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大帥軍令。”


    緬甸阿瓦城外,戚繼美正在訓練新編練的緬軍。


    李成梁已經把手下值得信任的,來自四川、廣西和貴州的兵馬,分成六部,分派將官統領。


    又把俘虜投降的緬軍也一分為六,讓他們各自進行編練,準備投入到對緬甸中部和西部,及東部的征伐中。


    帶進緬甸的十來萬大軍別覺得很多,緬甸的麵積其實也不小,人口眾多,否則緬王莽應龍如何能湊出三十萬大軍,還能在東南亞稱王稱霸,那都是國內實力給了他底氣。


    現在,戚繼美手下就分得了貴州本部下轄一萬多人馬,還有三萬多緬軍戰俘,而他的任務就是西進,奪取蒲甘城和緬甸東北部地區。


    整個緬甸,除了南部因為地勢的原因,又以緬族為主,相對比較容易征服,其他幾個方向都是屬於緬甸土司的地盤,部族也多是桀驁之輩,很難讓他們徹底臣服。


    所以,明軍要麽不打,要打就務必一戰功成,徹底碾死那些想要反抗的實力。


    李成梁是這麽打算的,給他們時間招兵買馬,到時候明軍出動,一鼓作氣把所有反對派一網打盡。


    其實這個法子,倒是和戚繼光在遼東的策略類似。


    不知道這些人的傾向,那就給他們時間,讓他們擺明位置。


    別看現在入緬明軍似乎因為李成梁和沐昌祚在爭奪資源,相互之間產生了矛盾,但實際上從明軍掌握的情報看,緬甸殘餘勢力之間也是矛盾重重。


    誰可以接替緬王號召大家進行抵抗?


    是不是一定要抵抗,可不可以投降.


    其實,緬甸殘餘勢力之間立場也是不完全一致的。


    一些想要選擇向大明臣服的部族,此時就麵臨了巨大的壓力。


    因為就現在的緬甸殘餘權貴還在幻想著大明對緬甸用兵結束以後,明軍就會撤出緬甸,他們也可以繼續在緬王稱王稱霸。


    為此,除少數人堅定要求抵抗外,一部分人其實更偏向於大明。


    但是,為了在戰後能夠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他們卻不直接表明綏靖的態度,而是表現出反明的意思。


    聯合那些堅定的反明派一起,協手打壓已經明確的投降派。


    實際上,這也不過是消除異己的一種手段而已。


    在徹底消滅實力內的投降派以後,他們還會對堅定的反明派出手,削弱他們的實力。


    當然,最後他們內部還會進行爭鬥,以確定最後緬王的歸屬。


    得到這樣的信息,李成梁根本就不急著出兵,隻要牢牢掌握緬南,明軍能夠就近從緬甸獲得補給,他還樂得在一邊看緬甸人自己內亂,內耗對大明可是有好處的。


    至於拖延的時間久了,會不會引起朝廷的不滿。


    李成梁相信他這麽做隻是為了獲得徹底的勝利,魏閣老會幫他在內閣,在朝堂上說話的。


    實話實說,大明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現在的準備也是為了魏閣老所要求的對緬甸的長期控製,為了長治久安。


    而此時的戚繼美在展開李成梁軍令後,眉頭就是一皺。


    無他,這道軍令裏其實是兩道命令,一是命令一支駐紮在附近一個叫央米丁的地方的明軍換防去別的地方,而第二道命令就是讓他派出一支軍隊進駐央米丁地區。


    戚繼美看到這裏都不用多想就知道,那裏要麽是有金礦,要麽就是別的什麽礦,但肯定是有利益在這裏,所以李成梁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做為大明駐緬甸最高軍事主官,自然是有權利下達這樣的命令,調動所有明軍的。


    不過被李成梁和沐昌祚兩個人為了各自私利,就以軍令的名義被這樣指揮來指揮去,做為一方主將,心裏多少還是不舒服的。


    “唉。”


    隻是思考片刻,戚繼美就隻是歎了口氣,然後對身邊親兵說道:“調王成部,領兵兩千,緬軍三千前往央米丁接防。”


    “是,將軍。”


    親兵抱拳,馬上打馬離開。


    不多時,王成快步跑到了戚繼美麵前,行軍禮後就問道:“大人,這央米丁是不是那邊.”


