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隨又想了一會兒,還是不明白。好在寧隨的心也夠大,想不明白後也不再去想了。這時,寧隨的肚子開始咕咕直響。寧隨不便去黃喬的客棧,於是就隨便找個客棧應付了一下。吃飽喝足後,寧隨見天色已晚,於是便急匆匆地迴軍營去。
到了軍營門口,寧隨竟然又碰到了先前那位道姑。那道姑見了寧隨,行禮說:“寧施主,我們又見麵了。”寧隨疑惑地說:“你到底是誰啊?”道姑沒有迴答,而是轉移話題說:“寧施主能否帶貧道進去?”寧隨一口否決說:“不行,這裏可是軍事重地,閑雜人等不能進去,你還是快走吧。”由於道士的地位在大漢中,準確來說是在川蜀中十分的崇高,加上寧隨又是江州人,對道士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種尊敬,因此不便也不敢對她惡語相向,隻是好聲好氣地叫她走。
誰知,這道姑突然出手,一柄拂塵向寧隨臉上掃去。寧隨大吃一驚,來不及後撤,隻好伸手抓住拂塵毛,然而這拂塵毛卻又尖又直的,顯然是被灌入了內力。寧隨不甘示弱,也使出內力相抗。過不多時,那道姑就被震退了一步,寧隨卻連退了三步,顯然是寧隨輸了。
寧隨正想要問道姑為何突然出手時,隻見道姑嗬嗬一笑說:“寧施主果然好功夫。”寧隨卻說:“道長這話隻怕是謙虛了,我明顯感覺得到道長你還有後勁沒有使出來,而我已經盡了全力了。”道姑沒有答話,而是說:“現在可以讓我進去了吧?”寧隨搖搖頭說:“不行,雖然我武功不及你,不過還是不會讓你進去的。”道姑點點頭,自言自語地說:“是挺不錯的。”寧隨這時又問:“道長,你到底是誰啊?”道姑卻笑了笑說:“我說過了,天機不可泄露,你到時候就會知道了。”
二人說話的時候,他們先前的打鬥聲已經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紛紛出來察看。道姑見了,心中又有了主意,對寧隨說:“寧施主,貧道和你打個賭,你敢不敢?”寧隨問:“打什麽賭,你先說一下,我再看看我答不答應。”道姑聽了說:“你是挺聰明的,就和他說的差不多。”寧隨聽後,心想:“他,他是誰?”道姑說:“我們就賭我現在走進去,你不許出手,看看這些人會不會攔我,如何?”不料寧隨卻立刻搖了搖手說:“不,我不和你賭。”道姑聽了問:“哦,這是為什麽?”寧隨肯定地迴答說:“道長,你都這樣說了,就說明軍中這些人肯定認識你,那麽他們自然是不會出手的。而且,如果我還猜的不錯,你應該是和薑將軍認識的且到過這軍營裏,否則這軍營裏的人就算認識你,也不可能隨隨便便放你進去的。”道姑聽後,哈哈大笑說:“果然聰明。”寧隨搖了搖頭說:“可我還是不知道你是誰?”道姑迴答說:“等伯約迴來你就知道了。”此話一出,就等於是承認了她認識薑維。
接著,道姑走進軍營裏,果然軍營裏的人都不攔著道姑。道姑在眾人的耳邊竊竊私語著什麽。眾人聽後,全都領命。寧隨在一旁看著,不明所以。
道姑走進去後,寧隨便來到柳隱旁,問道姑剛才說些什麽。柳隱卻說:“實在是對不住了,寧兄弟,她剛才轉告過我們,不讓我們對你說出她的身份。”寧隨有些生氣地說:“她好大的麵子啊。”柳隱連忙說:“慎言,慎言,不過她的麵子的確很大。”寧隨聽後,更加好奇了,心想:“她到底是誰?”
