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掛著好幾把武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把鐵胎弓。鐵匠站在一旁解釋:這是取代木製弓而產生的,在弓背鑲入鐵條,增加了射程和威力,也被稱為“鐵脊弓”。寧隨點了點頭說:“不錯是不錯,可惜遠程作戰不適合我。”於是看向了下一個武器。
下一把武器是梨花開山斧。鐵匠又介紹了起來:斧號稱“百兵之武”,是殺傷力十足的重武器。寧隨聽後,上前拿了起來,耍了一下,對鐵匠說:“有些重,有輕一點的沒?”鐵匠連忙說:“有的,有的。”於是帶著寧隨卡看向了下一把武器。
再下一把武器是魚腸劍。寧隨看後說:“我知道,太史公《史記》裏邊提到過‘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鐵匠讚歎說:“客官懂得可真多啊!”寧隨謙虛地說:“不敢當,不敢當——不過這把劍太小了,不適合戰場殺敵,下一把。”鐵匠聽後問:“客官原來是當兵的嗎?”寧隨點了點頭。鐵匠見狀,連忙改了稱唿,帶著寧隨又看向了下一把武器。
寧隨連續看完了後麵的武器,都是不太滿意,覺得用不慣手。鐵匠見狀說:“軍爺,要不你說一個出來吧。”寧隨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對鐵匠說:“這樣好了,你幫我打造出一副鐵爪,能戴在手上的。”鐵匠立馬表示沒問題。寧隨問:“需要多長時間?”鐵匠迴答說:“過個三、四天就能打造好了。”寧隨搖了搖頭說:“太慢了,最遲兩天,兩天後我過來拿。”鐵匠隻好表示沒問題。寧隨又問了價格。鐵匠告訴了寧隨價格。寧隨於是隨手扔出一個錢袋來,對鐵匠說:“這些是定金,兩天後我過來檢驗,要是打造得好的話,就把剩下的錢也給你。”說完,就先行離開了。
寧隨迴到了軍營後,薑維就召集了眾將升帳議事。原來是曹魏的狄道長李簡致密信於薑維請降。薑維於是就召集眾將商議。
寧隨入營之後,發現諸葛果也在。寧隨沒有多想,迅速入列。薑維見眾將到齊,於是開口說:“各位,有魏狄道長李簡致密信於我,請求投降,希望我率兵接應。各位對此事有何看法?”柳隱率先迴答說:“將軍,我認為這是敵人的詐降之計,其目的是想要引誘我軍出兵,他好設下埋伏,以逸待勞。”柳隱說完,趙廣接著說:“將軍,休然說的十分有道理,我認為此事絕不可相信。”趙統也說:“我也讚成休然的觀點。”薑維看向夏侯霸,問:“仲權在魏之時可認識李簡?”夏侯霸歎口氣說:“慚愧,我在魏之時雖知道李簡此人,卻與他並沒有什麽深交。”薑維聽後,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這時,蕩寇將軍,關內侯張嶷發話說:“咳咳。將軍,咳咳,我倒認為這是個機會。咳咳。其一,倘若李簡是真降,而我們卻拒絕了他,那以後誰還會棄暗投明,歸降我大漢;其二,縱使李簡是假投降,我們也要大張旗鼓的去歡迎他,好讓在魏國想要投降我們卻遲疑不決的人看到我們的誠心。咳咳”薑維聽後問:“伯岐可是生病了?”伯岐是張嶷的字。張嶷迴答說:“咳咳。將軍,咳咳,一點小病而已,不礙事的。咳咳。”薑維說:“那就好生休養,千萬不要勉強。”張嶷迴答說:“放心吧,將軍,末將自有分寸。”這時,諸葛果說:“伯岐此言有理,隻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搞清楚李簡到底是真降還是假降。”薑維聽後讚同說:“嗯,我也是如此想法。眼下我需要有人前往狄道城去探聽消息,不知道你們誰人願意前往。”寧隨和柳隱都立刻毛遂自薦地表示願意前往。薑維說:“嗯,你們二人前去最為合適。我即刻修書一封,命你們二人潛入狄道城,若是李簡有意向我們投降,就把書信交給他;若李簡是假意投降,你們也要將他的意圖給打探出來。”說完,修書一封,讓寧隨和柳隱打扮成普通客商,前往了狄道城去探聽消息。
