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51年,4月。


    “你讓人通知下去,過幾天會有上麵的領導來檢查,讓犯人們務必把內務準備好,誰要是敢掉鏈子讓領導不高興,我讓他以後有穿不完的小鞋。”


    “好的,典獄長,我一定會讓犯人們做好接待工作。”


    當晚塔島監獄三個監區的大小頭頭全被召集在一起開會,會議持續了幾個小時,大到歡迎儀式,小到內務細節全都要注意。


    因為塔島監獄的領導得知來視察的領導不止一個,而是一個視察團,不僅有許多領導,還有許多領導的枕邊人來探親,所以必須要重視起來。


    這裏要介紹一下塔島監獄了,它是澳宋最大的監獄,占地麵積就是整個塔斯馬尼亞島,共收押犯人60萬之巨。


    監獄建製正廳級,典獄長就相當於一方大員,而且由於監獄的特殊性質,典獄長相比於普通地方官有更大的權力,是個十足的土皇帝。


    所以上麵不定期要派人下來視察,同時典獄長的任職年限也嚴格限製在5年,避免出現國中之國。


    整個監獄分為三個監區,一、二監區管理相對嚴格跟普通監獄無異,犯人每天要集中管理,集中休息、工作和教育。


    而三監區管理比較鬆散,整個區域就是一個縣級行政區,裏麵的犯人相對自由,隻用定期向監獄報到,就相當於被流放塔島而已。


    所以這三個監區收押的人也不一樣,第一監區通常收押土著,比如毛利人,還有澳宋從全國各地抓來的嚴重犯罪不服管教的土著。


    二監區主要收押一些反抗澳宋的死硬份子或者一些不願意服從澳宋的前高官和將軍。


    如舊明高官、將領、宗室,各地的大儒或者宗教領袖,還有女真高層蒙古的王爺等等。


    總的來說都是一群有地位有影響力的人,他們不願接納新朝雅政,那麽就隻有來塔島監獄改造了,不然把他們留在原處萬一用他們影響力搞一些事情就不好了。


    三監區主要收押一些前麵兩個監區的那些犯人的家屬,比如他們的子女配偶或者同族,這些人主要受到家人的連累。


    還有就是一些各地的遺老遺少,他們不滿澳宋人的統治,但是又沒有直接和官方對抗,澳宋官方怕以後他們出來惡心人就把他們都遷徙到塔島監獄來了。


    嚴格意思上來說他們沒有犯罪,也不該坐牢,所以他們被帶來塔島監獄的理由是移民墾殖,而非坐牢,而且一般都是拖家帶口的。


    所以他們所在的三監區又叫塔島縣,隻是歸屬於塔島監獄這個單位管而已,他們可以在塔島縣以內的土地自由勞動、居住和行走,隻是戶籍永遠遷不出去而已。


    雖然自由,但是逃跑就別想了,澳宋選擇塔島當大監獄就因為它四麵環海,想出去必須要有船,而且是大船。


    由於西風帶的影響整個塔島附近海域風高浪急,普通小舢板出海不說絕對會翻船,但是安全到達岸邊的可能性確實不高。


    大船可不是誰想手搓出來就搓的出來的,前麵就說過造船業是一個十分龐大且難度高的產業。


    要是誰能在管理人員眼皮子底下搓出大船就不用坐牢了,這種人才直接特赦為國家做貢獻去吧。


    視察團終於在某天到了,為了給領導們留個好印象,在領導到來前犯人們都穿著幹淨整潔衣物,提前住所打掃幹淨,並且集中到廣場上列隊歡迎。


    不過這次視察團有些不一樣,除了領導,隊伍中還有很多女人和孩童,很明顯她們的目的不是來視察的而是探親的。


    塔島監獄裏的犯人特別是二監區裏的犯人以前很多都是身居高位之人,他們由於反抗澳宋人被抓。


    他們的妻女自然也隻能任由澳宋人發落,由於這些女人大多都受過一些教育,又出身高貴之家,所以不管是外貌還是文化都很不錯,自然不會被嫁給底層老光棍。


    她們大多數都嫁的很不錯,一般都會嫁給官員或者軍官,有些出眾的會給澳宋高官甚至穿越眾當情人。


    這次探親活動就是俞化龍的情人大玉兒發起的,當年大玉兒被俞化龍搶到手後就當了俞化龍的情人。


    而且由於大玉兒腦袋好用能幫俞化龍經營好了工作以外的各種雜事,還經常幫俞化龍出謀劃策,又給俞化龍生了一兒一女,簡直就是賢妻良母,要不是大玉兒的出身有問題,俞化龍都想把她變成正妻了。


    前兩年大夏收複關外領土,大玉兒的老家科爾沁部落主要的頭頭自然都被抓到了塔島監獄。


    這些人大多數和大玉兒沾親帶故,所以她想去塔島監獄探親,不過塔島監獄可不是誰都能去的,於是大玉兒把想探親的想法告訴了俞化龍。


    雖然大玉兒已經快40了,但是俞化龍還是對她寵愛有加,直接大手一揮答應大玉兒的請求,找相關領導把她塞到了下一次的塔島監獄視察團裏。


    結果這件事傳了出去,一時間澳宋本土這些官太太官情人們就開始給丈夫吹枕邊風想要跟著去探親。


    結果領導們一合計,算了別搞那麽麻煩一個人一個人往裏麵塞,直接統計有多少犯人家屬想要去探親一起組個探親團去,又好管理,又能顯示澳宋官方的寬容大度。


    於是一堆犯人家屬不僅自己去,有些還帶著孩子去探親,不過名額有限,最後誰能去島上探親就看誰有本事了。


    帶隊的領導照例視察講話,然後剩下的的時間他們就交給這些探親的犯人家屬了。


    監獄方也把監獄食堂弄成探視場所,這些犯人家屬和犯人就會在這裏見麵,一時間整個食堂都是哭聲。


    本來這些人就多年不見,更別說來探親的都是些女眷,氣氛到了自然就控製不住了。


    為了讓探親團能更好探親,視察團多留了幾天,這次探親團探親主要範圍是二,三監區。


    二監區人數較少範圍較小住的也集中很快就能探完,而三監區範圍較大人數較多,分為好幾個城鎮探親需要更多時間。


    送走這個特殊的視察團以後,典獄長發現二,三監區出現了一些好的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