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寧隨按照原定計劃出了城,往漢中而去。
次日早上,來到了一個村莊。寧隨趕了一夜的路,便找了一戶人家請求借宿。那戶人家倒也心善,讓寧隨在這休息了一天。寧隨休息完後,拿出銀兩酬謝了這戶人家。接著繼續趕路。
寧隨剛出到村子門口,一輛馬車在不遠處緩緩駛來。寧隨望了望,不禁十分驚喜。原來馬上駕車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留拜。
寧隨上前打了聲招唿。留拜看見寧隨,也十分開心,並拉開了車簾。車簾之內坐著呂香。寧隨一看便知道他們二人應該已經和好了。
呂香看見是寧隨,先是打了聲招唿,又問寧隨去做什麽。寧隨迴答說:“有事要到漢中走一遭。”留拜聽後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我們剛好也要迴定軍山莊,正好一道走吧。”寧隨心想:“也好,一路走起碼有個照應。”說:“既然如此,那就多謝了。”留拜接著問:“對了,寧兄弟你是剛從那個村子出來的是吧。”寧隨迴答說:“沒錯,我走了許久的夜路,才找到了這個村子,就在這裏找了戶人家歇息了一下,歇息完了以後就碰到了你們。”留拜聽後,略微抱歉地說:“對不住了,寧兄弟,可能還要再麻煩你在這個村子裏再住上一晚。實不相瞞,我夫婦二人本想在狄道城裏邊休息的,可是看到狄道城隻進不出的,便繞過了狄道城,趕了一天的路才來到了這裏,想在這個村子裏歇息一晚,隻好辛苦寧兄弟你再待一晚上了。”寧隨說:“沒關係,理解。”
當下留拜駕著馬車來到了一戶人家門前,請求在這戶人家家裏借宿一晚。好在這戶人家也答應了。隻是這戶人家狹小,隻有一張床。不過寧隨幾人都是習武之人,睡在地板上也不礙事。然而,寧隨睡了一天了,現在無論如何也睡不著,於是便出門走走。
寧隨出門走了一圈迴來,竟碰到了留拜。原來是留拜偶然醒來,見寧隨不在,便想出門尋找,誰知剛出了門,寧隨就已經迴來了。
留拜見到寧隨,上前問寧隨去哪了。寧隨迴答說睡不著,於是隨便走走。留拜聽後便放心了下來。
這時,寧隨突發奇想,對留拜問:“對了,留莊主,我還沒聽你說呢,你是怎麽把夫人追迴來的。”留拜頓時臉一紅,扭扭捏捏地說:“這個嘛,這個……”望著寧隨笑了笑,顯然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寧隨心領神會,也笑了笑說:“留莊主不好意思說的話就不說了。我知道的,都是男人嘛。”
這時,一個聲音笑著說:“有什麽不好意思說的,你不說我來說。”寧隨和留拜尋聲望去,卻是呂香。原來,寧隨起床的時候所發出的動靜早就將呂香給吵醒了。呂香見是寧隨外出,也不便去管,於是繼續睡了下去。剛準備睡著時,留拜起床的動靜又吵醒了呂香。呂香於是跟著出門,然後偷聽到了他們剛才的對話。
寧隨對留拜追迴呂香的事情也有些好奇,於是請求呂香將事情說一下。留拜見狀,急忙攔在他們二人中間,對呂香說:“夫人啊,求你了,給我留點麵子唄。”呂香假裝生氣地說:“哼,前幾天你是怎麽答應我的,這麽快就忘了嗎?”留拜連連搖手說:“沒忘,我沒忘記,隻是……這個……我……”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寧隨見這氣氛有些微妙,也不想留拜難堪。雖然寧隨對他們的事情感到有些好奇,但是看到留拜這窘迫的樣子,顯然是為了追迴呂香,什麽麵子也不管了。於是裝作不感興趣的樣子說:“算了算了,我隻是隨便說說罷了,不用這麽當真的。”又打了個哈欠說:“好困啊,我先迴去睡覺了。”接著寧隨趕緊走進屋子裏邊,倒頭就睡。雖然睡不著,但是也隻能閉著眼一動也不敢動。畢竟這是寧隨想到的唯一能化解這微妙氣氛的辦法。寧隨不禁心想:“有夫人可真是麻煩,還是一個人好。”