出發之前,寧隨特意來到鐵匠鋪,詢問鐵爪打造得怎麽樣。鐵匠為難地說:“軍爺,你這不是為難我嗎,現在才過了多長時間?”寧隨說:“我知道,隻是我有要事要出去一趟,這鐵爪可能要過段日子才能拿了。”鐵匠聽後連連點頭說:“放心好了,軍爺,在你迴來之前我一定會打造好並妥善保管的。”寧隨點頭說:“那就好。”於是又急忙前去和柳隱會合。
寧隨和柳隱來到了狄道城,卻發現狄道城是隻進不出。有許多過往客商就這樣被困在了狄道城。問起原因,卻說是打探到了蜀漢集結重兵在漢中,為了防備蜀漢細作打探消息,便下令所有的過往人員隻進不出。
寧隨和柳隱打探到了這些消息,便偷偷來到一個角落商量。柳隱問:“此事你怎麽看?”寧隨想了想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為了防備我大漢打探消息,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會多此一舉,寫信向我們歸降了。畢竟這樣會令我們起疑。因此我覺得是第二種可能,就是為了防止消息走漏,以免歸降失敗。”柳隱點了點頭說:“嗯,我跟你想得一樣。”寧隨又說:“話雖如此,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潛入到他府裏,看看能不能偷聽到他是怎麽打算的?”柳隱同意說:“嗯,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出發吧。”
寧隨和柳隱偷偷地潛入到李簡府裏。二人分頭行動,柳隱負責西邊;寧隨負責東北。寧隨尋找了一會兒,便在大廳上發現了李簡。隻見李簡在大廳上走來走去,坐立不安,看起來十分地焦急。旁邊站著一名副將。寧隨見狀趴在了屋頂上,俯身傾聽了起來。
李簡走了沒幾步,轉身對副將說:“你去看看,看看迴信到了沒有。”副將領命,下去了。沒過多久,副將又迴來說:“將軍,漢朝那邊還是沒有消息傳來。”李簡聽後,不禁歎口氣說:“這可如何是好啊,若是再這麽隻進不出,狄道城遲早會擠破了人。若是被郭刺史知道了,遲早小命不保。”副將安慰說:“將軍,不必如此擔憂,末將以為蜀漢必會接納我們的。”寧隨趴在屋頂上心想:“看來李簡投降是真的了。”又聽得李簡在下邊問:“哦,你何以見得呢?”那副將迴答說:“狄道城對大魏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即使損失掉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但是對蜀漢來說可就不一樣了。末將聽說蜀漢如今已經集結了重兵駐紮在漢中,隨時準備北伐,隻是一直找不到時機,所以耽擱不前。而將軍這一歸降,對蜀漢來說正好是一個切入口,因此無論如何他們都會出兵的。”寧隨在屋頂上聽那副將的話,不禁佩服地想:“這家夥可真有遠見。”李簡也說:“不錯,你說得有理。”過了一會兒,李簡又對那副將說:“你即刻傳令下去,叫他們務必要打聽漢軍的動向,一有消息,立刻匯報。當然,不能告訴他們目的,明白嗎?”副將領命,下去準備了。李簡則在大廳內來迴踱步,顯得有些彷徨。
寧隨見李簡是真的打算投降,於是找到了柳隱,告知了此事。柳隱說:“他既然是真的打算投降,那麽此事就需要謹慎籌劃一下,不能像以前孟子度那樣子。”寧隨一愣,問:“孟子度是誰?”柳隱說:“哦,對了,你不知道這件事情也難怪,畢竟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柳隱告訴寧隨,孟子度名達,乃是先帝時期幫助先帝入蜀的大功臣。後來因不滿被先帝派去鎮守上庸而心生怨恨。以至於再後來荊州失守,關侯派人求救時,竟然拒絕出兵救援。之後害怕先帝的責備而率領部曲投降了曹魏。不過後來幡然悔悟,又向丞相致書請降。丞相對此十分看重,並囑咐他要慎重行事。不料孟達並沒有在意丞相的話,結果導致計劃泄露,被司馬懿率軍將其斬首。
