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郤正來到了羌人部落,見過了羌王迷當,說起聯盟進兵一事,並獻上了大力神丸,告知了大力神丸的功效。迷當大喜,問:“這大力神丸果真如此神奇?”郤正迴答說:“大王如果不信,盡可一試。”迷當於是叫來了一個瘦子和一個胖子,讓他們二人比武定輸贏,贏的可十兩黃金。
那瘦子見胖子兩倍於自己,擺明贏不了。於是向迷當直唿不公平,請求換人。迷當搖搖頭,拒絕了瘦子,並命人拿出大力神丸來給瘦子吃。瘦子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吃了下去。瘦子吃完後,頓時感覺全身充滿了力量。於是立刻上去和胖子幹架了起來。胖子看瘦子骨瘦如柴的,壓根沒放在心上。誰曾想沒過三個迴合便被瘦子給放倒了。
迷當見瘦子突然間就變得如此厲害,不禁大喜,對郤正說:“請貴使放心,我即刻出兵,與薑維共同夾擊魏軍。”郤正說:“如此就多謝大王了。”迷當於是盡起兩萬羌兵,殺向壅州。
與此同時,另一邊,張嶷率領著無當飛軍留下斷後。張嶷借著地利,以一當十。徐質率領著萬餘兵馬數次衝殺,皆不能前進一步。陳泰於是與王經商議說:“薑維如若是撤退的話,留下來斷後的兵馬應該是且戰且走才對。然而他們卻沒有這麽做,而是死守陣地,不讓我軍前進一步,想來是為了拖延我軍,好讓薑維轉戰其他地方。”王經說:“將軍說得在理,可是薑維會進攻哪裏?”陳泰說:“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薑維應該會繞道攻打襄武。要是襄武被切斷的話,就等於是切斷了魏國與隴西郡的聯係,其危害甚大,以薑維的智慧,必然是攻擊此處。”王經聽後說:“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們即刻迴師襄武。”陳泰卻說:“不急,如今我們已經慢了薑維一天,即使現在立刻迴師,隻怕薑維也已經攻下了襄武,在那裏設好埋伏等著我們了。”王經於是著急地說:“那我們到底該怎麽辦?”陳泰說:“以薑維的兵力,是不敢也不會分兵作戰的。所以他一定會等待羌兵到來再行動。相反的,我們卻可以分兵作戰。我已經派人去打探羌人的消息了,相信很快就會迴來。”正說著,就有探子迴報說羌王迷當響應薑維,起兵兩萬殺來。陳泰於是說:“事不宜遲,我和你兵分兩路:你率領大軍先滅這支斷後的漢軍,然而再北上襄武,負責牽製薑維,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我則領兩萬人馬負責擊退羌兵,隻要羌兵一退,薑維就孤掌難鳴,必然撤退,到時候王刺史你再趁勝追擊,定能大獲全勝。”王經大喜。接著陳泰便領兩萬兵馬,盡去輜重,輕裝出發,前去抵擋羌兵。
陳泰走後,王經立刻再次集結大軍,向張嶷發動了猛攻。張嶷率領的無當飛軍雖然個個驍勇善戰,怎奈終究敵我懸殊,但是盡管如此,張嶷還是堅持到了晚上才敗退了下來。徐質揮軍掩殺,追上了張嶷。張嶷無奈,隻得和徐質鬥了起來。徐質因為前些日子輸給了寧隨,憋了一肚子的氣正愁無處發泄,此刻了碰上了張嶷,所以就將一肚子的怨氣向張嶷發泄了出來。張嶷由於年前得了風濕病,一直沒有得到好轉,加上這幾天與魏軍交戰時皆是陰雨天氣,風濕更加嚴重,已經不能夠行走自如,必須依靠著拐杖才能站立行走。張嶷勉強騎著馬,和徐質交手不過一迴合,便被徐質斬於馬下,頭頸分離。剩下的無當飛軍見主帥慘死,無不四下逃竄。
