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顯言軍略,定奪乾坤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 作者:蘿卜小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以顯微微皺起眉頭,神色凝重地向張獻忠進言:“大帥,臣以為此刻出兵實非明智之舉。
大帥且看,如今這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這惡劣的氣候於行軍作戰極為不利。
士兵們在這冰天雪地中長途跋涉,不僅體能消耗巨大,糧草輜重的運輸也會倍加艱難,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
張獻忠微微點頭,若有所思。
徐以顯見狀,繼續說道:“再者,大帥,目前我軍雖有四路出擊之宏偉計劃,然東南軍與東北軍尚未更新虎威槍。
虎威槍在戰場上的威力,大帥您是親眼所見,宿衛軍與西南軍憑借此利器,戰力大增。
但東南軍與東北軍若仍使用舊有裝備,一旦遭遇敵軍強力抵抗,恐難以占據上風,甚至可能影響整個戰局的走向。”
張獻忠眉頭皺得更緊,手撫胡須,陷入沉思。
他深知徐以顯所言非虛,這氣候與裝備問題皆是出兵的重大阻礙。
但他又擔心錯失良機,內心頗為糾結。
徐以顯似乎看穿了張獻忠的心思,進一步勸說道:“大帥,所謂‘欲速則不達’。
不如暫且按兵不動,待春暖花開之時,積雪消融,道路暢通,再令工匠們加急為東南軍和東北軍更新虎威槍。
彼時我軍四路齊出,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必能如虎添翼,橫掃敵軍,大業可成。
大帥意下如何?”
張獻忠沉默良久,最終長歎一聲:“先生所言甚是,本帥險些因急於求成而誤了大事。
便依先生之策,暫緩出兵,全力籌備裝備與糧草,待萬事俱備,再揮師出征!”
徐以顯恭敬地站在張獻忠麵前,手指沿著地圖上的路線緩緩劃過,神色專注地說道:
“大帥,您看這永州之地,實乃我軍東南軍進軍廣東的絕佳起始點。
可先將東南軍陸續調往湖廣永州,此地交通便利,物資也相對易於籌集,能夠為大軍出征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
張獻忠俯身凝視地圖,目光隨著徐以顯的手指移動,認真傾聽。
徐以顯接著道:“從永州出發後,途經寧遠、藍山等地,雖有南嶺山脈橫亙在前,但此山脈並非不可逾越。
曆史上,這便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軍事通道與商路,其間雖有險阻,然亦有諸多小路與關隘可尋。
我軍可派遣熟悉當地地形的向導帶路,讓士兵們提前準備好登山器具與禦寒物資,以應對山中的惡劣環境。”
張獻忠微微點頭,開口問道:“這南嶺山脈,本帥也有所耳聞,山中氣候多變,敵軍若在此設伏,我軍該當如何應對?”
徐以顯胸有成竹地迴應:“大帥放心,我軍可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提前探查山中路徑與敵軍動向。
若遇伏兵,便以旗號或煙火傳訊,大部隊則可迅速調整戰略,或繞道而行,或集中兵力突破敵軍防線。
一旦越過南嶺山脈,進入廣東的連州、陽山等地,我軍便可稍作休整,補充給養。”
“而後繼續向東南推進,韶關乃是關鍵要地,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但我軍可利用東南軍的機動性與靈活性,分兵多路,從不同方向對韶關展開佯攻與主攻,使其守軍難以兼顧。
待攻克韶關後,廣州便近在咫尺,彼時我軍可集結優勢兵力,一舉拿下廣州。
如此一來,廣東之地,大半可入我軍囊中。
大帥以為此計如何?”
