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和沐昌祚終於坐在一起,開始討論緬甸那些礦場的分配。
其實,兩個人都很清楚,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持久的。
不說別的,也就是羅汝芳沒到阿瓦城,要是他在城裏看到兩個人搞出來的破事兒,絕對第一時間就會上奏朝廷,狠狠彈劾兩個人。
這也是為什麽第一次火並後,兩個人都默契的把事兒壓下來。
當然,這隻會讓這些事兒不會被拿到朝堂上,讓朝臣們知道,軍中存在錦衣衛密探的情況,他們也是知道的,要讓京城完全不知道這些事兒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這次商議,不僅要把礦廠的分配定下來,還有京城那邊可能插手的情況,也要說個清楚。
“沐公爺,這邊的消息,怕是瞞不過京城那邊,不知沐公爺打算如何平息那邊的關注?”
李成梁並不想現在就把緬甸所有的礦場都定下來,因為雖然最近他一直在打聽這方麵的消息,兒子在南邊也把聽說的消息用書信傳遞過來,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沐昌祚這個坐地戶熟悉情況。
現在就分清楚,很容易著了那老小子的道兒,把緬甸真正值錢的礦場被騙了過去。
“京城那邊,無非就是送些銀子過去就好了。
這筆銀子,最好你我按照分到的好處,按比例出這筆銀子。”
沐昌祚思考片刻就建議道。
“那緬甸的礦場,要是我們直接分配下去,這產出不好確定,這比例該怎麽定合適?”
李成梁繼續追問道。
“李都督是什麽意見?但說無妨,這裏就你我二人,大家斟酌著就把事兒定下來。”
沐昌祚低頭思索一番,這才開口說道。
“沐公爺那些礦,應該是讓商人出銀子恢複生產,然後占幹股吧?”
李成梁不傻,他已經注意到那些礦場裏出現了一些商人,畢竟之前他也和這些人打過交道,問他們要過一些護衛充作向導。
說白了,黔國公府是不願意套以你這出來開礦的,他們更喜歡利用自己的權勢占礦,然後和商人合作,讓他們出人出銀子去打理這些礦場,最後利潤拿走大頭。
而商人們投入更大,雖然隻能得到利潤裏的小部份,但也很有賺頭了。
當然,這些商人為了更大的利益,自然就會想方設法剝削那些礦工,幾乎就是往死裏逼。
其實,大明開礦,不管是私礦還是官營,多是如此開辦。
差別就是一個有官府發放的“開礦許可證”,一個沒有。
所謂官府開礦,其實也是承包給私人經營,他們隻需要礦場每年交付規定的產出就行了。
而李成梁呢?
他其實也是一樣。
讓他提刀砍人他很熟練,但要他派出聰明機靈的家人做生意,就有些難為他了。
手下沒人懂經商,可不得還要靠那些商人。
所以,李家和黔國公府一樣,都希望把礦場包出去,占幹股直接拿銀子就行了。
而且,如此行事,以後就算礦上出了什麽大事兒,他們也能把自己摘出來。
這些礦,名義上都是商人從地方官府手裏拿到的,當然都要交稅。
要順利開采,自然就得他們點頭才行,那就是有足夠的好處,讓他們滿意的幹股,這樣礦場才能順利生產。
否則,商人們就算拿到開采權,他也有辦法讓他們無法經營下去。
礦場那地方就是個火藥桶,以後礦工鬧事兒,就是礦工和商人之間的恩怨,和他們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他們的收益是商人直接送到他們手裏的,他們是絕對不會明麵上插手礦山經營。
這樣,出事兒也和他們沒關係。
沐昌祚聽到李成梁的話,多少也聽懂了李成梁的意思。
之前還打算把大礦劃到自己這邊,這樣可就賺大便宜了,可是聽對方的意思,似乎是打算把緬甸的礦場都分給商人們經營,然後他們分幹股的收益。
這個,最初設想的分礦就變成了分幹股,想要占對方便宜的好事兒自然行不通了。
“嗬嗬,我府裏也沒多少這方麵的人才,還是商人們熟悉經營。”
沐昌祚幹笑兩聲。
“既然如此,那就把礦都交給商人,咱們直接分幹股好了。
到時候京城那邊有開銷,也好按比例出銀子送過去不是?”