第二天醒來後,寧隨三人謝過了這戶人家後就出發迴漢中去了。寧隨和留拜一起坐在馬車前頭,呂香則坐在馬車裏邊。一路上,寧隨也不敢說話,隻是扭頭看向一邊的風景。留拜見寧隨不跟自己搭話,自己也不便說話,隻是驅趕著馬車。呂香也沒有拉開車簾和二人說話。
就這樣一路無話,來到了陽平關。
陽平關守將盧遜見是寧隨,於是開關放入。寧隨和留拜夫婦進入了陽平關後,便各自拜別離開了。
寧隨一路來到了漢中,見過了薑維,諸葛果正好也在一旁。寧隨訴說前事,並將壅、涼地區現階段的守備情況地圖遞給了薑維。薑維看後大喜說:“和我上次猜測的差不多。有了這張地圖,這次一定可以成功。”諸葛果也說:“不僅如此,洛陽那邊也傳來了消息,魏偽帝曹芳不滿意司馬師的專政,企圖殺死司馬師,不料機密泄露,被司馬師所廢,如今另立了曹髦為偽帝。”薑維點頭問:“曹髦何許人也?”諸葛果迴答說:“據說是曹丕的孫子,東海王曹霖的兒子,隻有十三、四歲。”薑維聽後說:“立此孺子為帝,其心可知。如今魏國朝局動蕩,正好是我們北伐的時機。”諸葛果點頭說:“沒錯。隻是東吳那邊,諸葛恪新遭慘敗,性情大變,倒行逆施,民心漸失。再加上東吳朝中大臣大多對其懼怕。於是以孫峻為首發動了政變,將諸葛恪殺死。東吳那邊同樣朝局動蕩,估計是不能出兵相助了。”寧隨在一旁聽後心想:“不愧是出家之人,麵對自己表兄的死也能夠如此淡定。”薑維這時說:“也不盡然,魏國眼下朝局動蕩,司馬師為了穩住朝局,必定大軍鎮守洛陽不敢輕易離開,若是調動東南守軍的話,又會顧慮東吳方麵。盡管東吳方麵也同樣經曆了政變,但與司馬師卻是有所不同。司馬師所行之事乃是僭越之舉,上不合天意,下不順民心;東吳那邊發生政變雖不合時宜,卻完全是因為諸葛恪他自己作繭自縛所引來的後果。因此東吳朝局盡管有所動蕩,卻未傷及根本,其動蕩程度也遠比魏國來的小。我推測,不出一年,東吳必然能夠穩定局勢,而魏國那邊若是沒有個兩、三年經營,局勢難以穩定。到時候,東吳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定出兵北伐,那時就能與我兩麵夾擊魏國了。”寧隨聽後,不禁佩服地說:“薑將軍真是思慮深遠。”薑維又說:“時不我待,立刻出兵,直取狄道城,奪下狄道城後,再積累物資,等待東吳出兵。東吳出兵後,再以狄道城為根據,進攻洮西,進而蠶食壅、涼。”於是,薑維集結了五萬兵力,準備開始北伐。這也是薑維沒有了費禕的節製後,第一次統領數萬兵力進行北伐。
這期間,寧隨抓緊時間來到漢中,找到了之前幫忙讓打造鐵爪的那名鐵匠。寧隨直接開門見山地問:“怎麽樣,鐵爪打造好了沒有?”鐵匠迴答說:“軍爺,早就為你準備好了。”說完,進入了屋裏。過不多時,就拿著一個盒子走了出來,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說:“軍爺請看。”說完,打開盒子,隻見一副閃閃發光地鐵爪赫然映入眼簾。寧隨大喜,裝好了鐵爪後,便試著揮舞了起來,果然十分輕巧靈活。揮舞了一會兒,寧隨便停了下來。這時,正好有一片枯葉從寧隨麵前飄落,寧隨突發奇想,將鐵爪朝上,徑直不動,等枯葉自行落到鐵爪上。不一會兒,樹葉落到了鐵爪上,竟自行分成了兩半。寧隨更喜,連聲叫好。於是交了錢給鐵匠,便離開了。
第二天,薑維開始了又一次的北伐。薑維命寧隨快馬加鞭,先行一步到達狄道城,通知李簡和柳隱,叫他們盡快做好準備。
