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徐質率軍抵達洮西,與魏平兵馬匯合,共計一萬五千餘人。徐質問:“薑維那邊可有消息否?”魏平迴答說:“據探子迴報,薑維大軍已經狄道城了,將軍需得盡快拿主意。”徐質聽後說:“狄道城糧草極多,絕不能讓薑維撿了便宜,你我這就起兵前往狄道城,協助李簡防守。”於是盡提一萬五千兵馬,往狄道城而來。
另一邊,薑維率大軍抵達狄道城下,李簡率吏民出城迎接。薑維入得城來,李簡就將城中賬冊盡數交與薑維檢閱。沒過多久,就有士兵來報說有一支魏軍從正西方向而來,約有一萬五千兵馬。李簡聽後立刻迴答說:“西邊洮西是魏平把守,約有五千餘人,加上又聽說王刺史派徐質領萬餘兵馬為先鋒支援——應該是這兩路人馬合並一處了。”薑維點了點頭問:“誰願前往迎敵?”寧隨、柳隱、張嶷等都願前往。薑維於是讓寧隨和張嶷率領本部兵馬前去迎戰。
寧隨統率江湖軍自不必說,乃是集結了江湖人士組成的一支軍隊。而張嶷所率領的本部兵馬號稱“無當飛軍”,也是大漢精銳部隊之一。無當飛軍是大漢丞相諸葛亮在生前平定南中後,利用了當地的蠻夷兵源,所組建成的一支部隊。
卻說徐質和魏平正領軍前進中,忽有探子迴報說李簡投降了薑維,薑維如今已經占領了狄道城。徐質大驚,與魏平商議說:“李簡那廝全沒骨氣,竟然投降了薑維,如今城中糧草都給了漢軍,這該如何是好?”魏平說:“我軍兵少,不如先退迴洮西,等王刺史大軍抵達再做打算。”徐質點頭同意,於是率軍撤退。寧隨和張嶷得知後,也不再追趕,收兵迴城。
卻說壅州刺史王經率大軍在前進途中與陳泰相遇,便合兵一處,往洮西而來。抵達洮西後,徐質和魏平出來迎接,告知前事。陳泰於是召集眾人商議。王經說:“薑維屢次三番犯我邊境,一次比一次更甚,若不給他迎頭痛擊,他不會就此甘心的。”陳泰說:“薑維足智多謀,如今應趁其新奪狄道,城內民心未附之時,起兵攻打,不然等薑維安定了城內民心後再去攻打就遲了。”於是以徐質為先鋒,盡發兵馬往狄道城而來。
探子得知此事後,飛馬報與薑維聽。薑維於是召集眾將商議。寧隨說:“徐質有勇無謀,不如以埋伏計賺之,以挫魏人軍威。”薑維點頭同意,命寧隨去安排此事。
卻是徐質率領萬餘兵馬,又殺奔狄道而來。過不多時就見前麵塵土飛揚,一支兵馬殺到。為首一人不是別人,正是江湖軍將領魯安,率領著五百餘人前來迎敵。徐質見他們不僅人少,武器也雜亂無章的,有劍有刀還有鉤子的,竟然派這樣的軍隊前來迎敵,不禁大怒說:“可惡的漢人,竟敢看不起我!”於是揮軍掩殺。不料魯安率領的這五百江湖軍個個都驍勇善戰,一連殺了數十人且不傷分毫。徐質大驚,開始認真對待。魯安率領的五百江湖軍盡管驍勇善戰,終究抵不過對方人多。於是魯安向徐質一連射出幾個暗器後,率領五百江湖軍急忙撤退。徐質揮斧格擋了暗器後繼續率軍追殺。
正追殺著,來到了一處山穀。魯安率領江湖軍進入了山穀裏邊。徐質見山穀兩邊都是懸崖峭壁,陡峭異常,不禁心中起疑,於是放棄追殺,正要率軍迴去時,突然聽得一聲炮響,山穀裏邊殺出一支兵馬來,為首的正是寧隨和魯安。寧隨大喊:“怎麽了,怕死了,要迴去了?”徐質聽後大怒說:“哼,我會怕死,真是天大的笑話!”於是又率軍掩殺了上去。寧隨和魯安見狀,一邊嘲諷徐質,一邊退入了穀中。徐質見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率兵衝殺進了穀中。