柳隱接著說:“若是孟達先前能夠謹慎籌劃的話,隻怕上庸三郡早歸我大漢所有了。因此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這一次當要謹慎籌劃,不能再次重蹈覆轍了。”寧隨點了點頭,又問:“那我們現在要怎麽做?”柳隱說:“既然李簡是真的投降,那就先把將軍的書信交給他吧。”於是和寧隨偷偷地來到大廳上,見李簡還在,於是便走了出來和李簡見麵。
李簡見到他二人,大吃一驚,問:“你們是什麽人?”柳隱迴答說:“切莫聲張,我們是大漢派來的。”李簡聽聞,大喜,立刻出廳觀察四周,確保無人後關上了門。然後問:“你們將軍是怎麽說的?”柳隱迴答說:“這裏有我們將軍寫的一封書信,你可以看一下。”拿出書信,遞給了李簡。李簡接過書信一看,上麵大意寫著是歡迎李簡棄暗投明,歸降大漢,允若投漢後封其為關內侯,驃騎將軍領司州左太守;並一再申明歸降之事應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切莫走漏消息,一切具體事宜,可以與送信的兩位商議。
李簡看完書信後,又問:“你們將軍打算什麽時候出兵接應?”柳隱迴答說:“我們將軍不日將會再次進行北伐,到時候你們出城迎接就是了。”李簡表示明白。寧隨又問:“對了,李將軍可知道壅、涼地區換防後的守備情況?”李簡聽了,立刻明白,對寧隨二人說:“知道,二位且跟我來。”
寧隨和柳隱跟著李簡來到了書房。隻見李簡從中翻找,不多時就找出了一幅圖來。李簡將圖放到桌子上展開來說:“這張圖上所標記的就是壅、涼地區的守備情況,在哪裏守備,有多少軍馬,多少糧草,在下都一一標注了起來。就是等著能夠在這一天作為進獻之禮,以此來表明我的真心。”寧隨說:“很好,有了這張圖,這次北伐定能成功。”柳隱也說:“李將軍,這次北伐成功的話,你當記首功。”李簡一聽,連忙跪下拜謝。寧隨一把將李簡拉了起來,突然好奇地問:“對了,我還沒問李將軍,為何要歸降我大漢?”柳隱見狀,連忙嗬斥寧隨別亂說話。李簡卻說:“沒事,我若是不說出原因來,隻怕你們多多少少都還是會起疑的。”於是說起了原因。
原來,李簡與郭淮數有不和。郭淮當上刺史後,更是借故對李簡進行了打壓,將李簡貶為了狄道長。近來,郭淮又因為戰功被加封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一如既往。李簡對其又恨又怕,加上曾經又有一段時間與曹爽有所勾結,雖不曾被問罪,但總歸是內心不安,於是便向薑維投降,請求薑維出兵接應。
寧隨聽後,又相信了李簡一些,對柳隱說:“柳將軍,我將這幅地圖拿迴去獻給將軍,你就留在這裏協助起義如何?”柳隱說:“我也正有此意,”轉頭看向李簡,“李將軍以為此事如何?”李簡自然不可能不同意,連忙說:“甚好,甚好,有柳將軍相助,何愁歸降不成?”這時,寧隨又對李簡說:“李將軍,你這狄道城有多少兵馬?”李簡如實迴答說:“約有兩千人。”寧隨又問:“能掌管的有多少人?”李簡迴答說:“全部歸我掌管。”寧隨繼續問:“那能相信的有多少人?”李簡迴答說:“我的親信有四百多人,應該都能相信。”寧隨犀利地問:“隻是‘應該’嗎?”李簡聽後,連忙說:“要說真正相信的隻有我的一個副將。我也將我要歸降的事情全都告訴了他。”寧隨又問:“他叫什麽名字?”李簡迴答說:“他叫陳偉,是西涼人氏。”寧隨再問:“真信得過嗎?”李簡拍胸脯保證說:“他和我自幼相交,絕對信得過。”寧隨點了點頭,接著問:“你歸降的事情告訴了多少人?”李簡迴答說:“隻告訴了他一個人,本來,我是想將我歸降的事情也告訴我的親信的,隻是他說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於是我就沒有告訴其他人了。”寧隨說:“他做得不錯。”