寧隨不敢怠慢,快馬加鞭地就來到了狄道城,見過了李簡和柳隱。李簡聽聞薑維已經率軍接應,不禁大喜說:“我即刻命人打掃街道,歡迎貴軍。”柳隱卻阻止說:“不成,若是如此,消息走漏,離此最近的魏軍必來攻打,加上狄道城內大多魏軍必不會輕易投降,到時必然響應,若是如此,一切都完了。”李簡連連點頭問:“對對對,我一時高興,竟思慮不周,實在慚愧。眼下該如何是好?”寧隨說:“眼下暫且按兵不動,假裝做迎敵準備,待薑將軍兵馬接近狄道城時再命人出城歡迎,到時候城內魏軍縱然不想投降,也是為勢所迫。”柳隱點頭說:“此計最好。”李簡也說:“我即刻去準備。”寧隨說:“最好派遣親信之人借著打探薑將軍軍隊的名義與薑將軍約定起事,這樣就能夠神不知,鬼不覺了。”李簡大喜,即刻安排了下去,命陳偉去辦理此事。
卻說壅州刺史換成了王經。王經,字彥緯,冀州清河郡人,曹魏大臣。得知了漢軍入境後,一麵命人飛報陳泰以及洛陽,一麵召集眾將商議禦敵之策。討蜀將軍徐質說:“漢軍此來,就其前進方向來看,目標正是狄道城。狄道城糧草物資極多,若是被漢軍捷足先登,於我軍不利。刺史可率大軍進屯洮西,與狄道城互為策應。”王經點頭同意說:“事不宜遲,徐將軍可先率一萬兵馬當先開路,我隨後接應。”徐質領命去了。
洛陽那邊,司馬師收到了漢軍入境的情報後,由於剛剛另立新帝,自然不敢擅自離開洛陽,以防萬一有變。於是隻得允許壅、涼各地區守軍便宜行事。
卻說陳偉假借打探之名,見到了薑維,說出了自己的身份。薑維於是叫陳偉迴去告訴寧隨他們,讓他們見機行事。陳偉領命,迴到狄道城,告知了李簡幾人。寧隨得知後說:“可以了,開始行動吧。”李簡聽令,於是召集眾將到大堂上議事。寧隨和柳隱也一同前往。
大堂上,李簡先是假裝問:“各位,據探子迴報,薑維率領五萬大軍北伐,離此不過二十餘裏,各位可有什麽辦法?”一名副將迴答說:“狄道城城牆堅固,糧草眾多,不如堅守待援。”李簡卻搖了搖頭說:“不然,往者薑維隻是率領萬餘兵馬就在南安附近將郭淮將軍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其更是率領五萬兵馬攻我狄道城,我狄道城雖然城牆堅固,糧草眾多,但是兵微將寡,難以抵擋,不如投降換取一線生機。”那名副將聽後,大聲反對說:“萬萬不可,我等深受大魏皇恩,怎麽臨陣之際投降敵人,此舉萬萬不可。”李簡“哼”了一聲說:“那敢問你有退敵之計否,漢軍離此不過二十餘裏,且人數約有五萬,我們隻有兩千餘人,如何抵擋,再加上王刺史那邊也沒有來救援的消息,不如趁早投降了。”那名副將見狀,急忙衝上前去指著李簡說:“李簡!我算是看明白你了,你就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接著拔出長劍就要刺向李簡。寧隨見狀,急忙飛出,裝上鐵爪,先是一腳踩住了那副將的長劍。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刺向了那副將的胸口,那副將頓時一命嗚唿了。
寧隨殺了那副將後,厲聲對眾人喝問:“還有誰有異議嗎?”大堂上一片寂靜,沒有人再出聲反對。李簡見狀說:“既然各位都同意歸降,那就各自下去好好準備,歡迎漢軍吧。”
李簡迴到後堂,和寧隨、柳隱商議。柳隱說:“今日我在大堂上觀察,這些人都是為勢所迫,不是真降,需得做好防備。”寧隨卻說:“無妨,隻要命人好好把守各處城門,不放一人出去,他們縱有天大本事,也無可奈何。”柳隱點頭說:“北門和西門都通往洮西,洮西守將魏平素有智謀,且駐紮有五千兵馬在那,需得好好提防。不能讓這裏的人出去通風報信。寧兄弟,我和你各守一門,你守北門,我守西門,如何?”寧隨立即點頭答應。