剛衝殺進一半時,忽然一聲炮響,隻見四麵都豎起了漢軍旗幟。接著山穀中伏兵盡出,將進入了山穀的魏軍半包圍了起來。徐質大驚,連忙唿喊撤退。然而此時的山穀中都是漢軍的呐喊聲,徐質的聲音早已被埋沒,除了周圍寥寥數人外,沒有人聽得到他的聲音。此時的魏軍進又進不得,退又退不出去,已然在山穀入口處擁擠成了一團。
雙方廝殺了半天。徐質總算逃了出來,率領殘兵退了迴去。寧隨也得勝迴城。這一戰,徐質足足損失三、五千人馬;反觀寧隨這邊,除了有人受傷之外,無一人陣亡。
寧隨迴城後,告知了薑維。薑維大喜,犒賞了寧隨及江湖軍。薑維召集眾將繼續商議說:“今日勝了這一仗,雖然於魏無損,但也算是挫了魏軍銳氣。隻是魏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兵多將廣,需得防其反撲。”眾將得令。寧隨這時說:“昔者將軍北伐之時也曾命句安,李歆二人於麴山修築城池,囤積糧草,積累物資,等羌兵到來後與羌兵互成犄角之勢,共同進攻魏國。沒想到卻被魏軍切斷水源、糧道,以至於我等陷入被動,最終北伐失敗。我擔心眼下魏軍很有可能會故技重施,派人切斷我等糧道以及水源,應加以提防。”薑維點了點頭說:“嗯,你說的有些許道理。然而去年就是這樣子賺了郭淮,他們未必會再行此計。”諸葛果這時出列說:“話雖如此,不過多加防備肯定是不會有錯的。”薑維點了點頭,於是讓柳隱負責巡視河道,張嶷負責保護運糧。接著,薑維又說:“我等久守於此也並無甚益處,需得主動尋覓戰機才行。”寧隨聽後說:“既然如此,將軍,不如進軍襄武,襄武一破,河關、臨洮等地則盡在我軍掌握之中。”薑維說:“襄武自然是要進攻,隻是光憑我等人馬還不足以多線作戰,”話音未落,諸葛果就搶先說:“伯約可是想要聯結羌人出兵?”薑維說:“正是如此。”寧隨說:“可是羌兵恃勇行事,不習陣法,隻怕幫不了多大的忙。”諸葛果說:“雖然不能幫不上什麽忙,卻能起到牽製作用,轉移魏軍注意力,這就足夠了。”薑維這時說:“對,而且這一次我還要送羌人一件禮物。”寧隨好奇地問:“什麽禮物?”薑維肯定地說:“大力神丸!”寧隨一聽,不禁大吃一驚,原本以為薑維請求諸葛果煉製大力神丸是給漢軍吃的,沒想到竟然是煉給羌人的。寧隨不解地問:“將軍,為何要將大力神丸給那些羌人?與其給那些羌人,還不如我們自個兒用。”薑維搖了搖頭,迴答說:“羌兵戰鬥素質低下,不是魏軍的對手,有了這大力神丸,或可與魏軍一戰。更何況,這一次我們也的確需要羌兵來幫我們牽製住魏軍。再者說,這大力神丸隻有一千餘粒,完全不夠我們分的,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羌人使用。或許就可以最大價值的發揮出大力神丸的價值。”寧隨點頭表示明白。薑維問:“至於這出使羌人之事,誰願前往?”郤正站出來說:“伯約,我曾出使過羌中,這次也讓我前往吧。”薑維點頭說:“如此甚好,就拜托你了。”郤正領命出發了。
卻說徐質敗退迴來,見過了王經和陳泰,告知前事。王經本欲怪罪,陳泰卻說:“薑維足智多謀,此事也不能怪他。”於是叫徐質下去休息。陳泰又對王經問:“如今又輸了薑維一陣,大挫我軍銳氣,王刺史可有什麽主意嗎?”王經迴答說:“薑維占據狄道城卻不再進逼,而是囤積糧草物資,很可能是等待羌人或東吳的策應。不過東吳那邊剛剛經曆了一場政變,短時間內是不會出兵北伐的。因此,薑維最有可能的就是等待羌人出兵好夾擊我們。所以我認為我們得速戰速決,先解決了薑維,這樣羌人就不敢出兵了。”陳泰點了點頭說:“嗯,說得有道理,那麽具體該如何做呢?”