徐質沒有盡興,繼續率軍追殺。突然間,兩邊山上一聲炮響,接著伏兵盡出,旌旗豎起,上書一個“柳”字——卻是柳隱安頓好了狄道百姓後前來接應張嶷,但因為兵少,便在這條必經之路上設下了疑兵之計,隻待魏軍到來,亮出伏兵,嚇唬一下前來追擊的魏軍就行了。果然徐質見到有伏兵,大驚失色,急忙撤退。柳隱於是趁機收攏殘兵,見沒有張嶷,便詢問張嶷的情況。有看見人迴答說張嶷死在了戰陣之中。柳隱大驚,不敢久留於此,一麵率軍撤迴了陽平關,一麵打探薑維和魏軍的消息,伺機而動。
徐質拿了張嶷的頭顱,迴來邀功,王經大喜說:“徐將軍,待戰事結束之後,我一定向陛下為你請賞。”徐質同喜說:“如此就多謝刺史了。”接著,王經便率大軍往襄武而來。
薑維早已得知消息,於是吩咐眾將依計行事。自領五千兵馬和寧隨前去搦戰。
王經早已探得消息,與徐質商議說:“薑維親自領兵而來,若不與其交戰,是怯戰也。”徐質說:“日前我斬首了一名漢將,如今正好用其頭顱來激怒對方,使其無暇細思。到時候刺史設下埋伏,我再假裝敗退,誘其前來,定能得勝。”王經大喜,決定依計行事。
當下徐質也領五千兵馬前來搦戰,正遇薑維和寧隨。徐質大喝說:“薑維,爾等屢次三番地犯我邊境,當真欺負我大魏無人嗎?”薑維說:“哼,此次你們派遣刺客刺殺了我國大司馬,我大漢上下無不慷慨悲憤,於是特意讓我率領義師前來討伐你們。你們要是知罪的話,早早下馬投降!”徐質冷笑地說:“哼,就憑你們。”說著,將腰間別著的包裹扔了出去,扔到了薑維麵前。緊接著一顆人頭滾落了出來,正是張嶷的人頭。薑維又驚又怒。徐質哈哈大笑說:“薑維,還不快下馬投降,否則你的下場就和這人頭一樣!”薑維再也忍不住,提槍來戰。徐質揮斧來迎。二人剛交手了兩個迴合,徐質就感覺力不從心,不禁心想:“薑維這家夥好生了得,雖然說是要詐敗逃走,但要真是交起手來的話,我也不是他的對手。”當下調轉馬頭,就要逃走。不料被薑維趕上攔住說:“哪裏走?”頓時將徐質攔了下來。徐質大驚,隻得繼續和薑維廝殺了起來。薑維使出全身本事,一個迴合便將徐質挑下了馬來,接著朝著徐質的喉嚨再補了一槍,徐質頓時命喪當場。薑維揮軍掩殺。
寧隨眼見情況不對,上前對薑維說:“將軍,這與說好的不一樣啊。”薑維迴頭對寧隨說:“事已至此,別無他法了。你即刻迴去喚出伏兵,都隨我一鼓作氣,殺將過去。”寧隨不得已,隻好迴去喚出伏兵。
薑維率領兵馬,一路殺將過去。突然間一聲炮響,左右兩邊突然出現魏軍伏兵,將薑維包圍了起來。薑維全無懼色,在魏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王經在遠遠地在山上望著,不禁有些佩服地說:“薑維果然十分厲害,陷入重圍之中依然毫無懼色。若是當初沒有被諸葛亮俘虜的話,隻怕現在早已是我國的一大棟梁了。”說話間,不見徐質,便問左右:“怎麽不見徐將軍?”左右有知道的迴答說:“刺史,據敗軍迴報,徐質將軍已經死於薑維的槍下了。”王經不禁吃了一驚。就在這時,前邊不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喊殺聲,漸漸逼近。王經見狀,連忙問是怎麽迴事。不一會兒,便有士兵前來報告說:“稟刺史,是漢軍援軍到了。”王經說:“不能讓他們救了薑維,立刻傳令下去,全軍出擊!”