李成梁樂嗬嗬說道。
緬甸是他最大,可也別小看黔國公府和宮裏的關係。
雖然已經過去多少年了,但是沐昌祚背後畢竟是國公府,他們和皇室、勳貴的關係,總比李成梁要強得多。
所以,李成梁要不想把事兒弄的太大,分出一部分利益來就是了。
隻是,李家的收益絕對不能比黔國公府少。
就在兩個人打啞謎,互相試探的時候,魏廣德和馮保已經收到來自西南的八百裏加急,說的就是這個事兒。
消息,當然不是官麵上發出來的,而是錦衣衛那邊的情報。
魏廣德看到抄件的時候還在皺眉,而馮保看到文書則是急的直跳腳。
緬甸的礦產,他老早就看成自己的東西。
現在李成梁和沐昌祚卻在為這些東西大動幹戈,這讓他如何受得了。
錦衣衛的密報,馮保直接壓下來了。
他也不想宮裏知道這個事兒,終歸不是好事兒。
李家和黔國公府打生打死也和他沒關係,他根本就不在乎那是明軍的內訌,他隻擔心自己的收益。
馮保火急火燎拿著密報從司禮監出來,直接去了內閣找魏廣德。
“善貸在裏麵嗎?”
到了門外,馮保直接問蘆布。
“在,老爺正在裏麵辦公。”
蘆布知道馮保,哪裏敢阻攔,這可是宮裏的大伴,皇帝和太後最信任的太監,內廷最有權勢的人。
雖然對他忽然到來有些疑惑,但也不敢耽擱半分。
“你們在外麵看著,不要讓人靠近值房。”
馮保直接吩咐蘆布和身後跟來的太監內侍,自己直接進了值房。
外麵說話聲,魏廣德在屋裏已經聽到了,錦衣衛送來的消息直接被他收起來。
這東西嚴格說起來,可以到馮保手裏,卻不能出現在他這裏。
馮保拿的是錦衣衛送進宮裏的密報,而他可沒資格讓錦衣衛給他傳遞消息。
鬧出來,他不僅要因為逾矩遭到出發,甚至罷官,鋃鐺入獄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錦衣衛裏給他傳遞消息的人,也會遭到錦衣衛家法的懲處。
那些人,可都是陸府安排的。
現在的陸家,名義上隻在錦衣衛掛靠,但實際上已經遠離錦衣衛指揮中樞,而成為京營一個衛指揮。
隻不過,虎死威猶在,錦衣衛裏許多人還是聽陸家的吩咐。
魏廣德收好東西剛起身,馮保已經進了屋子。
“雙林兄,什麽風把你吹到我這裏來了?”
魏廣德猜出馮保來意,抱拳迎了過去。
“善貸,西南出大事兒了。”
馮保可不知道魏廣德能拿到錦衣衛的消息。
本身也是,朝臣們對錦衣衛那是畏之如虎,根本沒人願意招惹。
要是有機會,不管有仇沒仇都願意上去踩幾腳,因為錦衣衛在外的名聲太臭了。
那東西,就是皇家對付他們這些官員的利器,誰願意時刻被這類人盯著。
即便到了後世,官員們看到紀委幹部不也雙腿打顫。
“你看看吧,這還怎麽得了。”
馮保把錦衣衛密報遞到魏廣德麵前,讓他自己看。
“這事兒我也擔著幹係,出這麽大的事兒,不止那兩個沒出息的,兵部和你也擔著幹係。
你自己看看,這事兒讓該怎麽處理吧。”
馮保又補了一句。
魏廣德接過密報看了眼,先是故作驚訝的看向馮保。
“別看了,這事兒我哪敢往貴人那裏報,不是讓貴人生氣嗎?
還是我們私底下處理好這事兒,別叫人看了笑話去。”
馮保大義凜然說道,一副完全為皇帝和太後著想的態度。
這也是馮保高明的地,就算這事兒被人爆出來,他也有這番說辭在前,都是為宮裏娘娘和陛下考慮,可不是為了他自己。
魏廣德假意擦擦額頭上沒有的汗水,把密報完全看完,這才故作憤怒的說道:“真沒想到,李成梁和沐昌祚這兩個沒出息的,居然做出這樣的事兒來。”
“可不是,要是消息捅到朝堂上,還不知道是多大的風波。
就算傳到南洋,怕也被那些個藩國看了笑話去。”
馮保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善貸,你看這個事兒該怎麽辦才好?
