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迴到王府,徑直走向書房。


    他一把推開書房門,帶著些許風雪的寒意快步踏入,目光立刻被懸掛在牆上那巨大而詳盡的地圖所吸引。


    他緩緩走近,眼神中帶著複雜的神情凝視著地圖,思緒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長河。


    他深知李自成即將在一個月後登基稱帝,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段被曆史銘刻的軌跡。


    他喃喃自語道:“李自成啊李自成,你雖有壯誌雄心,可這天下大勢,卻並非如你所想那般順遂。”


    說罷,他微微皺眉,手指輕輕在地圖上順天府的位置點了點,“正月初一登基稱帝,三月便要攻打大明京師。


    雖然此舉讓你有了問鼎中原之勢,但也讓你直麵比之明朝更兇殘的建奴。”


    張獻忠轉過身,在書房中來迴踱步,腳步帶著幾分沉重與思索。


    “你攻占順天府後,那吳三桂豈是輕易能招降之人?


    一旦招降不成,你親率大軍前往山海關征討,卻未曾料到吳三桂會引清兵入關。


    那建奴虎視眈眈,一直在等待時機,你這一去,便如同羊入虎口,陷入絕境。”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在為即將發生的悲劇而歎息。


    此時,墨芯琳輕輕走進書房,她看到張獻忠凝重的神情,輕聲問道:“大帥,何事讓您如此憂心忡忡?”


    張獻忠抬眼看到墨芯琳,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夫人,本帥在想那李自成即將稱帝,可他的前路卻是荊棘密布。


    他一旦兵敗,這天下便會陷入更深的混亂,而我軍也將麵臨更為嚴峻的局勢。


    那建奴向來殘暴,若讓他們得了勢,我漢人必將遭受無盡的奴役壓迫,本帥怎能不憂心?”


    墨芯琳走到張獻忠身邊,握住他的手,溫柔地說:“大帥,您心懷天下,自是令人欽佩。


    但您也莫要過於焦慮,車到山前必有路。


    以您的英明睿智,定能在這亂世中尋得轉機,護我漢人周全。”


    張獻忠輕輕拍了拍墨芯琳的手,苦笑道:“夫人,本帥雖有此心,可這局勢變幻莫測,一步走錯,便是萬劫不複。


    本帥必須提前謀劃,在李自成與清軍爭鬥之時,我軍要找準時機,壯大自身,方能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中有一席之地,阻止那建奴的鐵蹄踐踏我漢人山河。”


    他再次轉身看向地圖,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本帥不能坐以待斃,待我軍整訓完畢,軍備充足,定要在這亂世中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絕不讓漢人江山落入異族之手!”


    言罷,他雙拳緊握,仿佛已在心中立下了不可動搖的誓言。


    張獻忠輕輕拍了拍墨芯琳的肩膀,柔聲道:“夫人,你且先迴房歇著,為夫還有軍務要與徐先生商議。”


    墨芯琳乖巧地點點頭,蓮步輕移,緩緩退出書房。


    待墨芯琳離去,張獻忠神色凝重地對侍從說道:“速去請徐以顯先生前來。”


    不多時,徐以顯匆匆趕到,見張獻忠麵色沉肅,趕忙行禮:“大帥,喚臣前來,所為何事?”


    張獻忠微微抬起他那粗壯有力的手臂,動作輕柔卻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向跪在地上的徐以顯做了個起身的手勢。


    徐以顯趕忙謝恩站起身子,垂手恭立一旁。


    張獻忠並未轉頭看向徐以顯,而是目光緊緊地凝視著牆上那張巨大的軍事地圖,仿佛要透過這張圖看到未來戰局的走向。


    他眉頭微皺,沉默片刻後,終於緩緩開口說道:“先生啊,想必你也有所耳聞,那李自成不出幾日便要登上皇位,自稱為帝了。”


    說到這裏,他的聲音略微加重了一些,似乎對這個消息頗為重視。


    稍作停頓,張獻忠繼續分析道:“李自成既然稱帝,必然會對明朝廷的京城順天府發動猛烈進攻。


    依我看呐,以明朝那些官員將領們一貫自私怯懦的性子,恐怕等到李自成大軍圍困京城之時,崇禎皇帝都難以得到哪怕一兵一卒的支援。


    如此一來,明朝覆滅便是遲早之事了。”


    張獻忠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輕輕敲擊著地圖上代表順天府的位置,臉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且不說這京城的局勢如何危急,單就說大明最為精銳的軍隊,此刻都被派去鎮守遼東等地。


    若是京城淪陷,這些軍隊要麽投降於滿清那幫建奴,要麽就是四下潰散。


    到那時,清兵一旦入關,咱們漢人百姓可就要遭受建奴的殘酷奴役!”