當下雙方廝殺在了一起,各有勝負。薑維迴營後,頓時有些後悔自己的一時衝動,以至於錯失了殲敵良機。薑維無奈地召集了眾將,先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責怪自己不該一時衝動,以至於錯失了殲敵良機。接著又告訴了眾將張嶷死亡的消息。眾將聞言,無不吃驚,紛紛詢問是怎麽迴事。薑維搖搖頭說:“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總之是一名魏將將伯岐的腦袋拋了出來給我看,我因此失了態,以至於錯失了良機。”說罷,長長地歎了口氣。趙廣見狀,安慰薑維說:“將軍,張將軍此舉正是為國捐軀,我們應該振作起來,好好規劃下一步行動,好為張將軍報仇雪恨!”薑維點了點頭說:“嗯,我正有此意。”接著對眾將說:“各位,魏軍才剛剛抵達襄武,就與我等鬥了一場,各有損傷。今晚相信不會有所防備。我意今晚率軍劫營,殺他們個措手不及。”夏侯霸聽後立即說:“將軍,既然如此,某願作先鋒。”薑維點頭同意。
是夜時分,漢軍個個人銜枚馬裹蹄,往魏軍營地而去。一更時分,到了魏營門口,果然沒有多少防備。夏侯霸見狀,當先開路,衝了進去。隨後薑維等人也殺了進來。
王經此時正在睡夢時分,忽聽得喊聲四起,急忙起身,聽得有人劫營,衣服也顧不得穿,急忙出門提槍上馬。正待要走,忽然轉角處一人殺來,正是寧隨。王經見狀不妙,調轉馬頭就跑。寧隨見是王經,拍馬上前,直取王經。看著趕上,斜刺裏突然殺出一名魏將,正是魏平。魏平擋住了寧隨,王經於是趁機逃跑。魏平一杆長槍將寧隨連連逼退。寧隨不禁手心出汗,心想:“這家夥,好強。”此時的魏平根本沒有心思戰鬥,將寧隨逼退後也逃走了。
魏軍大敗了一陣,後退三十裏,重新安營。薑維得勝後,又轉而攻打就近縣城,先後攻破了河關、臨洮等地。這時,一名糧官前來報告說:“將軍,我們糧草隻能支撐三天了。”薑維聽後說:“我一個月前就往漢中催糧了,現在想來應該差不多要到了。”於是讓寧隨前往察看。不久後寧隨派人迴報說有魏軍正在劫糧,如今自己正和魏軍廝殺了起來。薑維分析說:“王經剛遭大敗,膽氣已寒,不敢輕易出兵。想來是地方軍團,人數應該不多。”於是就讓夏侯霸引一千軍士前去接應。
卻說寧隨率軍走了十餘裏路才碰上了運糧部隊,然而此時的運糧部隊正遭受魏軍攻打。寧隨大驚,一麵命人迴去報告,一麵率軍衝殺了過來。魏軍見有援兵到來,連忙放了一把火,燒了許多糧草。寧隨見狀,急忙一邊派人撲火,一邊和魏軍廝殺了起來。魏軍人數眾多,加上寧隨此次出來帶的又不是江湖軍,因此一時之間落入了下風。
寧隨奮力廝殺,突然間斜刺裏衝出了一名小將,和寧隨鬥了起來。雙方打了二、三十個迴合,依然不分勝負。寧隨於是喝問:“對麵的,可敢報上名來?”那小將厲聲迴答說:“你爺爺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陳倉太守鄧忠是也!”說完,一槍向寧隨臉門刺了過去,好在寧隨身手敏捷,才及時躲閃了開來。寧隨不禁心想:“聽聞陳倉隻有不足千人,因此將軍才沒有放在心上,不料今日卻被其劫了糧草。”當下和鄧忠又鬥了兩、三個迴合。