王經說:“可效仿昔日麴山戰役一樣,一麵派人切斷漢軍糧道,一麵派人切斷漢軍水源,漢軍無糧無水,隻得撤退。”陳泰卻搖了搖頭說:“昔日郭伯濟在董亭與薑維交手,也曾用過此計,沒想到卻被薑維將計就計,大敗而逃,隻得退守南安。這一次隻怕薑維又會將計就計,因此斷不可行。”王經於是問:“那可如何是好?”陳泰說:“雖是如此,亦可假意行事。先派人假裝劫糧斷水,吸引漢軍增援。我卻直率大軍強攻狄道城。”王經不禁擔憂地說:“狄道城城牆堅固,若是強攻,隻怕會損失慘重。”陳泰卻搖了搖頭說:“未必,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狄道城城牆雖然堅固,但是狄道城內民心並未完全依附,加上城內魏軍也並非全部都是真心實意地偷降薑維,隻是為勢所迫,肯定有不少忠誠之士或者投機取巧之人,見我大軍突然兵臨城下的話,豈能不會有所心動?”於是分兵行動,命降將句安領一萬兵馬去切斷水道,又讓魏平領一萬兵馬去切斷糧道:二處皆為虛兵,隻需與漢軍糾纏即可。陳泰自己則盡起大軍,命徐質為先鋒,直取狄道城。
探子得知消息後,立馬迴報薑維。薑維急忙召集眾將商議禦敵之策。寧隨說:“陳泰率領大軍前來強攻狄道城,顯然是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再加上現在城中魏軍也並非全部都真心實意地投降於我們,臨陣之際很有可能會發生叛變,將軍需得小心應對。”薑維聽後說:“陳泰兵馬數倍於我,與他硬碰硬顯然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我決定,先行撤離狄道城。”此言一出,眾將無不吃驚。趙廣更是不解地問:“將軍是要放棄狄道城了嗎?”薑維搖了搖頭說:“並非如此,我隻是想到了一條更好的計策,狄道城隻是暫時放棄而已,不久後還會奪迴來的。”於是下令召迴柳隱和張嶷,盡遷城中百姓撤退,並命人一把火燒了狄道城。
陳泰率大軍抵達狄道城後,留下五千軍士負責撲滅火焰,自己則率大軍繼續追殺薑維去了。
另一邊,薑維一麵讓柳隱率著五千兵馬,打著自己的旗號,大張旗鼓地護送狄道百姓迴漢中,以此迷惑魏軍;一麵命張嶷率領無當飛軍留下斷後,負責拖延時間。自己則率大軍繞道攻打襄武。襄武一破,就等於是切斷了隴西郡與魏國的聯係,魏軍也難以在隴西郡作戰,必然迴軍來救,到時候自己以逸待勞,設下埋伏,必能大獲全勝。隻是此戰的關鍵就在於負責斷後的軍隊能夠有效的拖延魏軍,好為自己攻打襄武爭取時間。薑維思慮多時,才決定讓張嶷率領擅長山地作戰的無當飛軍留下斷後。
臨行之際,薑維特意囑咐張嶷說:“伯岐,此戰能否獲勝,關鍵就在於你了。”張嶷向薑維保證說:“伯約,放心,除非我死了,否則我是不會讓魏軍一兵一騎過去的。”薑維聽後不快地說:“伯岐,你還要答應我一件事情。”張嶷問:“什麽事?”薑維堅定地說:“千萬不能死!”張嶷聽後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說:“我不能保證。”薑維果斷迴絕說:“不,你必須保證!”張嶷大受感動地說:“請將軍放心,我絕不會這麽容易死的。”薑維又安慰地說:“此次任務艱重,以五千兵馬抵擋十萬之重,屬實是委屈了你。”張嶷說:“請將軍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薑維聽後說:“那就拜托了。”於是率領大軍,偃旗息鼓,往襄武而去了。