可不能繼續這樣下去,萬一真鬧大了,緬甸還沒平定,咱大明兩大主將先內訌起來。”
魏廣德明白馮保的訴求,點點頭說道:“是得給他們去信,讓他們消停下來,以國事為重。”
“正該如此。”
馮保點頭說道,“之前我們說的事兒,看來也得早些安排下去。”
之前魏廣德說不急,等緬甸平定下來再去開礦。
妮瑪,戰事還在繼續,那邊已經開始搶礦了。
當然,這也讓馮保更加確信,緬甸那些礦山是真的有大大的利益在裏麵。
否則,也不可能讓沐昌祚明知敵不過李成梁,還是要強行往裏麵插手。
“這個事兒,怕是繞不過他們。”
魏廣德隻是低頭思考片刻就開口說道,“一個是過江龍,一個是地頭蛇。”
“難道你我還壓不過他們?”
馮保一皺眉,不悅的說道。
“壓得住又如何,他們十點絆子,這礦就不好開了。”
魏廣德搖搖頭說道。
“雙林兄,你先坐下,容物考慮片刻。”
魏廣德安撫住馮保,又想了想才說道:“咱們大明那些礦山什麽情況,雙林兄知道嗎?”
“嗯?”
馮保有些詫異,他還真沒關注過這個事兒。
要不是之前魏廣德提到緬甸的寶石礦,他都不會關注這些。
“我們大明的礦山都是官營,但實際上都是承包給私人在開采,官府定期收到產出和稅銀。”
魏廣德提示道,他相信馮保肯定能搞明白其中的貓膩。
果然,馮保隻是片刻就明白了內情。
那些承包礦山的商人,不過是在官府掛個職位,就以官家身份管理礦場,而官員們也會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
交夠朝廷的,剩下就是自己的。
“你的意思是,緬甸那邊,他們也是這麽幹?”
馮保壓低聲音問道。
“應該如此,你我身邊有懂開礦的人嗎?”
魏廣德反問道。
馮保微微點頭,他也不是小白,雖然貪心點,但也不是什麽都不懂。
不說其他,就他身邊的徐爵,就不知道打著他的名頭在外麵搞到多少銀子。
隻是,他需要徐爵幫他做事,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也懂。
隻要能把事兒辦好,馮保也不吝嗇這點東西。
“這麽說來,我們隻能從他們手裏分一部分利潤。”
“應該如此。”
魏廣德低聲迴應一句,這才繼續說道:“說穿了,能從中分一杯羹的,除了朝廷的礦稅,就是出力的商人,李沐二人和我們。
要剔除他們,怕是有些難度,畢竟如果事兒傳到朝堂上,你我如何自處?”
“行,我要兩成。”
馮保低聲說道。
他算了算,利潤扣除成本還有五夥人要分,他什麽都不做,但必須不低於別人的收成。
“嗯,我也這麽要,剩下的看他們怎麽談。”
魏廣德小聲說道。
“還有,善貸,盡快給西南寫信,讓他們務必控製住局勢,一旦朝廷知道了,兩個人必須被治罪,誰都保不住他們。”
馮保開口說道。
他相信,魏廣德能夠壓製李成梁和沐昌祚,就算他是什麽黔國公府,還不就那樣。
“一會兒我就去信。”
魏廣德點頭說道。
馮保帶著錦衣衛密報離開了魏廣德值房,迴司禮監去了。
送馮保離開,魏廣考慮片刻,就鋪好宣紙,提筆開始寫信。
李成梁那邊聯係倒是容易,他和李成梁還是保持著書信往來,就是這個黔國公沐昌祚,魏廣德還真沒聯係過,雖然家裏每年也能收到來自雲南的孝敬。
其實沐家雖然不在京城,可還是安排了人的,京城風吹草動那邊就能知道,不過就是滯後一些罷了。
而宮裏三節兩壽,也都是有禮物送到,維係和皇室的關係。
京城的勳貴府上,還有當朝權貴家裏,自然也都是不會少的。
三節兩壽指的是舊時對於塾師的習俗,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稱為“三節兩壽”。
到現在,就泛指各種節日和生辰。
對於京城的要求,魏廣德隻在對李成梁的書信裏提到,對沐昌祚那裏倒是沒有多說。
他相信,李成梁和沐昌祚看到信,應該明白意思。
其實,兩個人都很清楚,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持久的。
不說別的,也就是羅汝芳沒到阿瓦城,要是他在城裏看到兩個人搞出來的破事兒,絕對第一時間就會上奏朝廷,狠狠彈劾兩個人。
這也是為什麽第一次火並後,兩個人都默契的把事兒壓下來。
當然,這隻會讓這些事兒不會被拿到朝堂上,讓朝臣們知道,軍中存在錦衣衛密探的情況,他們也是知道的,要讓京城完全不知道這些事兒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這次商議,不僅要把礦廠的分配定下來,還有京城那邊可能插手的情況,也要說個清楚。
“沐公爺,這邊的消息,怕是瞞不過京城那邊,不知沐公爺打算如何平息那邊的關注?”