隨後,寧隨又詳細地確認狄道城的所有情況,得知了狄道城城門守兵是每隔兩個時辰換一班,換班間隔大約是一刻鍾,便決定趁著今晚夜色,抓緊時機偷偷出城。
下一把武器是梨花開山斧。鐵匠又介紹了起來:斧號稱“百兵之武”,是殺傷力十足的重武器。寧隨聽後,上前拿了起來,耍了一下,對鐵匠說:“有些重,有輕一點的沒?”鐵匠連忙說:“有的,有的。”於是帶著寧隨卡看向了下一把武器。
再下一把武器是魚腸劍。寧隨看後說:“我知道,太史公《史記》裏邊提到過‘專諸置匕首於魚腹中,以刺殺吳王僚,故稱魚腸劍’。”鐵匠讚歎說:“客官懂得可真多啊!”寧隨謙虛地說:“不敢當,不敢當——不過這把劍太小了,不適合戰場殺敵,下一把。”鐵匠聽後問:“客官原來是當兵的嗎?”寧隨點了點頭。鐵匠見狀,連忙改了稱唿,帶著寧隨又看向了下一把武器。
寧隨連續看完了後麵的武器,都是不太滿意,覺得用不慣手。鐵匠見狀說:“軍爺,要不你說一個出來吧。”寧隨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對鐵匠說:“這樣好了,你幫我打造出一副鐵爪,能戴在手上的。”鐵匠立馬表示沒問題。寧隨問:“需要多長時間?”鐵匠迴答說:“過個三、四天就能打造好了。”寧隨搖了搖頭說:“太慢了,最遲兩天,兩天後我過來拿。”鐵匠隻好表示沒問題。寧隨又問了價格。鐵匠告訴了寧隨價格。寧隨於是隨手扔出一個錢袋來,對鐵匠說:“這些是定金,兩天後我過來檢驗,要是打造得好的話,就把剩下的錢也給你。”說完,就先行離開了。
寧隨迴到了軍營後,薑維就召集了眾將升帳議事。原來是曹魏的狄道長李簡致密信於薑維請降。薑維於是就召集眾將商議。
寧隨入營之後,發現諸葛果也在。寧隨沒有多想,迅速入列。薑維見眾將到齊,於是開口說:“各位,有魏狄道長李簡致密信於我,請求投降,希望我率兵接應。各位對此事有何看法?”柳隱率先迴答說:“將軍,我認為這是敵人的詐降之計,其目的是想要引誘我軍出兵,他好設下埋伏,以逸待勞。”柳隱說完,趙廣接著說:“將軍,休然說的十分有道理,我認為此事絕不可相信。”趙統也說:“我也讚成休然的觀點。”薑維看向夏侯霸,問:“仲權在魏之時可認識李簡?”夏侯霸歎口氣說:“慚愧,我在魏之時雖知道李簡此人,卻與他並沒有什麽深交。”薑維聽後,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這時,蕩寇將軍,關內侯張嶷發話說:“咳咳。將軍,咳咳,我倒認為這是個機會。咳咳。其一,倘若李簡是真降,而我們卻拒絕了他,那以後誰還會棄暗投明,歸降我大漢;其二,縱使李簡是假投降,我們也要大張旗鼓的去歡迎他,好讓在魏國想要投降我們卻遲疑不決的人看到我們的誠心。咳咳”薑維聽後問:“伯岐可是生病了?”伯岐是張嶷的字。張嶷迴答說:“咳咳。將軍,咳咳,一點小病而已,不礙事的。咳咳。”薑維說:“那就好生休養,千萬不要勉強。”張嶷迴答說:“放心吧,將軍,末將自有分寸。”這時,諸葛果說:“伯岐此言有理,隻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搞清楚李簡到底是真降還是假降。”薑維聽後讚同說:“嗯,我也是如此想法。眼下我需要有人前往狄道城去探聽消息,不知道你們誰人願意前往。”寧隨和柳隱都立刻毛遂自薦地表示願意前往。薑維說:“嗯,你們二人前去最為合適。我即刻修書一封,命你們二人潛入狄道城,若是李簡有意向我們投降,就把書信交給他;若李簡是假意投降,你們也要將他的意圖給打探出來。”說完,修書一封,讓寧隨和柳隱打扮成普通客商,前往了狄道城去探聽消息。
出發之前,寧隨特意來到鐵匠鋪,詢問鐵爪打造得怎麽樣。鐵匠為難地說:“軍爺,你這不是為難我嗎,現在才過了多長時間?”寧隨說:“我知道,隻是我有要事要出去一趟,這鐵爪可能要過段日子才能拿了。”鐵匠聽後連連點頭說:“放心好了,軍爺,在你迴來之前我一定會打造好並妥善保管的。”寧隨點頭說:“那就好。”於是又急忙前去和柳隱會合。
