了個曹彬潘美抗衡的資本,他們自然不會允許。晉王也是。
唐月輕轉道荊州,在江陵停了下來,等李漣和歌笑他們來,一道前往西川。城紀書院則托給了楚昭鋪和薛居正。生意上的事,老翟和張德熟,或者說,登臨意和大內熟。那些世家膽子再大,也不敢薅大內的虎須。
唐月輕在路途中安排好了東京的事,轉眼有了新的事,前方來報,荊州的刺史呂轉忠,這位傳奇人物親自在襄陽迎接他。
自朝廷平定南平後,這位籍籍無名的通奉大夫,被趙老大指派為南平招撫使,聽說他上任的時候,隻帶了一匹馬,一個書童。
可就是這一人一馬一仆,竟然讓整個荊襄諸軍心悅誠服,在他手裏的荊襄快速轉變角色,從被平定的不穩定地區,變成大宋征戰四方的支點,無論是攻打西川孟昶還是平定兩廣劉鋠,呂轉忠手中的荊州,都扮演者重要角色。
如果隻是這樣,那也隻能說明呂轉忠治理地方很有本事。可接下來的事驚掉了無數人的大牙,這個默默無聞的文官,竟然多次阻擋李雄的猛烈進攻,李雄是什麽人?2.0版本的林仁肇,一把火把曹彬十二萬大軍燒的灰飛煙滅的人物。呂轉忠和他交手多年,雖然有幾次敗績,可荊襄重鎮漢口和隨州一直握在他手中,牢不可破。
這是個比唐月輕和李繼隆更加傳奇的人物。
呂轉忠在四十多歲的年紀,身形瘦俊,臉帶笑意,一身紅袍立在路口,周圍皆是隊列整齊的軍馬,唐月輕走近了,翻身下馬,走上前來。
“哎呀呀,賢侯教下官好等,可算是來了,一路辛苦啊!”
唐月輕笑著拱手說道:“教大人如此厚待,月輕惶恐,今日並非公事,月輕更不是什麽賢侯,呂大人年長,我便厚顏喊一聲哥哥了!哥哥,請受小弟一拜。”
呂轉忠哈哈大笑,連忙抬手扶住唐月輕:“既然如此,我也不繃著了,賢弟乃是上官,更是我兒師長,咱們也不是外人,走走走,上車說話。”
唐月輕和呂轉忠上了馬車,坐定後馬車緩緩移動,便疑惑的問道:“不知賢侄是……”
呂轉忠臉色無奈:“犬子呂蒙正,在城紀書院上學,聽說賢弟還誇讚過他,怎的如今不識了……”
“哦哦哦,竟是蒙正啊,小弟早就覺得他聰明絕頂,智慧過人,原來是哥哥之後,哥哥放心,小弟日後定會好好照顧他。”
呂轉忠聽了嘴角有些抽搐,轉而說道:“既然咱們有親,那愚兄就有肺腑之言要告知,賢弟可聽之。”
唐月輕有些懵圈,一上來就有肺腑之言?這貨啥意思?
“還請哥哥賜教。”
“當初愚兄中舉進第,本是要入國子監,添為翰林的,奈何得罪了曹彬,被打壓至此荒州野地。”
唐月輕聽的一愣一愣的,這可是楚地舊裏,不說魚米之鄉,那也是肥沃豐腴。你他娘的說這裏是荒州野地?