李成梁並不想現在就把緬甸所有的礦場都定下來,因為雖然最近他一直在打聽這方麵的消息,兒子在南邊也把聽說的消息用書信傳遞過來,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沐昌祚這個坐地戶熟悉情況。
現在就分清楚,很容易著了那老小子的道兒,把緬甸真正值錢的礦場被騙了過去。
“京城那邊,無非就是送些銀子過去就好了。
這筆銀子,最好你我按照分到的好處,按比例出這筆銀子。”
沐昌祚思考片刻就建議道。
“那緬甸的礦場,要是我們直接分配下去,這產出不好確定,這比例該怎麽定合適?”
李成梁繼續追問道。
“李都督是什麽意見?但說無妨,這裏就你我二人,大家斟酌著就把事兒定下來。”
沐昌祚低頭思索一番,這才開口說道。
“沐公爺那些礦,應該是讓商人出銀子恢複生產,然後占幹股吧?”
李成梁不傻,他已經注意到那些礦場裏出現了一些商人,畢竟之前他也和這些人打過交道,問他們要過一些護衛充作向導。
說白了,黔國公府是不願意套以你這出來開礦的,他們更喜歡利用自己的權勢占礦,然後和商人合作,讓他們出人出銀子去打理這些礦場,最後利潤拿走大頭。
而商人們投入更大,雖然隻能得到利潤裏的小部份,但也很有賺頭了。
當然,這些商人為了更大的利益,自然就會想方設法剝削那些礦工,幾乎就是往死裏逼。
其實,大明開礦,不管是私礦還是官營,多是如此開辦。
差別就是一個有官府發放的“開礦許可證”,一個沒有。
所謂官府開礦,其實也是承包給私人經營,他們隻需要礦場每年交付規定的產出就行了。
而李成梁呢?
他其實也是一樣。
讓他提刀砍人他很熟練,但要他派出聰明機靈的家人做生意,就有些難為他了。
手下沒人懂經商,可不得還要靠那些商人。
所以,李家和黔國公府一樣,都希望把礦場包出去,占幹股直接拿銀子就行了。
而且,如此行事,以後就算礦上出了什麽大事兒,他們也能把自己摘出來。
這些礦,名義上都是商人從地方官府手裏拿到的,當然都要交稅。
要順利開采,自然就得他們點頭才行,那就是有足夠的好處,讓他們滿意的幹股,這樣礦場才能順利生產。
否則,商人們就算拿到開采權,他也有辦法讓他們無法經營下去。
礦場那地方就是個火藥桶,以後礦工鬧事兒,就是礦工和商人之間的恩怨,和他們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他們的收益是商人直接送到他們手裏的,他們是絕對不會明麵上插手礦山經營。
這樣,出事兒也和他們沒關係。
沐昌祚聽到李成梁的話,多少也聽懂了李成梁的意思。
之前還打算把大礦劃到自己這邊,這樣可就賺大便宜了,可是聽對方的意思,似乎是打算把緬甸的礦場都分給商人們經營,然後他們分幹股的收益。
這個,最初設想的分礦就變成了分幹股,想要占對方便宜的好事兒自然行不通了。
“嗬嗬,我府裏也沒多少這方麵的人才,還是商人們熟悉經營。”
沐昌祚幹笑兩聲。
“既然如此,那就把礦都交給商人,咱們直接分幹股好了。
到時候京城那邊有開銷,也好按比例出銀子送過去不是?”