卻說薑維迴到朝廷後,一大堆爛攤子的事情需要他處理。首先便是費禕死後,接替他的人。由於費禕死的太突然,根本就來不及指定後續繼承人。因此,劉禪隻好讓眾位大臣進行舉薦。經過了薑維和眾位大臣的激烈討論,終於是決定讓侍中陳祗執掌尚書台,加封尚書令、鎮軍將軍。保守派的人見狀,無不搖頭晃腦,哀聲歎氣。
原來,陳袛字奉宗,汝南人,乃大司徒許靖的兄長的外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北伐派。薑維於朝堂上力薦此人,也是為了日後北伐著想。當看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後,頓時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幾日後,薑維又向劉禪請求北伐。此話一出,保守派們紛紛反對。其中,保守派的代表譙周極力反對,說:“如今大司馬剛剛去世,舉國悲哀,在此時進行北伐於國不利。”薑維卻反對說:“未必,兵法有雲:哀兵必勝。如今大司馬死於魏國小人之手,全國上下無不群情悲憤,迫切地希望能夠進行北伐以為大司馬報仇雪恨!”劉禪點了點頭說:“好,此事就交給你和陳袛去辦吧。”薑維和陳袛領命。
薑維連夜迴到漢中,準備北伐事宜。剛迴到軍營裏,就聽得士兵報告說那位道姑來了。薑維大喜,顧不上休息,就派人去請那位道姑來到自己營帳裏。寧隨聽到薑維已經迴來了,也來到了薑維的營帳裏邊,正好遇上了一同前來的道姑。
寧隨於是和道姑一同進去,見過了薑維。薑維首先對寧隨問:“寧小兄弟,你來找我是有什麽事情嗎?”寧隨說:“是有一件事情十分好奇,想來問一下將軍。”薑維於是問:“什麽事情?”寧隨迴答說:“請將軍告訴我,這位道長到底是什麽人?”薑維一愣,有些不明所以。道姑看了,嗬嗬一笑,將事情告訴了薑維。薑維聞言,罕見地哈哈大笑說:“原來是這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調皮。”道姑迴答說:“貧道也隻不過聽你在我麵前老是說起過他,於是就戲弄他一下而已。”薑維收住笑說:“行了行了,就這樣吧。”接著對寧隨說起了道姑的身份。
原來,這名道姑的真實身份竟然是大漢已故丞相諸葛亮的女兒諸葛果。諸葛果容貌甚偉,出生時,野外仙氣縹緲、白鶴環繞,生來天資聰慧,尤其對道學由衷熱愛。恰巧成都西南有朝真觀,即乘煙觀。諸葛亮於是便將諸葛果送去那裏修行。期間,諸葛果還時不時地迴相府看望親人。那時,薑維正好投降了諸葛亮,諸葛亮對薑維十分喜愛,甚至辟薑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入相府辦事。兩人由此相識。
當下薑維說完,又對諸葛果說:“怎樣,我拜托你的那些事進行得如何了?”諸葛果迴答說:“已經煉成了一千粒了。”薑維歎氣說:“太少了。”諸葛果也無奈地迴來說:“沒辦法,光是找材料就花了不少時間,加上乘煙觀裏的煉丹爐也就隻有二、三十頂,能煉出一千粒已經算是不錯了。”薑維聽後,思考了一會兒說:“嗯,一千粒也應該夠用了。”寧隨在一旁聽著,突然問:“將軍是要再次北伐嗎?”薑維點了點頭說:“文偉死於小人之手,舉國悲哀憤恨。兵法有雲:哀兵必勝。因此這是很好的北伐時機。”寧隨有些擔憂地說:“可是將軍,我們剛剛北伐歸來,又再次發動北伐的話,隻怕軍士們不太願意。”薑維卻說:“眼下時機稍縱即逝,豈能就此猶豫?”