徐以顯說完,目光期待地望向張獻忠。
張獻忠沉思片刻,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先生此計甚妙,既充分考慮了地理與曆史因素,又有應對敵軍之策。
張獻忠手撫胡須,微微低頭沉思。
他的眼神在地圖上徐以顯所指的路線間來迴穿梭,片刻後,緩緩抬起頭,臉上綻出滿意的笑容,眼神中透著讚賞:
“先生此計甚妙,著實讓本帥眼前一亮。
既充分考慮了地理與曆史因素,又能巧妙應對敵軍,周全之至啊。”
徐以顯聽聞,心中一喜,但仍神色恭謹地繼續說道:“大帥,西南軍的調遣部署亦有規劃。
可將其陸續調到黔東,黔東南州更是關鍵所在。
此地少數民族聚居,山林茂密,地形複雜多變,於我軍而言,恰是天然的掩護屏障。”
說著,他的手指向黔東南州的位置,比劃著行軍路線。
“從榕江、從江等地出發,可直入廣西的三江侗族自治縣,此路線雖有山水阻隔,但我軍若善加利用當地的水路運輸,可保後勤補給不斷。
入廣西後,便可長驅直下,向柳州推進。
柳州乃交通要衝,一旦拿下,可掌控廣西大片區域之局勢。”
徐以顯抬頭看了一眼張獻忠,見其專注傾聽,便又指向另一處。
“再看從黎平、錦屏等地出發,經通道侗族自治縣,這條路線相對隱蔽,可出其不意地抵達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地風光雖美,然於軍事戰略上亦是必爭之地。
西南軍可借助山林等自然地形隱蔽行軍和作戰,讓敵軍難以察覺我軍動向,待兵臨城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大帥,如此安排,西南軍定能在廣西之地有所建樹,為我軍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
張獻忠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思索:“先生考慮得極為詳盡,不過這西南軍深入廣西,少數民族眾多,如何確保其能順利通行,不生枝節?”
徐以顯拱手迴道:“大帥聖明,此點確需重視。
可先派使者與當地少數民族部落溝通交流,許以重利,曉以大義,表明我軍來意並非侵擾,而是推翻腐朽朝廷,共創太平盛世。
西南軍中亦有不少熟知少數民族習俗之人,可讓他們隨軍同行,協調關係。
如此雙管齊下,當可保行軍順利。”
張獻忠撫掌大笑:“哈哈,好!先生真乃本帥之智囊也。
徐以顯微微挺直腰杆,神色堅定且充滿自信地繼續說道:“大帥,東北軍這邊,臣有一策。
當令東北軍全力收集打造船隻,此乃關乎其出征成敗之關鍵。”
說著,他的目光在張獻忠臉上停留片刻,似在確認其專注聆聽。
“待船隻籌備齊全,假以時日從武昌啟程,順長江之水東下,仿若蛟龍出海,勢不可擋。
其間經鄂州、黃石等城,這些地方雖有敵軍布防,然我軍憑借舟船之利與東北軍之勇,可迅速突破。
入江西境內,九江乃首要目標,此城控扼長江,商貿繁榮,戰略意義非凡。
東北軍需集中火力,一舉攻克,以震懾江西全境。”
徐以顯一邊說,一邊以手作舟行之狀,沿著地圖上的長江線路緩緩移動。
張獻忠目光緊隨其後,表情凝重,時而微微點頭。
徐以顯話鋒一轉,提高音量:“攻克九江後,不可停歇,繼續沿江東行,安徽之安慶亦是重鎮,然我東北軍挾連勝之威,安慶亦難以堅守。
而後抵達江蘇鎮江,鎮江之形勢險要,為江南門戶,東北軍當謹慎應對,可先以小股部隊試探,再大軍壓境,定要將其拿下。
如此,方能為進軍浙江掃平道路。”
他稍作停頓,深吸一口氣:“最後進入浙江境內,杭州,那可是膏腴之地,財貨匯聚,人文薈萃。
東北軍直逼杭州等重要城池時,需充分利用在長江沿線積累的作戰經驗與士氣,水陸並進,裏應外合,使杭州城防不攻自破。
大帥,如此一路東進,東北軍必將為我軍開辟出一條通往江南富庶之地的康莊大道。”
張獻忠沉思片刻,雙手抱胸,沉聲道:“先生此計,布局宏大,然東北軍舟師作戰經驗尚淺,沿途敵軍亦不會坐以待斃,如何確保萬無一失?”
徐以顯拱手作答:“大帥放心,可在籌備期間,於長江支流處秘密訓練舟師,模擬實戰場景,讓東北軍盡快熟悉水戰之法。
再者,派出細作,沿途打探敵軍軍情,知己知彼,便可靈活應對各種變數。”
張獻忠凝視地圖良久,突然眼神一亮,大笑道:“好!先生之策甚合我意,就依此安排東北軍行動,本帥倒要看看,這天下誰能阻我大軍東進之路!”