寧隨和柳隱來到了狄道城,卻發現狄道城是隻進不出。有許多過往客商就這樣被困在了狄道城。問起原因,卻說是打探到了蜀漢集結重兵在漢中,為了防備蜀漢細作打探消息,便下令所有的過往人員隻進不出。
寧隨和柳隱打探到了這些消息,便偷偷來到一個角落商量。柳隱問:“此事你怎麽看?”寧隨想了想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為了防備我大漢打探消息,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會多此一舉,寫信向我們歸降了。畢竟這樣會令我們起疑。因此我覺得是第二種可能,就是為了防止消息走漏,以免歸降失敗。”柳隱點了點頭說:“嗯,我跟你想得一樣。”寧隨又說:“話雖如此,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潛入到他府裏,看看能不能偷聽到他是怎麽打算的?”柳隱同意說:“嗯,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出發吧。”
寧隨和柳隱偷偷地潛入到李簡府裏。二人分頭行動,柳隱負責西邊;寧隨負責東北。寧隨尋找了一會兒,便在大廳上發現了李簡。隻見李簡在大廳上走來走去,坐立不安,看起來十分地焦急。旁邊站著一名副將。寧隨見狀趴在了屋頂上,俯身傾聽了起來。
李簡走了沒幾步,轉身對副將說:“你去看看,看看迴信到了沒有。”副將領命,下去了。沒過多久,副將又迴來說:“將軍,漢朝那邊還是沒有消息傳來。”李簡聽後,不禁歎口氣說:“這可如何是好啊,若是再這麽隻進不出,狄道城遲早會擠破了人。若是被郭刺史知道了,遲早小命不保。”副將安慰說:“將軍,不必如此擔憂,末將以為蜀漢必會接納我們的。”寧隨趴在屋頂上心想:“看來李簡投降是真的了。”又聽得李簡在下邊問:“哦,你何以見得呢?”那副將迴答說:“狄道城對大魏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即使損失掉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但是對蜀漢來說可就不一樣了。末將聽說蜀漢如今已經集結了重兵駐紮在漢中,隨時準備北伐,隻是一直找不到時機,所以耽擱不前。而將軍這一歸降,對蜀漢來說正好是一個切入口,因此無論如何他們都會出兵的。”寧隨在屋頂上聽那副將的話,不禁佩服地想:“這家夥可真有遠見。”李簡也說:“不錯,你說得有理。”過了一會兒,李簡又對那副將說:“你即刻傳令下去,叫他們務必要打聽漢軍的動向,一有消息,立刻匯報。當然,不能告訴他們目的,明白嗎?”副將領命,下去準備了。李簡則在大廳內來迴踱步,顯得有些彷徨。
寧隨見李簡是真的打算投降,於是找到了柳隱,告知了此事。柳隱說:“他既然是真的打算投降,那麽此事就需要謹慎籌劃一下,不能像以前孟子度那樣子。”寧隨一愣,問:“孟子度是誰?”柳隱說:“哦,對了,你不知道這件事情也難怪,畢竟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柳隱告訴寧隨,孟子度名達,乃是先帝時期幫助先帝入蜀的大功臣。後來因不滿被先帝派去鎮守上庸而心生怨恨。以至於再後來荊州失守,關侯派人求救時,竟然拒絕出兵救援。之後害怕先帝的責備而率領部曲投降了曹魏。不過後來幡然悔悟,又向丞相致書請降。丞相對此十分看重,並囑咐他要慎重行事。不料孟達並沒有在意丞相的話,結果導致計劃泄露,被司馬懿率軍將其斬首。