李成梁樂嗬嗬說道。
緬甸是他最大,可也別小看黔國公府和宮裏的關係。
雖然已經過去多少年了,但是沐昌祚背後畢竟是國公府,他們和皇室、勳貴的關係,總比李成梁要強得多。
所以,李成梁要不想把事兒弄的太大,分出一部分利益來就是了。
隻是,李家的收益絕對不能比黔國公府少。
就在兩個人打啞謎,互相試探的時候,魏廣德和馮保已經收到來自西南的八百裏加急,說的就是這個事兒。
消息,當然不是官麵上發出來的,而是錦衣衛那邊的情報。
魏廣德看到抄件的時候還在皺眉,而馮保看到文書則是急的直跳腳。
緬甸的礦產,他老早就看成自己的東西。
現在李成梁和沐昌祚卻在為這些東西大動幹戈,這讓他如何受得了。
錦衣衛的密報,馮保直接壓下來了。
他也不想宮裏知道這個事兒,終歸不是好事兒。
李家和黔國公府打生打死也和他沒關係,他根本就不在乎那是明軍的內訌,他隻擔心自己的收益。
馮保火急火燎拿著密報從司禮監出來,直接去了內閣找魏廣德。
“善貸在裏麵嗎?”
到了門外,馮保直接問蘆布。
“在,老爺正在裏麵辦公。”
蘆布知道馮保,哪裏敢阻攔,這可是宮裏的大伴,皇帝和太後最信任的太監,內廷最有權勢的人。
雖然對他忽然到來有些疑惑,但也不敢耽擱半分。
“你們在外麵看著,不要讓人靠近值房。”
馮保直接吩咐蘆布和身後跟來的太監內侍,自己直接進了值房。
外麵說話聲,魏廣德在屋裏已經聽到了,錦衣衛送來的消息直接被他收起來。
這東西嚴格說起來,可以到馮保手裏,卻不能出現在他這裏。
馮保拿的是錦衣衛送進宮裏的密報,而他可沒資格讓錦衣衛給他傳遞消息。
鬧出來,他不僅要因為逾矩遭到出發,甚至罷官,鋃鐺入獄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錦衣衛裏給他傳遞消息的人,也會遭到錦衣衛家法的懲處。
那些人,可都是陸府安排的。
現在的陸家,名義上隻在錦衣衛掛靠,但實際上已經遠離錦衣衛指揮中樞,而成為京營一個衛指揮。
隻不過,虎死威猶在,錦衣衛裏許多人還是聽陸家的吩咐。
魏廣德收好東西剛起身,馮保已經進了屋子。
“雙林兄,什麽風把你吹到我這裏來了?”
魏廣德猜出馮保來意,抱拳迎了過去。
“善貸,西南出大事兒了。”
馮保可不知道魏廣德能拿到錦衣衛的消息。
本身也是,朝臣們對錦衣衛那是畏之如虎,根本沒人願意招惹。
要是有機會,不管有仇沒仇都願意上去踩幾腳,因為錦衣衛在外的名聲太臭了。
那東西,就是皇家對付他們這些官員的利器,誰願意時刻被這類人盯著。
即便到了後世,官員們看到紀委幹部不也雙腿打顫。
“你看看吧,這還怎麽得了。”
馮保把錦衣衛密報遞到魏廣德麵前,讓他自己看。
“這事兒我也擔著幹係,出這麽大的事兒,不止那兩個沒出息的,兵部和你也擔著幹係。
你自己看看,這事兒讓該怎麽處理吧。”
馮保又補了一句。
魏廣德接過密報看了眼,先是故作驚訝的看向馮保。
“別看了,這事兒我哪敢往貴人那裏報,不是讓貴人生氣嗎?
還是我們私底下處理好這事兒,別叫人看了笑話去。”
馮保大義凜然說道,一副完全為皇帝和太後著想的態度。
這也是馮保高明的地,就算這事兒被人爆出來,他也有這番說辭在前,都是為宮裏娘娘和陛下考慮,可不是為了他自己。
魏廣德假意擦擦額頭上沒有的汗水,把密報完全看完,這才故作憤怒的說道:“真沒想到,李成梁和沐昌祚這兩個沒出息的,居然做出這樣的事兒來。”
“可不是,要是消息捅到朝堂上,還不知道是多大的風波。
就算傳到南洋,怕也被那些個藩國看了笑話去。”
馮保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善貸,你看這個事兒該怎麽辦才好?
