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威帶兵驅散人群時,那個瘋瘋癲癲的乞丐早就沒了蹤跡。


    令劉賢詫異的是,襄陽城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竟然還有這麽多的乞丐。


    大路再次變成通途,永昌街上連一粒金渣子都沒上下。


    “他剛剛說你是金龍?”馬車上,張允仍在想著乞丐的話,追問劉賢。


    劉賢連忙將話題扯開道:“金融!他說我是搞金融的。金融,張將軍曉得伐?就是買錢賣錢,可深奧咧。”


    “金融?買錢賣錢?”張允聽不懂,可是又不願承認自己的無知:“求富貴那是下等人的淺見。隻要手中有權,別說錢,礦山隨便挖。”


    一旁的傅巽若有所思的說道:“剛剛那乞丐所說的讖語,諸位可聽到了?”


    王威道:“聽見了,說是龍殺龍,天覆天,聖主洪業起荊襄。”


    劉賢道:“這不就是數來寶嗎,要飯的都會,什麽竹板兒打,進街來,鋪戶這個買賣兩邊排,也有買,也有賣,也有這個幌子和招牌……”


    他越說越投入,好久才發現眾人像是在看傻子一樣看著自己,尷尬道:“我就是說這個讖語水平不行,他們還得學習一個。”


    傅巽清了清嗓,將話題拉迴來:“這讖語已經傳遍襄陽大街小巷,非常人能作之。殊不知早年間董卓之亂前,雒陽王都中便流傳過類似的讖語。”


    張允道:“我聽舅父提過,好像是那句‘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傅巽點頭:“當時這讖語無人會意,可是後來董卓行廢立之舉,罷黜少帝,廢長立幼,改立先帝次子陳留王為當今天子,再後來天子蒙塵,北狩安邑,直到曹司空迎駕許都,世人才知這讖語之靈驗。如今這乞丐所說的讖語,莫非又是指……”


    廢長立幼,招致不幸。眾人聽了傅巽的話,全都麵色凝重。


    伊籍開口道:“傅郎中,曹操托名司空,實為朝賊。快到內城了,注意你的措辭。”


    傅巽知道伊籍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怪力亂神,映射當前政局,當下便閉口不語。


    不知不覺間,車隊已經抵達了襄陽的內城。所謂內城,便是在襄陽城內再修建的城池,這裏沒有市井民眾或者達官顯貴,唯一的居民,便是劉表一家。


    內城,這難道不是荊州的紫禁城?劉賢下了馬車,和一幹重臣們步入內城城門。守城的將士們都是襄陽精銳,據說隻有軍中豪族世家的嫡子才有資格成為內城的守衛。


    “止步!”魁梧的兵長攔住他們,眾人一一展示腰牌。劉賢想起,當日周不疑往返於武陵與江陵之間,也正是仗著這塊重臣腰牌。


    沒有腰牌的隻有他和張允二人。張允自不必說,憑著他這張臉和身上一半老劉家的血脈,這內城恐怕就沒有關他的城門。


    至於劉賢,有了其他人的帶領,自然也是暢通無阻。


    隻不過劉賢和邢道榮就無權進入內成了。他們和劉全苑辰等人被帶往休息的別館,那裏有熱飯軟床等待著他們。邢道榮聽說這襄陽城中妓院比井口還多,早就已經饑渴難耐。劉敏則和苑辰攙扶著受傷劉全,等著一會去請襄陽最好的醫師幫他療傷。


    劉賢和眾人暫別,唯獨不見了周不疑,心想這小子一定是趁亂逃走。反正這襄陽城是他的家,在這自己比那孩子的處境要危險得多。


    進了內城外門,緊接著是類似甕城一般的內城附郭。一路上,威武雄壯的執戟郎分列兩側,不苟言笑的注視著劉賢等人向荊州權力的頂峰走去。


    啪嘰。


    通往權力頂峰的路並不舒暢,劉賢還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大青石鋪就的石板路上。


    “娘的,有人絆我……”他知道自己剛剛是被人絆倒的,正要抬頭去找那惡作劇之人,卻發現眼前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紙團。


    絆倒我,就為了這個?


    這不是男生臥室,憑空出現紙團絕對有蹊蹺。他眼疾手快將那紙團按進掌心,抬頭不動聲色掃視兩旁的將士。


    沒人臉色異常,士兵們全都保持著雕像般的冷峻表情。


    “伯禮公子……”王威去扶他,被他拒絕。


    “小事。”他堅持獨自起身,以防被人發現手中的紙團。


    過了甕城,雄偉的州牧官邸出現在他的麵前。盡管沒有去過雒陽和許昌,但是劉賢從那氣勢磅礴的建築風格中不難看出,劉表顯然是將自己當做了荊州的土皇帝。也許當年雒陽皇宮被董卓燒毀前,就是這樣的氣派。