不數日,薑維便悄悄地領兵抵達了襄武。襄武的魏軍守軍甚少,很快便被攻下了。薑維占據了襄武之後,便開始吩咐眾將依計行事。
另一邊,薑維率大軍抵達狄道城下,李簡率吏民出城迎接。薑維入得城來,李簡就將城中賬冊盡數交與薑維檢閱。沒過多久,就有士兵來報說有一支魏軍從正西方向而來,約有一萬五千兵馬。李簡聽後立刻迴答說:“西邊洮西是魏平把守,約有五千餘人,加上又聽說王刺史派徐質領萬餘兵馬為先鋒支援——應該是這兩路人馬合並一處了。”薑維點了點頭問:“誰願前往迎敵?”寧隨、柳隱、張嶷等都願前往。薑維於是讓寧隨和張嶷率領本部兵馬前去迎戰。
寧隨統率江湖軍自不必說,乃是集結了江湖人士組成的一支軍隊。而張嶷所率領的本部兵馬號稱“無當飛軍”,也是大漢精銳部隊之一。無當飛軍是大漢丞相諸葛亮在生前平定南中後,利用了當地的蠻夷兵源,所組建成的一支部隊。
卻說徐質和魏平正領軍前進中,忽有探子迴報說李簡投降了薑維,薑維如今已經占領了狄道城。徐質大驚,與魏平商議說:“李簡那廝全沒骨氣,竟然投降了薑維,如今城中糧草都給了漢軍,這該如何是好?”魏平說:“我軍兵少,不如先退迴洮西,等王刺史大軍抵達再做打算。”徐質點頭同意,於是率軍撤退。寧隨和張嶷得知後,也不再追趕,收兵迴城。
卻說壅州刺史王經率大軍在前進途中與陳泰相遇,便合兵一處,往洮西而來。抵達洮西後,徐質和魏平出來迎接,告知前事。陳泰於是召集眾人商議。王經說:“薑維屢次三番犯我邊境,一次比一次更甚,若不給他迎頭痛擊,他不會就此甘心的。”陳泰說:“薑維足智多謀,如今應趁其新奪狄道,城內民心未附之時,起兵攻打,不然等薑維安定了城內民心後再去攻打就遲了。”於是以徐質為先鋒,盡發兵馬往狄道城而來。
探子得知此事後,飛馬報與薑維聽。薑維於是召集眾將商議。寧隨說:“徐質有勇無謀,不如以埋伏計賺之,以挫魏人軍威。”薑維點頭同意,命寧隨去安排此事。
卻是徐質率領萬餘兵馬,又殺奔狄道而來。過不多時就見前麵塵土飛揚,一支兵馬殺到。為首一人不是別人,正是江湖軍將領魯安,率領著五百餘人前來迎敵。徐質見他們不僅人少,武器也雜亂無章的,有劍有刀還有鉤子的,竟然派這樣的軍隊前來迎敵,不禁大怒說:“可惡的漢人,竟敢看不起我!”於是揮軍掩殺。不料魯安率領的這五百江湖軍個個都驍勇善戰,一連殺了數十人且不傷分毫。徐質大驚,開始認真對待。魯安率領的五百江湖軍盡管驍勇善戰,終究抵不過對方人多。於是魯安向徐質一連射出幾個暗器後,率領五百江湖軍急忙撤退。徐質揮斧格擋了暗器後繼續率軍追殺。
正追殺著,來到了一處山穀。魯安率領江湖軍進入了山穀裏邊。徐質見山穀兩邊都是懸崖峭壁,陡峭異常,不禁心中起疑,於是放棄追殺,正要率軍迴去時,突然聽得一聲炮響,山穀裏邊殺出一支兵馬來,為首的正是寧隨和魯安。寧隨大喊:“怎麽了,怕死了,要迴去了?”徐質聽後大怒說:“哼,我會怕死,真是天大的笑話!”於是又率軍掩殺了上去。寧隨和魯安見狀,一邊嘲諷徐質,一邊退入了穀中。徐質見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率兵衝殺進了穀中。
剛衝殺進一半時,忽然一聲炮響,隻見四麵都豎起了漢軍旗幟。接著山穀中伏兵盡出,將進入了山穀的魏軍半包圍了起來。徐質大驚,連忙唿喊撤退。然而此時的山穀中都是漢軍的呐喊聲,徐質的聲音早已被埋沒,除了周圍寥寥數人外,沒有人聽得到他的聲音。此時的魏軍進又進不得,退又退不出去,已然在山穀入口處擁擠成了一團。