次日早上,來到了一個村莊。寧隨趕了一夜的路,便找了一戶人家請求借宿。那戶人家倒也心善,讓寧隨在這休息了一天。寧隨休息完後,拿出銀兩酬謝了這戶人家。接著繼續趕路。
寧隨剛出到村子門口,一輛馬車在不遠處緩緩駛來。寧隨望了望,不禁十分驚喜。原來馬上駕車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留拜。
寧隨上前打了聲招唿。留拜看見寧隨,也十分開心,並拉開了車簾。車簾之內坐著呂香。寧隨一看便知道他們二人應該已經和好了。
呂香看見是寧隨,先是打了聲招唿,又問寧隨去做什麽。寧隨迴答說:“有事要到漢中走一遭。”留拜聽後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我們剛好也要迴定軍山莊,正好一道走吧。”寧隨心想:“也好,一路走起碼有個照應。”說:“既然如此,那就多謝了。”留拜接著問:“對了,寧兄弟你是剛從那個村子出來的是吧。”寧隨迴答說:“沒錯,我走了許久的夜路,才找到了這個村子,就在這裏找了戶人家歇息了一下,歇息完了以後就碰到了你們。”留拜聽後,略微抱歉地說:“對不住了,寧兄弟,可能還要再麻煩你在這個村子裏再住上一晚。實不相瞞,我夫婦二人本想在狄道城裏邊休息的,可是看到狄道城隻進不出的,便繞過了狄道城,趕了一天的路才來到了這裏,想在這個村子裏歇息一晚,隻好辛苦寧兄弟你再待一晚上了。”寧隨說:“沒關係,理解。”
當下留拜駕著馬車來到了一戶人家門前,請求在這戶人家家裏借宿一晚。好在這戶人家也答應了。隻是這戶人家狹小,隻有一張床。不過寧隨幾人都是習武之人,睡在地板上也不礙事。然而,寧隨睡了一天了,現在無論如何也睡不著,於是便出門走走。
寧隨出門走了一圈迴來,竟碰到了留拜。原來是留拜偶然醒來,見寧隨不在,便想出門尋找,誰知剛出了門,寧隨就已經迴來了。
留拜見到寧隨,上前問寧隨去哪了。寧隨迴答說睡不著,於是隨便走走。留拜聽後便放心了下來。
這時,寧隨突發奇想,對留拜問:“對了,留莊主,我還沒聽你說呢,你是怎麽把夫人追迴來的。”留拜頓時臉一紅,扭扭捏捏地說:“這個嘛,這個……”望著寧隨笑了笑,顯然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寧隨心領神會,也笑了笑說:“留莊主不好意思說的話就不說了。我知道的,都是男人嘛。”
這時,一個聲音笑著說:“有什麽不好意思說的,你不說我來說。”寧隨和留拜尋聲望去,卻是呂香。原來,寧隨起床的時候所發出的動靜早就將呂香給吵醒了。呂香見是寧隨外出,也不便去管,於是繼續睡了下去。剛準備睡著時,留拜起床的動靜又吵醒了呂香。呂香於是跟著出門,然後偷聽到了他們剛才的對話。
寧隨對留拜追迴呂香的事情也有些好奇,於是請求呂香將事情說一下。留拜見狀,急忙攔在他們二人中間,對呂香說:“夫人啊,求你了,給我留點麵子唄。”呂香假裝生氣地說:“哼,前幾天你是怎麽答應我的,這麽快就忘了嗎?”留拜連連搖手說:“沒忘,我沒忘記,隻是……這個……我……”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寧隨見這氣氛有些微妙,也不想留拜難堪。雖然寧隨對他們的事情感到有些好奇,但是看到留拜這窘迫的樣子,顯然是為了追迴呂香,什麽麵子也不管了。於是裝作不感興趣的樣子說:“算了算了,我隻是隨便說說罷了,不用這麽當真的。”又打了個哈欠說:“好困啊,我先迴去睡覺了。”接著寧隨趕緊走進屋子裏邊,倒頭就睡。雖然睡不著,但是也隻能閉著眼一動也不敢動。畢竟這是寧隨想到的唯一能化解這微妙氣氛的辦法。寧隨不禁心想:“有夫人可真是麻煩,還是一個人好。”
