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51年,1月。


    “經理,我們網點的紙幣要被換光了。”


    “好,我馬上向上麵打報告調集資金,你先去忙吧。”


    打完電話以後,經理來到前台發現紙幣兌換比想象中的更火爆,而且紙幣已經兌換完了,大廳中還沒兌換到紙幣的民眾有些激動。


    見狀經理立馬大聲說道:“大家不用慌,運鈔車已經在路上了,到時候大家要換多少紙幣都有,請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等待,感謝大家對我們銀行的支持和信任。”


    以上的情況正在澳宋各大銀行和它們的各級支行和網點上演。


    至於原因就是澳宋正式推出法定紙質貨幣代替以前的金銀銅實物貨幣,以後在澳宋隻能用紙幣交稅,同時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紙幣。


    同時為了提高紙幣的信用,澳宋紙幣可以直接兌換黃金,也可以直接去國營的企業消費。


    紙幣作為貨幣對比實物貨幣的優點非常的多,利於攜帶,利於交易,利於保存等等,對於一個逐漸成熟的工業社會和商品經濟體係來說使用紙幣是必須的。


    而且紙幣對於官方來說還有很多經濟上的好處,金融部門可以通過貨幣政策更好調控經濟。


    因為金屬貨幣要用的貴金屬原料是有數的,除了去外國搶,不可能一夜之間變多,而經濟發展的越快需要的貨幣量也就越多,這個時候要是貴金屬的量跟不上,流通中的貨幣量就無法滿足經濟發展。


    所以古代社會市場上的“錢”永遠都不夠用,永遠都是處於錢荒的通貨緊縮狀態,這對於經濟的發展非常有害。


    而紙幣就不同了,不管它和金銀還是和其他的什麽東西掛鉤,它的本質還是一張紙,官方的金融單位想發行多少發多少。


    市場上的通貨緊縮就多印紙幣采取激進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而要是金融過熱通貨膨脹就可以采取保守的貨幣政策迴收多餘紙幣。


    不過這是理想情況下,實際操作中紙幣有可能不會變成利國利民的金融工具,而是成為反動政府搜刮民財的工具,典型的例子就太多了,就舉一個比如校長的金圓券。


    當然澳宋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自然會用紙幣這個金融工具發展澳宋造福人民,而不是用來搜刮民財。


    澳宋發行紙幣也不是突然襲擊,而是準備多年謀劃深遠後才發行的。


    首先澳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深,經濟規模不斷壯大,不管是國家還是民眾都需要一種便捷的新貨幣。


    還有通過這麽多年經營,澳宋國家黃金儲備已經可以支撐起全麵發行紙質貨幣了。


    最後這麽多年澳宋官方在國際國內都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國家形象,至少澳宋官方講信用不違約的形象已經根植國民和外國人心中了,所以大家願意相信澳宋官方,願意把金銀換成紙幣。


    為了提高官方信用,澳宋官方可謂煞費苦心,除了這些年從不違約以外,還用了大量宣傳資金去進行內外宣傳。


    比如編一些澳宋官方或者澳宋商人誠實守信遵守契約精神的意林小故事,事實證明在通訊尚不發達的時代意林小故事真的很有用。


    在大量事實和宣傳下,澳宋人或者澳宋官方已經成了契約精神的代名詞,就跟後世說到“聰明”就想到某個流浪千年的民族一樣,大多數普通人都是很好騙的,不然一個流浪千年的民族怎麽能被塑造成智慧的象征呢?


    也不用腦袋想一想,他們真那麽聰明能流浪千年被各國像趕老鼠一樣驅趕嗎?而且聰明人從來不會標榜自己聰明,隻會悶聲發大財,得了便宜還賣乖,把自己推到前台當眾矢之的實在是看不出有什麽智慧。


    說迴紙幣,澳宋官方在推行紙幣以前已經在國內推行過一段時間的代金券了,事實證明市場接受度還不錯,所以紙幣才會應運而生。


    可不是哪個領導拍腦袋覺得可以發行紙幣了就發行的,世界是物質的要是條件不成熟就貿然發行紙幣隻會對經濟造成無可挽迴的負麵影響。


    下麵的各級銀行在熱火朝天的幫助民眾兌換紙幣迴收實物貨幣時,上麵的領導們也在等待結果。


    發行紙幣可是今年開年的第一件大事要事,雖然經過實踐和調研發行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有些事誰又能說死呢,萬一紙幣的發行遇冷,一大堆相關人員要吃掛落。


    最後不出意外,紙幣的發行非常順利,民眾和市場對於紙幣的反響非常好,預計年內就可以讓澳宋和下麵殖民地的城市地區全部用上紙幣交易。


    相信紙幣流通會讓澳宋的經濟發展速度再上一個台階。


    馬逆看見報表非常開心,除了紙幣能讓工業和經濟發展更快以外,澳宋財政壓力也能緩解不少。


    雖然金本位製度下,理論上紙幣的發行量要跟黃金儲備嚴格掛鉤,有多少黃金發多少貨幣。


    但是實際操作中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緩解財政壓力,一般都會超發紙幣,也就是發行超出黃金儲備量的貨幣。


    因為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你發10塊錢紙幣就有人兌換價值10塊錢的黃金,所以銀行隻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黃金儲備用來應付紙幣兌換黃金,這樣就能撬動幾倍的紙幣發行。


    隻要紙幣不過度超發這個泡沫就可以一直不破,就相當於憑空多變了一大筆錢出來,金融遊戲很神奇是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