雙方廝殺了半天。徐質總算逃了出來,率領殘兵退了迴去。寧隨也得勝迴城。這一戰,徐質足足損失三、五千人馬;反觀寧隨這邊,除了有人受傷之外,無一人陣亡。
寧隨迴城後,告知了薑維。薑維大喜,犒賞了寧隨及江湖軍。薑維召集眾將繼續商議說:“今日勝了這一仗,雖然於魏無損,但也算是挫了魏軍銳氣。隻是魏軍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兵多將廣,需得防其反撲。”眾將得令。寧隨這時說:“昔者將軍北伐之時也曾命句安,李歆二人於麴山修築城池,囤積糧草,積累物資,等羌兵到來後與羌兵互成犄角之勢,共同進攻魏國。沒想到卻被魏軍切斷水源、糧道,以至於我等陷入被動,最終北伐失敗。我擔心眼下魏軍很有可能會故技重施,派人切斷我等糧道以及水源,應加以提防。”薑維點了點頭說:“嗯,你說的有些許道理。然而去年就是這樣子賺了郭淮,他們未必會再行此計。”諸葛果這時出列說:“話雖如此,不過多加防備肯定是不會有錯的。”薑維點了點頭,於是讓柳隱負責巡視河道,張嶷負責保護運糧。接著,薑維又說:“我等久守於此也並無甚益處,需得主動尋覓戰機才行。”寧隨聽後說:“既然如此,將軍,不如進軍襄武,襄武一破,河關、臨洮等地則盡在我軍掌握之中。”薑維說:“襄武自然是要進攻,隻是光憑我等人馬還不足以多線作戰,”話音未落,諸葛果就搶先說:“伯約可是想要聯結羌人出兵?”薑維說:“正是如此。”寧隨說:“可是羌兵恃勇行事,不習陣法,隻怕幫不了多大的忙。”諸葛果說:“雖然不能幫不上什麽忙,卻能起到牽製作用,轉移魏軍注意力,這就足夠了。”薑維這時說:“對,而且這一次我還要送羌人一件禮物。”寧隨好奇地問:“什麽禮物?”薑維肯定地說:“大力神丸!”寧隨一聽,不禁大吃一驚,原本以為薑維請求諸葛果煉製大力神丸是給漢軍吃的,沒想到竟然是煉給羌人的。寧隨不解地問:“將軍,為何要將大力神丸給那些羌人?與其給那些羌人,還不如我們自個兒用。”薑維搖了搖頭,迴答說:“羌兵戰鬥素質低下,不是魏軍的對手,有了這大力神丸,或可與魏軍一戰。更何況,這一次我們也的確需要羌兵來幫我們牽製住魏軍。再者說,這大力神丸隻有一千餘粒,完全不夠我們分的,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羌人使用。或許就可以最大價值的發揮出大力神丸的價值。”寧隨點頭表示明白。薑維問:“至於這出使羌人之事,誰願前往?”郤正站出來說:“伯約,我曾出使過羌中,這次也讓我前往吧。”薑維點頭說:“如此甚好,就拜托你了。”郤正領命出發了。
卻說徐質敗退迴來,見過了王經和陳泰,告知前事。王經本欲怪罪,陳泰卻說:“薑維足智多謀,此事也不能怪他。”於是叫徐質下去休息。陳泰又對王經問:“如今又輸了薑維一陣,大挫我軍銳氣,王刺史可有什麽主意嗎?”王經迴答說:“薑維占據狄道城卻不再進逼,而是囤積糧草物資,很可能是等待羌人或東吳的策應。不過東吳那邊剛剛經曆了一場政變,短時間內是不會出兵北伐的。因此,薑維最有可能的就是等待羌人出兵好夾擊我們。所以我認為我們得速戰速決,先解決了薑維,這樣羌人就不敢出兵了。”陳泰點了點頭說:“嗯,說得有道理,那麽具體該如何做呢?”王經說:“可效仿昔日麴山戰役一樣,一麵派人切斷漢軍糧道,一麵派人切斷漢軍水源,漢軍無糧無水,隻得撤退。”陳泰卻搖了搖頭說:“昔日郭伯濟在董亭與薑維交手,也曾用過此計,沒想到卻被薑維將計就計,大敗而逃,隻得退守南安。