這時,諸葛果說:“伯約,你還是再等一下吧,如此頻繁的北伐必會招致民怨的,這可不是先父所願意看到的。”薑維沉默不語。諸葛果又說:“伯約,你再忍耐一下,不日魏國必又有大事發生。”寧隨聽後,好奇地問:“道長怎麽知道。”諸葛果迴答說:“貧道近日夜觀天象,見東北洛陽方向主星暗淡,客星倍明,大有取代主星之勢,且客星光芒刺眼,照耀一旁小星暗淡無光。結合近日之事來看,應指司馬氏一家專權。又見一星其大如鬥,墜落於地,正是淮南方向,據猜測,不日魏國必損一位重要人物。”寧隨聽後,還是有些不明所以,又問:“道長,這天象到底如何觀看的啊?”諸葛果嗬嗬一笑說:“不可說,不可說,天機不可泄露。”寧隨心想:“又是這套說辭。”但也沒有再問下去。薑維對諸葛果說:“你說得有道理,還是暫且先刺探一下魏國方麵的消息再做打算。”
寧隨退出營外,正好碰上了柳隱。柳隱問:“怎樣,知道她的真實身份了吧。”寧隨沒有迴答,反而問:“你剛才在偷聽嗎?”柳隱連連否決說:“沒有沒有,我隻是遠遠地看著而已,你可別胡說啊。”寧隨又說:“說實話,我剛開始可是完全沒有想到她是丞相的千金,更沒想到丞相的千金竟然會跑去當道姑。”柳隱也說:“是啊,大好姑娘,怎麽出家當道姑了呢?我原本還以為她會和將軍……”說到這,柳隱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多了嘴,連忙收住。不料寧隨早已聽見,好奇對柳隱連連追問。柳隱實在是抵不住寧隨的連連追問,心想:“不如就說了出來,也省得一直憋得慌。”於是將寧隨拉到了一邊,確認了四下無人,又對寧隨說:“接下來我跟你說的話你可不要對別人說啊。”寧隨心領神會地說:“你放心好了,我絕不多嘴多舌。”柳隱見狀,於是訴說起了薑維和諸葛果之間的事情來。
話說,柳隱和句扶一樣,都是早期跟隨薑維的將領之一,因此對薑維的事情也就所知甚多。
“首先說一下他們是如何認識的吧。當時,我剛好和將軍一起到丞相府裏交差。丞相對將軍所辦的事情十分滿意,還允許將軍和我隨意參觀一下相府。將軍也毫不客氣的就參觀了起來。我跟著將軍一同參觀。沒過多久,將軍和我便來到了相府的後花園。相府的後花園可以甚是稀鬆平常,沒什麽特別之處。真要說有的話,也就隻有種滿了花花草草,能聞到陣陣的花香之味。那後花園裏有一座涼亭,正好坐著一位藍衣少女,就是那諸葛姑娘了。我記得沒錯的話,她當時應該隻有十五、六歲的樣子。她當時坐著的那個位置是側對著將軍和我的。她那時好像是看著天邊在出神還是什麽的我現在已經不大記得了。總之,她發現了將軍和我,便詢問我們是什麽人。將軍正待迴答。丞相就走了出來,唿喚著那少女的名字。我們才知道那少女是丞相的千金。隨後,丞相便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女兒。他們兩人就是這樣相識了。之後,將軍就留住在了丞相府裏。雖然之後我不在相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我偶然看見過過他們曾經一起出街遊玩過,於是我便覺得將軍和諸葛姑娘經在一起了。隻是在那之後丞相病死在了五丈原。將軍也在不久後就搬了出去住,而諸葛姑娘也是那個時候出家當了道士。至於其中的原因我就不清楚了。”
寧隨聽後說:“原來如此,還有這麽一段過往啊。”柳隱說:“你可別到處跟人說。”寧隨拍了拍胸脯保證說:“放心好了,我絕對不會說的。”
正說著,薑維和諸葛果一同走出了營外。寧隨和柳隱見狀,害怕被發現,連忙各自離開。