柳隱接著說:“若是孟達先前能夠謹慎籌劃的話,隻怕上庸三郡早歸我大漢所有了。因此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這一次當要謹慎籌劃,不能再次重蹈覆轍了。”寧隨點了點頭,又問:“那我們現在要怎麽做?”柳隱說:“既然李簡是真的投降,那就先把將軍的書信交給他吧。”於是和寧隨偷偷地來到大廳上,見李簡還在,於是便走了出來和李簡見麵。
李簡見到他二人,大吃一驚,問:“你們是什麽人?”柳隱迴答說:“切莫聲張,我們是大漢派來的。”李簡聽聞,大喜,立刻出廳觀察四周,確保無人後關上了門。然後問:“你們將軍是怎麽說的?”柳隱迴答說:“這裏有我們將軍寫的一封書信,你可以看一下。”拿出書信,遞給了李簡。李簡接過書信一看,上麵大意寫著是歡迎李簡棄暗投明,歸降大漢,允若投漢後封其為關內侯,驃騎將軍領司州左太守;並一再申明歸降之事應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切莫走漏消息,一切具體事宜,可以與送信的兩位商議。
李簡看完書信後,又問:“你們將軍打算什麽時候出兵接應?”柳隱迴答說:“我們將軍不日將會再次進行北伐,到時候你們出城迎接就是了。”李簡表示明白。寧隨又問:“對了,李將軍可知道壅、涼地區換防後的守備情況?”李簡聽了,立刻明白,對寧隨二人說:“知道,二位且跟我來。”
寧隨和柳隱跟著李簡來到了書房。隻見李簡從中翻找,不多時就找出了一幅圖來。李簡將圖放到桌子上展開來說:“這張圖上所標記的就是壅、涼地區的守備情況,在哪裏守備,有多少軍馬,多少糧草,在下都一一標注了起來。就是等著能夠在這一天作為進獻之禮,以此來表明我的真心。”寧隨說:“很好,有了這張圖,這次北伐定能成功。”柳隱也說:“李將軍,這次北伐成功的話,你當記首功。”李簡一聽,連忙跪下拜謝。寧隨一把將李簡拉了起來,突然好奇地問:“對了,我還沒問李將軍,為何要歸降我大漢?”柳隱見狀,連忙嗬斥寧隨別亂說話。李簡卻說:“沒事,我若是不說出原因來,隻怕你們多多少少都還是會起疑的。”於是說起了原因。
原來,李簡與郭淮數有不和。郭淮當上刺史後,更是借故對李簡進行了打壓,將李簡貶為了狄道長。近來,郭淮又因為戰功被加封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一如既往。李簡對其又恨又怕,加上曾經又有一段時間與曹爽有所勾結,雖不曾被問罪,但總歸是內心不安,於是便向薑維投降,請求薑維出兵接應。
寧隨聽後,又相信了李簡一些,對柳隱說:“柳將軍,我將這幅地圖拿迴去獻給將軍,你就留在這裏協助起義如何?”柳隱說:“我也正有此意,”轉頭看向李簡,“李將軍以為此事如何?”李簡自然不可能不同意,連忙說:“甚好,甚好,有柳將軍相助,何愁歸降不成?”這時,寧隨又對李簡說:“李將軍,你這狄道城有多少兵馬?”李簡如實迴答說:“約有兩千人。”寧隨又問:“能掌管的有多少人?”李簡迴答說:“全部歸我掌管。”寧隨繼續問:“那能相信的有多少人?”李簡迴答說:“我的親信有四百多人,應該都能相信。”寧隨犀利地問:“隻是‘應該’嗎?”李簡聽後,連忙說:“要說真正相信的隻有我的一個副將。我也將我要歸降的事情全都告訴了他。”寧隨又問:“他叫什麽名字?”李簡迴答說:“他叫陳偉,是西涼人氏。”寧隨再問:“真信得過嗎?”李簡拍胸脯保證說:“他和我自幼相交,絕對信得過。”寧隨點了點頭,接著問:“你歸降的事情告訴了多少人?”李簡迴答說:“隻告訴了他一個人,本來,我是想將我歸降的事情也告訴我的親信的,隻是他說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於是我就沒有告訴其他人了。”寧隨說:“他做得不錯。”
隨後,寧隨又詳細地確認狄道城的所有情況,得知了狄道城城門守兵是每隔兩個時辰換一班,換班間隔大約是一刻鍾,便決定趁著今晚夜色,抓緊時機偷偷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