“這些世家,盤根錯節,絲毫不給寒門和百姓登堂入室的機會,日前聽說兄弟攻破徽州,江南本可一股而定,就是因為他們從中作梗,不得不離開東京避其鋒芒,算起來,咱們兄弟,同是天涯淪落人。”
唐月輕幹笑一聲,不置可否。要是天涯淪落人都想你一樣手握荊襄大權,那還淪落個屁!不得做夢都笑醒。
呂轉忠看了看唐月輕,歎了一口氣氣說道:“陛下當初也是選擇將愚兄外放,跟賢弟一般遭遇。所以我這才來迎接你,不使你似我當初一般,落魄路上,無人作陪。”
唐月輕這才明白了。呂轉忠迎接自己,是為趙老大安撫他。這個呂轉忠當年就是同自己一樣,驚才豔豔,又年少輕狂,為世家忌憚,才被放到這裏來的。這也就解釋得通了,趙老大為何當初令這個無名之輩鎮守荊襄,一是因為才華,二是因為他隻能依靠趙老大的信任立足。而他也確實沒讓趙老大失望,每一次大宋重大的軍事行動,背後都有荊襄水軍的身影。隻有銀州戰事例外。
唐月輕和呂轉忠攀談了許多,呂轉忠更是為唐月輕和威戎軍接風洗塵,擺下酒宴,熱情客氣,賓主盡歡。也讓唐月輕和威戎軍上下的怨氣消散了許多。舒舒服服的待了半個月,並沒有等來李漣和歌笑,卻等到了小香前來傳話,說楊氏快要生產了,李漣要留下來照顧她,歌笑也不喜歡長途跋涉,所以隻有小香趕來照顧他。
唐月輕腹誹不已,李漣照顧她嫂子無可厚非,歌笑這妮子,真是沒心沒肺!還是小香體貼懂事。
既然如此,唐月輕也不等了,辭別了熱情好客的呂轉忠,承諾以後一定好好關照他兒子呂蒙正後,便在呂轉忠殷勤的相送下離開荊州,沿著秭歸坐船逆長江而上,進入奉節地界。
剛剛進入奉節治下的萬州,唐月輕便看到許多流離失所的人,和荒蕪的田地,這與荊州的富庶景象完全不同,唐月輕覺得奇怪,按理說,西川應當同荊州一樣繁華,甚至更勝一籌才是,即便不是,也不至於這般破敗。如今又無天災……
想到這裏,唐月輕的臉便冷了下來。不是天災,那就是人禍了~
等了一會,仍不見張德宣旨,唐月輕心中疑惑,抬頭望去,張德麵色複雜的看著他,似乎有話要說,可又……欲言又止。
“江淮黜置使唐月輕,身兼重任,親冒弓矢,取廬江,定徽州,乃不世之功。但朕心係愛卿安危,更有要事與卿急商,著令任德義率兵駐守廬江,姚內斌率兵駐守徽州,唐月輕立刻班師迴朝,不得延誤。”
張德念完,底下眾將炸開了鍋,紛紛喊了起來:“陛下何意?江南精銳盡喪,不趁此時取了金陵,一路蕩平,更待何日?”
“我等浴血奮戰,如今班師是何道理?”
“他娘的!李煜勢孤,天下一統隻在今日,憑什麽叫老子撤退?”
唐月輕迴頭怒斥眾將:“都把嘴閉上!”
眾將都不言語,可臉上皆是忿忿不平之色,唐月輕起身接過聖旨,遞給高處恭,高處恭扭頭不接,唐月輕看了看老杜,王師定,張恆遠等人,把聖旨遞給劉廷讓,劉廷讓才接下來。
“賢侯,借一步說話。”
唐月輕跟著張德到了後堂,一臉陰沉的等他解釋。張德似乎是不好意思,扭捏了半天才輕聲說道:“這是陛下的意思,也是滿朝文武的意思。”
“揚威天下,功高震主?”
張德連忙說道:“自然不是!你是知曉陛下對你有多信任的,否則當初你私自調動青州軍平叛時,他就猜忌你了,怎麽還會讓你領兵?”
唐月輕臉色稍微好了點,問道:“那是誰?”
張德歎了一口氣,說道:“曹彬,潘美,趙普,晉王齊齊上書,請陛下撤迴你。陛下從不忌才,隻是你年紀尚小,若是身居高位,後來之人該如何待你?”
唐月輕聽的明白過來。自己年紀還小,若是一舉蕩平江南,本來就如日中天的聲望,將更上一層樓。如今的趙老大自然不怕,可以繼續封賞,那麽多年以後,新登基的君王,該如何對待自己呢?更何況,世家門閥更本不希望唐月輕身懷如此大功,晉王更不希望看到唐月輕在軍中威望甚重。如今江南的常備軍都已經死傷殆盡,剩下的都是弱旅守兵,隻要大宋想,隨時都能平定。
唐月輕並非想不通的人,點點頭對張德說道:“我明白了,張公公請先迴去,我立刻收拾軍馬,交割印璽班師,還有,我寫一道奏章,煩請公公帶給陛下。”
張德見唐月輕同意,長出了一口氣,點頭說道:“月輕,老奴也有私言告知於你。”
“公公請講。”
“你可知霍去病何故二十便亡?”
唐月輕盯著張德良久,躬身鄭重行禮:“月輕明白,多謝公公善言提醒。”
送走張德,唐月輕下令軍隊班師迴朝。張德先行,迴到東京後,將唐月輕的奏章呈給趙老大,趙老大拿過奏章,看著張德問道:“他有說什麽嗎?”