第二天一大早,寧隨來到漢中城裏邊辦事——卻是薑維看寧隨每次上戰場都沒帶兵器,老是赤手空拳地打,總不是辦法,於是讓寧隨進城去打造一件趁手的兵器。
寧隨進得城來找到了一家鐵匠鋪。鐵匠一眼就看出寧隨不是普通人,連忙笑嘻嘻地上前問:“客官可是要打鐵麽?”寧隨點了點頭說:“想打一件趁手的兵器,隻是不知道該打件什麽兵器?”鐵匠聽後說:“好說好說,我這裏剛好打了幾件兵器,客官先試試再說。”寧隨點了點頭,看著掛在牆上的武器,思考良久。
到了軍營門口,寧隨竟然又碰到了先前那位道姑。那道姑見了寧隨,行禮說:“寧施主,我們又見麵了。”寧隨疑惑地說:“你到底是誰啊?”道姑沒有迴答,而是轉移話題說:“寧施主能否帶貧道進去?”寧隨一口否決說:“不行,這裏可是軍事重地,閑雜人等不能進去,你還是快走吧。”由於道士的地位在大漢中,準確來說是在川蜀中十分的崇高,加上寧隨又是江州人,對道士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種尊敬,因此不便也不敢對她惡語相向,隻是好聲好氣地叫她走。
誰知,這道姑突然出手,一柄拂塵向寧隨臉上掃去。寧隨大吃一驚,來不及後撤,隻好伸手抓住拂塵毛,然而這拂塵毛卻又尖又直的,顯然是被灌入了內力。寧隨不甘示弱,也使出內力相抗。過不多時,那道姑就被震退了一步,寧隨卻連退了三步,顯然是寧隨輸了。
寧隨正想要問道姑為何突然出手時,隻見道姑嗬嗬一笑說:“寧施主果然好功夫。”寧隨卻說:“道長這話隻怕是謙虛了,我明顯感覺得到道長你還有後勁沒有使出來,而我已經盡了全力了。”道姑沒有答話,而是說:“現在可以讓我進去了吧?”寧隨搖搖頭說:“不行,雖然我武功不及你,不過還是不會讓你進去的。”道姑點點頭,自言自語地說:“是挺不錯的。”寧隨這時又問:“道長,你到底是誰啊?”道姑卻笑了笑說:“我說過了,天機不可泄露,你到時候就會知道了。”
二人說話的時候,他們先前的打鬥聲已經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紛紛出來察看。道姑見了,心中又有了主意,對寧隨說:“寧施主,貧道和你打個賭,你敢不敢?”寧隨問:“打什麽賭,你先說一下,我再看看我答不答應。”道姑聽了說:“你是挺聰明的,就和他說的差不多。”寧隨聽後,心想:“他,他是誰?”道姑說:“我們就賭我現在走進去,你不許出手,看看這些人會不會攔我,如何?”不料寧隨卻立刻搖了搖手說:“不,我不和你賭。”道姑聽了問:“哦,這是為什麽?”寧隨肯定地迴答說:“道長,你都這樣說了,就說明軍中這些人肯定認識你,那麽他們自然是不會出手的。而且,如果我還猜的不錯,你應該是和薑將軍認識的且到過這軍營裏,否則這軍營裏的人就算認識你,也不可能隨隨便便放你進去的。”道姑聽後,哈哈大笑說:“果然聰明。”寧隨搖了搖頭說:“可我還是不知道你是誰?”道姑迴答說:“等伯約迴來你就知道了。”此話一出,就等於是承認了她認識薑維。
接著,道姑走進軍營裏,果然軍營裏的人都不攔著道姑。道姑在眾人的耳邊竊竊私語著什麽。眾人聽後,全都領命。寧隨在一旁看著,不明所以。
道姑走進去後,寧隨便來到柳隱旁,問道姑剛才說些什麽。柳隱卻說:“實在是對不住了,寧兄弟,她剛才轉告過我們,不讓我們對你說出她的身份。”寧隨有些生氣地說:“她好大的麵子啊。”柳隱連忙說:“慎言,慎言,不過她的麵子的確很大。”寧隨聽後,更加好奇了,心想:“她到底是誰?”