大帥且看,如今這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這惡劣的氣候於行軍作戰極為不利。
士兵們在這冰天雪地中長途跋涉,不僅體能消耗巨大,糧草輜重的運輸也會倍加艱難,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
張獻忠微微點頭,若有所思。
徐以顯見狀,繼續說道:“再者,大帥,目前我軍雖有四路出擊之宏偉計劃,然東南軍與東北軍尚未更新虎威槍。
虎威槍在戰場上的威力,大帥您是親眼所見,宿衛軍與西南軍憑借此利器,戰力大增。
但東南軍與東北軍若仍使用舊有裝備,一旦遭遇敵軍強力抵抗,恐難以占據上風,甚至可能影響整個戰局的走向。”
張獻忠眉頭皺得更緊,手撫胡須,陷入沉思。
他深知徐以顯所言非虛,這氣候與裝備問題皆是出兵的重大阻礙。
但他又擔心錯失良機,內心頗為糾結。
徐以顯似乎看穿了張獻忠的心思,進一步勸說道:“大帥,所謂‘欲速則不達’。
不如暫且按兵不動,待春暖花開之時,積雪消融,道路暢通,再令工匠們加急為東南軍和東北軍更新虎威槍。
彼時我軍四路齊出,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必能如虎添翼,橫掃敵軍,大業可成。
大帥意下如何?”
張獻忠沉默良久,最終長歎一聲:“先生所言甚是,本帥險些因急於求成而誤了大事。
便依先生之策,暫緩出兵,全力籌備裝備與糧草,待萬事俱備,再揮師出征!”
徐以顯恭敬地站在張獻忠麵前,手指沿著地圖上的路線緩緩劃過,神色專注地說道:
“大帥,您看這永州之地,實乃我軍東南軍進軍廣東的絕佳起始點。
可先將東南軍陸續調往湖廣永州,此地交通便利,物資也相對易於籌集,能夠為大軍出征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
張獻忠俯身凝視地圖,目光隨著徐以顯的手指移動,認真傾聽。
徐以顯接著道:“從永州出發後,途經寧遠、藍山等地,雖有南嶺山脈橫亙在前,但此山脈並非不可逾越。
曆史上,這便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軍事通道與商路,其間雖有險阻,然亦有諸多小路與關隘可尋。
我軍可派遣熟悉當地地形的向導帶路,讓士兵們提前準備好登山器具與禦寒物資,以應對山中的惡劣環境。”
張獻忠微微點頭,開口問道:“這南嶺山脈,本帥也有所耳聞,山中氣候多變,敵軍若在此設伏,我軍該當如何應對?”
徐以顯胸有成竹地迴應:“大帥放心,我軍可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提前探查山中路徑與敵軍動向。
若遇伏兵,便以旗號或煙火傳訊,大部隊則可迅速調整戰略,或繞道而行,或集中兵力突破敵軍防線。
一旦越過南嶺山脈,進入廣東的連州、陽山等地,我軍便可稍作休整,補充給養。”
“而後繼續向東南推進,韶關乃是關鍵要地,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但我軍可利用東南軍的機動性與靈活性,分兵多路,從不同方向對韶關展開佯攻與主攻,使其守軍難以兼顧。
待攻克韶關後,廣州便近在咫尺,彼時我軍可集結優勢兵力,一舉拿下廣州。
如此一來,廣東之地,大半可入我軍囊中。
大帥以為此計如何?”