    現在李成梁和沐昌祚之間的矛盾,在明軍將領中其實已經傳開,之前甚至已經發生了一次明軍接防,結果和已經進駐的雲南明軍部隊交戰的情況。


    也就是說,雖然李成梁權利比沐昌祚大,但是在幾次吃了啞巴虧以後,沐昌祚還是硬鋼了李成梁一次。


    那次事件後,兩軍主將也都沒有被處理,隻是傷亡士卒按照戰場陣亡名單進行記錄,以後可以得到撫恤。


    也是那次事件後,明軍不管是雲南官兵還是別的地方的官兵,多少對兩個主將的爭鬥牽扯到他們感覺到絲絲不滿。


    戚繼美把手裏那份李成梁簽發的軍令遞給王成,無奈說道:“這是軍令,你敢不服從嗎?”


    “這”


    王成遲疑了,看到手裏的軍令,他也知道必須執行。


    否則,以後在李成梁手底下就不要想繼續混下去,甚至死在緬甸也不出奇。


    戰場上,想讓人立大功不容易,但想弄死個人,簡直不要太簡單。


    一道送死的命令發出,就可以讓你和你的部下一起下地獄。


    沒人願意接到這樣的送死軍令,按照明軍軍中規矩,將領甚至連抗爭的權利都沒有。


    接到軍令,就得無條件執行。


    “可是,要是那裏的將領也接受大帥的軍令該怎麽辦?”


    王成雖然拿到了李成梁的手令,可依舊很是遲疑。


    上次就是這樣,駐防明軍根本不讓這邊把軍令傳過去,射傷了傳令的官兵,才讓接防明軍大怒,直接開炮轟擊。


    雙方直接就開始了一場炮戰,戰場那是打的熱鬧無比。


    當然,因為沒有短兵相接,就是炮戰,所以死傷也不大,隻有幾個倒黴蛋為此丟了性命。


    但畢竟是開了個不好的先例,他們這次過去,說不得又得拉著大炮去。


    “央米丁距離這裏也不遠,帶上本部火炮,到時候做做樣子就可以了。”


    戚繼美隻思考片刻就說道,“告訴手下炮手,前麵幾炮不裝炮彈,隻要對麵沒有炮彈落下來,咱們這邊也不打炮彈過去。”


    “是,大人。”


    王成點點頭,知道這次他是必須帶兵過去搶地盤了。


    就在王成轉身打算迴去帶兵出發的時候,耳中又聽到戚繼美的命令。


    “還有,讓過去傳令的傳令兵,穿三層甲,外麵罩上藤甲,你那裏應該能夠湊足一套吧。”


    戚繼美叫住王成,又吩咐道。


    “有,那肯定有。”


    王成急忙說道。


    “行,那就這樣,能不損失士卒就進來避免,雙方做做樣子就好了。


    如果交戰,就馬上派人快馬報阿瓦城裏。”


    戚繼美小聲說道。


    那意思交代的很明確了,做做樣子,最好就是浪費點火藥。


    要解決這個麻煩,還得是城裏的李成梁和沐昌祚能坐在一張桌子上進行談判,最好還是在談判桌上劃分好緬甸的這些礦藏歸屬,免得下麵的明軍徒增傷亡。


    “末將遵令。”


    如此提醒,王成哪還不明白,當即抱拳就走。


    很快,一直數千人的明軍隊伍就開出了軍營,向著北麵而去。


    而此時沐昌祚也在府中聽到了消息,阿瓦城裏的王宮他們都不敢住,但是城裏豪華的宅子也不少,所以他和李成梁都選擇了一個宅子住下。


    反正,現在這些宅子以後也不可能還迴去,都是他們的府邸了。


    “公爺,戚繼美那邊已經派了幾千人出動,看方向應該是往央米丁金礦去的,你得早早拿出主意來啊。”


    上次的事兒,雖說最後他和李成梁都默契的把事兒壓下來,可沐昌祚也清楚,這事兒沒完,後麵還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按理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個事兒還得他主動登門和李成梁進行協商的。


    最起碼,雙方畫好勢力範圍,免得再繼續這樣無序爭奪資源。


    雖然李成梁是這裏官最大的,可他是堂堂大明一品國公,朝中勢力也很大,想來李成梁也不敢把事兒做絕。


    否則,一紙奏疏送上去,他李成梁一樣雞飛蛋打。


    不過,作為大明朝國公,他多少還是覺得拉不下臉來。


    之前是想著他對緬甸熟悉,所以想吃獨食。


    但是李家的人也發覺了,自然就吃不成,得分些出去才行。


    沐昌祚就靜靜坐著思考此事,衡量利益得失,也確定了自己的底限。


    “等著吧,央米丁那邊事發了,到時候和李成梁見麵,再商談此事。”