可不能繼續這樣下去,萬一真鬧大了,緬甸還沒平定,咱大明兩大主將先內訌起來。”
魏廣德明白馮保的訴求,點點頭說道:“是得給他們去信,讓他們消停下來,以國事為重。”
“正該如此。”
馮保點頭說道,“之前我們說的事兒,看來也得早些安排下去。”
之前魏廣德說不急,等緬甸平定下來再去開礦。
妮瑪,戰事還在繼續,那邊已經開始搶礦了。
當然,這也讓馮保更加確信,緬甸那些礦山是真的有大大的利益在裏麵。
否則,也不可能讓沐昌祚明知敵不過李成梁,還是要強行往裏麵插手。
“這個事兒,怕是繞不過他們。”
魏廣德隻是低頭思考片刻就開口說道,“一個是過江龍,一個是地頭蛇。”
“難道你我還壓不過他們?”
馮保一皺眉,不悅的說道。
“壓得住又如何,他們十點絆子,這礦就不好開了。”
魏廣德搖搖頭說道。
“雙林兄,你先坐下,容物考慮片刻。”
魏廣德安撫住馮保,又想了想才說道:“咱們大明那些礦山什麽情況,雙林兄知道嗎?”
“嗯?”
馮保有些詫異,他還真沒關注過這個事兒。
要不是之前魏廣德提到緬甸的寶石礦,他都不會關注這些。
“我們大明的礦山都是官營,但實際上都是承包給私人在開采,官府定期收到產出和稅銀。”
魏廣德提示道,他相信馮保肯定能搞明白其中的貓膩。
果然,馮保隻是片刻就明白了內情。
那些承包礦山的商人,不過是在官府掛個職位,就以官家身份管理礦場,而官員們也會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
交夠朝廷的,剩下就是自己的。
“你的意思是,緬甸那邊,他們也是這麽幹?”
馮保壓低聲音問道。
“應該如此,你我身邊有懂開礦的人嗎?”
魏廣德反問道。
馮保微微點頭,他也不是小白,雖然貪心點,但也不是什麽都不懂。
不說其他,就他身邊的徐爵,就不知道打著他的名頭在外麵搞到多少銀子。
隻是,他需要徐爵幫他做事,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也懂。
隻要能把事兒辦好,馮保也不吝嗇這點東西。
“這麽說來,我們隻能從他們手裏分一部分利潤。”
“應該如此。”
魏廣德低聲迴應一句,這才繼續說道:“說穿了,能從中分一杯羹的,除了朝廷的礦稅,就是出力的商人,李沐二人和我們。
要剔除他們,怕是有些難度,畢竟如果事兒傳到朝堂上,你我如何自處?”
“行,我要兩成。”
馮保低聲說道。
他算了算,利潤扣除成本還有五夥人要分,他什麽都不做,但必須不低於別人的收成。
“嗯,我也這麽要,剩下的看他們怎麽談。”
魏廣德小聲說道。
“還有,善貸,盡快給西南寫信,讓他們務必控製住局勢,一旦朝廷知道了,兩個人必須被治罪,誰都保不住他們。”
馮保開口說道。
他相信,魏廣德能夠壓製李成梁和沐昌祚,就算他是什麽黔國公府,還不就那樣。
“一會兒我就去信。”
魏廣德點頭說道。
馮保帶著錦衣衛密報離開了魏廣德值房,迴司禮監去了。
送馮保離開,魏廣考慮片刻,就鋪好宣紙,提筆開始寫信。
李成梁那邊聯係倒是容易,他和李成梁還是保持著書信往來,就是這個黔國公沐昌祚,魏廣德還真沒聯係過,雖然家裏每年也能收到來自雲南的孝敬。
其實沐家雖然不在京城,可還是安排了人的,京城風吹草動那邊就能知道,不過就是滯後一些罷了。
而宮裏三節兩壽,也都是有禮物送到,維係和皇室的關係。
京城的勳貴府上,還有當朝權貴家裏,自然也都是不會少的。
三節兩壽指的是舊時對於塾師的習俗,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稱為“三節兩壽”。
到現在,就泛指各種節日和生辰。
對於京城的要求,魏廣德隻在對李成梁的書信裏提到,對沐昌祚那裏倒是沒有多說。
他相信,李成梁和沐昌祚看到信,應該明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