    熟悉場地的眾人加快了步伐,而劉賢卻仿佛初進大觀園的劉姥姥,四下巴望著內城雕梁畫棟和奇花異草,漸漸與眾人拉開了距離。直到士兵的列陣在官邸正堂的漫長台階前出現斷檔,劉賢瞅準沒人的機會,連忙低頭去看那紙團裏的內容。


    那麵是一句極短的話:


    “受封立死。”


    劉賢瞪大了眼睛,後背冒出涔涔冷汗。


    ————————————————


    官邸的正殿,名叫“鯤鵬台”,取自莊子《逍遙遊》,是劉表接見將領凱旋和各方使節的地方。


    這座大殿之所以以台為名而不是叫某某殿,主要是因為太高了,高到劉賢光是走上這些無休止的台階,就已經氣喘籲籲。


    大殿內,仍是充滿政治寓意的建築風格。劉表的位置高高在上,與下首眾臣的位子拉開了一人多高的距離。


    劉賢忐忑的咽了口水,以平息剛剛吞下紙團帶來的幹澀感。


    高台上一個略有駝背的滄桑老者端正而坐,臉上的褶皺和蓬亂的白發,以及額角的老年斑,無不與老者身上的華麗綢緞形成鮮明對比。


    這就是劉表吧。劉賢盤算著一會該如何開口。


    荊州的重臣在主位下,黑壓壓站成一片。他們的眼神不約而同望向邁進門檻的劉賢,很快便掀起一陣私語議論。


    “伯禮!”劉賢看到,群臣的險要位置處,正是身為州牧長子的劉琦正在小聲唿喚著自己,似乎臉色並不好看。


    劉賢不敢熱絡迴應,隻得微微點頭,示意他稍安勿躁,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隻聽張允上前,微微行禮,也不說客套話,徑直將此行中遇到的危險遭遇一一道來。在場眾人聽了,多數倒吸一口涼氣。


    “所幸不辱使命,將劉伯禮帶到舅父麵前。”張允說完,退到一邊,將舞台讓給劉賢。


    劉賢正了正衣冠,上前恭敬行禮道:“小侄劉賢,拜見景升伯父。”


    從剛才張允的話中,劉賢已經大致明白,劉表並不在意他們在朝堂上以親戚相稱。


    他抬起眼,這才看清,主位上的劉表雖然已顯老態,但是眉宇間的鋒芒仍在。即使年過花甲,可他仍是縱橫天下的諸侯。


    “起來吧,孩子你受苦了。上次見你時,你還是個娃娃,沒想到如今,已經成了天子敕封的太守了。異度,你來宣布詔書吧。”劉表用沙啞的嗓子說道。


    受天子敕封,常人都會覺得無上光榮,可是劉賢心中隻有忐忑。


    隻見下首一人應聲而出,正是麵容和善的謀士蒯越蒯異度。蒯越衝劉賢施以淡淡微笑,隨即一字一句宣讀起詔書內容。


    劉賢聽著充滿之乎者也的古文詔書,沒有一個字聽進了耳朵。相反,四周牆壁更加吸引他的注意力。


    就在剛剛,他聽到有人踢擊牆壁的聲音。


    那聲音不像是一個人,更像是一群人無意中踢響的。再結合劉琦的表情和那張奇怪的紙團,他想起史書上講的各種關於死士刺殺朝臣的例子,心下不停狂跳。


    “劉公子,小劉使君,接旨謝恩吧。”蒯越仍舊和善笑著,難以令人和紙團上那個“死”字聯係到一起。


    受封立死,那就是意味著,隻要劉賢接過這封詔書,他馬上就會死。死神的刀也許來自牆外那些等待賺取賞金的死士,也許就在王威、張允手中。隻要自己開口接旨,便會有殺身之禍。


    不能接旨。他下定了決心。


    可是這說來簡單,自己不過是個還沒坐上太守位置的布衣,難道真的有底氣,敢拒絕州牧大人乃至天子的任命?


    不接旨,難道公開造反?


    接旨是個死,不接也是個死。劉賢心如刀絞,恨不得將這一切推給別人,自己隻想像這些濫竽充數的荊州謀士武將在旁邊看熱鬧。


    劉琦看向劉琦,卻見對方仍舊眉色凝重,連唇語都說不出,可是表情上似乎已經開始為劉賢唱起了哀歌。


    “劉琦這孫子,事到臨頭裝死人,早知道我就把你……”


    一道靈光突然閃過劉賢腦海。


    他略作思忖,確保沒有明顯漏洞後,慷慨說道:“臣劉賢叩謝天恩。”


    劉表開口道:“年紀輕輕便坐了太守之位,果然生子當如劉伯禮。既然接旨了……”


    州牧大人忽然拿起茶杯,輕輕飲盡裏麵的茶湯,眼看就要將那茶杯摔落在地。


    “隻是小侄謝恩不接旨。”劉賢大聲說道。


    劉表一驚,手中茶杯停在半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賢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岱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岱起並收藏三國賢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