卻說薑維迴到朝廷後,一大堆爛攤子的事情需要他處理。首先便是費禕死後,接替他的人。由於費禕死的太突然,根本就來不及指定後續繼承人。因此,劉禪隻好讓眾位大臣進行舉薦。經過了薑維和眾位大臣的激烈討論,終於是決定讓侍中陳祗執掌尚書台,加封尚書令、鎮軍將軍。保守派的人見狀,無不搖頭晃腦,哀聲歎氣。
原來,陳袛字奉宗,汝南人,乃大司徒許靖的兄長的外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北伐派。薑維於朝堂上力薦此人,也是為了日後北伐著想。當看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後,頓時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幾日後,薑維又向劉禪請求北伐。此話一出,保守派們紛紛反對。其中,保守派的代表譙周極力反對,說:“如今大司馬剛剛去世,舉國悲哀,在此時進行北伐於國不利。”薑維卻反對說:“未必,兵法有雲:哀兵必勝。如今大司馬死於魏國小人之手,全國上下無不群情悲憤,迫切地希望能夠進行北伐以為大司馬報仇雪恨!”劉禪點了點頭說:“好,此事就交給你和陳袛去辦吧。”薑維和陳袛領命。
薑維連夜迴到漢中,準備北伐事宜。剛迴到軍營裏,就聽得士兵報告說那位道姑來了。薑維大喜,顧不上休息,就派人去請那位道姑來到自己營帳裏。寧隨聽到薑維已經迴來了,也來到了薑維的營帳裏邊,正好遇上了一同前來的道姑。
寧隨於是和道姑一同進去,見過了薑維。薑維首先對寧隨問:“寧小兄弟,你來找我是有什麽事情嗎?”寧隨說:“是有一件事情十分好奇,想來問一下將軍。”薑維於是問:“什麽事情?”寧隨迴答說:“請將軍告訴我,這位道長到底是什麽人?”薑維一愣,有些不明所以。道姑看了,嗬嗬一笑,將事情告訴了薑維。薑維聞言,罕見地哈哈大笑說:“原來是這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調皮。”道姑迴答說:“貧道也隻不過聽你在我麵前老是說起過他,於是就戲弄他一下而已。”薑維收住笑說:“行了行了,就這樣吧。”接著對寧隨說起了道姑的身份。
原來,這名道姑的真實身份竟然是大漢已故丞相諸葛亮的女兒諸葛果。諸葛果容貌甚偉,出生時,野外仙氣縹緲、白鶴環繞,生來天資聰慧,尤其對道學由衷熱愛。恰巧成都西南有朝真觀,即乘煙觀。諸葛亮於是便將諸葛果送去那裏修行。期間,諸葛果還時不時地迴相府看望親人。那時,薑維正好投降了諸葛亮,諸葛亮對薑維十分喜愛,甚至辟薑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入相府辦事。兩人由此相識。
當下薑維說完,又對諸葛果說:“怎樣,我拜托你的那些事進行得如何了?”諸葛果迴答說:“已經煉成了一千粒了。”薑維歎氣說:“太少了。”諸葛果也無奈地迴來說:“沒辦法,光是找材料就花了不少時間,加上乘煙觀裏的煉丹爐也就隻有二、三十頂,能煉出一千粒已經算是不錯了。”薑維聽後,思考了一會兒說:“嗯,一千粒也應該夠用了。”寧隨在一旁聽著,突然問:“將軍是要再次北伐嗎?”薑維點了點頭說:“文偉死於小人之手,舉國悲哀憤恨。兵法有雲:哀兵必勝。因此這是很好的北伐時機。”寧隨有些擔憂地說:“可是將軍,我們剛剛北伐歸來,又再次發動北伐的話,隻怕軍士們不太願意。”薑維卻說:“眼下時機稍縱即逝,豈能就此猶豫?”這時,諸葛果說:“伯約,你還是再等一下吧,如此頻繁的北伐必會招致民怨的,這可不是先父所願意看到的。”薑維沉默不語。諸葛果又說:“伯約,你再忍耐一下,不日魏國必又有大事發生。”寧隨聽後,好奇地問:“道長怎麽知道。”諸葛果迴答說:“貧道近日夜觀天象,見東北洛陽方向主星暗淡,客星倍明,大有取代主星之勢,且客星光芒刺眼,照耀一旁小星暗淡無光。結合近日之事來看,應指司馬氏一家專權。又見一星其大如鬥,墜落於地,正是淮南方向,據猜測,不日魏國必損一位重要人物。”寧隨聽後,還是有些不明所以,又問:“道長,這天象到底如何觀看的啊?”諸葛果嗬嗬一笑說:“不可說,不可說,天機不可泄露。”寧隨心想:“又是這套說辭。”但也沒有再問下去。薑維對諸葛果說:“你說得有道理,還是暫且先刺探一下魏國方麵的消息再做打算。”