“他問是不是因為怕他功高震主。”
趙老大點點頭:“這才是他的性子。若是一言不發就遵命行事,朕倒要擔憂了。”
等打開奏章,趙老大卻愣住了。
“臣知陛下苦心,有兩件事奏上,還望陛下聽之從之。此番南征,將士用命,軍馬拚命,皆為蒼生無戰亂之禍,天下無離合之家,陛下無江南之患也。高處恭勇武善戰,王師定衝陣冒石。劉廷讓提兵於軍列之前,張恆遠揚鞭在唐陣之中。楊楚雄親持利刃,力戰而死,上下虞侯,判官,巡武,曹參軍事,觀察,騎尉,禦門。盡皆忠心不二,作戰勇敢,令行禁止,攻城拔寨。望陛下厚賞,不使軍中寒心。李唐降將韓重登,向溫及徽州軍將士,乃林仁肇舊部精銳,亦是中華同族。臣意,陛下應賞之用之,為我大宋助力也。第二件事,臣隻通戰事,疲於官場,年少居高位,無功守厚爵。性直心輕,多與人不和。每每想起,便惶恐不安。願辭官歸故,仿右散騎,經營農桑,通商串賈,待陛下有命,複效犬馬之勞。含淚望拜,願陛下恩準。”
“這小子……用辭官威脅朕?!”
趙老大臉上浮現慍色,一把將奏章摔了出去,氣唿唿的怒道:“不服氣朕給他解釋,給他補償便是了,一觸就退,撒手掀桌是跟誰學的?去,告訴他,給朕滾迴東京來!”
張德默默撿起奏章,退了出去,趙老大心中有氣,無心看奏章,便擺駕棠溪宮,到花蕊夫人的住處來,花蕊夫人吩咐宮女準備膳食,見趙老大臉色不好,便替他揉著額頭,柔聲問道:“這是怎麽了?”
“還不是那個姓唐的臭小子!朕隻是令他撤軍,他竟上奏要辭官迴鄉,絲毫不把朕放在眼裏!”
花蕊夫人心中一驚,並未說話,趙老大繼續憤怒的說著:“朕知道他心中失望,如今的江南,隻差最後一擊,如此揚名立萬的機會,朕不給他,失望是情理之中,可那些世家大族,這次是動了真格。朕左右為難,隻能先委屈了他,你不知道那曹彬和潘美如何欺人,朕是有苦難言,他還這般不懂事,若是真真放他辭官歸隱,天下人怎麽議論朕?後世怎麽議論朕?心胸狹窄,兔死狗烹?非要到那時他才能舒坦了?真是氣煞我也!”
花蕊夫人坐了下來,拉著趙老大的手,眉眼含情,緩緩說道:“陛下,終究是年輕人,若是沒點脾氣,怕是也沒這本事了。他不懂事,陛下不能真放他迴鄉。想來他心中有怨,強行留在東京,恐怕會生是非,更叫陛下為難。”
趙老大瞪大了眼睛看著花蕊夫人,心中略微不喜:“那你說怎麽辦?難道真放這小子去做什麽農桑?”
花蕊夫人噗嗤一笑,抿嘴笑道:“自然是不能的,臣妾給陛下出個主意,他無非是厭倦了世家針對,待在東京,以他的性子,說不得要打上曹大人和潘大人的家裏去,不如陛下看看哪裏還有戰事或者需要朝廷派人的,給他加官進爵,調他去處理便是。”
趙老大愣住了,對啊……
唐月輕率兵到達汝南地界時,另一道聖旨便下來了:
“著唐月輕將軍隊交付高處恭,仍舊迴京。唐月輕可從軍中任意挑選五千將士,前往西川,加封成都府黜置使,益州刺史。治理地方水患,匪災。唐家家眷,亦可隨行,沿途官吏,見唐月輕如見朕,可專擅之。”
唐月輕接到這份旨意後,心中稍微舒坦了些,挑選了五千威戎軍騎兵,脫離了大部隊,奉旨西進。
無非就是怕我迴去惹事,和世家幹起來,趙老大啊趙老大,你還是小瞧我了,東京我不迴了,但即使是到了西川,我也要和那些世家磕一磕!
以往都是小打小鬧,曹彬和潘美都不理會自己,這次事大,若是真的一舉蕩平江南,自己便真正有了個曹彬潘美抗衡的資本,他們自然不會允許。晉王也是。
唐月輕轉道荊州,在江陵停了下來,等李漣和歌笑他們來,一道前往西川。城紀書院則托給了楚昭鋪和薛居正。生意上的事,老翟和張德熟,或者說,登臨意和大內熟。那些世家膽子再大,也不敢薅大內的虎須。
唐月輕在路途中安排好了東京的事,轉眼有了新的事,前方來報,荊州的刺史呂轉忠,這位傳奇人物親自在襄陽迎接他。
自朝廷平定南平後,這位籍籍無名的通奉大夫,被趙老大指派為南平招撫使,聽說他上任的時候,隻帶了一匹馬,一個書童。
可就是這一人一馬一仆,竟然讓整個荊襄諸軍心悅誠服,在他手裏的荊襄快速轉變角色,從被平定的不穩定地區,變成大宋征戰四方的支點,無論是攻打西川孟昶還是平定兩廣劉鋠,呂轉忠手中的荊州,都扮演者重要角色。
如果隻是這樣,那也隻能說明呂轉忠治理地方很有本事。可接下來的事驚掉了無數人的大牙,這個默默無聞的文官,竟然多次阻擋李雄的猛烈進攻,李雄是什麽人?2.0版本的林仁肇,一把火把曹彬十二萬大軍燒的灰飛煙滅的人物。呂轉忠和他交手多年,雖然有幾次敗績,可荊襄重鎮漢口和隨州一直握在他手中,牢不可破。
這是個比唐月輕和李繼隆更加傳奇的人物。
呂轉忠在四十多歲的年紀,身形瘦俊,臉帶笑意,一身紅袍立在路口,周圍皆是隊列整齊的軍馬,唐月輕走近了,翻身下馬,走上前來。
“哎呀呀,賢侯教下官好等,可算是來了,一路辛苦啊!”