正在這時,夏侯霸領兵趕了過來。鄧忠見糧草已被燒毀,目的已經達成;又見漢軍又來了援軍,於是急忙率軍撤退。寧隨見魏軍已經撤退,急忙撲滅餘火,清點糧草,發現足足損失了七八成糧草。不得已,隻好將剩下的糧草押迴營。寧隨見過了薑維,告訴了剛才發生的情況。薑維聽後,良久不語,隨後長長地歎了口氣說:“此次北伐又是徒勞無功了!”諸葛果見狀安慰說:“伯約,眼下不是歎氣的時候,我們剛剛攻克了河關、臨洮等地,俘虜了許多魏軍,多了許多人口,僅憑這點糧食顯然是不夠用的,得盡早安排撤退事宜才行。”寧隨看向諸葛果,見諸葛果依然是神色自若,麵無表情,不禁有些佩服地想:“諸葛道長果真厲害,感覺她好像無論什麽時候也不會感到慌亂似的。”這時,薑維又對夏侯霸問:“仲權,這個鄧忠究竟是什麽人,你可清楚?”夏侯霸迴答說:“這人我當然清楚。他正是我當初提醒將軍所注意的鄧艾之子。”薑維點了點頭說:“原來是他的兒子啊。僅憑一千人馬就敢深入險地劫糧,倒也勇氣可嘉。兒子都如此大膽,想來那鄧艾也是個厲害人物。”夏侯霸說:“好在有消息說鄧艾現在任兗州太守,暫時不會與我們有關係。”薑維點了點頭,隨後開始安排撤退事宜。
那瘦子見胖子兩倍於自己,擺明贏不了。於是向迷當直唿不公平,請求換人。迷當搖搖頭,拒絕了瘦子,並命人拿出大力神丸來給瘦子吃。瘦子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吃了下去。瘦子吃完後,頓時感覺全身充滿了力量。於是立刻上去和胖子幹架了起來。胖子看瘦子骨瘦如柴的,壓根沒放在心上。誰曾想沒過三個迴合便被瘦子給放倒了。
迷當見瘦子突然間就變得如此厲害,不禁大喜,對郤正說:“請貴使放心,我即刻出兵,與薑維共同夾擊魏軍。”郤正說:“如此就多謝大王了。”迷當於是盡起兩萬羌兵,殺向壅州。
與此同時,另一邊,張嶷率領著無當飛軍留下斷後。張嶷借著地利,以一當十。徐質率領著萬餘兵馬數次衝殺,皆不能前進一步。陳泰於是與王經商議說:“薑維如若是撤退的話,留下來斷後的兵馬應該是且戰且走才對。然而他們卻沒有這麽做,而是死守陣地,不讓我軍前進一步,想來是為了拖延我軍,好讓薑維轉戰其他地方。”王經說:“將軍說得在理,可是薑維會進攻哪裏?”陳泰說:“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薑維應該會繞道攻打襄武。要是襄武被切斷的話,就等於是切斷了魏國與隴西郡的聯係,其危害甚大,以薑維的智慧,必然是攻擊此處。”王經聽後說:“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們即刻迴師襄武。”陳泰卻說:“不急,如今我們已經慢了薑維一天,即使現在立刻迴師,隻怕薑維也已經攻下了襄武,在那裏設好埋伏等著我們了。”王經於是著急地說:“那我們到底該怎麽辦?”陳泰說:“以薑維的兵力,是不敢也不會分兵作戰的。所以他一定會等待羌兵到來再行動。相反的,我們卻可以分兵作戰。我已經派人去打探羌人的消息了,相信很快就會迴來。”正說著,就有探子迴報說羌王迷當響應薑維,起兵兩萬殺來。陳泰於是說:“事不宜遲,我和你兵分兩路:你率領大軍先滅這支斷後的漢軍,然而再北上襄武,負責牽製薑維,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我則領兩萬人馬負責擊退羌兵,隻要羌兵一退,薑維就孤掌難鳴,必然撤退,到時候王刺史你再趁勝追擊,定能大獲全勝。”王經大喜。接著陳泰便領兩萬兵馬,盡去輜重,輕裝出發,前去抵擋羌兵。
陳泰走後,王經立刻再次集結大軍,向張嶷發動了猛攻。張嶷率領的無當飛軍雖然個個驍勇善戰,怎奈終究敵我懸殊,但是盡管如此,張嶷還是堅持到了晚上才敗退了下來。徐質揮軍掩殺,追上了張嶷。張嶷無奈,隻得和徐質鬥了起來。徐質因為前些日子輸給了寧隨,憋了一肚子的氣正愁無處發泄,此刻了碰上了張嶷,所以就將一肚子的怨氣向張嶷發泄了出來。張嶷由於年前得了風濕病,一直沒有得到好轉,加上這幾天與魏軍交戰時皆是陰雨天氣,風濕更加嚴重,已經不能夠行走自如,必須依靠著拐杖才能站立行走。張嶷勉強騎著馬,和徐質交手不過一迴合,便被徐質斬於馬下,頭頸分離。剩下的無當飛軍見主帥慘死,無不四下逃竄。