第二天醒來後,寧隨三人謝過了這戶人家後就出發迴漢中去了。寧隨和留拜一起坐在馬車前頭,呂香則坐在馬車裏邊。一路上,寧隨也不敢說話,隻是扭頭看向一邊的風景。留拜見寧隨不跟自己搭話,自己也不便說話,隻是驅趕著馬車。呂香也沒有拉開車簾和二人說話。
就這樣一路無話,來到了陽平關。
陽平關守將盧遜見是寧隨,於是開關放入。寧隨和留拜夫婦進入了陽平關後,便各自拜別離開了。
寧隨一路來到了漢中,見過了薑維,諸葛果正好也在一旁。寧隨訴說前事,並將壅、涼地區現階段的守備情況地圖遞給了薑維。薑維看後大喜說:“和我上次猜測的差不多。有了這張地圖,這次一定可以成功。”諸葛果也說:“不僅如此,洛陽那邊也傳來了消息,魏偽帝曹芳不滿意司馬師的專政,企圖殺死司馬師,不料機密泄露,被司馬師所廢,如今另立了曹髦為偽帝。”薑維點頭問:“曹髦何許人也?”諸葛果迴答說:“據說是曹丕的孫子,東海王曹霖的兒子,隻有十三、四歲。”薑維聽後說:“立此孺子為帝,其心可知。如今魏國朝局動蕩,正好是我們北伐的時機。”諸葛果點頭說:“沒錯。隻是東吳那邊,諸葛恪新遭慘敗,性情大變,倒行逆施,民心漸失。再加上東吳朝中大臣大多對其懼怕。於是以孫峻為首發動了政變,將諸葛恪殺死。東吳那邊同樣朝局動蕩,估計是不能出兵相助了。”寧隨在一旁聽後心想:“不愧是出家之人,麵對自己表兄的死也能夠如此淡定。”薑維這時說:“也不盡然,魏國眼下朝局動蕩,司馬師為了穩住朝局,必定大軍鎮守洛陽不敢輕易離開,若是調動東南守軍的話,又會顧慮東吳方麵。盡管東吳方麵也同樣經曆了政變,但與司馬師卻是有所不同。司馬師所行之事乃是僭越之舉,上不合天意,下不順民心;東吳那邊發生政變雖不合時宜,卻完全是因為諸葛恪他自己作繭自縛所引來的後果。因此東吳朝局盡管有所動蕩,卻未傷及根本,其動蕩程度也遠比魏國來的小。我推測,不出一年,東吳必然能夠穩定局勢,而魏國那邊若是沒有個兩、三年經營,局勢難以穩定。到時候,東吳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定出兵北伐,那時就能與我兩麵夾擊魏國了。”寧隨聽後,不禁佩服地說:“薑將軍真是思慮深遠。”薑維又說:“時不我待,立刻出兵,直取狄道城,奪下狄道城後,再積累物資,等待東吳出兵。東吳出兵後,再以狄道城為根據,進攻洮西,進而蠶食壅、涼。”於是,薑維集結了五萬兵力,準備開始北伐。這也是薑維沒有了費禕的節製後,第一次統領數萬兵力進行北伐。
這期間,寧隨抓緊時間來到漢中,找到了之前幫忙讓打造鐵爪的那名鐵匠。寧隨直接開門見山地問:“怎麽樣,鐵爪打造好了沒有?”鐵匠迴答說:“軍爺,早就為你準備好了。”說完,進入了屋裏。過不多時,就拿著一個盒子走了出來,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說:“軍爺請看。”說完,打開盒子,隻見一副閃閃發光地鐵爪赫然映入眼簾。寧隨大喜,裝好了鐵爪後,便試著揮舞了起來,果然十分輕巧靈活。揮舞了一會兒,寧隨便停了下來。這時,正好有一片枯葉從寧隨麵前飄落,寧隨突發奇想,將鐵爪朝上,徑直不動,等枯葉自行落到鐵爪上。不一會兒,樹葉落到了鐵爪上,竟自行分成了兩半。寧隨更喜,連聲叫好。於是交了錢給鐵匠,便離開了。
第二天,薑維開始了又一次的北伐。薑維命寧隨快馬加鞭,先行一步到達狄道城,通知李簡和柳隱,叫他們盡快做好準備。
