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恩不接旨?”劉表握著茶杯的手指沒有鬆開,劉賢的迴答卻是令他好奇。


    蒯越也不禁收起了笑容女:“劉伯禮,你這是要抗旨?”


    劉琦和劉先全都瞪大了眼睛,心裏為劉賢捏了好一把汗。


    這哪裏是舉薦,明明是在打州牧大人的臉。


    也許在江東,天子詔書隻不過是一張廢紙。但這裏是荊州,是大漢宗室劉表主政的地盤,抗旨不尊,就是在公然反抗劉表。


    在眾人的注視下,劉賢坦然道:“小侄為荊州平叛,非是為了一人之得失榮辱。所戰皆勝,也並非是零陵兵強馬壯。一切都是因為景升伯父聖光燭照,天子之德庇佑荊南。小侄才疏德薄,不堪大任。請伯父讓天子收迴成命,小侄願以全部軍功,保舉一人。此人擔當桂陽太守,可保荊南江山永固。”


    年紀輕輕麵對如此高位,竟然不為所動,還能無私保舉他人,鯤鵬台上,滿朝文武無不驚訝。這些爭名奪利的襄陽人從沒想過將到手的名利拱手讓人,他們不理解劉賢,卻不得不佩服劉賢。


    蒯越凝視著劉賢,摸不準他是預判了自己和劉表的謀局,還是真的像表現出來的這般大公無私。


    劉表嗬嗬笑道:“哦,你這豎子,要舉薦那位大才呢?”


    眾人的視線盯住劉賢,好奇他會說出哪位大人物。


    劉賢拱手行禮:


    “劉琦公子,可堪此大任!”


    劉琦?!眾人皆是一驚,劉先更是下意識的喊道:“不可!”


    劉表側目望向他,竟然將往日風度翩翩的劉別駕嚇得縮迴了脖子。


    連張允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以為劉賢是個鐵杆的立長派,可是今日聽到他這份推薦,簡直懷疑劉賢根本就是立賢派派出的內奸。


    曆來黨爭,最忌諱的就是遠離權力中心。一旦離開權力中樞,就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終結。若真的讓劉琦成了桂陽太守,那整個襄陽都將是立賢派的天下。劉表正是冊立劉琮為世子,將隻是個時間問題。


    左右人都期待著劉表的反應。


    劉表漸漸收斂了笑容,坐在高台之上,冷冷道:


    “讓出太守之位?你以為天子的敕封是何物?是孔融手中的甜梨嗎?牧守牧守,乃是替天牧民,為國守疆,豈是你用來沽名釣譽的物件!”


    眾人無不驚駭,他們已經太久沒有見過劉表大發雷霆的樣子了,甚至都忘了,這位州牧大人抵達荊州的第一件事,便是殺人。


    給臉不要臉,劉表要端出罰酒了。


    當然,還有一個細節沒人注意到,那便是州牧大人雖是盛怒,可是終究沒有摔下手中的茶杯。沒聽見那聲脆響,宮牆外潛伏的兩百甲士,就是跪到地老天荒,也絕不會出麵。


    劉賢麵不改色,他知道,公然提及奪嫡之爭是找死,更知道劉表罵人越兇,自己就越安全。畢竟州牧大人用來泄憤的最簡單方式便是殺人。罵人,反而證明了他不願動刀。


    劉表繼續道:“好,既然你知道自己德不配位,那老夫便不逼你當什麽太守。劉度不會教子,那老夫便替他來教。劉巴!”


    隨著州牧大人一聲令下,一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文士應聲出列。


    “今日起,劉賢便是你屬下一名文墨書佐,專職謄抄朝廷邸報和天子詔書。讓他好好學學什麽叫君恩浩蕩,什麽叫君臣綱紀!”


    劉巴扭頭看了眼一臉滿不在乎的劉賢,撇著嘴搖了搖頭。


    ————————————————


    本該無限風光的敕封不歡而散,眾人都在為劉賢錯失大位而不住歎息,唯有劉賢滿麵喜色,反倒是一身輕鬆的走出了大殿。


    在眾人眼中,他公然鼓動劉琦退出襄陽,已經徹底背叛了劉琦,被立長派的宿儒元老們拋棄。


    而立賢派見到他被劉表大聲嗬斥的樣子,已經斷定他在可見的未來不會有任何政治發展。


    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這樣的人在襄陽,是沒有朋友的。


    “今天是個好日子……”劉賢大搖大擺走下鯤鵬台的台階,毫不理會身後的指指點點。沒人知道,他隻是舍棄了劉表本不願給出的官位,卻換來了一條性命。


    腳下鯤鵬台這條慢慢長階,就像是人的一生。正常人都會在上行猛進時昂首高歌,在黯然下行時低頭沉默。唯有劉賢這個粗鄙的外鄉人,在受盡折辱後麵不改色,昂首挺胸走下鯤鵬高台。


    一代新星隻不過經曆了一次謾罵,便成了人人避而不及的災星。


    劉琦站在鯤鵬台的台階之上,俯視著漸行漸遠的好友,滿臉無奈的歎氣搖頭。


    劉先在旁說道:“公子,跟這種人歎什麽氣。真是零陵豎子。我在武陵本以為他會是明理之人,沒想到,這濃眉大眼的也是個叛徒!”