    直接主動找李成梁協商,沐昌祚還是覺得臉麵上過不去。


    都已經發生一次了,再來一次,借著這次的由頭,就和李成梁好好談談,把利益劃分好。


    而王成這邊打了央米丁,這是個小鎮,不過因為附近金礦的原因,小鎮居然還建築了一個小城牆防禦盜賊。


    很顯然,金礦的倉庫就在城裏,所以才會修建城牆防禦。


    至於金礦,都是些石頭而已,就算有人偷又能偷多少。


    所以,央米丁金礦其實大部分人都住在鎮上。


    遠遠的,王成就看見城牆上飄揚的“明”字大旗。


    來的路上抓到一個緬甸百姓,已經查問出來了,這裏有一個規模不小的金礦。


    接近城牆,王成就派出一個傳令兵過去。


    這傳令兵真的是全副武裝,即便是大熱天,他身上還是穿著明軍最好的鎧甲,還在外麵罩上藤甲。


    這些,都是明軍的繳獲。


    很少有人能湊齊一套藤甲,可王成發話了,還是在親兵裏湊出一套給傳令兵穿戴上。


    果然,在傳令兵過去以後,城上已經有了準備,直接放箭攔住傳令兵去路。


    那意思就是城裏不接受什麽軍令,還懷疑他們是緬軍假扮明軍,要讓他們繳械投降。


    傳令兵隻能騎著馬跑了迴來,匯報了城牆上的喊話。


    其實,這麽一支大軍開來,隔得老遠就被城裏黔國公府的人發現了,早就有了準備。


    “擂鼓。”


    王成也不多話,這時候說什麽對麵都不會聽,他們隻聽黔國公沐昌祚的命令。


    “把炮架起來,轟幾炮,記住,不要放那些東西,嚇唬嚇唬他們得了。”


    王成對身邊親兵說道,這些事兒他不方便說,還是讓手下直接去做就行了。


    很快,大炮被拉上前線,而對麵城頭在發現城下動靜後,一個個炮口也從城牆垛裏伸出。


    “瑪德,打。”


    王成直接命令開炮,但並沒有把步卒壓上去。


    本來就沒有攻城的打算,做個樣子而已。


    “轟轟轟”


    數聲炮響,但是並沒有出現炮彈打中城牆沙石亂飛的場麵。


    炮手快速換下藥筒,隨後又是一輪“炮擊”。


    “轟轟轟轟轟轟.”


    這時候,央米丁小鎮城內外炮火聲經久不息,城上城下也都開始發炮,隻不過隻聞其聲不見炮彈打出的痕跡。


    在王成部開始炮擊後,對麵城上見到沒有炮彈落下,就已經猜出個大概,所以在並沒有馬上開炮還擊,而是等到第二輪炮聲後,也沒有看到有炮彈落到城裏。


    之後,雙方就開始默契的開炮,同時還各自派出信使向一個方向送信。


    明軍窩裏鬥其實是有傳統的,當年俞大猷帶著江西兵圍剿飛龍國,就被粵兵搶走了“張璉”,得了大功。


    兩支明軍就在央米丁開始對放爆竹,都在等著阿瓦城裏的消息。


    而此時沐昌祚終於接到了“前線戰報”,急忙帶著戰報去見李成梁。


    這個時候指望李成梁主動找他是不現實的,也隻能是他屈尊降貴去見李成梁。


    “大帥,央米丁那裏我已經派人駐防,聽說遭到一股偽裝明軍偷襲,還請大帥速發援兵支援。”


    “哦,沐公爺,你說央米丁城裏的是你派出去的部隊?本帥還以為是緬軍偽裝的明軍在那裏駐防,所以派貴州兵去圍剿。”


    沐昌祚和李成梁見麵,都是相互裝傻充楞,反正是絕對不能承認他們知曉內情。


    “我已經給城裏駐防將官下了命令,讓他們停止火並。”


    沐昌祚隻能主動說道。


    “好,來人,速派人去央米丁,讓將士們停戰,都是自己人。”


    李成梁下了命令後,還不忘埋怨沐昌祚道:“沐公爺,你派兵進駐央米丁,怎麽也不和我說一聲,看看,這事兒鬧得。”


    “我這不是來和大帥商議駐防之事嗎?以後還是要相互溝通,免得在鬧出誤會。”


    沐昌祚隻好接話道。


    “對,駐防之事,你我應該先溝通,免得底下人不知道,再鬧出誤會。”


    李成梁見好就收,馬上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萬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行空間來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行空間來客並收藏隆萬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