徐以顯說完,目光期待地望向張獻忠。
張獻忠沉思片刻,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先生此計甚妙,既充分考慮了地理與曆史因素,又有應對敵軍之策。
張獻忠手撫胡須,微微低頭沉思。
他的眼神在地圖上徐以顯所指的路線間來迴穿梭,片刻後,緩緩抬起頭,臉上綻出滿意的笑容,眼神中透著讚賞:
“先生此計甚妙,著實讓本帥眼前一亮。
既充分考慮了地理與曆史因素,又能巧妙應對敵軍,周全之至啊。”
徐以顯聽聞,心中一喜,但仍神色恭謹地繼續說道:“大帥,西南軍的調遣部署亦有規劃。
可將其陸續調到黔東,黔東南州更是關鍵所在。
此地少數民族聚居,山林茂密,地形複雜多變,於我軍而言,恰是天然的掩護屏障。”
說著,他的手指向黔東南州的位置,比劃著行軍路線。
“從榕江、從江等地出發,可直入廣西的三江侗族自治縣,此路線雖有山水阻隔,但我軍若善加利用當地的水路運輸,可保後勤補給不斷。
入廣西後,便可長驅直下,向柳州推進。
柳州乃交通要衝,一旦拿下,可掌控廣西大片區域之局勢。”
徐以顯抬頭看了一眼張獻忠,見其專注傾聽,便又指向另一處。
“再看從黎平、錦屏等地出發,經通道侗族自治縣,這條路線相對隱蔽,可出其不意地抵達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地風光雖美,然於軍事戰略上亦是必爭之地。
西南軍可借助山林等自然地形隱蔽行軍和作戰,讓敵軍難以察覺我軍動向,待兵臨城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大帥,如此安排,西南軍定能在廣西之地有所建樹,為我軍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
張獻忠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思索:“先生考慮得極為詳盡,不過這西南軍深入廣西,少數民族眾多,如何確保其能順利通行,不生枝節?”
徐以顯拱手迴道:“大帥聖明,此點確需重視。
可先派使者與當地少數民族部落溝通交流,許以重利,曉以大義,表明我軍來意並非侵擾,而是推翻腐朽朝廷,共創太平盛世。
西南軍中亦有不少熟知少數民族習俗之人,可讓他們隨軍同行,協調關係。
如此雙管齊下,當可保行軍順利。”
張獻忠撫掌大笑:“哈哈,好!先生真乃本帥之智囊也。
徐以顯微微挺直腰杆,神色堅定且充滿自信地繼續說道:“大帥,東北軍這邊,臣有一策。
當令東北軍全力收集打造船隻,此乃關乎其出征成敗之關鍵。”
說著,他的目光在張獻忠臉上停留片刻,似在確認其專注聆聽。
“待船隻籌備齊全,假以時日從武昌啟程,順長江之水東下,仿若蛟龍出海,勢不可擋。
其間經鄂州、黃石等城,這些地方雖有敵軍布防,然我軍憑借舟船之利與東北軍之勇,可迅速突破。
入江西境內,九江乃首要目標,此城控扼長江,商貿繁榮,戰略意義非凡。
東北軍需集中火力,一舉攻克,以震懾江西全境。”
徐以顯一邊說,一邊以手作舟行之狀,沿著地圖上的長江線路緩緩移動。
張獻忠目光緊隨其後,表情凝重,時而微微點頭。
徐以顯話鋒一轉,提高音量:“攻克九江後,不可停歇,繼續沿江東行,安徽之安慶亦是重鎮,然我東北軍挾連勝之威,安慶亦難以堅守。
而後抵達江蘇鎮江,鎮江之形勢險要,為江南門戶,東北軍當謹慎應對,可先以小股部隊試探,再大軍壓境,定要將其拿下。
如此,方能為進軍浙江掃平道路。”
他稍作停頓,深吸一口氣:“最後進入浙江境內,杭州,那可是膏腴之地,財貨匯聚,人文薈萃。
東北軍直逼杭州等重要城池時,需充分利用在長江沿線積累的作戰經驗與士氣,水陸並進,裏應外合,使杭州城防不攻自破。
大帥,如此一路東進,東北軍必將為我軍開辟出一條通往江南富庶之地的康莊大道。”
張獻忠沉思片刻,雙手抱胸,沉聲道:“先生此計,布局宏大,然東北軍舟師作戰經驗尚淺,沿途敵軍亦不會坐以待斃,如何確保萬無一失?”
徐以顯拱手作答:“大帥放心,可在籌備期間,於長江支流處秘密訓練舟師,模擬實戰場景,讓東北軍盡快熟悉水戰之法。
再者,派出細作,沿途打探敵軍軍情,知己知彼,便可靈活應對各種變數。”
張獻忠凝視地圖良久,突然眼神一亮,大笑道:“好!先生之策甚合我意,就依此安排東北軍行動,本帥倒要看看,這天下誰能阻我大軍東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