徐質沒有盡興,繼續率軍追殺。突然間,兩邊山上一聲炮響,接著伏兵盡出,旌旗豎起,上書一個“柳”字——卻是柳隱安頓好了狄道百姓後前來接應張嶷,但因為兵少,便在這條必經之路上設下了疑兵之計,隻待魏軍到來,亮出伏兵,嚇唬一下前來追擊的魏軍就行了。果然徐質見到有伏兵,大驚失色,急忙撤退。柳隱於是趁機收攏殘兵,見沒有張嶷,便詢問張嶷的情況。有看見人迴答說張嶷死在了戰陣之中。柳隱大驚,不敢久留於此,一麵率軍撤迴了陽平關,一麵打探薑維和魏軍的消息,伺機而動。
徐質拿了張嶷的頭顱,迴來邀功,王經大喜說:“徐將軍,待戰事結束之後,我一定向陛下為你請賞。”徐質同喜說:“如此就多謝刺史了。”接著,王經便率大軍往襄武而來。
薑維早已得知消息,於是吩咐眾將依計行事。自領五千兵馬和寧隨前去搦戰。
王經早已探得消息,與徐質商議說:“薑維親自領兵而來,若不與其交戰,是怯戰也。”徐質說:“日前我斬首了一名漢將,如今正好用其頭顱來激怒對方,使其無暇細思。到時候刺史設下埋伏,我再假裝敗退,誘其前來,定能得勝。”王經大喜,決定依計行事。
當下徐質也領五千兵馬前來搦戰,正遇薑維和寧隨。徐質大喝說:“薑維,爾等屢次三番地犯我邊境,當真欺負我大魏無人嗎?”薑維說:“哼,此次你們派遣刺客刺殺了我國大司馬,我大漢上下無不慷慨悲憤,於是特意讓我率領義師前來討伐你們。你們要是知罪的話,早早下馬投降!”徐質冷笑地說:“哼,就憑你們。”說著,將腰間別著的包裹扔了出去,扔到了薑維麵前。緊接著一顆人頭滾落了出來,正是張嶷的人頭。薑維又驚又怒。徐質哈哈大笑說:“薑維,還不快下馬投降,否則你的下場就和這人頭一樣!”薑維再也忍不住,提槍來戰。徐質揮斧來迎。二人剛交手了兩個迴合,徐質就感覺力不從心,不禁心想:“薑維這家夥好生了得,雖然說是要詐敗逃走,但要真是交起手來的話,我也不是他的對手。”當下調轉馬頭,就要逃走。不料被薑維趕上攔住說:“哪裏走?”頓時將徐質攔了下來。徐質大驚,隻得繼續和薑維廝殺了起來。薑維使出全身本事,一個迴合便將徐質挑下了馬來,接著朝著徐質的喉嚨再補了一槍,徐質頓時命喪當場。薑維揮軍掩殺。
寧隨眼見情況不對,上前對薑維說:“將軍,這與說好的不一樣啊。”薑維迴頭對寧隨說:“事已至此,別無他法了。你即刻迴去喚出伏兵,都隨我一鼓作氣,殺將過去。”寧隨不得已,隻好迴去喚出伏兵。
薑維率領兵馬,一路殺將過去。突然間一聲炮響,左右兩邊突然出現魏軍伏兵,將薑維包圍了起來。薑維全無懼色,在魏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王經在遠遠地在山上望著,不禁有些佩服地說:“薑維果然十分厲害,陷入重圍之中依然毫無懼色。若是當初沒有被諸葛亮俘虜的話,隻怕現在早已是我國的一大棟梁了。”說話間,不見徐質,便問左右:“怎麽不見徐將軍?”左右有知道的迴答說:“刺史,據敗軍迴報,徐質將軍已經死於薑維的槍下了。”王經不禁吃了一驚。就在這時,前邊不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喊殺聲,漸漸逼近。王經見狀,連忙問是怎麽迴事。不一會兒,便有士兵前來報告說:“稟刺史,是漢軍援軍到了。”王經說:“不能讓他們救了薑維,立刻傳令下去,全軍出擊!”