唐月輕笑著拱手說道:“教大人如此厚待,月輕惶恐,今日並非公事,月輕更不是什麽賢侯,呂大人年長,我便厚顏喊一聲哥哥了!哥哥,請受小弟一拜。”
呂轉忠哈哈大笑,連忙抬手扶住唐月輕:“既然如此,我也不繃著了,賢弟乃是上官,更是我兒師長,咱們也不是外人,走走走,上車說話。”
唐月輕和呂轉忠上了馬車,坐定後馬車緩緩移動,便疑惑的問道:“不知賢侄是……”
呂轉忠臉色無奈:“犬子呂蒙正,在城紀書院上學,聽說賢弟還誇讚過他,怎的如今不識了……”
“哦哦哦,竟是蒙正啊,小弟早就覺得他聰明絕頂,智慧過人,原來是哥哥之後,哥哥放心,小弟日後定會好好照顧他。”
呂轉忠聽了嘴角有些抽搐,轉而說道:“既然咱們有親,那愚兄就有肺腑之言要告知,賢弟可聽之。”
唐月輕有些懵圈,一上來就有肺腑之言?這貨啥意思?
“還請哥哥賜教。”
“當初愚兄中舉進第,本是要入國子監,添為翰林的,奈何得罪了曹彬,被打壓至此荒州野地。”
唐月輕聽的一愣一愣的,這可是楚地舊裏,不說魚米之鄉,那也是肥沃豐腴。你他娘的說這裏是荒州野地?
“這些世家,盤根錯節,絲毫不給寒門和百姓登堂入室的機會,日前聽說兄弟攻破徽州,江南本可一股而定,就是因為他們從中作梗,不得不離開東京避其鋒芒,算起來,咱們兄弟,同是天涯淪落人。”
唐月輕幹笑一聲,不置可否。要是天涯淪落人都想你一樣手握荊襄大權,那還淪落個屁!不得做夢都笑醒。
呂轉忠看了看唐月輕,歎了一口氣氣說道:“陛下當初也是選擇將愚兄外放,跟賢弟一般遭遇。所以我這才來迎接你,不使你似我當初一般,落魄路上,無人作陪。”
唐月輕這才明白了。呂轉忠迎接自己,是為趙老大安撫他。這個呂轉忠當年就是同自己一樣,驚才豔豔,又年少輕狂,為世家忌憚,才被放到這裏來的。這也就解釋得通了,趙老大為何當初令這個無名之輩鎮守荊襄,一是因為才華,二是因為他隻能依靠趙老大的信任立足。而他也確實沒讓趙老大失望,每一次大宋重大的軍事行動,背後都有荊襄水軍的身影。隻有銀州戰事例外。
唐月輕和呂轉忠攀談了許多,呂轉忠更是為唐月輕和威戎軍接風洗塵,擺下酒宴,熱情客氣,賓主盡歡。也讓唐月輕和威戎軍上下的怨氣消散了許多。舒舒服服的待了半個月,並沒有等來李漣和歌笑,卻等到了小香前來傳話,說楊氏快要生產了,李漣要留下來照顧她,歌笑也不喜歡長途跋涉,所以隻有小香趕來照顧他。
唐月輕腹誹不已,李漣照顧她嫂子無可厚非,歌笑這妮子,真是沒心沒肺!還是小香體貼懂事。
既然如此,唐月輕也不等了,辭別了熱情好客的呂轉忠,承諾以後一定好好關照他兒子呂蒙正後,便在呂轉忠殷勤的相送下離開荊州,沿著秭歸坐船逆長江而上,進入奉節地界。
剛剛進入奉節治下的萬州,唐月輕便看到許多流離失所的人,和荒蕪的田地,這與荊州的富庶景象完全不同,唐月輕覺得奇怪,按理說,西川應當同荊州一樣繁華,甚至更勝一籌才是,即便不是,也不至於這般破敗。如今又無天災……
想到這裏,唐月輕的臉便冷了下來。不是天災,那就是人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