寧隨退出營外,正好碰上了柳隱。柳隱問:“怎樣,知道她的真實身份了吧。”寧隨沒有迴答,反而問:“你剛才在偷聽嗎?”柳隱連連否決說:“沒有沒有,我隻是遠遠地看著而已,你可別胡說啊。”寧隨又說:“說實話,我剛開始可是完全沒有想到她是丞相的千金,更沒想到丞相的千金竟然會跑去當道姑。”柳隱也說:“是啊,大好姑娘,怎麽出家當道姑了呢?我原本還以為她會和將軍……”說到這,柳隱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多了嘴,連忙收住。不料寧隨早已聽見,好奇對柳隱連連追問。柳隱實在是抵不住寧隨的連連追問,心想:“不如就說了出來,也省得一直憋得慌。”於是將寧隨拉到了一邊,確認了四下無人,又對寧隨說:“接下來我跟你說的話你可不要對別人說啊。”寧隨心領神會地說:“你放心好了,我絕不多嘴多舌。”柳隱見狀,於是訴說起了薑維和諸葛果之間的事情來。
話說,柳隱和句扶一樣,都是早期跟隨薑維的將領之一,因此對薑維的事情也就所知甚多。
“首先說一下他們是如何認識的吧。當時,我剛好和將軍一起到丞相府裏交差。丞相對將軍所辦的事情十分滿意,還允許將軍和我隨意參觀一下相府。將軍也毫不客氣的就參觀了起來。我跟著將軍一同參觀。沒過多久,將軍和我便來到了相府的後花園。相府的後花園可以甚是稀鬆平常,沒什麽特別之處。真要說有的話,也就隻有種滿了花花草草,能聞到陣陣的花香之味。那後花園裏有一座涼亭,正好坐著一位藍衣少女,就是那諸葛姑娘了。我記得沒錯的話,她當時應該隻有十五、六歲的樣子。她當時坐著的那個位置是側對著將軍和我的。她那時好像是看著天邊在出神還是什麽的我現在已經不大記得了。總之,她發現了將軍和我,便詢問我們是什麽人。將軍正待迴答。丞相就走了出來,唿喚著那少女的名字。我們才知道那少女是丞相的千金。隨後,丞相便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女兒。他們兩人就是這樣相識了。之後,將軍就留住在了丞相府裏。雖然之後我不在相府,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我偶然看見過過他們曾經一起出街遊玩過,於是我便覺得將軍和諸葛姑娘經在一起了。隻是在那之後丞相病死在了五丈原。將軍也在不久後就搬了出去住,而諸葛姑娘也是那個時候出家當了道士。至於其中的原因我就不清楚了。”
寧隨聽後說:“原來如此,還有這麽一段過往啊。”柳隱說:“你可別到處跟人說。”寧隨拍了拍胸脯保證說:“放心好了,我絕對不會說的。”
正說著,薑維和諸葛果一同走出了營外。寧隨和柳隱見狀,害怕被發現,連忙各自離開。
第二天一大早,寧隨來到漢中城裏邊辦事——卻是薑維看寧隨每次上戰場都沒帶兵器,老是赤手空拳地打,總不是辦法,於是讓寧隨進城去打造一件趁手的兵器。
寧隨進得城來找到了一家鐵匠鋪。鐵匠一眼就看出寧隨不是普通人,連忙笑嘻嘻地上前問:“客官可是要打鐵麽?”寧隨點了點頭說:“想打一件趁手的兵器,隻是不知道該打件什麽兵器?”鐵匠聽後說:“好說好說,我這裏剛好打了幾件兵器,客官先試試再說。”寧隨點了點頭,看著掛在牆上的武器,思考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