當下雙方廝殺在了一起,各有勝負。薑維迴營後,頓時有些後悔自己的一時衝動,以至於錯失了殲敵良機。薑維無奈地召集了眾將,先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責怪自己不該一時衝動,以至於錯失了殲敵良機。接著又告訴了眾將張嶷死亡的消息。眾將聞言,無不吃驚,紛紛詢問是怎麽迴事。薑維搖搖頭說:“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總之是一名魏將將伯岐的腦袋拋了出來給我看,我因此失了態,以至於錯失了良機。”說罷,長長地歎了口氣。趙廣見狀,安慰薑維說:“將軍,張將軍此舉正是為國捐軀,我們應該振作起來,好好規劃下一步行動,好為張將軍報仇雪恨!”薑維點了點頭說:“嗯,我正有此意。”接著對眾將說:“各位,魏軍才剛剛抵達襄武,就與我等鬥了一場,各有損傷。今晚相信不會有所防備。我意今晚率軍劫營,殺他們個措手不及。”夏侯霸聽後立即說:“將軍,既然如此,某願作先鋒。”薑維點頭同意。
是夜時分,漢軍個個人銜枚馬裹蹄,往魏軍營地而去。一更時分,到了魏營門口,果然沒有多少防備。夏侯霸見狀,當先開路,衝了進去。隨後薑維等人也殺了進來。
王經此時正在睡夢時分,忽聽得喊聲四起,急忙起身,聽得有人劫營,衣服也顧不得穿,急忙出門提槍上馬。正待要走,忽然轉角處一人殺來,正是寧隨。王經見狀不妙,調轉馬頭就跑。寧隨見是王經,拍馬上前,直取王經。看著趕上,斜刺裏突然殺出一名魏將,正是魏平。魏平擋住了寧隨,王經於是趁機逃跑。魏平一杆長槍將寧隨連連逼退。寧隨不禁手心出汗,心想:“這家夥,好強。”此時的魏平根本沒有心思戰鬥,將寧隨逼退後也逃走了。
魏軍大敗了一陣,後退三十裏,重新安營。薑維得勝後,又轉而攻打就近縣城,先後攻破了河關、臨洮等地。這時,一名糧官前來報告說:“將軍,我們糧草隻能支撐三天了。”薑維聽後說:“我一個月前就往漢中催糧了,現在想來應該差不多要到了。”於是讓寧隨前往察看。不久後寧隨派人迴報說有魏軍正在劫糧,如今自己正和魏軍廝殺了起來。薑維分析說:“王經剛遭大敗,膽氣已寒,不敢輕易出兵。想來是地方軍團,人數應該不多。”於是就讓夏侯霸引一千軍士前去接應。
卻說寧隨率軍走了十餘裏路才碰上了運糧部隊,然而此時的運糧部隊正遭受魏軍攻打。寧隨大驚,一麵命人迴去報告,一麵率軍衝殺了過來。魏軍見有援兵到來,連忙放了一把火,燒了許多糧草。寧隨見狀,急忙一邊派人撲火,一邊和魏軍廝殺了起來。魏軍人數眾多,加上寧隨此次出來帶的又不是江湖軍,因此一時之間落入了下風。
寧隨奮力廝殺,突然間斜刺裏衝出了一名小將,和寧隨鬥了起來。雙方打了二、三十個迴合,依然不分勝負。寧隨於是喝問:“對麵的,可敢報上名來?”那小將厲聲迴答說:“你爺爺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陳倉太守鄧忠是也!”說完,一槍向寧隨臉門刺了過去,好在寧隨身手敏捷,才及時躲閃了開來。寧隨不禁心想:“聽聞陳倉隻有不足千人,因此將軍才沒有放在心上,不料今日卻被其劫了糧草。”當下和鄧忠又鬥了兩、三個迴合。
正在這時,夏侯霸領兵趕了過來。鄧忠見糧草已被燒毀,目的已經達成;又見漢軍又來了援軍,於是急忙率軍撤退。寧隨見魏軍已經撤退,急忙撲滅餘火,清點糧草,發現足足損失了七八成糧草。不得已,隻好將剩下的糧草押迴營。寧隨見過了薑維,告訴了剛才發生的情況。薑維聽後,良久不語,隨後長長地歎了口氣說:“此次北伐又是徒勞無功了!”諸葛果見狀安慰說:“伯約,眼下不是歎氣的時候,我們剛剛攻克了河關、臨洮等地,俘虜了許多魏軍,多了許多人口,僅憑這點糧食顯然是不夠用的,得盡早安排撤退事宜才行。”寧隨看向諸葛果,見諸葛果依然是神色自若,麵無表情,不禁有些佩服地想:“諸葛道長果真厲害,感覺她好像無論什麽時候也不會感到慌亂似的。”這時,薑維又對夏侯霸問:“仲權,這個鄧忠究竟是什麽人,你可清楚?”夏侯霸迴答說:“這人我當然清楚。他正是我當初提醒將軍所注意的鄧艾之子。”薑維點了點頭說:“原來是他的兒子啊。僅憑一千人馬就敢深入險地劫糧,倒也勇氣可嘉。兒子都如此大膽,想來那鄧艾也是個厲害人物。”夏侯霸說:“好在有消息說鄧艾現在任兗州太守,暫時不會與我們有關係。”薑維點了點頭,隨後開始安排撤退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