    想到此處,張獻忠不禁重重地歎了口氣,然後眼神堅定地看著徐以顯,斬釘截鐵地說道:


    “本帥經過反複思量,認為我等絕不能對此事坐視不管,更不能白白錯過這亂世之中難得的機遇!”


    徐以顯微微眯眼,仔細聆聽,點頭道:“大帥所言極是,此乃關乎天下大勢之關鍵節點。”


    張獻忠目光堅定,聲音低沉而有力:“本帥有意在這各方勢力爭鬥之際,大力擴張我軍勢力範圍。


    如今我軍整訓已初見成效,宿衛軍、西南軍、東北軍皆兵強馬壯,東南軍之隱患亦在化解之中。


    當趁此時,向長江以下擴張,搶占戰略要地,擴充兵員,積草屯糧。”


    徐以顯沉思片刻,拱手進言:“大帥,此計雖妙,但擴張之路亦非坦途。


    長江以南各方勢力雖有混戰,然亦不乏虎狼之師。


    我軍需製定詳細戰略,首攻何處,如何應對可能之敵,皆需斟酌。


    且擴張之後,如何治理新占之地,安撫民心,亦是重中之重。”


    張獻忠目光炯炯,眼中透著決然與霸氣,他大手一揮,指向地圖上的各個方位。


    對徐以顯說道:“先生,本帥已思量許久,決意四路出擊,如此方能在這亂世之中搶占先機,成就大業。”


    徐以顯專注地看著地圖,神色凝重地聆聽著。


    張獻忠接著道:“西南軍熟諳雲貴之地的山川地勢,可由貴州出擊,直取廣西與雲南。


    那片區域地勢複雜,多民族聚居,西南軍若能恩威並施,必能迅速平定,擴充我軍版圖。


    且可掌控西南之資源,為後續征戰提供堅實後援。”


    徐以顯微微點頭:“大帥此安排甚是合理,西南軍定當不辱使命。”


    張獻忠又道:“東南軍於湖廣南部集結,順勢進攻廣東和福建。


    此二地商貿繁榮,若能拿下,可極大充實我軍軍餉,且沿海之地,於日後發展亦有諸多益處。


    東南軍需發揮其靈動之優勢,快速突破敵軍防線,搶占沿海要地。”


    “至於東北軍,”張獻忠的手指沿著長江劃過,“可從湖廣中部或北部出發,沿長江東進,劍指江西和浙江。


    這一路需借助長江水運之利,保障糧草輜重的運輸,同時以雷霆之勢,掃平沿途阻礙,與其他各路大軍遙相唿應,形成合圍之勢。”


    徐以顯思索片刻,進言:“大帥,此三路出擊之策可謂精妙,然這一路的推進,皆需精細謀劃,協調各方,以免被敵軍各個擊破。”


    張獻忠微微冷笑:“先生放心,本帥自會統籌全局。


    而本帥將親率宿衛軍,直搗南京應天府。


    那是大明昔日之陪都,財富匯聚,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本帥要以宿衛軍之精銳,一舉攻克,如此一來,我軍便可在江南之地站穩腳跟,震撼天下。”


    徐以顯麵露擔憂之色:“大帥,您親征固然能激勵士氣,然宿衛軍責任重大。


    且應天府距離大量大明勳貴,隻要他們同仇敵愾,隨時能組建大量兵力。


    還望大帥務必多多斟酌,方可萬無一失。”


    張獻忠仰天大笑:“先生不必憂慮,本帥久經沙場,宿衛軍亦是我軍精銳中的精銳,豈會畏懼區區應天府。


    本帥此去,定要讓天下人知曉我張獻忠的壯誌雄心!”


    言罷,他周身散發著一種舍我其誰的豪邁氣息,仿佛已看到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卜小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卜小衫並收藏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