這一次隻怕薑維又會將計就計,因此斷不可行。”王經於是問:“那可如何是好?”陳泰說:“雖是如此,亦可假意行事。先派人假裝劫糧斷水,吸引漢軍增援。我卻直率大軍強攻狄道城。”王經不禁擔憂地說:“狄道城城牆堅固,若是強攻,隻怕會損失慘重。”陳泰卻搖了搖頭說:“未必,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狄道城城牆雖然堅固,但是狄道城內民心並未完全依附,加上城內魏軍也並非全部都是真心實意地偷降薑維,隻是為勢所迫,肯定有不少忠誠之士或者投機取巧之人,見我大軍突然兵臨城下的話,豈能不會有所心動?”於是分兵行動,命降將句安領一萬兵馬去切斷水道,又讓魏平領一萬兵馬去切斷糧道:二處皆為虛兵,隻需與漢軍糾纏即可。陳泰自己則盡起大軍,命徐質為先鋒,直取狄道城。
探子得知消息後,立馬迴報薑維。薑維急忙召集眾將商議禦敵之策。寧隨說:“陳泰率領大軍前來強攻狄道城,顯然是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再加上現在城中魏軍也並非全部都真心實意地投降於我們,臨陣之際很有可能會發生叛變,將軍需得小心應對。”薑維聽後說:“陳泰兵馬數倍於我,與他硬碰硬顯然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我決定,先行撤離狄道城。”此言一出,眾將無不吃驚。趙廣更是不解地問:“將軍是要放棄狄道城了嗎?”薑維搖了搖頭說:“並非如此,我隻是想到了一條更好的計策,狄道城隻是暫時放棄而已,不久後還會奪迴來的。”於是下令召迴柳隱和張嶷,盡遷城中百姓撤退,並命人一把火燒了狄道城。
陳泰率大軍抵達狄道城後,留下五千軍士負責撲滅火焰,自己則率大軍繼續追殺薑維去了。
另一邊,薑維一麵讓柳隱率著五千兵馬,打著自己的旗號,大張旗鼓地護送狄道百姓迴漢中,以此迷惑魏軍;一麵命張嶷率領無當飛軍留下斷後,負責拖延時間。自己則率大軍繞道攻打襄武。襄武一破,就等於是切斷了隴西郡與魏國的聯係,魏軍也難以在隴西郡作戰,必然迴軍來救,到時候自己以逸待勞,設下埋伏,必能大獲全勝。隻是此戰的關鍵就在於負責斷後的軍隊能夠有效的拖延魏軍,好為自己攻打襄武爭取時間。薑維思慮多時,才決定讓張嶷率領擅長山地作戰的無當飛軍留下斷後。
臨行之際,薑維特意囑咐張嶷說:“伯岐,此戰能否獲勝,關鍵就在於你了。”張嶷向薑維保證說:“伯約,放心,除非我死了,否則我是不會讓魏軍一兵一騎過去的。”薑維聽後不快地說:“伯岐,你還要答應我一件事情。”張嶷問:“什麽事?”薑維堅定地說:“千萬不能死!”張嶷聽後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說:“我不能保證。”薑維果斷迴絕說:“不,你必須保證!”張嶷大受感動地說:“請將軍放心,我絕不會這麽容易死的。”薑維又安慰地說:“此次任務艱重,以五千兵馬抵擋十萬之重,屬實是委屈了你。”張嶷說:“請將軍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薑維聽後說:“那就拜托了。”於是率領大軍,偃旗息鼓,往襄武而去了。
不數日,薑維便悄悄地領兵抵達了襄武。襄武的魏軍守軍甚少,很快便被攻下了。薑維占據了襄武之後,便開始吩咐眾將依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