寧隨不敢怠慢,快馬加鞭地就來到了狄道城,見過了李簡和柳隱。李簡聽聞薑維已經率軍接應,不禁大喜說:“我即刻命人打掃街道,歡迎貴軍。”柳隱卻阻止說:“不成,若是如此,消息走漏,離此最近的魏軍必來攻打,加上狄道城內大多魏軍必不會輕易投降,到時必然響應,若是如此,一切都完了。”李簡連連點頭問:“對對對,我一時高興,竟思慮不周,實在慚愧。眼下該如何是好?”寧隨說:“眼下暫且按兵不動,假裝做迎敵準備,待薑將軍兵馬接近狄道城時再命人出城歡迎,到時候城內魏軍縱然不想投降,也是為勢所迫。”柳隱點頭說:“此計最好。”李簡也說:“我即刻去準備。”寧隨說:“最好派遣親信之人借著打探薑將軍軍隊的名義與薑將軍約定起事,這樣就能夠神不知,鬼不覺了。”李簡大喜,即刻安排了下去,命陳偉去辦理此事。
卻說壅州刺史換成了王經。王經,字彥緯,冀州清河郡人,曹魏大臣。得知了漢軍入境後,一麵命人飛報陳泰以及洛陽,一麵召集眾將商議禦敵之策。討蜀將軍徐質說:“漢軍此來,就其前進方向來看,目標正是狄道城。狄道城糧草物資極多,若是被漢軍捷足先登,於我軍不利。刺史可率大軍進屯洮西,與狄道城互為策應。”王經點頭同意說:“事不宜遲,徐將軍可先率一萬兵馬當先開路,我隨後接應。”徐質領命去了。
洛陽那邊,司馬師收到了漢軍入境的情報後,由於剛剛另立新帝,自然不敢擅自離開洛陽,以防萬一有變。於是隻得允許壅、涼各地區守軍便宜行事。
卻說陳偉假借打探之名,見到了薑維,說出了自己的身份。薑維於是叫陳偉迴去告訴寧隨他們,讓他們見機行事。陳偉領命,迴到狄道城,告知了李簡幾人。寧隨得知後說:“可以了,開始行動吧。”李簡聽令,於是召集眾將到大堂上議事。寧隨和柳隱也一同前往。
大堂上,李簡先是假裝問:“各位,據探子迴報,薑維率領五萬大軍北伐,離此不過二十餘裏,各位可有什麽辦法?”一名副將迴答說:“狄道城城牆堅固,糧草眾多,不如堅守待援。”李簡卻搖了搖頭說:“不然,往者薑維隻是率領萬餘兵馬就在南安附近將郭淮將軍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其更是率領五萬兵馬攻我狄道城,我狄道城雖然城牆堅固,糧草眾多,但是兵微將寡,難以抵擋,不如投降換取一線生機。”那名副將聽後,大聲反對說:“萬萬不可,我等深受大魏皇恩,怎麽臨陣之際投降敵人,此舉萬萬不可。”李簡“哼”了一聲說:“那敢問你有退敵之計否,漢軍離此不過二十餘裏,且人數約有五萬,我們隻有兩千餘人,如何抵擋,再加上王刺史那邊也沒有來救援的消息,不如趁早投降了。”那名副將見狀,急忙衝上前去指著李簡說:“李簡!我算是看明白你了,你就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接著拔出長劍就要刺向李簡。寧隨見狀,急忙飛出,裝上鐵爪,先是一腳踩住了那副將的長劍。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刺向了那副將的胸口,那副將頓時一命嗚唿了。
寧隨殺了那副將後,厲聲對眾人喝問:“還有誰有異議嗎?”大堂上一片寂靜,沒有人再出聲反對。李簡見狀說:“既然各位都同意歸降,那就各自下去好好準備,歡迎漢軍吧。”
李簡迴到後堂,和寧隨、柳隱商議。柳隱說:“今日我在大堂上觀察,這些人都是為勢所迫,不是真降,需得做好防備。”寧隨卻說:“無妨,隻要命人好好把守各處城門,不放一人出去,他們縱有天大本事,也無可奈何。”柳隱點頭說:“北門和西門都通往洮西,洮西守將魏平素有智謀,且駐紮有五千兵馬在那,需得好好提防。不能讓這裏的人出去通風報信。寧兄弟,我和你各守一門,你守北門,我守西門,如何?”寧隨立即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