    劉琦道:“他眼睛不大。可是還從來沒有看錯過。”


    劉賢一身輕鬆的走到甕城門口,正要離開內城,突然聽到背後一個聲音喊道:


    “劉賢,你要去哪?”


    我靠?直唿我的大名?在東漢末年可是值得拚命的羞辱。他故意慢慢迴頭,見到了喊話之人的山羊胡子。


    “一介書佐,這內城的主道也是你走的嗎!”


    劉巴的語氣蠻橫,令人想起古裝劇中對宮女頤指氣使的勢利太監。


    “哦,劉大人,敢問有何公幹,需要你親自來抓我?”


    劉巴一臉不屑,用尖酸的嗓音道:“收起你太守之子的臭架子。這襄陽城中最不缺的就是紈絝子弟。劉荊州有命,讓你先去抄寫聖人語錄。”


    哼,抄寫全文並背誦?劉賢打量著劉巴,很難將眼前的勢利小人和史書上那個才華橫溢、勤勉為政的蜀漢尚書令聯係起來。


    “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這就去抄書。”


    啪,沒等他說完,一柄竹尺突然打到他的臉上,留下鮮紅的血印,令劉賢有些發蒙。


    “你是書佐,末吏之流,當自稱小人。”


    還未退散的文武百官聽到聲響圍攏過來,見剛剛還是州牧座上賓的新星正在被仕途不得誌的老儒生敲打,一個個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容,甚至還有人發出冷嘲熱諷。


    他剛剛打了劉表的臉,沒想到這會又要被別人打臉。


    小人,小你馬……劉賢強忍住怒意,抬頭道:“士可殺不可辱,你這是……”


    啪,又是一記鞭打。


    “杖責,這是《漢儀》上的懲戒之規矩。你若是不滿,我就讓這幾位來打。”劉巴轉身,指向魁梧的內城守衛們。


    “記住,我是州牧從事,你是我的屬官。我可以和你心平氣和講道理,也可以用責罰告訴你何為規矩。”


    劉賢捂著被打的火辣辣的臉頰,怒目不語。好漢不吃眼前虧,劉敏邢道榮都在外城,現在不是他撒野的時候。


    “好,大人教訓的是。小人這就迴館驛抄書。”


    他正要邁步,兩個守衛突然橫戟攔路。劉賢迴頭,問劉巴:“這又是何意?”


    劉巴道:“你一介書佐,當然是要在內城的衙房中隨時聽侯劉荊州調遣,哪裏有什麽資格住館驛?!這裏可不是零陵那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來了襄陽,就得守襄陽的規矩。”


    劉賢環顧四周,嘲笑聲像是洶湧的浪潮不絕於耳畔。他撿迴了一條命,卻沒想到要付出這樣的代價。


    好漢不吃眼前虧。他強忍著沒有再說,跟著劉巴向抄書的衙房走去。


    ————————————————


    外城,一所佛家破廟內,年輕的乞丐被重重的摔倒地上。


    “粗魯!”


    乞丐恢複了甜美的聲調,上一次聽到這聲音的人,還會喊她一聲張仙姑。


    梁上君子唿的一聲墊腳上梁,藏身與破廟房頂的幽暗陰影中。


    “你要是想殺那豎子,我在武陵便可動手,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


    張靈兒坐到已經殘破不堪的蒲團上,掏出懷中銅鏡,慢慢擦去額角的黑灰,露出嫩白的皮膚。


    “我父兄死時,那豎子還是個娃娃。殺他沒有用。”張靈兒歎了口氣。“隻是可惜,被他搶先殺死了蔡瑁。”


    梁上君子笑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編造出那讖語?”


    “那不是我編的。是我聽師傅深夜卜卦時,和來訪的水鏡先生提到的。當時水鏡先生和你一樣,也不信,可是他身後那個少年,卻對這句讖語深信不疑。”


    “那和這豎子又有何關係?”


    張靈兒道:“他隻是個引子,為的是讓劉表那老兒害怕。龍殺龍,我就是要讓他襄陽劉氏和零陵劉氏自相殘殺。內城守衛中有我的信徒,他們今日得了命令,要暗殺這豎子。等著看吧,劉賢一死,零陵便會帶著整個荊南豎起反旗。那時候,無論許昌、江東還是西川,都會趁機來攻。亂局起日,便是我報仇之時。”


    說完,已經恢複本來麵目的張靈兒一把扯去乞丐的破衣爛衫,露出仙氣飄飄的道袍。她的信徒還在等著她去布道行醫,少女邁出廟門,融入永昌街上耀眼的陽光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賢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岱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岱起並收藏三國賢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